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聚焦全国金融工作会议
2017-07-17陈洋倪浩
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陈洋 本报记者 倪浩
在刚刚闭幕的全国第五次金融工作会议上,金融安全成为首要议题。中国领导人强调,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必须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要求强化银行系统监管责任机制,主动应对问题。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16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中国领导人首次提出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这意味中国的金融不仅要支持国内经济的发展,而且还将支撑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定位比原来的更高,把传统意义上的金融的内涵和外延都做了扩张。市场分析也认为,此次金融工作会议有利于支持投资者信心,在宏观经济数据有所改善的前提下,预计将促进股市、债市复苏。
强调金融要服务实体经济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14日—15日在北京召开。彭博社称,会议明确指出未来5年金融工作三大任务,即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与深化金融改革。中国领导人称,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
赵锡军16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现在所面临的金融环境和金融形势与以往已有所不同。中国经济已由追求速度转为追求质量,国际上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而且人民币已经加入SDR(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成为计价货币,中国金融的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尤其是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涉及全球诸多国家和地区。因此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对未来金融工作的定位、核心任务、发展方向等作了明确的说明,是对传统金融发展模式的总结,也为中国金融工作树立一个新起点”。
英国《金融时报》称,此次金融工作会议一再强调“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支持企业,发挥中小金融机构作用。同时,政府公开强调将严控地方政府债务和国企债务融资,打击金融投资,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也是计划对目前的“重大风险”进行集中管控。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告诉《环球时报》,这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了金融的重要性,强调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强化监管,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等,意义重大。他表示,自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中国金融创新步伐加大,新业务、新产品、新交易方式频频出现,尤其是互联网金融崛起之后,金融监管难度加大,产业资本脱实向虚问题严重,对金融发生系统性风险产生严重影响。“这次会议强调金融回归本源,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这是非常有针对性的。金融回归到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上,那么金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设立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
为加强金融监管协调,金融工作会议宣布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作为统合“一行三会”政策协调的领导机构,并强化央行宏观管理和风险防范职能,落实各监管部门监管职责。美国《华尔街日报》称,设立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表明,中国金融政策可能更趋于谨慎,对风险敏感度进一步提升。“在资产泡沫和市场投机兴起的情况下,中国政府更为强调可能的风险炸弹,试图采取措施剪断引线”。
董登新认为,本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一大亮点是提出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这是中国金融监管架构的一个新的突破和尝试,第一次有了一个超越‘一行三会能统领、协调金融全局的‘超级机构。”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的设立不会改变“一行三会”的基本架构和职能,但是在适应中国目前金融混业经营现状的同时,能够更好地整合监督力和执行力。董登新指出,过去传言的“一行三会”的改革方式并不适合中国现状,“会议提出新的监管架构的调整,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比较稳妥,也切实可行”。
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
17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将发布二季度全国经济运行情况,国内外机构普遍预测中国二季度GDP增速为6.8%,略低于一季度6.9%的速度,但仍明显高于年初政府工作报告全年6.5%左右的增长目标。早前,国际评级机构惠誉确认中国评级为“A+”,展望稳定。惠誉认为,中国的排名是由稳定的外部融资和强劲的宏观经济特征所决定的。
彭博社称,很明显,中国政府在今年下半年将优先推进稳健的货币政策,确保金融体制改革不会“硬着陆”。中国还计划建设多层次、更有效率的资本市场,政府也强调将继续在金融体制上对外开放。《金融时报》称,在中国政府公布更严监管措施背景下,股市和债市投资者或将更为谨慎,但如果他们认定中长期经济前景乐观,将逐步回到市场以寻求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