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讲好铁军故事

2017-07-18王清葆

铁军 2017年7期
关键词:铁军新四军

王清葆

最近几年,习近平同志多次提出,要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我理解,这是为了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并借鉴中国的经验,同时也为了中国更好地走向世界、融入世界。我联想到,我们铁军传人,要继续讲好铁军故事,更好地宣传铁军精神,发挥资政育人的作用。讲好铁军故事,既包括狭义的讲好新四军的传奇事迹的故事,更是指广义的新四军历史的宣传和铁军精神的传承。

讲铁军故事要从源头讲起

铁军故事源头比解放军的创建历史还要早,还要长。可以说,铁军故事有大概念、小概念之分,小概念,我们讲铁军故事,就是新四军从组建到番号取消这10年的历史。而大概念,铁军故事应指从我们党组建叶挺独立团开始,一直到铁军部队的传承,大致有90多年的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说,铁军历史就是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的缩影。因此说,铁军故事的源头比人民军队的历史还要早一些,所以我们现在讲的铁军故事按大概念来讲,要讲出铁军故事的源远流长。

为什么叫铁军,“铁军”是怎么来的?这要从叶挺独立团讲起。20世纪20年代中期,由中共两广区委成立了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名义上归四军建制,实际上归中共两广区委直接领导,干部任免、军队训练、平时建设等,都由两广区委领导决定,所以实际上这是我们党领导的第一支部队,就是叶挺独立团,郭沫若有“党军第一支”的诗句。叶挺独立团在北伐战争中表现出色,发挥作用明显,曾进行过七次大的战役战斗,比较有名的如汀泗桥之战、贺胜桥之战、特别是攻打武昌的战役,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在攻打武昌城时,曾发生过“留书攻城”的故事,非常壮烈。战争胜利部队撤回武汉,社会各界联电致贺,其中武汉粤侨联欢社在武汉兵工厂铸造了一块铁盾赠送给第四军,铁盾正面铸有“铁军”两字,并刻有“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全体同志伟鉴”,背后铸有一首四言题辞,全文是:“烈士之血,主义之花,四军伟绩,威震迩遐。能守纪律,能毋怠夸,能爱百姓,能救国家。摧峰陷阵,如铁之坚,革命担负,如铁之肩。功用若铁,人民依焉。愿寿如铁,垂忆万年。”可以看出,“铁军”这个称谓是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特别是叶挺独立团在战斗中赢得的,是人民送给的。铁盾背后的诗,诠释了“铁军”的内涵,是铁军精神最初的解读。北伐战争时,人们还曾经把另一个军叫“钢军”,但终究没有传承下来,而“铁军”的称谓一直传呼至今,这说明铁军精神永存。

在这之后,讲铁军故事还要讲好三个“三”:

一是“三大起义当主力”。我们党独立领导的革命战争发生了三大起义,也就是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参加南昌起义的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是叶挺独立团扩建起来的;参加秋收起义主要是湘赣边的农民和安源煤矿的工人,但也有一部分部队,是叶挺独立团的余部;参加广州起义有两个团的部队,是第四军的教导团和警卫团。

二是“三个四军向井冈”。朱毛领导的早期武装斗争,不约而同地产生了三个“红四军”:朱毛会师后部队编为“红四军”;1928年7月,贺龙把他创建的湘赣边部队编为红四军(后改为红二军);1931年1月,黄麻起义后建立的第一军、第十五军合编为红四军。为什么都不约而同地起名“红四军”?就是要传承“铁军”的血脉。

三是“三年游击战争经磨难”。大家知道,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南方坚持斗争的红军部队(即后来的新四军),分散在各个游击区,斗争异常艰苦,生存异常艰难,特别是项英、陈毅领导的赣南游击队,更是艰苦卓绝。这三年游击战争,被军史专家评为我们党领导的民主革命战争最艰难时期之一。

然后就是新四军十年征戰史。抗战胜利后,新四军部队在解放战争中,在新中国建立中,都继续传承着铁军的血脉,作出了历史性的伟大贡献。

重点讲好铁军的战斗故事

对日伪作战是新四军的主要任务,新四军的十年,就是对日伪作战的十年。反“摩擦”作战也是围绕着对日作战展开的,因为不反“摩擦”,就不能生存和发展,谈不上对日作战,所以必须“反顽”、反“摩擦”。作战、打仗,也是新四军存在的价值所在,最大的贡献所在。如果不对日伪作战,新四军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

要讲出新四军的巨大历史贡献。新四军作为华中敌后抗日的主力军,对日作战是其对中国人民做出的巨大贡献。在八年多的抗日过程中,新四军对日伪作战24617次,毙伤日伪军293706人,生俘日伪军124203人,另有反正、投诚日伪军54055人,给日军沉重打击,牵制着大量日军主力,在战略上有力地配合了八路军的华北抗战,支持了国民党军队的正面战场作战,而自己也伤亡了8万多人,作出了极大的牺牲。新四军的战斗故事内容非常丰富,也非常精彩。

要讲出新四军作战的特殊性。一个是地域特殊,这种特殊除了华中特别是华东经济发达,日军统治的中心,国民党的老巢,是敌顽我争夺的中心外,在地理环境上周恩来同志把它归纳为“五多”,也就是平原多、河道多、公路多、湖沼多、碉堡多。大家知道,深山老林比较便于开展游击战,而广阔的平原和交通发达的江浙地区开展游击战就非常困难。第二个是矛盾特殊,生存战斗在敌人心脏里,既要对日作战又要反顽,对伪军作战的任务较重,统战的工作任务很重。第三个是日军清剿特别残酷,诸如反“清乡”斗争,其他地方是没有的。根据这种情况,新四军的战略任务就是坚持敌后游击战争,积小胜为大胜,配合正面战场,牵制敌人。

要讲出新四军将士的聪明才智。根据当时的客观情况,首先新四军领导要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正确的战略筹划,同时官兵一起创造出适合华中地域特点的战役战法。在战役筹划上,诸如积小胜为大胜,化被动为主动,运动战与游击战相配合,以分散对集中、以集中对分散,在敌包围中争取内线中的外线、对敌进攻中争取外线中的内线等等。在战法上,袭击战中的夜袭、袭扰、破袭、奔袭等;伏击战中利用地形、巧妙设伏,预设口袋、重兵埋伏,围点打援、伏击援兵,攻其一点、以利诱伏等;其他的如攻坚战、保卫战、遭遇战、突围战等等,都有一系列针锋相对的战法。新四军对日作战的指挥艺术也有很多创造,也很精彩,主要的比如:实施精干灵活的指挥,创造利用有利态势,因敌因情活用战法,施计用谋调动敌人,主动创造把握战机等等,都充分显示了新四军将帅的创造智慧。

要讲出新四军官兵的战斗精神。铁军精神最主要地表现在新四军官兵的战斗精神,最突出的有这么几个方面;一是敢打敢拼,面对日军的猖狂进攻,国民党军队拼命向大后方撤退,而我们新四军则顶着敌人炮火深入敌后作战;二是不怕牺牲,面对装备优良的敌人,新四军将士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八年抗战伤亡的8万余人中,大部分是共产党员,其中有350多名中高级干部;三是连续作战,平均几天就要打一仗,有时一天要打几仗,总体上计算,在抗战的部队中,新四军作战是最频繁的;四是机动灵活,新四军官兵发挥最大的聪明才智与敌人比拼,用“巧”法,用“变”法,用“奇”法,用“新”法,使敌人无法招架,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讲出铁军故事的文化底蕴

文化是支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支军队以及一段历史的根基,是更深层的东西。铁军故事之所以立得住,之所以能常讲常新,就是因为它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作支撑,他里面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我们讲铁军故事,就要讲出它的文化内涵,讲出新四军的文化形象。

首先,新四军是一支有文化的军队。从总体上看,从人民军队成长发展过程看,人民军队的成分主要来自穷苦的工人、农民,文化程度都不高,但是新四军比较特殊。全民抗战爆发后,国破家亡,知识分子抗战热情很高,华中、华东以及华南的知识分子纷纷来到皖南,来到苏北,参加新四军。在这里面,不仅有大量的在校学生,还有大量的专家学者。所以说,在新四军中,人才荟萃,群贤毕至。他们当中,工程技术人员有叶进明、吴运铎等,经济学家有薛暮桥、孙冶方、钱俊瑞、骆耕漠等,作家有阿英、范长江、朱镜我、夏征农、聂绀弩等,医学专家有沈其震、崔义田、宫乃泉、戴济民等,历史学家有吕振羽等,哲学家有冯定等。这些专家学者,有的世界闻名,决定着这支部队的整体素养,不仅在新四军建设的各项事业中起着支撑骨干作用,同时也提高了新四军的知名度,代表着新四军的形象。

其次,新四军有一批文化名人和文化名品。新四军非常重视文化建设,组建初期就组建了战地服务团,以后每个支队、每个师旅都有战地服务团。党校、教导队中有文化宣传队。在激烈的战斗岁月里,经常打仗,经常转移,还坚持办杂志、办报纸,组织创作文艺作品,组织文艺演出,办剧社、诗社等等。文化名人,有音乐家贺绿汀、任光、何士德、孟波、章牧等,美术家有吕蒙、许辛之、赖少其、沈柔坚(后来还有亚明)等,我的老部长剧作家沈西蒙,音乐家沈亚威等,都是新四军。说到文化名人,不能不讲到陈毅,他既是军事家,又是诗人,他的《梅岭三章》,他在十年抗战中作的大量诗作,脍炙人口,是公认的好诗,更代表新四军的文化形象。新四军的文化名品很多。在歌曲方面,《新四军军歌》慷慨激昂,《怒吼吧长江》与《黄河颂》齐名,《黄桥烧饼歌》喜闻乐见。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期间,新四军音乐家谱写的传播较广的抗日歌曲多达500多首。就戏曲方面说,抗战中新四军共有近百个文艺团体,其中规模较大的有新四军军部战地服务团、新安旅行团、前线剧团、抗敌剧团、鲁迅文艺工作团,拂晓剧团、楚剧团、苏南剧团、大江剧团等,他们先后排演了800多部剧目。新四军还创办了几十个文艺期刊,创作发表了大量反映现实斗争的小说、通讯、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在诗词方面,目前已收集出版的就有上千首。在办报办刊方面,影响大的有《抗敌报》《抗敌》杂志、《抗敌画报》。皖南事变后,华中局和军部联合主办了《新华报》等等,大约80多种报纸。另外,书画家还创作了大量美术作品。这些文化产品,激励人们的抗日斗志,有许多现在还在传颂,都是我们应当研究传承的艺术经典。这些文化名人需要我们向现在的人们介绍,这些文化名品需要我们向现在的人们解读。

再次,铁军故事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铁军精神、铁军政治、铁军文化等等,都是既以党的理论为指导的,同时又都是以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的,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都能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影子。这种传承,不是一对一的简单照传,而是整体的、精神的、血脉的传续。这里面,最主要的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先进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的传承,诸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担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志向,“粉身碎骨寻常事,但愿牺牲保国家”的气节等等,都在新四军将士身上得到充分展现,并有着更高的境界和追求。所以,我们讲铁军故事,要把铁军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联系起来讲,把铁军英烈与古代民族英雄对比起来讲。

讲出铁军故事的丰富多彩

由于新四军当时所处的地理环境特殊,社会矛盾复杂,条件异常艰难,又加上新四军中文化人多,女兵多,能人多,英雄多,所以故事就多,就精彩,可以说丰富多彩,异彩纷呈。

首先,特殊的环境和复杂的矛盾决定了铁军故事特别奇、特别险、特别绝,也就是有异常的传奇色彩。大家知道,新四军生存战斗在敌后战场,是经济发达的以大上海、江浙一带为中心的华中,是敌、顽、我都必争的地方。“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新四军战斗的地方,是日军的统治中心,是国民党的老巢,所以新四军是插入敌人心脏的钢刀。新四军面临的客观情况和遇到的困难实在太特殊、太复杂、太突出了,这就要求新四军将士们、尤其是高级指挥员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智,要有非凡人所能承受的压力和非一般人所能有的智慧,并把它发挥到極致。事情就是这样的,在这样的环境里,新四军不仅生存下来了,而且还得到了发展壮大,最后取得了胜利。正因为这样,新四军故事传奇性特别强,翻开新四军战史,每一次战役战斗都是一幕精彩的战争活剧。

另外,新四军中文化人多、女同志多,也决定了铁军故事的精彩程度。文化人多,在新四军中可以说是“彩旗飘扬”;女同志多,在新四军中形成一道亮丽的彩虹。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意思是说,女同志多的地方,故事就多。革命队伍中的文化人,革命英雄主义加浪漫主义,所以演绎出来的故事特别精彩。比如陈毅和张茜,以及其他几对领导人情侣的恋爱,多有风采啊!不光谈恋爱,像陈毅在与地方绅士的交往中赋诗、奕棋、赠送书画等等,处处都是故事。这里特别值得点赞的是新四军女兵,在抗战的洪流中,一大批女同志聚集到了新四军这支革命队伍中,这其中有一批党派来的红军干部,有一批从各大城市汇集来的女知识分子,还有一批从世界各地赶来抗战的华侨女青年。有一篇专门写新四军“巾帼英雄”的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许多女兵一到新四军,就主动自觉地将父母给的应急‘私房钱全数交给了组织,把心爱的花旗袍撕成布条供大家打草鞋,将漂亮的长绒大衣和皮鞋交到俱乐部作演出道具。不少女同志还把部分衣物捐给了衣不遮体的群众,她们自己却在寒冷的冬天穿着单衣或夹衣,被盖轻薄的不能御寒或根本没有被子盖。由于长期睡稻草、打地铺、住民房、又无法洗澡,许多人身上长了疥疮和生了虱子,痛痒难忍。因部队经常筹集不到足够的粮食和生活必需品,加之战事吃紧,行军打仗,饥饱不均,经常吃生饭生菜,不少女兵营养不良,还有的女兵生病,受伤无药可治而致残或丧生。”读这段文字,好像一幕幕就发生在眼前,多么感人!不仅这些,有的女兵刚结婚就夫妻分别了,有的刚生下孩子就送人了,有的被捕受到屈辱等等,还有女游击队长、双枪女英雄等等,新四军女兵的故事可以说三天三夜也讲不完。

从实际情况看,铁军故事确实是丰富多彩,应有尽有。人们都知道战斗英雄黄继光舍身堵抢眼,而新四军中早就有俆佳标堵枪眼的英雄行为;人们都知道东北抗联八女投江的故事,而新四军也有鲁艺华中分院九名女战士投河殉国的壮举;人们都知道八路军有个狼牙山五壮士,而新四军也发生过大鱼山岛多名战士抱着敌人滚下悬崖的壮举;等等。现在人们都喜欢看谍战片,而新四军中战斗生活在敌人内部的地下工作者很多,甚至还有“汤团行动”这样的整团打进敌人内部的举动,都非常传奇。因此,从总体上说,铁军故事除了具有历史价值、政治价值、思想价值外,而且艺术价值、文化价值、欣赏价值也很高。

铁军故事要常讲常新

铁军故事本身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具有传奇色彩,具有吸引力、感召力和震撼力,因此人们喜欢听,这就具有了永远讲下去的客观基础。同时,也需要讲故事的人“好好讲、讲讲好”,让人们喜欢听。怎样才能让铁军故事常讲常新呢?

要铸造经典。只有经典才能长讲不衰。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明戏曲,明清小说,特别是四大名著,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历史上戏曲中的十大喜剧和十大悲剧,历史故事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司马光砸缸,刻舟求剑,孟母三迁,花木兰替父从军,孔雀东南飞,岳家军抗金,昭君出塞,穆桂英挂帅等等,太多太多了,这里面有的几千年了,有的几百年了,但人们仍在津津乐道地传颂,永远也不会厌倦。为什么?就是因为这些故事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都达到很高的高度,成了经典,成了文化形象、文化符号,多以人们铭记在心,一代一代向下传。新四军历史故事也要铸造出若干个这样的艺术作品,才能永远传下去。宣传新四军历史的艺术作品有精品,但不多,能成为经典的更少,铁军传人们要看到这个差距,要有这个历史担当,要有紧迫感。

要紧跟时代。美术界有句话叫“笔墨当随时代”。时代需要的,才是有生命力的。铁军故事本身是时代需要的,是有生命力的,问题是我们要紧跟时代,按照时代的需要,讲出生命力来。怎样讲出生命力呢?这就要了解、服从和服务于党和国家的需要,人民的需要,社会的需要,把人民的需要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就要服从服务于“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服从服务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服从服务于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服从服务于走好中国道路、凝聚中国力量、振奋中国精神、繁荣中国文化这些伟大事业,服从服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尤其要服从服务于老区人民的物质文化建设。

要喜闻乐见。讲好铁军故事,还要讲究方式方法,改进形式内容,创造出更多的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发表论文、出版专著、汇编全书等等,这都是需要的,但就宣传来说,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更多的形式。比如:系统编写《新四军故事》,新四军研究会已作出部署,用几年的时间,系统地编写出几百个故事,每个故事几百字、上千字,力争做到脍炙人口,好讲好听。写小说,写报告文学,这已有一些成果,但要写的东西还很多。电影、电视剧,这方面的成果更多,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能看到以新四军为题材的电视剧,但也很不够。“铁军故事”可以写成100多集的电视连续剧,但现在只看到七集、八集的,太简略了。诗词歌赋,这次新四军研究会六次会员代表会上,朱会长要求把新四军每个重大历史事件都创作出一组诗词,最后汇集成册。戏曲《沙家浜》已经成为经典,刘老庄连的故事也已经写成淮剧演出,下一步我们想把《新四军女兵》写成《红色娘子军》那样的歌舞剧;歌舞《铁军组歌》已经产生很好的影响,现在艺术团体很多,可以大有作为。

讲出铁军故事的现实意义

历史上发生的故事,虽然已离我们远去,但仍对资政育人有好处,也就是它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所以我们仍然千万次地重复,津津乐道地讲它。因此,我们强调,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仍然要讲好铁军故事,就是因为铁军故事具有超越时空的历史价值和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

传承历史。讲好铁军故事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广义的讲好故事,就是讲历史。我们所说的讲铁军故事,就是讲铁军历史,就是对新四军历史的一种肯定,一种传承,一种宣传。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不能忘记过去,要加强党史军史的研究宣传。历史虚无主义者割断历史,否定历史,捏造历史,目的是挖我们共产党人的祖坟,颠覆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党的执政大权。正因为这样,所以我们更要理直气壮地肯定我们共产党的历史,大张旗鼓地宣传肯定新四军的历史,宣传新四军是华中人民钢铁长城的历史定位,宣传新四军在抗战中的历史贡献,宣传新四军抗战历史的特殊性复杂性。

治国理政。铁军历史很重要的价值是为治国理政提供借鉴。抗战时期,虽然新四军的中心任务是对日作战,是“一切为了打仗,一切保证打仗”,但围绕着打胜仗,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军队建设以及地方政权建设,因此在许多方面发展了党的理论,积累了建设经验,这些理论和经验,至今仍有指导和借鉴的作用。在党的建设方面,刘少奇在华中有过多次重要讲话,至今仍有指导意义。各根据地加强党的建设的经验,都有借鉴作用。在廉政建设方面,更是丰富多彩,大部分研究会专门召开了这方面的研讨交流会议,出版了专著,许多纪念馆都建设了廉政专馆。政权建设方面,各根据地的政权机构,是新中国建立前政权建设的雏形,都有独到之处。在建立统一战线方面,经验也很多,对今后做好统战工作,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很有意义。

启迪人生。新四军无论是作为群体还是作为共产党人的个人,都可以堪称典范。新四军团以上领导,个个都是典型的共产党人。在十年的征战过程中,涌现出大批英雄人物,都永远是人们学习的榜样。叶挺受命于危难之中,在军中过着艰苦的生活。皖南事变中,明知下山与国民党谈判有危险,仍然义无反顾,被捕后与国民党的威逼利诱作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在狱中写下著名的《囚歌》,出狱后第一件事就是要求重新加入共产党。项英虽然在皖南事变上有责任,但对新四军前期建设贡献是大的,本人也很以身作则。有一次来了客人,叫食堂加了两个菜,自己如数付钱,钱不够了,还专门交代从下月的津贴费中扣除。刘少奇到根据地后,与机关同志一样过艰苦的生活。可以说,每一个铁军前辈都有讲不完的故事。纵观他们的戎马经历,他们的故事中表现出共同的特点;一是透露着党的初心,这就是立党为公,一心为民,以解放全中国为己任;二是充满着忠诚,这就是对党的忠誠,对人民的忠诚,对军队的忠诚,党叫干啥就干啥,为了党和人民,可以放弃自己的一切;三是写满了担当,当国家面临危亡,人民面临灾难时,挺身而出,义无反顾;四是喷张着血性,一个个铁军将士都是特殊材料铸成的铁汉,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表现出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五是充满着智慧,无论是作战还是建设,都有许多的创造,充分体现出新四军群体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智慧。

助推强军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大军队的目标,这是一个沟通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当今与未来的伟大目标,而作为抗战时期党领导的主力之一的新四军,就是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铁军。可以说,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是新四军的三大特质。当然,这三个方面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内涵是不同的,但基本道理是一致的。比如听党指挥,这是铁军之魂,是新四军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是打胜仗的本,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之源,所以新四军从组建时起,就把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当作建军之本来抓,特别是皖南事变后,陈毅代军长明确提出“把新四军建设成强大的现代化的党军”的目标。再比如能打胜仗,新四军作为华中抗战的主力军,是华中人民的钢铁长城,为抗战作出了重大贡献。再比如作风优良,新四军从组建那天起,主要领导人就像“传宗接代”那样,把优良作风当作安身立命的根本来培育和传承。大家知道,项英为了部队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优良传统的教育,把“保持发扬优良传统”八个字分别作为八个团的代号,可谓别出心裁。可以说,新四军很好地保持和发扬了红军的优良传统,新四军领导人个个是发扬优良传统的典范。这些都是今天实现强军目标的很好借鉴。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全社会共有的精神家园。我们讲好铁军故事,就是在滋养、培育、助推我们的共有精神家园。和平、公平、正义,这是全世界一切正值人的共有价值观,而我们的新四军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来争取和平,争取公平,维护正义。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理想、牺牲、奉献等等,新四军将士个个堪称楷模。我们讲铁军故事,就要联系实际,启迪人们,除恶扬善,建设好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

猜你喜欢

铁军新四军
白菜心·新四军·人民江山
红色李巷
“新四军与新中国”征文与研讨活动参考题
捧读《铁军》《大江南北》
怕什么
充分发挥铁军传媒网的作用
中国新四军研究会向百家图书馆赠送《新四军全书》弘扬正能量
通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