浅析电力工程自动化系统常见的故障问题及故障分析方法
2017-07-18李秀珍
李秀珍
摘 要:电力工程自动化系统作为满足居民用户需求的基础,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决定性地位。本文首先分析电力工程自动化系统常见故障,其次探讨电力工程自动化系统故障分析方法,最后浅议电力工程自动化系统故障分析注意事项。
关键词:电力工程;自动化系统;常见故障;故障分析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14.181
电力工程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黄金支柱,其呈现规模扩大、自动化深化的局面,为居民生产生活、电力企业发展带来积极影响。但是,在实际调查中发现,电力工程自动化系统运行常见各类故障问题,如硬件故障、软件故障和系统故障等,只有将其彻底解决与规避,方可保持电力资源稳定且正常传输。
1 电力工程自动化系统常见故障
1.1 硬件故障
关于电力自动化系统的稳定运行,网线、服务器的参数可在某种程度上实现数据采集、电能运送的目标。电力自动化设备的运行状态是制约系统运行的关键因素,若因运行环节设备故障问题的发生,则会对数据采集、处理精准度产生影响。常规情况下,设备硬件故障,后台系统中均会存在相应的提示,若为终端故障,则可通过对电源、风扇的及时关闭,对故障点予以查找;若为显示器故障,应重点分析设备内部构件是否发生故障,倘若存在问题,需及时和构件生产厂家协调沟通。
1.2 软件故障
软件故障,是遏制电力自动化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核心要素。实际情况下,电力系统常见软件故障即为数据库故障。待故障发生后,应事先对开关予以检查,随后开展存盘检查工作,判断其是否存有漏洞;详细观察报警系统是否处于良好状态,并通过遥控编号数据填写的方式;检查软件是否发生病毒侵蚀,若遭受感染,需及时实施病毒查杀处理。
1.3 系统故障
不仅是电力系统,各类系统的运行,均应以信息、数据传输作为辅助,即利用信号识别的方式,执行系统命令。针对此,信号识别作用应引起工作人员的过度关注,于故障时,可通过检测工具的使用,对信号实施检测,在明确信号问题的同时,对故障点与故障性质予以精准判断,如为运作模块故障,需立即更换新模块。
2 电力工程自动化系统故障分析方法
2.1 故障排除
故障排除作为电力工程自动化系统常见故障分析法,因自动包含软硬件设施、传输系统等,以相互链接、紧密配合的优势,充分彰显自动化系统复杂化特点。若在系统实际运行环节,发生故障,则不仅会影响系统稳定运行,还会增加企业经济损失。除此,自动化系统各部位均采用独立且相互连接的方式,致使故障类别呈现多样化特点,而故障排除法的运用,既可缩减停电时间,又可通过对自动化系统的全面把控,为后续系统故障分析工作的开展夯实基础。
2.2 系统排除
针对电力自动化系统故障分析,为切实整体化系统检测与分析的意义,则应增加对系统排除法的运用。但该项分析法的选择,应以维修人员为基准,利用其对系统运行原理、系统部件的熟练掌握,对故障问题予以集中分析。与此同时,自动化系统故障分析中,还可通过历史案例的借鉴,为缩减故障时间、提升效率创造条件。
2.3 信号跟踪
笔者通过对自动化系统的全面分析,可知发挥显著作用的系统包括传输系统、处理系统两个。针对此,当判定系统故障时,维修人员可通过信号模拟的形式,对故障予以分析,并结合信号跟踪结果,对故障点实施精准定位。在信号跟踪环节,应对系统信号转换、传输等功能进行综合运用,以此体现电力工程自动化系统故障分析的准确性。
2.4 电源检测
由于自动化系统的长期运行,开关、电源处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故障问题。因此,应选择电源检测的形式,对其连接线和线路损耗度予以判断。例如:在系统稳定运行的条件下,若突发事件,则应对电源线路实施检查,待检查无误后,利用上述故障分析法,予以故障点逐一排除,降低维修人人员工作量。
2.5 配件更换
因电力工程自动化系统结构相对复杂,若故障发生时,采用上述故障分析方法,则难以在短期内对故障点予以查找,延长停电时间,最终对电力工程自动化系统、电力企业发展产生影响。针对此,在故障发生时,维修人员应立即更换损坏配件,既是对维修时间的缩短,又可在短期内寻找故障制因,切实维修和运作双向兼并的优势。
3 电力工程自动化系统故障分析注意事项
从整体上来看,电力工程自动化系统故障具有客观性的特点,需在故障发生时通过精准判断的手段,依据故障类型的差异,對其解决对策予以选择。但是,在实际情况下,电力工程自动化系统故障分析工作,难度系数相对较高,应对以下事项予以高度关注:
首先,配置标准。关于配置标准难点主要体现在设计方式层面,其原因在于:电力自动化系统配置条件差异性相对较大,无法依据统一标准执行全面配置、精准评价等工作。对此,实际操作中,往往以完善化、简易化系统模型构建为基准,通过对电力技术的合理运用,切实配置参数指标计算的目的。其次,参数明确。基于信息技术日趋完善的背景下,硬件参数、软件开发力度逐渐有所发展,而电力系统因参数标准沿用时间过长,和运行现状明显失衡,应利用动态调整的方式,保证参数指标、实际状况的吻合。最后,操作领域。电力系统中涉及的理论操作、实际操作差异性较大,即实际操作理想状态的欠缺。若要有效改善该项问题,则应对资源配置与操作系统实施测试,并结合测试结果,对电力工程自动化系统故障问题予以真实评价。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若要做好电力工程自动化系统稳定、安全运行的目标,则应对其故障问题予以高度重视,通过对故障分析法的择优选择,使其能够在短期内完成故障点排查工作。另外,电力企业为切实长远发展的意义,则应对维修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利用其系统故障防范意识的强化,促进自身经济效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樊敏.电力工程自动化系统故障分析的方法[J].文摘版:工程技术,2015(49):149.
[2]沈俊峰.浅谈电力自动化系统故障分析方法及标准[J].科技致富向导,2013(33):173.
[3]尹梁国.电力自动化系统常见问题分析[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7(01):0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