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桑耶寺,微缩的宇宙

2017-07-18子嫣

西藏文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师友围墙寺院

子嫣

桑耶寺是西藏第一座佛法僧俱全的寺院。始建于公元八世纪六十年代吐蕃王朝赤松德赞执政时期。寺庙建筑按佛教的宇宙观进行布局。寺名的由来有个神奇传说:莲花生大师应赤松德赞赞普的虔诚祈请,答应在藏地建寺弘法,他选择好建寺地址后,于某日施展神通,在自己手掌上显现出将要修建的寺院的模型,其建筑规模宏大,形制精巧别致,内涵又极为丰富,是整个宇宙的微缩版,赞普一见直接惊呼“不可思议”!历时四五年后寺院建成,格局与莲花生大师当初示现的一模一样,也完全符合赤松德赞的心愿,故取名为“白吉扎玛尔桑耶米久伦吉珠巴寺”,意即“吉祥如愿天成寺”,简称桑耶寺。民间还流传说,桑耶寺的中心主殿乌孜大殿高三层,底层为藏式风格,中层为汉式结构,顶层为印度风格,人们形象地称其为“三样寺”,而谐音演变成了桑耶寺。

桑耶寺的修建过程,有关史书记载如下:于藏王赤松德赞二十一岁时,即藏历阳土虎年(公元762年)孟秋七月一日莲花生大师来到桑耶,赤松德赞王献上各种珍宝,祈请大师为吐蕃建寺。大师先来到哈布日山上为桑耶寺堪测选址,施法、埋伏藏、建佛像等,以降伏四周十方之神魔鬼怪,然后于八月八日正式奠基寺址。第二年奠基动工建寺,至马年(公元766年)完工,羊年正式开光。藏王动用了六万劳力修建寺院,但进展很慢,而且常常白天人们辛辛苦苦修建好的工程,晚上即被妖魔毁坏。莲花生大师再唱金刚道歌跳金刚舞做法,让鬼神们发誓永远护持佛法和寺院,后来看工匠们施工太辛苦,工程进度也很慢,干脆直接役使各路神鬼来施工,大梵天王和帝释天王砌围墙,四大天王亲自当领班,带领众多男女鬼神叫唤着砌墙筑寺。这样,往往鬼神们夜里建的比白天民夫们建设得还要多。

如此神奇的历史传说,加之其总面积达25000平方米的宏大规模,和复杂的建筑格局,形成了一个体系完整、风格别致,颇具艺术魅力的寺院建筑群。位于寺院中心的乌孜大殿,象征宇宙的中心须弥山。周围的殿堂仿照环绕须弥山的七座金山,还有象征日月和四大洲八小洲的佛殿。寺院四周有围墙。

桑耶寺建成后,西藏才有了第一批僧人,史称“桑耶七觉士”。这对于佛教在吐蕃的传播发展,乃至繁荣兴盛,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也间接影响了吐蕃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历经一千多年后,作为独特的寺庙建筑群,桑耶寺不仅极具艺术魅力,而且蕴含着丰厚的藏文化元素,今人欲认识西藏,了解藏传佛教和藏文化,无疑地,桑耶寺都是最直接最重要的窗口之一。1996年,桑耶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2007年,桑耶寺被评定为国家AAAA旅游风景区。因而,乙未初秋,当内地几位文化学者友人来藏旅游时,先生和我都推荐了桑耶寺,师友们也欣然接受了建议,并商定由我陪同一起前往。

几年前,桑耶寺我已陆续去过三次,今年再去时,竟然还有许多新的发现,那一处处赫然醒目的庞大景物,于我却是第一次见!不记得在哪儿读过一句话,大意是:我们今生所到达的地方,都是前一世曾经待过的。记忆的根既然来自前一世那么深,那么,我们与一个地方的因缘故事,便也需要耐心地一层层次第唤醒吧?而且需要在合适的时间,与相应的同行者,才能唤醒应缘的那部分。这似乎颇能解释我对桑耶寺的认识过程,那一次次新的“看见”,一个局部又一个局部,一个点到另一个点,慢慢再到整体,确乎是重重深入的唤醒一般。

早晨七点到酒店接友们,各个都是兴致勃勃、精神抖擞的样子。此时天刚蒙蒙亮,因时差的关系,天色看起来只相当于内地的五六点,拉萨城一片静谧。要出发了,忽然发现,车上是清一色的汉族,连同司机师傅在内。在藏地的所有行走中,这是惟一的一次。

走在雅鲁藏布江北岸

桑耶寺位于雅鲁藏布江北岸的哈布日山下,但以前从拉萨去桑耶寺,都要经曲水到江的南岸,经由山南地区泽当镇,进入桑耶地界,再绕回到江北的哈布日山下。近两年嘎拉山隧道的开通,可以从江北直接去了,路途缩短了一多半。这样,我虽是第四次去桑耶寺,却和朋友们一样,走在一条全然陌生的新路上。

穿过幽长的嘎拉山隧道,左拐,沿江北岸一路向东,迎曙光而行,车轮欢快,车里早起的人儿,心情也如朝阳一般明媚。车窗外,连绵逶迤的山峦清新若刚醒,清澈的江水上,成群的水鸟在晨曦中欢乐嬉戏或捕食。金秋九月,高原上的天地更加明净了,湛蓝的天空高远,白云疏淡,大地上万物色彩鲜明。几个朋友都是摄影爱好者,不止每个人随身的装备专业而齐备,更有一双善于发现景、捕捉美的眼睛。又因性格有别喜好各异,而致各自所敏感和关注的目标有所不同,最终形成和谐互补。这不,一路上,一个敏感于自然景色的更迭,一个用心捕捉着朝霞之光的幻变,一个一边观赏山色,一边关注沿途的人文风情。我这个“老西藏”作为东道主,理应操心众友人和司机师傅的吃喝,以及景點的情况介绍,而长不大的天性,常常让我跟着一花一树一景一色就顾自欢喜去了,哪还记得职责所在!好在,心知几位兄长友人都足够包容,不会与我计较的。如此,稳稳行驶在朝霞中的越野车里,便不时爆发出欢声笑语,一路轻松和悦。

这边刚欣赏完一人抓拍的奇妙光景,那边又拍出一张绝美的水中倒影,噢,太阳出来了,云天更是多姿多彩,从车窗望出去,四周云势各不相同,景况瞬息万变,令人目不暇接。正赞叹着,咦,前面怎么出现了一片沙漠?车子靠近,沙漠的面积不断扩大,一座座沙丘连绵起伏,一段距离内,视野里广阔的江边几乎全是沙漠,堪称壮观,这大大出乎众友们对高原的印象,瞬间如被穿越了一般,不禁好一番感慨!

突然一只肥大的野兔从右边窜到了左边,哦,山势何时变缓成坡了?于是,目光被齐齐吸引,盯着山坡上参差错落的灌木林丛看,就见四五只野鹌鹑唧唧欢叫着,跑向灌木丛中,我喜悦地指给友们看,但因其羽毛颜色和土地太接近,故来不及等他们发现,车子已驶出好远。不经意间又一只野兔从车旁蹦跳而过。此处的野鹌鹑和兔子体格都比较肥壮,大概是靠近江边水草丰美的缘故吧。

远远的,一大群羊出现在视野里,它们是从更远处的村庄涌出来的,友们各自备好家伙准备拍照,雪白的羊背上一片红艳艳的记号尤其醒目,是为了好看?还是放生的标志?友好奇而问。我答,这是各家主人做的标记。农牧民们为了节省劳力,常常将几家的牛羊凑在一起,轮流从各家抽一两个人进行统一放牧。友们将信将疑,待靠近了看,那红色标记的形状和位置各不相同,又有着一定的规律,方才点头确信。这群羊足有百多只吧,或者更多,挤挤挨挨地往前涌着,细看,羊们竟也各俱仪态,有的从毛色到犄角到体态乃至眼神都透着一种美,步调不紧不慢,从容优雅若君子,似淑女;有的活泼好动,在群里忽快忽慢、蹦蹦跳跳地碰撞着调皮着;有的却也犄角毛色歪着扭着,看起来似忧愁的人脸;走在队列前面正中位置的头羊,则始终保持着一种威严的美。两个牧羊人肩上搭着褡裢,悠悠然跟在羊群后面。嗬,羊群与人群竟有许多共通之处,观之甚是有趣。

胡思乱想着,车子已经将村庄和羊群远远甩在后面了。目光又回到右边的雅鲁藏布江,水流悠缓,江面明澈清亮,似一面银镜,静静地映着云的活泼动态。视野中树木多了起来,大大小小的树木从岸边蔓延,至水流中若隐若现的一个个江渚上,一大片疏疏密密,汇集成林。站在水中的树木低头即成影,于是,清清浅浅的水面下,参差树影和云彩的投影、山丘的倒影一起,不动声色地造出一派静谧、绮丽的景象,仿佛正演绎着一个热闹繁华的生动世界。

看见树林便知道,桑耶寺就快到了。寺院附近这片树林传说是赤松德赞赞普当年无心播撒而成,树种则是龙王提供的。公元八世纪,莲花生大师应赞普祈请,来到开苏山山顶,选址哈布日山下筹建桑耶寺,住在苏普加江林苑的龙王为了迷惑赞普,以给自己将来兴风作浪谋取特权,化身成一个白发老者,赠予一批木头作建寺材料。被莲花生大师法眼及时识破,劝阻了赞普。赞普遂遣人将龙王送来的木料悉数抛掷于不远处的雅鲁藏布江中,后来就形成了这片茂密的树林。

前几次从南岸过来时,老远就能看见哈布日山口的五彩经幡阵猎猎招展,前来朝佛的藏族人一般都会在此停车,煨桑,或张挂事先准备好的经幡,然后才穿过山口去桑耶寺。今天从新路上来,没有经过山口。“这个寺院里有几座巨大的佛塔,很特色很震撼……”我还在给朋友们介绍桑耶寺的情况,一恍惚,司机师傅已经将车泊在了寺院门口,时间刚九点过。

佛塔,佛塔

这是东大门,也即寺院正门。桑耶寺面积很大,故在椭圆形围墙的东西南北面各设有一门。进门后,朋友们的神情都不自觉地严肃庄重起来。我一眼望见寺院围墙上那排小佛塔,洁白的佛塔造型精美,一座紧挨着一座,在长长的望不到头的整个围墙上整齐排列着,热烈的阳光照耀着,白色的墙壁,降红色的墙脊上,数不清的洁白的精致小佛塔,蓝天下熠熠生辉。这情景这光芒是足以震撼人的,而我为何今日才“看见”?!使劲搜索记忆库,的确没有一点痕迹,我当真是第一次看见!

强压下这份诧异,去追随朋友们,几位已经走到乌孜大殿门口了。

乌孜大殿是桑耶寺的中心主殿,象征世界的中心须弥山。大殿坐西朝东,以红杉、松木、柏木等构筑而成,建筑过程中有吐蕃和汉地,还有印度和尼泊尔的工匠,整体建筑丰富多彩、厚重饱满。殿高三层,底层是藏族建筑形式,中层是汉族建筑形式,上层采用印度建筑形式,各层的壁画和所供佛菩萨塑像也是按照各自相应的风格进行描绘和雕塑,因而每一处看起来都新颖别致,又各具特色,不同于藏地其他任何寺庙。

藏传佛教寺庙里的佛菩萨塑像,与汉传佛教有很大区别,除了清静庄严的静相外,更多的呈威猛严厉的忿怒相。被称为第二佛的莲花生大师就有八大变化身,多呈现出猛厉威慑之相;集三世诸佛智慧于一身的文殊菩萨,其塑像也以威严相为主。胆小之人往往不敢直视其面目。这几位朋友都还坦然淡定,没有太新奇,更无惧色,从容自然地参拜着。

在殿堂里某一处,意外地见到了大成就者“秋英多吉”仁波切的照片,那无比慈祥亲切的笑容,那么独特那么醒目,直接攫住了几位师友的目光,他们曾经专门去青海拜过仁波切,得过仁波切的舍利。而在藏地的大小寺庙里,我是第一次见到仁波切的供像。这中间又隐含着怎样的因缘,当真是每个人都会遇到他该遇到的吗?

透过大殿顶层的回廊往外看,即俯瞰到了桑耶寺的整个布局和全貌。这一看,又有了新的发现,先看到一座降红色大塔,转过去又见黑色巨塔,以前只记得这里有一座白塔一座绿塔,让我一直念念不忘的啊!这次顾不上诧异了,还是睁大眼睛认真看吧。白、红、黑、绿四座造型各异的巨大佛塔,呈对角直线,分别于乌孜大殿四个方位赫然矗立着。塔檐的四面分别彩绘有一双眼睛。白绿红黑四座佛塔十六双菩萨的眼,平等注视着娑婆世界芸芸众生。

在三位师友各自专注于变换角度拍摄时,我独自绕着回廊慢慢走了三圈,唯恐再留下莫名的盲区。四座塔的外面靠近围墙处,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分布着代表四大洲的四座神殿。东面代表东胜身洲的是江白林殿,也即文殊殿,殿里主供文殊菩萨,壁画也多为文殊菩萨;南面是代表南赡部洲的阿耶巴律林殿,主供无量光佛;西面代表西牛货洲的是强巴林殿,底层是著名的诵经场所,二层主供无量光佛和两尊护法神;北面北俱卢洲的代表是桑结林殿,主供释迦牟尼佛合金铜像。于这“四大洲”的左右复分别建有一林(朗达参康林、达觉参玛林、顿单阿巴林、扎觉加嘎林、隆丹白扎林、桑丹林、仁欽那措林、白哈贡则林),这八座规模相对小一些的神殿,代表佛教宇宙观中的八小洲。这些殿堂基本都是二到三层高。另有代表日月的太阳殿和月亮殿,分别位于乌孜大殿的北边和南边,这两个殿占地面积很小。从高处远远望过去,寺院四周林木繁茂,绿意葱茏,仿若一片和平绿洲,掩映其中的每一座殿都是一番独立景象,仿佛一个个奇异丰富的世界,令人心生向往。

亲见着这繁复宏大的建筑群,不禁由衷赞叹,一千多年前人们是如何完成的呀!忽而想起一些史料记载的神奇建寺过程,便对那莲花生大师役使天神鬼魔参与建造的传说,颇生出了几分信来。是啊,在空气含氧量只有60%的高原上,人是无法进行长时间的强体力劳动的,此等浩大工程,又岂非神助?这么一想,就不自觉地想要分辨找寻神鬼的痕迹。

藏地寺院里的楼梯往往都是窄而陡,我常常为此而担心那些穿着及脚踝藏装的老太太的行动安全。桑耶寺里也不例外。和朋友们相互提醒着小心下楼,走出乌孜大殿,又见蓝天白云、灿烂阳光。

牛羊也幸福

院里闲散着五六头黄牛,牛们没有拴缰绳,身上也没有任何标记,应该不是放生牛,但它们的神态确乎是完全放松自在的。隔不远有一群狗,黑色、黄色、花色,大的小的,足有十来只吧,围在一起顾自嬉戏着,并不因人群的靠近而受任何影响。几位友看着它们,嘴里诵着六字真言,似乎想要替这些动物们祈祷,神情中却又分明掩着几分羡慕。是哦,生活在寺院里的动物们的悠闲自在,何尝不是人类所向往的呢!

继续往里面走,迎面一排三个经幡柱高耸入云,经柱下两个煨桑炉里桑烟正在滚滚升腾,一个藏族阿佳在炉旁售卖桑柏枝。一切条件具备,我们几个也各自买了一份,学着藏族信徒,款款放入香炉里,起烟了,再洒点净水,撒几粒青稞,然后,看着携带了各人心愿的烟雾如丝如缕,袅袅盘升,向上,向上,直达天际,似与头顶的白云汇合了,天空显得更加明净祥和,煨桑的人也都心神安泰。

桑耶寺规模宏大,建筑格局复杂,总面积达25000平方米。一天的时间是转不完的。我们商议后决定,再拜两个大殿和一座佛塔,然后绕整个围墙转一圈,就等于都拜了。具体拜哪座殿和塔,不去刻意,跟着脚步就好。

拜完一座大殿出来,看到不远处两棵古柳树,一头牛正慢悠悠地往树下的食槽走去。古柳上钉着蓝色的小标牌,那是古木保护的标记。当我们跟着牛一起靠近,才发现,牛的“饭碗”才真是古木,堪称文物!这食槽是用一整节原木掏空而成。那木头看起来沧桑厚重,里里外外,从头到脚,每一处都泛着铁的质感。炼木成铁,这得要怎样坚硬的品质,又需配合几多风雨的砥砺、岁月的打磨啊!几位兄友围着沉默的宝物,啧啧赞叹,看那迫切的神情,我笑问:莫非你们想给这食槽找个更合适的去处么?那这头牛用什么吃饭?兄友们大笑着收回目光。

从又一个大殿出来信步前行,不经意地,几个人就齐齐地站在大白塔下面了。此塔高大庄严,浑体洁白,檐角边棱处绘以金色图纹,仰望之甚是震撼。塔檐上,一双美好无比的大眼睛摄受着每个人,目光里是平等的慈悲,是圆满的智慧,是纯粹清净的爱,沐浴这光芒,人也便纯净安宁了,满心里喜悦而宁馨。白塔即大菩提塔,位于乌孜大殿东南角,在四塔之中以藏物最丰闻名。传说白塔的加持力最大。史书《贤者喜宴》记载:“此塔墙体以狮装饰,遂建成声闻之风格。”塔基的方形围墙上建了108座小塔,塔身腰部以上逐级内敛,犹如阶梯,塔腹如覆钵,扁平而宽大。塔门无言,却在神秘庄严地诱人靠近。欢欣着拾级而上,进入塔腹里面,感觉它宽广如厦,里面供奉的佛菩萨造像和塔体本身,都非常精美讲究。回廊转经道旁,石板雕刻的十六罗汉像,精致美观。几位师友缄默不语,各自虔诚朝拜,悉心感受这份庄严美好。

转完白塔,不免又牵挂其他三座塔。据《西藏佛教史》等记载:“建四座塔是为了镇服一切凶神恶魔,防止天灾人祸的发生。在塔周围遍架金刚杵,形成108座小塔,每杵下置一舍利,象征佛法坚不可摧。”西南角的红塔,又被称为“转法轮塔”。塔身用砖石砌成,形方而实圆,状如覆钟。红塔系长寿菩萨之风格;位于西北角的黑塔,形状颇为特殊。塔身为条砖砌成,整体如三叠覆锅,刹盘上托宝剑。据说此塔以如来佛之遺骨为饰物,其形制系独觉佛风格;此行之前我印象最深的那座绿塔,位于乌孜大殿东北角,也称“青色天降塔”。该塔用绿色琉璃砖砌筑,砖为粗砂烧制而成,质地坚硬,釉色葱郁而光彩饱满,整体看起来颇为壮丽……

当真是各具风格,各蕴含义,每座塔都值得认真观赏朝拜,但时间不允许,只能远远地投以崇敬的目光,顺时针转绕一圈。

随缘喜乐

从白塔下来,时已过午,太阳光异常热烈,天空更蓝更净了。师友们赞叹着西藏第一座寺院内容之丰富博大,感慨着时间的仓促,相互提醒抓紧时间,绕寺院转一圈,圆满我们的拜寺计划。

前面隐约有歌声传来,侧耳聆听,好像是打阿嘎的声音。师友立即兴奋起来,快步循声音去寻,我们不约而同都跟着。转过弯即看到了,果然是在打阿嘎!只是规模不大。曾经多次见过打阿嘎的阵势,那是二三十或者三四十个青年人,站列成有序的方阵,一人拿一个装有细高手柄的石杵,大家唱着高亢欢快的劳动歌,脚下踏着铿锵有力的节拍,石杵同步在地上用力地反复夯打,一列进,一列退,间或一个华丽的旋转,进退者便更换了位置方向,整个过程节奏感强烈,喜庆热闹又豪迈欢快,场面有如歌舞表演,极具观赏性。这里应该是一座新修的僧院,在给二楼屋顶的墙脊打阿嘎,十来个青年男女一字排开,蹲坐在房顶的南墙头上,一边唱一边夯打着手下的黄泥土,歌声是他们手的节奏。大概是累了,他们的歌声并不嘹亮,动作也不太有力。这厢师友却激情满满,一边频频按动快门,一边跟着劳动者的节奏放开嗓子唱起来,同时手臂挥舞着节拍,一番号召性的示范,还真调动起了房顶上一帮年轻人的热情,他们马上振作起精神、统一了步调,声音和动作都充满了激情,瞬间演绎出了天真的率性和豪爽。地上仰望着的师友们更兴奋了,应和着劳动号子,忘情地舞之蹈之,歌之唱之,神态动作也是一如的率真欢畅。一时间,楼上楼下,藏族汉族,好一派和谐欢乐!而于此情境中,我心里同时还蕴着别一重欢喜,仿佛窥见了平时难得见识的东西,一贯沉稳安静、文文弱弱的人,天性中竟藏着如此活泼、率真、自由奔放的一面,原来,性格是这般地丰富多彩!

带着身心的轻松愉悦,告别了快乐的劳动者,一行人往更外围处走,继续我们的转绕寺院计划。稍顷,又看见围墙上那一排佛塔了,洁白、精美,一座挨着一座,在阳光下熠熠闪烁,长长的望不到头的阵势,更呈现出壮观的美。塔下的围墙厚重而坚固,表征着佛教宇宙观中的铁围山,须弥山、四大洲八小洲,以及太阳月亮殿等等都围在内。现在看到的围墙呈椭圆形(根据史书记载,围墙最早可能是四方多角形),资料显示:围墙周长1200余米,墙高3.5米,厚度1.2米,墙上建有小塔1008座,每座塔上放置有佛舍利一颗。嗬,难怪看到小塔群会如此震撼,原来顺着围墙转一圈,就等于得到了一千多座佛塔和一千多颗佛舍利的加持哦!

转完一大圈又回到入口处,举目望那三个经幡柱,试图找到没入云层的顶端,视线却被墙那边的一束光紧紧吸引住了——是大白塔上那双眼睛!那饱含慈悲、智慧的目光,刚刚高出围墙一米,站在地上的人一抬头,便和这目光直线对接了,瞬间沐浴在纯粹、圆满的爱的光照下,不觉便眉眼含笑、身心安乐了。

半天没有听见几位师友说话,回头寻觅,他们正在对着一只放生羊拍照。经柱旁边的古树浓阴下,静静地卧着一只老羊,猜不出它的岁数,它看起来并不衰弱,却的确够老,那一身皮毛、那一对犄角、那异乎寻常的沉稳淡定神态,俨然一位年逾百岁的老人,无声地言说着岁月的厚重。它似乎经历了一切,也看透了一切,没有哀伤,也没有喜悦,没有忧惧,也不需要希冀,此生已然圆满,只需静静地等待最后那个必然的,或者神圣的时刻。

师友蹲在老羊面前,良久望着羊安然的眼睛,似乎想从中读出生命的答案。我不禁又抬头对着墙那边的那双佛眼虔诚祈愿:愿我等有情众生此生皆能获得圆满!

该离开了,友们纷纷感叹收获多多,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原计划接下来要去的几个寺院,似乎也都可以免了。心下暗想,这一次我应该看到桑耶寺的全景了吧?同行的几个人又是否看完整了呢?每个人看到的景致是否相同?没有明确的答案。师友说过,上天只允许你看到你该看到的事物。要想看到更多,还需要修行净心洗眼积累福报。那么,好吧,不可太贪心,让我先感恩今天的丰富“看见”!

(原载于2016年第2期)

责任编辑:毕堃霖

猜你喜欢

师友围墙寺院
《体育师友》稿约简则
超越围墙
逝者师友二题
突然之间
Fantasy and reality
师友交往与黄燮清戏曲创作的变革
围墙的信念
敦煌文本P.T.993吐蕃寺院稽考
夏天的围墙
2010年《体育师友》总目录(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