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小说人物设置数理批评
2017-07-17宋国庆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7
⊙韩 莹 宋国庆[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 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金瓶梅》小说人物设置数理批评
⊙韩 莹 宋国庆[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 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数理批评实践作为文学研究的一种方法,近年来备受学者和批评家的关注。本文以《易经》与“五行”为源,从人物的姓名、年龄等所包含的数字展开易数阴阳观念的数理批评,进而展现小说人物形象或揭示小说人物命运。
《金瓶梅》 人物设置 数理批评
《金瓶梅》作为我国小说史中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历来备受专家学者的关注,很多文学爱好者也十分喜爱阅读。据资料表明,对《金瓶梅》的研究在作品刚刚问世就已经开始了。几百年来,《金瓶梅》得到了高度赞誉。在这些研究中,大多数人的研究都是以形象研究为主,对作品本身的形象体系与特征进行分析总结。从数理角度出发研究的较少,形成了一种重象轻数的现象。本文在综合前辈学者研究论述的基础上,对数理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对作品的人物设置进行数理分析,以此加深对作品主题和人物形象的理解。
一、文学数理批评含义与哲学意义
1.文学数理批评含义
所谓文学数理批评,就是从“数理”角度对文学文本进行研究,即从文本所应用“数”的理念、具体“数度”及其相互联系出发,考察作品的数理机制,分析其在文本建构中的作用以及对形象意蕴的渗透与制约。文学文本中的“数”具有两层含义,它既是一种计算的数字,同时又是古代哲学的一种符号。文学数理批评所谓的“数”特指中国古代社会中那些具有神秘性规律和哲学含义的神秘数字,如《周易·系辞》中的“天数”“地数”等等,与现代社会中的“数、理、化”之“数”的概念有根本区别。由于万事万物总是以一定量的形式存在,所以上古先民在最初的认识过程中便有了“数”的概念,“数”成了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主要依据和逻辑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实践的丰富,人们因观天象而产生了“历数”,因祭祀而产生了“礼数”,因宴乐而产生了“律数”等等,所以,“中国古社会几乎是一个无往非神秘数字的神秘数字世界”。2.文学数理批评的哲学意义
文学数理批评所谓的“数理”即数之理,即“数”中所含有的特定的哲学意义,数中有理,理因数见。而这些具有“理”的“数”应用于文学作品当中,便使作品有了一种沟通天人的哲学意蕴。这种数理的哲学意蕴在《周易》中体现得较为明显,对这些作品进行数理批评,也必然会达至形象内涵进而进行文本深层思想意义的探讨。相对于“形象”批评而言,数理批评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充分说明文本即形象体系的逻辑意义。因此,文学数理批评是通过深入揭示文本的数理机制及其作用、价值与意义,而达至对包括形象在内的全部文本意义的说明,与形象中心的批评殊途同归”。因此,在这个传统的以形象批评为核心的重镇上,从数理批评的角度切入,对《金瓶梅》进行数理批评,挖掘其中的“数理传统”不仅对引导作品深层意义的实现、达成作品内部结构体系的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可以获得对人物形象内涵的深刻解析,与传统的形象批评殊途同归,而且对建立形象与数理相结合的新的古代文学批评和理论研究模式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二、金瓶梅人物设置数理分析
作为一部世情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巨大成功无疑是《金瓶梅》获得无上殊荣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下面,笔者将通过人物设置的数理现象对作品进行具体分析。
1.人物命名的数理现象
其一,神秘的数字六。我们都知道《金瓶梅》中有两个人的名字中有六,分别是潘六儿和王六儿。在《水浒传》中潘金莲却没这个别称,这显然是作者有意为之。在《易经》中,六是“老阴”,代表着不幸。作者以此数字对人物命名,显然预示着其最终的悲剧命运。另外,在两个人出场的章回中,潘六儿于第六回首次现身,在《水浒传》中也是用了六回做铺垫。而王六儿出场于三十三回,两个“三”之和也是六。该回目的眉批中强调说,潘和王两人重复“六”这个阴数,导致“阳尽”,因此“必死无疑”。潘本人与“六”关联密切,小名“六儿”,身世用了六回叙述,第一个男人张大户年过“六”旬,超度武大郎是“六”个和尚,潘的棺材价值“六”两银子,身边的丫鬟无论年龄、身价都有数字“六”,潘共有“六”个男人,最终被其所害的也是“六”人,这些“六”的重复塑造了其淫妇形象。
其二,神秘的数字三。《金瓶梅》中还有一个重要女性就是孟三儿,本名孟玉楼,排行第三。此女子嫁给西门庆做三房,年纪三十,比西门本人大三岁,住三间西厢房,被称为三姨。此人一生嫁给三任丈夫,可见“三”也是作者刻意为之。《周易》中“三”乃阳数,《礼记》中“三”也是礼成之数,这里作者似乎在表现孟三儿形象更符合封建礼教。此女子虽然嫁过三人,但是欲望都刻意节制。这一点与书中三位主人公不同,是作者认可之处,因此在西门庆的妻妾中只有此人结局完满。孟是“三姨”“三娘”,因为“三者为众”,这印证了古人对数字“三”的推崇。
其三,潘金莲与李瓶儿的名字五行。潘、李二人是书中最重要的女性形象,潘除了与“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李的命运对照来看,她们的名字与“五行”有着本质的关联。我国古人认为金、木、水、火、土即为五行,产生世界万物。这五行之间相生相克,总量平衡。潘名字中有“金”,李姓氏中有“木”,而五行中“金克木”,使得两人在气质性情中与“金”“木”吻合。潘在书中性情凶狠、处处机关算尽,最终惨死于武大郎灵位前。潘代表着死亡、寂静、萧瑟;而李在嫁入西门府后温和、仁义,去世后西门庆声称其是“仁义姐姐”。当两人相遇,李处处被潘压迫,而李瓶儿的一味忍让,最终也害了自己。两人一刚一柔,刚柔相克,从而凸显了“五行”中的“金”“木”特性。
其四,其他人物的数字命名。小说中除了上述数理之外,还有很多人物也是依数命名。比如以易数命名,王杏庵长子王乾、二子王震,其中“乾”“震”二字均取自于卦象。小说中有直接以数字命名的,比如武大郎、卓二姐、李三妈等,这些主要是兄弟姐妹的排序命名,起到标示作用。还有以生辰和时令命名的,比如吴月娘,八月十五生人,小名月姐、月娘。另外小说中的很多侍女、婢女、丫鬟等常常以时令命名,比如迎春、秋菊等,从整体上看这些都是依数的外在表现。
2.人物年龄的数理现象
其一,西门庆的年龄。西门庆是小说的男主人公,出场二十七岁,去世三十三岁。在小说中,为了突显其身份,第一回便安排其出场,时间为九月廿五。最终,他死于正月廿一,全书第七十九回。“七”少阳,“九”老阴,英年“三十三”也是老阴之数,表现出作者对主人公的否定态度。西门庆去世之后,财色全部散尽,而正月廿一,是“少阳”之数,来了一个孝哥,继承西门香火,也算了却其一世孽缘。其二,金、瓶、梅的年龄。三个女性死亡年龄分别为三十一、二十七和二十九,都是奇数。这些数字可以体现出古人的“数奇”观念,古人认为数字往往预示着一个人的命运,“数”更表现为命数、定论等。数字有奇偶分别,而数奇则预示着人物命运多舛、艰辛、悲哀,甚至包括西门庆在去世时也是三十三岁,这些人物都难逃悲剧的命运和下场。这些都表明了作者对人生苦短的感叹、对罪恶人物的痛惜,甚至怀有一种恐惧,以及在错综复杂的心理之上的超脱之意。
3.人物关系的数理现象
其一,人物之间的三角关系。在《金瓶梅》中人物之间的“三角关系”非常普遍,故事架构在西门庆与多名女性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之上,因此作品中的人物关系混乱不堪。书中有很多偷情的描写,形成了基本的三角关系,即原丈夫——奸夫——荡妇,比如武大郎——西门庆——潘金莲、西门庆——陈经济——潘金莲等。这些三角关系中又可以详细分为以下几种类别,一是窥探方式,即奸夫——荡妇——窥探者的三角关系,比如迎春偷窥西门与李瓶儿,琴童窥视西门和王六儿等。二是闯入方式,即奸夫——荡妇——闯入者构成的三角关系,如西门与李瓶儿被春梅闯入,潘金莲与陈经济被犬吠闯入等。三是服侍方式,即奸夫——荡妇——侍女的三角构架。西门、潘与春梅三者关系最为突出,可以说每次西门与潘的同房,都有春梅出现。四是接替方式。奸夫与两个荡妇或荡妇与两个奸夫构成了三角模式,比如潘接替春梅与西门同房等。其二,三角关系设置的意义。三角关系的架构能够有效彰显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更为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深化主题等起到积极作用。一是人物形象更鲜明。故事中最重要的三角即武大郎——潘金莲——西门庆,其中体现了西门庆官商即恶霸的狰狞嘴脸,更体现了潘金莲的淫荡本性,以及武大郎身为贫穷人家只能被压榨的社会现实。二是推动故事发展。三点具有稳定性,也呈现出动态、自由、开放等特性。第八十二回,秋菊发现潘与陈的偷情,向月娘报告。潘——陈——秋(月娘)之间构成了三角关系,直接造成了潘、春梅、陈经济等人被赶出西门府邸,以及潘金莲等人的惨死。三是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比如来旺——西门庆——宋惠莲的三角关系中,西门与情人之间就是财色的等价交换,而原丈夫为了金钱,不惜出卖妻子的肉体。贞操与铜臭相比不值一提,这最能反映明代时期人们的心理状态,伦理道德没有金钱实惠。从根本上说,古人对“三”的推崇更是“天人合一”思想的极力表现。
总之,对文学作品的分析不可能是孤立使用某一种方法,任何一部文学作品的数理批评都要从两个层面进行具体的分析。在第一个层面要通过实证的方法证明小说的具体内容及其鉴赏活动与数理理论密切相关,在第二个层面要利用数理理论的精髓进行小说内容及其相关文学现象的理论分析。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对前者的深化。但不管是哪种方法,对作品的解读都是具有一定指导作用的,从而为文本的阐释提供新的可能,促进作品深层意义的实现。
[1]高飞燕.《金瓶梅》人物形象塑造的美学价值[J].青海师专学报,2009(2).
[2]刘相雨.《金瓶梅》中的夫妇关系与儒家家庭伦理[J].菏泽学院学报,2009(3).
基金项目
:本文系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一般项目“《金瓶梅》文学数理批评研究”,项目编号:2014B107作 者
:韩 莹,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2014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读本科生;宋国庆,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古代文学、社会学。编 辑
:赵 斌 E-mail:94874655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