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粉色性别标签的变迁梳理

2017-07-18陈恋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

消费导刊 2017年14期
关键词:粉红色粉色蓝色

陈恋 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

粉色性别标签的变迁梳理

陈恋 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

粉色长期以来似乎是女性的专属色,但它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并不代表女性,甚至一度成为男人喜爱的颜色。如今,粉色的性别标签还在不断变化当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女权思想的崛起和性别意识的变化情况。粉色性别标签的变迁梳理,对于设计领域中颜色的运用具有很大的意义。

粉色 性别标签 变迁

如今,当人们提到不同性别所代表的颜色时,普遍的说法是“浅蓝色代表男生,粉红色代表女生。”蓝色让人联想到天空、海洋,给人安静、广阔的感觉;红色让人联想到火焰、花朵,给人热情、活力的感觉。而浅蓝色和粉红色是在此基础上混合了白色后获得,浅蓝色代表着宁静、理智,粉红色代表着柔弱、可爱。这似乎很吻合男女生的特质,但事实上,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这两种颜色的性别标签完全相反。

一、阶级性色彩

(一)政治规定

随着服装与文化、政治的结合,服装色彩的身份象征意义也愈演愈烈。古罗马时期,紫色是权贵的象征,除了皇帝外其他人不得穿紫色。14世纪后的法国,法官的最高级别穿红色的制服,以彰显官阶和地位。当国王驾崩时,新上任皇帝和法官不穿黑色丧葬服,而穿红色的服装,以示国家后继有人,蓬勃发展。而在中国,明亮的黄色是皇帝的专属色。虽然不同的社会环境赋予色彩的身份象征意义不同,但都无一例外地体现了服装色彩所具有的阶级性特征。

(二)颜色生产技术的限制

在古代,服装的色彩不强调性别,而强调阶层,绚丽的色彩只属于达官显贵,贫农只能穿得起灰色、褐色等不鲜艳颜色的衣服,并且这些颜色很容易褪色。漫漫中世纪,明亮的颜色才会被欣赏称赞,因为物以稀为贵。这些亮丽色彩的染料生产不易,价钱昂贵,有的还要从国外运来,而且印染工艺十分复杂,只有贵族才穿得起。

中世纪的人们尤爱缤纷的色彩,他们对色彩的追捧引起了穷人的不满。乡村和城镇处处阴沉灰暗,而身穿猩红色或紫色斗篷,骑马穿街走巷的贵族就会显得格外亮眼,也很容易招致穷人的嫉妒。

二、粉色的性别标签

(一)男性的色彩

人的血液是红色,它是第一个被人们识别和命名的颜色,起初的红色染料由胭脂虫制成,它代表着男人血气方刚、激情蓬勃的生命力。“亚当”是上帝创造的第一个男人,他的名字在希伯来语中是“男人、红土”的意思。在中国古代,红色代表着皇帝的绝对权威,皇帝批阅奏折用的都是红色的朱砂笔。而蓝色,是天空的颜色,它比其他颜色更接近天堂,蓝色对于基督教徒来说,意义非同一般。从圣母玛利亚常被称作“蓝色夫人”这一点就可以看得出来。由此可见,红色更偏向男性的形象,而静谧的蓝色更偏向女性的形象。红色偏向男性形象,于是淡一点的红色——粉红色,就被认为是小男孩的色彩;蓝色偏向女性形象,淡一点的蓝色则被认为是小女孩的色彩。

洛可可时代,由于贵族向教会捐赠的衣服中有许多粉红色的衣服,于是粉红色在1729年之后成为了礼拜仪式中所使用的色彩,粉红色的长袍正式加入了神职人员服装的行列。曾经辉煌一时的日不落帝国也把粉色作为男性的象征,到如今,很多制图还会用是粉红色把原来英联邦的53个成员国标示出来。19世纪的时候,英国的两所贵族男校还通过赛艇比赛争夺使用粉色作为学校代表色的资格。

19世纪盛行的骑马服装——猩红的猎狐夹克被称为“Pinks(粉红色)”,其创作者——伦敦高级服装定制店Thomas Pink跟粉色有着难舍难分的联系。起初,商业是男性的职业和兴趣,1893年,《金融时报》通过使用Salmon-Pink(鲑鱼粉)色的新闻纸在业界脱颖而出,后来,“Salmon Press”成为了报纸商业版的统称。

南塔克特红裤子(Nantucket Reds)在粉色的男性时尚里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部分,它原本是纽约游艇队的制服,其红色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褪色成粉,恰好受到常青藤学院男生的偏爱,由最初的短裤演变成长裤,这裤子已经成为了最经典的常青藤风格的标志。如今,南塔克特红已经蔓延到帽子、衬衫甚至袜子上了。

(二)女性的颜色

20世纪初,男孩和女孩的婴儿服只有白色,婴儿鞋只有白色和褐色,因为浅色能经过反复的高温烫洗而不担心褪色。直到20世纪20年代,制造了无毒耐洗的染料,粉色和蓝色的婴儿服才开始流行起来。在世界第一大战前的繁荣时期,儿童服装制造商为了能增加服装的销量,急于为婴儿建立颜色规则,只有这样,男婴和女婴的服装就会分开买了。然而,对于粉色和蓝色的性别分配,各大百货公司意见不一。伦敦儿童博物馆里馆藏的1923年的粉红色女婴服就是对当时色彩规则建立结果的最好印证。通过营销商们对色彩规则的建立,代表男性的粉红色转变成为了女性的代表。

二战时的萧条使得战后的人们更愿意追求艳丽的色彩。1955年,道奇汽车推出了一款专为女性设计的粉白相间的新车型La Femme,1957年,奥黛丽•赫本出演的电影《甜姐》(Think Pink)掀起了一股女性的粉色浪潮。可以说,20世纪70年代开始,粉红色已成为了全世界女性的代表色。1992年,粉红丝带成为了全球性乳腺癌防治运动的一个标志。

对于现代人来说,粉红色象征着温柔、甜蜜、浪漫、美好、没压力,如同糖果一般。但这些象征意义正是女权主义者嗤之以鼻的东西,因其把女性禁锢在一个天真、无所作为的形象里,这也或多或少代表着女性的处境,即使在发达的地区,女性的收入仍然普遍不及男性。却不成想,正是女权主义者对粉色性别标签的反对让粉色成了名副其实的女性色彩。

(三)中性的颜色

一个人的性格喜好不完全由基因决定,在很大程度上受环境的影响,在从小接受了对于色彩的象征意义的教育,致使很多男孩偏爱蓝色,女孩偏爱粉色。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性别特质有了重新的认识,对中性化有了一定的包容度,粉红色不再是女性的绝对选择了,甚至有的女性追求强者形象而对粉色产生抵触心理。反观男性,有的男性反而表达了对粉红色的喜爱,粉红色衣服成为他们眼中可以增添亲和力的有利选择。一项调查显明:和喜欢穿传统衬衣(如白色、蓝色等)的男士相比,穿粉红色衬衣的男士更加自信,更容易受到女同事的夸赞,而且更容易赚到钱。此外,这些男性比喜爱穿白衬衣的男性更容易获得高学历。这并不是说粉红色能给这些男人带来好运,而是他们具有独立思考、打破固有观念的能力,同时也具有自信心和品味,这样的男人往往既有智慧又有魅力。

现今,社会对“男女平等”观念的呼吁声也越来越大,女性意识的增强致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审视两性之间的关系。粉红色对女性的吸引程度相较之前逐渐降低,男女服装的色彩分界越来越模糊。可以说,长久以来色彩形成的性别标签正在慢慢地被剔除。

三、对于设计的思考

(一)去除性别标签

生活中许多设计在颜色的选择上,显得太理所当然。设计师常使用粉红色来表现女性气质,自认为是关爱和呵护女性的表现,而用深色来表现男性气质,不会将鲜艳的色彩与男子气概联系起来。高饱和度色彩的设计一度被认为是同性恋气质的设计。这些是长年累月固有思想延续下来的结果,缺乏对不同时代下两性的思考,若想打破这种桎梏,首先就要将色彩的性别标签去除掉。

回顾上个世纪香奈儿经典的一瞬:小黑裙的诞生。小黑裙的设计一反当时对传统女性固有的观念,使用简练的样式和浓重的黑色打破设计的规则,可谓是女性化设计的杰出作品。he for she是联合国妇女署于2014年9月发起的一个致力于性别平等的活动,旨在号召所有人,尤其是男性站出来反抗女性遭到的不公平对待。在活动logo中,代表女性的图案为黑色,代表男性的图案为粉红色,其网站主题色也是粉红色,指代所有的男性。这个做法很好地诠释了对于色彩的性别特质的正确理解,无视了所处时代色彩的性别标签。

(二)以“人”为本

设计的标准会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更新变化。19世纪是注重装饰性与艺术性的“新古典主义”,20世纪是以功能性为重的“理性主义”,21世纪的设计随着人们的个性化需求逐渐向个性化发展,但不论如何发展,对于“人”的价值的探索追求始终不变。“人性化”应该是好设计的一个永恒标准,不论是什么设计,都要把人的价值放在首位,所以设计不应该屈从于社会文化下的性别设定,更不能受利益操控。男权思想下的设计始终落在性别标签的思维定式里,女性化的设计若不是基于女性主义思想的前提,无法做出好的设计。

再进一步说,“酷儿理论”的兴起对我们传统观念中的二元性别分类发出了挑战。这个理论最核心的主张是:人的性别不能只用简单的“男”或“女”两个极端来概括,人的性别是流动的,就像一条光谱,我们可能存在这条光谱上的任何位置。酷儿理论批判静态的身份观念,反对以“异性恋者”、“同性恋者”来定义人的性身份。“人”不是价值判断中的男人或女人,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人。

[1]赵恩骁.从女性主义视角看色彩的性别特质[J].美术大观,2016(10):80-81.

[2]陈芳清歌.浅谈粉红色、浅蓝色的性别象征意义的变迁[J].青春岁月,2015(6).

[3]栗月静.粉色:从阶级特权到性别政治[J].看历史,2011(11).

[4]徐展,闫丹.颜色偏好的性别差异[J].心理科学,2015(02).

[5]汪群.蓝和粉:颜色-性别隐喻研究[D].宁波:宁波大学,2013.

陈恋(1993.12-),女,汉族,湖北溪水人,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研究生,专业:服装设计。

猜你喜欢

粉红色粉色蓝色
粉调幽然
粉色木耳你见过吗?
蓝色的祝愿
蓝色的祝愿
Flamingo火烈鸟
蓝色使命
蓝色的五月
嘿!粉色男孩
粉红色的小企鹅
哥伦比亚卡利八年来首只粉红色火烈鸟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