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法的朝圣之旅
——谒兰亭

2017-07-18陈玲玲上海师范大学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17年6期
关键词:兰亭序兰亭王羲之

◆ 陈玲玲(上海师范大学)

白昕霞(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

书法的朝圣之旅
——谒兰亭

◆ 陈玲玲(上海师范大学)

白昕霞(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

书法史上冠绝古今的人物当推“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真迹被世人历来宝之,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更是成为了漫漫历史长河中留下的永恒的绝唱,关于《兰亭序》的故事似乎从来没有停止,故事开始的地方也被岁月勾勒出了曼妙的轮廓,美得让人心醉,美得让人颤抖,美得让每一个痴心书法的世人无法停下追随的脚步。

绍兴建城2500年的历史,2500年间可以讲述多少故事,早已无以计数,每个故事,都有被其深深吸引着的听众。兰亭远离闹市区,与簇拥在绍兴古城中心的诸多人文景观形成了一种无意的对峙。兰亭名传天下,是因为这里诞生了被尊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漫步竹林间那条九曲回环的清流边,想象着当年的三月三那次文人兴会,每个来到这里的人脚下似也踩着了一股灵气。曲水流觞罢,赋诗三十七首,结为《兰亭集》。酒酣耳热的王羲之为之作序,并当场挥毫书写,是为书法史上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兰亭集序》。

兰亭雅集

兰亭,融秀美的山水风光、雅致的园林景观、独享的书坛盛名、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于一体,现如今,每年的三月三,“兰亭雅集”仍旧继续着,兰亭书法节迄今为止(2016年)已举办三十二届,关于兰亭的探讨从未曾有过停止,书法节中的兰亭论坛,吸引着来自海内外诸多学者进行着兰亭寻绎。而除了学术活动外的艺术展览,更是有声有色地在书法节展开来,晚明徐渭的感映大展、当代书法家作品展、中日韩国际书艺交流、西泠印社书画艺术品拍卖会、“古城墨韵”书法主题体验游等等,吸纳了不同层次向往书法的人们参与到这场盛宴中。兰亭书法节上,来自各地的书法家——包括日本和韩国,皆一欲身着晋服坐在清溪两旁,模仿1 600多年前的名流雅士的作派,将盛满黄酒的羽觞放在溪中顺流而下。

从旅游的角度讲,是书法成全了兰亭景区。

一、从永和九年说起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上巳节”,已是草长莺飞的季节,离清明节还有些日子。时任右将军、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作为东道主,邀请周边郡主、文人雅士,还有军中参将、僚佐和家族子弟42人,在山阴兰亭(今浙江省绍兴市西南十余公里处)举行了一次声势浩大的文人雅集,行“修禊”之礼,曲水流觞,饮酒赋诗。兰亭雅集那天,酒酣耳热之际,王羲之提起一支鼠须笔,在蚕茧纸上一气呵成,写下一篇《兰亭序》,作为他们宴乐诗集的序言。

那时的王羲之不会想到,这份一蹴而就的手稿,以后成为被代代中国人记诵的名篇,更为以后的中国书法提供了一个至高无上的坐标。王羲之酒醒,看见这幅《兰亭序》,有几分惊艳、几分得意,然而恍惚间也有几分寂寞,因为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将这幅《兰亭序》反复重写了数十百遍,都达不到最初版本的水准,于是将这份原稿秘藏起来,成为家族的第一传家宝。

然而,在漫长的岁月中,一张纸究竟能走出多远?

一种说法是:《兰亭序》的真本传到王氏家族第七代孙智永的手上,由于智永无子,于是传给弟子辩才,后被唐太宗李世民派遣监察御史萧翼,以计策骗到手;还有一种说法:《兰亭序》的真本,以一种更加离奇的方式流传。唐太宗死后,它再度消失在历史的长夜里。后世的评论者说:“《兰亭序》真迹如同天边绚丽的晚霞,在人间短暂现身,随即消没于长久的黑夜。虽然士大夫家刻一石让它化身千万,但是山阴真面却也永久成谜。”

王羲之对书法如此迷恋,自然与父亲的影响关系甚大。王羲之的父亲王旷,历官丹杨太守、淮南内史、淮南太守,善隶、行书。明陶宗仪《书史会要》卷三载:“(王旷)与卫氏,世为中表,故得蔡邕书法于卫夫人。”王羲之12岁的时候,在父亲枕中发现《笔论》一书,便拿出来偷偷看。父亲问:“你为什么要偷走我藏的笔法?”羲之笑而不答。母曰:“他是想了解你的笔法。”父亲看他年少,就说:“等你长大成人,我会教你。”王羲之说:“等到我成人了,就来不及了。”父亲听了大喜,就把《笔论》送给了他,不到一个月,他的书法就大有长进。

时隔1600多年后,我们依然能够呼吸到永和九年春天的明媚。东晋时代的郊游、畅饮、酣歌、书写,因少了“建安七子”“竹林七贤”的曲折和吞咽,变得轻快起来,连呼吸吐纳都通畅许多。永和九年,暮春之初,不再有奔走流离,人们像风中的渣滓,即使飞到了天边,也终要一点一点地落定,随着这份沉落,人生和自然本来的色泽便会显露出来。花开花落、雁去雁来、雨丝风片、微雪轻寒,都牵起一缕情欲。那份欲念,被生死、被冻饿遮掩得太久了,只有在这清澈的山林水泽中才又被重新照亮。那丝欲念、那点渴望、那缕求索,是为灵魂准备的酒药和饭食。王羲之到了兰亭,才算是找到了真正的自己,或者说,就在王羲之仕途困顿之际,那份从容、淡定、逍遥,正在会稽山阴之兰亭,等待着他。

会稽山阴之兰亭,种兰的传统可以追溯到春秋时代,据说越王就曾在这里种兰,后人建亭以志,名曰兰亭。而修禊的风俗,则始于战国时代,传说秦昭王在三月初三置酒河曲,忽见一金人,自东而出,奉上水心之剑,口中念道:“此剑令君制有西夏。”秦昭土以为是神明显灵,恭恭敬敬地接受了赐赠,此后,强秦果然横六合,一统天下。从此,每年三月三,人们都到水边祓祭,或以香薰草醮水,洒在身上,洗去尘埃,或曲水流觞,吟咏歌唱。所谓曲水流觞,就是在水边建一亭子,在基座上刻下弯弯曲曲的沟槽,把水流引进来,把酒杯斟酒,放到水上,让酒杯住水上浮动,到谁的面前,谁就要举起酒杯,趁着酒液熨过肺腑,吟诵出胸中的诗句。

和朋友们相约雅集的那天,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桑葚的芬芳飘荡在泥土之上,阳光透过密密匝匝的竹林漏到溪水边,使弯曲的流水变成无数条斑驳的花蛇。光线晶莹通透,饱含水汁。落花在风中出没,在光影中流畅地迂回,那份缠绵,看着让人心软。所有的刀光剑影都被隐去了,岁月被这缕阳光抹上一层淡金的光。唯有此时,人才能沉静下来,呼应着自然的启发,想些更玄远的事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从这文字里,我们看到王羲之焦灼的表情终于松弛下来。我们看见了他的侧脸,被蝉翼般细腻和透明的阳光包围着,那样的柔和。他忽然间沉默了,他的沉默里有一种长久的力量。

在那一刻,谢安、孙绰、谢万、庾蕴、孙统、郗昙、许询、支遁、李充、袁峤之、徐丰之一干人等,正忙着饮酒和赋诗,他们吟出的诗句,也大抵与眼前的景象相关。其中,谢安诗云:

相与欣嘉节,率尔同褰裳。

薄云罗物景,微风扇轻航。

醇醪陶元府,兀若游羲唐。

万殊混一象,安复觉彭殇。

他们或许并不知道,望着眼前的灿烂美景,王羲之在想一些关乎于短暂与永久的话题,也快乐,也忧伤。王羲之特立独行,对什么都可以不在乎,包括官场的进退、得失、荣辱,但有一个问题他却不能不在乎,那就是死亡。死亡是对生命最大的限制,它使生命变成一种暂时的现象,它用黑暗的手斩断了每个人的去路。在这个限制面前,王羲之潇洒不起来,魏晋名士的潇洒,也未必是真的潇洒,是麻醉、逃避,甚至失态。在这个问题上,他们并不见得比王羲之想得深入。

所以,当参加聚会的人们准备为那一天吟诵的三十七首诗汇集成一册《兰亭集》,推荐主人王羲之为之作序时,王羲之趁着酒兴,用鼠须笔和蚕茧纸一气呵成《兰亭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序言围绕的中心是“修禊”,而所突出的主题却是“生死”。他通过作序,明确地阐述了自己对人生,包括对生死的看法。但他对于生活的理解,还是取乐观主义态度的。他说:“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又说:“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他告诉人们要怡然自乐,知足常乐。然而人的生活也是艰难曲折的,因此,面对种种不测,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所以他又说:“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人的生活方式也不尽相同,有的性格内向,自我修养,境界高尚;有的性格外向,随波逐流,盛情火热。正如他所说:“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晤言,即面对面谈话,或指心领神会的妙悟之言。虽然人的境遇各不相同,但应该说是殊途同归的,均应归于“快乐”二字,故取乐观主义态度对待人生,所以他说:“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不论是“人生得意须尽欢”浪漫主义的李白,还是“细推物理须行乐”现实主义的杜甫,都认为要及时行乐。因为人生如梦,人生几何,人生苦短,人生若浮云,人生如白驹过隙。

文字开始时还是明媚的,是被阳光和山风洗濯的通透,是呼朋唤友、无事一身轻的轻松,但写着写着,调子却陡然一变,文字变得沉痛起来,真是一个醉酒忘情之人,笑着笑着,就失声痛哭起来。那是因为对生命的追问到了深处,便是悲观。这种悲观,不再是对社稷江山的忧患,而是一种与生俱来、又无法摆脱的孤独。

《庄子·齐物论》中庄周说:“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老庄追求的是长寿,他们当然完全赞同彭祖的观点。“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庄子认为生和死,长寿和短命,没有绝对的界限,是相对的。但是,无论怎样说,都不能夸大其相对性,以致否定生与死的区别。“万殊混一理”,世上所有的事物虽然各不相同,但均有发展和变化,在这一点上是完全相同的。

《兰亭序》寥寥324字,却把一个东晋文人的复杂心境一层一层地剥给我们看。于是,乐成了悲,美丽作成了凄凉。实际上,庄严繁华的背后,是永远的凄凉。打动人心的,是美,更是这份凄凉。

由此可以想见,当年唐太宗之喜爱《兰亭序》,一方面因其在书法史的演变中,创造了一种俊逸、雄健、流美的新行书体,代表了那个时代中国书法的最高水平。赵孟頫称《兰亭》是“新体之祖”,认为“右军手势,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欧阳询《用笔论》说:“至于尽妙穷神,作范垂代,腾芳飞誉,冠绝古今,唯右军王逸少一个而已。”《文渊阁四库全书》中收录的明代项穆的《书法雅言》说:“古今论书,独推两晋。然晋人风气,疎宕不羁,右军多优,体裁独妙,书不入晋,固非上流,法不宗王,拒称逸品。”另一方面因为其文字精湛,天、地、人水乳交融,《古文观止》只收录了六篇魏晋六朝文章,《兰亭序》就是其中之一。但唐太宗喜欢,主要还是因为它写出了这份绝美背后的凄凉。我想起扬之水评价生于会稽的元代词人王沂孙的话,在此也颇为适用:“他有本领写出一种凄艳的美丽,他更有本领写出这美丽的消亡。这才是生命的本质,这才是令人长久感动的命运的无常。它小到每一个生命的个体,它大到由无数生命个体组成的大千世界。他又能用委曲、吞咽、沉郁的思笔,把感伤与凄凉雕琢得玲珑剔透。他影响于读者的有时竟不是同样的感伤,而是对感伤的欣赏。因为他把悲哀美化了,变成了艺术。”

二、兰亭寻绎

王羲之笔下的兰亭,确切在什么地方,说法不一。《兰亭集序》仅曰:“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究竟在会稽山山脉何处?并不确指。郦道元(?-527)《水经注·浙江水注》说:“浙江东与兰溪合,湖南有天柱山,湖口有亭,号曰兰亭,亦曰兰上里。太守王羲之、谢安兄弟,数往造焉。吴郡太守谢勋封兰亭候,盖取此亭以为封号也。太守王羲之移亭在水中。晋司空何无忌之临也,起亭于山椒,极高尽眺矣,亭宇虽坏,基陛尚存。”这里讲的湖当指鉴湖,兰溪,即指兰亭溪。当时鉴湖的范围很大,曾流域兰渚山。从这则记载可知:兰亭在晋朝已数次迁移。

兰亭

文献中有关兰亭的记载还有:

《寰宇记》卷九十六,越州条目中引顾野王《舆地志》曰:“山阴郭西有兰渚,渚有兰亭,王羲之谓曲水之胜境,制序于此。”可见当时兰亭在湖中。

宋·叶廷珪《海录碎事·地理下·陂泽门》卷三曰:“山阴县西南有三十里有兰渚,渚有亭曰兰亭羲之旧迹。”可见宋时,兰亭也在湖中。

《嘉泰会稽志》卷九曰:“兰渚山在县西南二十七里,王右军《从修禊》云“‘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从《嘉泰会稽志》记载来看,兰亭在兰渚山一带,当时鉴湖在兰渚山一带的流域湮废,兰亭已不在湖中。

吕祖谦《东莱吕太师文集》中有《入越记》一篇,曰:“十里含晕桥亭,天章寺路口也,才穿松径至寺,晋王羲之之兰亭。”吕祖谦是以天章寺为兰亭故址的。

另据《嘉庆山阴县志》卷七记载:“明嘉靖戊申(1548)郡守沈启移兰亭曲水开天章寺前”,又记载:“康熙十二年(1673),知府许宏勋重建,三十四年(1659),奉敕重建,有御书《兰亭诗》,勒石于天章寺侧,上覆以亭;三十七年(1689)复御书‘兰亭'两大字悬之。”其前疏为曲水,后为右军祠,密室四廊,清流碧沼。可以看出,虽几经兴废,现在的格局基本保持了明清格局。

1600多年来,兰亭地址几经变迁,期间几经兴废。现在的兰亭所在地的由来大致如下:

399年,会稽内史王羲之的次子王凝之把兰渚山下的兰亭移到了鉴湖中。他也曾参加过父亲王羲之主持的兰亭聚会。405年,东晋司空何无忌任会稽内史,把兰亭建到了会稽山巅上。

唐代,太宗崇王,诗人文士,慕名书圣,往访兰亭,使古址焕发生机。兰亭迎来了它又一个辉煌时代。兰亭雅集中的即席赋诗,在王羲之举办时采用的是自由式,吟什么、怎么吟全由吟诗者自己决定。后来大部分兰亭雅集都延续了这个做法。但769年,唐代文士鲍防、严维、吕渭等35人聚会兰亭,则采用联句式,即每人吟诗一句,再由首唱者收结的做法赋诗,并传为佳话。

到了宋代,由于朝廷重视,在兰亭旧址附近先后修建了临池亭、王右军祠、王逸少书堂等建筑,使书法圣地更趋热闹。

1036年,越州加州堂大兰亭举行了修禊盛会,凭吊了书圣。北宋后期,兰亭又从会稽山北迁至会稽山中的天章寺。元代,在兰亭修禊处办了兰亭书院。1548年,绍兴知府沈启将兰亭从天章寺内移于石壁山下,重新修建了兰亭、墨池和鹅池。后又经过清代的重修,始具后来人们所见到的规模。

1661年至1722年,就在兰亭内增建了兰亭碑亭、御碑亭、临池十八缸、王右军祠等建筑。1693年,康熙御笔《兰亭集序》勒石,上覆以亭。

1695年,知府宋骏业主持重修。1718年,知县伍士备,偕绅士吴寿昌、茹棻等筹资重修兰亭、曲水流觞处、右军祠等。并查明旧兰亭址在东北隅土名石壁下,已垦为农田,于是将垦为农田的旧址重新纳入兰亭。

1914年,在右军祠内建墨华亭;

1916年,兰亭增建了文昌阁、驿马亭等建筑。

兰亭公园

三、细说兰亭

如今被称为中国四大名亭之一的兰亭以“景幽、事雅、文妙、书绝”四大特色而享誉海内外。其景致和内涵可以用“一序”“三碑”“十二景”来概括:“一序”就是《兰亭序》;“三碑”即“二王”合书的鹅池碑。康熙御笔的兰亭碑,康熙、乾隆祖孙两代皇帝同碑的御碑。“十二景”指的是鹅池、小兰亭、曲水流觞、流觞亭、御碑亭、临池十八缸、王右军祠、驿亭、书法博物馆、乐池等景观。

康熙题兰亭

自入口步入兰亭,穿过一条修篁夹道的石砌小径,迎面是一泓碧水,即为鹅池。鹅池池水清碧,数只白鹅嬉戏水面,池左旁是一座式样特别的石质三角形鹅池碑亭。旁边的“鹅池”石碑的石头采自东湖,碑高1.93米,宽0.86米,厚0.28米。兰亭里面的流觞亭面阔三间,四面有围廊,上有匾额“流觞亭”。这三个大字是清代江夏太守李树堂题,两侧对联:此地似曾游,想当年列坐流觞未尝无我

仙缘难逆料,问异日重来修禊能否逢君

流觞亭内陈列着“兰亭修葺图”和“曲水流觞图”。亭背面还另悬由后来清代湘潭人杨恩澍所书的、当年参加雅集盛事之一的一代文宗孙绰所作的《兰亭后序》全文。流觞亭前是一条“之”字形的曲水。中间有一块木化石,上面刻着“曲水流觞”四个字。

跨过鹅池上的三折石板桥,步入卵石铺成的竹荫小径,迎面是兰亭碑亭。兰亭碑亭是兰亭的标志性建筑,被人们称为“小兰亭”,始建于1695年,亭呈四方形,背面临水,面积约27平方米,砖石结构,为单檐歇山顶建筑,显得古朴典雅。

碑上的“兰亭”二字,为康熙皇帝御笔所书。后来被人砸成四块,修复后,人们都喜欢用手去摸这通残碑,碑已被摸得非常光滑,所以又称“君民碑”。

兰亭西侧为“乐池”。临池有一草亭,称“俯仰亭”。池中有竹排、小舟,池西有茶室供人休憩。

鹅池

流觞亭北方有可视为兰亭中心之幽美的八角形“御碑亭”,建在高一层的石台上。亭中立一巨碑,正面刻有康熙临摹的《兰亭集序》全文,背面刻有乾隆帝亲笔诗文:《兰亭即事》七律诗。亭后有稍微高起的山冈,借景十分优美。祖孙两代皇帝同书一碑,所以又称“祖孙碑”。

临池十八缸是由十八缸、习字坪、太字碑组成。这是根据“王献之十八缸临池学书,王羲之点大成太”这一典故而来。

相传王献之练了三缸水后就不想练了,认为已经写得很不错有些骄傲。有一次他写了一些字拿去给父亲看,王羲之看后觉得写得还不好,特别是其中的一个“大”字,上紧下松,一撇一捺结构太松。于是随手点了一点,变成了“太”字,说“拿给你母亲去看吧!”王羲之夫人看了后,说:“吾儿练了三缸水,唯有一点像羲之。”王献之听后非常惭愧,知道自己的差距,于是刻苦练习书法,练完了十八缸水,长大后也成为著名的书法家,与王羲之并称“二王”。

流觞亭左边是王右军祠,是纪念王羲之的祠堂。王羲之当时任右将军、会稽内史,因此人们常称他为“王右军”。

兰亭文物中的精华部分当属兰亭的“王右军祠”。祠门大匾是当代著名书法家沙孟海先生所书。祠门“抱对”是著名老书法家周庸村先生所写。祠堂是清初建筑,整个结构像一只大船,粉墙黛瓦,四面临水,祠堂内有一口小池,相传为王羲之洗笔的墨池,祠内两侧的回廊上刻有历代《兰亭序》的各种版本及古今名人题咏的真迹。

康熙书《兰亭序》

乾隆题碑

王右军祠始建于1698年,总面积756平方米,飞檐回廊,古朴深沉。祠大门上端悬挂“王右军祠”木质匾额。最尽处是一大厅,中柱、边柱分别有联。步大厅,头上悬一“尽得风流”木匾。画像旁是沙孟海先生撰写的对联,写道:

毕生寄迹在山水

列坐放言无古今

大厅内左右两旁各置两块木质阴雕挂屏,内容为康熙皇帝所临《兰亭集序》。

1751年,乾隆皇帝还亲临兰亭,挥毫赋诗,使兰亭受到我国古代最高的礼赞。后来,人们在王右军祠内建了一座“墨华亭”。

与兰亭景区一街相隔处,是为兰亭书法艺术学院。学院的存在则更好地延续着兰亭有关书法的故事。一批批求学问道的学子来自天南海北,用自己最青春的年华,续写关于兰亭、关于书法、关于自己的故事。

猜你喜欢

兰亭序兰亭王羲之
王羲之送字
书法作品
王羲之书兰亭序
On Tess’s Tragic Fate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兰亭烧烤记
Bondage and Feminist Consciousnessin the Patriarchal Society
情系兰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