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90后大学生消费现状分析

2017-07-16芦美丽应中元

报刊荟萃·上半月 2017年7期
关键词:被调查者消费意识

芦美丽 应中元

摘 要:本文以宁波市高校大学生为样本,对90后大学生消费结构、消费特点及存在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发现,90后大学生消费比较理性和适当,具有一定的理财意识、储蓄意识和经济独立意识。同时,消费行为中无计划消费、超前消费等问题依然存在。

关键词:90后大学生;消费现状;问题

对大学生消费现状进行正确研判,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促进大学生自由全面健康成长、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计发放问卷168份,实际收回有效问卷151份,问卷有效率为89.88%。其中男性占49.14%,女性占50.86%;来自城市的被调查者占37.09%,乡镇占33.11%,农村占29.8%。

2大学生消费现状

2.1月消费总额

在接受调查的151名大学生中,月平均可支配金额为1587元,其中,月可支配金额超过1500元的占36.42%,月消费总额较高。同时,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比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有更多的消费支配空间。

2.2消费结构[1]

在月消费结构上,大部分被调查者的消费开支主要集中于基本生活开支。此外,为满足尊重需要的消费比例较高,说明90后大学生对尊重的需要较为强烈。

2.2.1 生存性消费。包括饮食消费,日用品消费,衣着、饰品、化妆品消费三个方面。大学生平均饮食消费为815元,占每月总消费支出的45.03%,其中,78.17%的同学每月饮食消费在600-1000元区间。日用品平均消费为216元,占每月总消费支出的11.93%。衣着、饰品、化妆品平均消费为216元,占每月总消费支出的16.30%。

2.2.2 感情需要的消费。请客吃饭、互送礼物、老乡聚会等人际交往、恋爱等为满足感情需要的消费。调查发现,80.13%的大学生存在人情消费现象,恋爱消费占大学生每月平均生活支出的22.68%,仅次于饮食消费,所占比例较高。

2.2.3尊重需要的消费。包括娱乐消费(KTV、看电影、健身、旅游等)、信息消费(专指电话费)、交通消费三个方面。大学生有着强烈的尊重需要,但他们不再单单以学习成绩在同学中建立自尊和他尊体系,还通过炫耀、人情交往、富裕的物质生活达到自尊的满足、心理的平衡[2]。调查发现,68.87%的大学生存在娱乐消费现象,9.27%的学生信息消费达100元以上。

2.2.4 自我实现的消费。大学生学习消费占每月总消费支出的5.30%,不少学生很乐意对考证等进行投资,以增加自己在未来职场竞争中的筹码,达到自我实现的需要。总体上,90后大学生自我实现的消费仍较低。

3消费的基本特点

3.1理性消费是主流

大多数学生能够做到理性消费,根据家庭及自身条件量力而行。56.29%的学生认为月生活费能满足自身消费需求,16.55%的学生表示每月有结余,56.85%的同学有储蓄的习惯,54.3%的学生表示曾经有过理财、投资或者兼职等行为,61.59%的学生会对每月消费进行记录,93.37%的被调查者每月消费情况比较稳定;在选购商品时,质量、价格仍是大学生考虑的主要因素。这与林明惠[3]、尹琼等提出的“理性消费占大学生的主导”相一致。

3.2具有一定的理财意识、储蓄意识和经济独立意识

54.30%的被调查者表示有过理财、投资或者兼职等行为,56.95%的学生表示有储蓄的习惯,33.11%的学生表示会事先做好消费计划再花钱。

在消费来源方面,98.68%的学生消费来源于家庭供给,21.85%来自奖助学金,15.89%来源于勤工助学或投资,1.99%来源于其他,家庭供给仍是大学生主要的经济来源,但是已呈现多样化趋势,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经济独立意识。

3.3网络消费已经成为大学生消费的一种主要方式

99.34%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曾网购,且网购种類日益丰富,其中,衣服、饰品、生活用品、书籍等是网购的主要内容,且网购消费的性别均衡性相对较好,男女差别不大。分析原因,一方面网购具有价格便宜、产品齐全、购买方便等优点,较受大学生欢迎,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思想开放,接受新鲜事物快。

3.4热衷于追赶时尚潮流、对品牌较为推崇

在“我会购买那些让人感觉新奇好玩的商品”的调查中,32.45%的学生表示赞同。选购商品时,34.44%的同学会主要考虑流行时尚,51.66%的学生表示品牌是主要考虑因素,如果经济许可,74.17%的学生更愿意选择名牌商品。在对品牌商品看法上,94.64%的被调查者表示品牌信誉好,质量有保证,45.54%的大学生表示服务态度好,21.43%的学生表示选择品牌显得自己有身份地位,19.64%的学生表示在品牌商店购物环境更加优美。

4存在的问题

4.1消费不合理现象仍然存在,消费计划性有待加强

在对“大学生消费前是否会进行计划”时发现,62.25%的同学计划性一般或没有计划,15.23%的学生表示自己看到喜欢的就会买,38.14%的同学对每月花销不记录,25.83%的同学表示每月生活费有点不够用,24.5%的学生对自己的消费状况不满意,35.1%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消费不合理。

4.2超前消费问题较为突出

大部分学生存在透支消费、高档品消费。25.83%的同学手机价位在5000元以上,27.81%的学生电脑价位在6000元以上,16.56%的大学生表示曾信用卡透支、分期付款。超前消费不仅不利于大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对家庭造成巨大负担,甚至会导致信用危机和法律事件的发生,大学生作为一个经济上未能完全独立的消费群体,在消费上应该确定合理的消费期望,根据实际情况量力而行。

4.3大学生消费教育相对滞后,网络消费教育缺乏尤为严重

72.85%的学生表示没有接受过相关消费教育,反映出大学生消费教育相对滞后,网络消费教育缺乏尤为严重。陈似海认为,大学生网络消费容易助长攀比心理、使得青年文化价值取向出现偏失等问题;李旭蕾认为大学生网络消费存在网络依赖心理增强、受消费主义价值观冲击严重、网络安全消费观和维权意识亟需增强等问题,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网络消费教育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侯宏娟.当代大学生消费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对策探析[D].河南师范大学,2011.

[2]杨奎,杨贵红.基于自我实现视角的大学生炫耀性消费行为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7,(04):29-31.

[3]林明惠.大学生网贷消费行为调查分析及引导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17,(05):79-83.

猜你喜欢

被调查者消费意识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00后阅读偏好的三大特点
“新青年消费”,你中了几条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消费舆情
信用消费有多爽?
消防意识
敏感性问题抽样调查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