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斯里兰卡 在质朴的大地感受绚烂

2017-07-16陈旸

时代人物 2017年3期
关键词:公车

陈旸

下飞机抵达兰卡是在午后的两点,我背着沉重的旅行包走出闸口之后,飞过来一群乌鸦。来之前听说乌鸦在斯国是神鸟,这在后来旅行的日子里得到了最真的认可。而我更愿意将这里称为兰卡。兰卡,兰卡,就好像在呼唤一个亲近的朋友。

兰卡的旅游业非常落后,在这个还未被开发的国度,去到下一个城市经常没有直达路线。辗转了三趟公车,从尼甘布小镇花20卢比到车站,从车站等长途车去换乘中心,自换乘中心大约两小时到达丹布勒。然而兰卡的公车却是我最为怀念那片土地的理由之一,特别是在国内高峰期赶上下班的时候,这种思绪尤为汹涌。

兰卡的公车身上画满了五颜六色的卡通图案,车内挂满了新鲜的花儿,公车里常常放着当下最流行的音乐,一起high歌,一起打盹,一起急转弯。司机永远像打了鸡血一样,不刹车,不减速,半个月的斯国旅行,公车几乎陪我度过了每一天。

兰卡几乎没有红绿灯,没有高速公路,交警骑马指挥交通。好几次看到反光镜里当后方司机招手示意想要超车时,前方司机同样会把手伸出去回应他。会车时,陌生的司机也会减慢速度,互相赠与新鲜的槟榔和叶子。我数次因为人与人之间这样的真诚和友善红了眼眶,湿润如沼泽。

去之前听说兰卡人们很热情,尤其是对东亚面孔。前排座的大妈递来新鲜的毛丹和她诚挚的微笑,邻座的新婚夫妇拿出劣质的指甲油给我画指甲,还有穿洁白校服扎麻花辫的学生背书包放学回家向我微笑。到达丹布勒在路边找住宿的时候,有一个小女孩挥手朝我笑,我朝着她的方向走进宅子大门。她后来在我的字典里扮演着房东的女儿,在周六搭着她父亲的突突车陪我们去狮子岩看日落。

山顶的风很大,头发在我的脸颊上拍打得有些刺痛,睁不开眼睛。我突然觉得自己曾几何时梦见过这个时刻,梦里我就是这样站在岩石边朝你的镜头咧嘴大笑。

说再见的时候房东给我看留言本上覆盖的各国语言,覆盖了每一个在旅途中未曾归家的旅人心中的万千情绪,我拿起笔久久无法动弹。有时候我们在路上遇见了等你来的风景,却从未在路途中找到过家的味道。

兰卡有数不清的庙,庙俨然已成为他们的地标,每逢问路,当地人总是说前面有一个庙,看到庙左走,右走。最著名的当然非康堤的佛牙寺莫属,康堤在当地人民心中是一座圣城。我下车到达那里的时候也同样被感染。作为英国的殖民地,每一条巷子里都盖满了古老的英式建筑,怀旧的老爷车掺和着穿纱丽的女人,每一个回眸都让人仿佛置身过去电影里的欧式风情。佛牙节将会在八月举办,提前一个月到达那里的时候,佛牙寺已经开始为这样盛大的节日提前做准备。

每一个早上我路过那里,看到穿着白色礼服的男孩和飘着白色裙摆扎着整齐的麻花辫的女孩,双手合十在祈祷。斯国学生上学是不需要缴纳学费的,我咨询过当地人是为什么,她也只是回答我,是政策。最近因为工作的原因,有一大部分的时间泡在图书馆。有时候看着身边接近父辈的阅读者,甚至是上了年纪的爷爷奶奶戴着眼镜,坐成一种自己独立的姿势,在经历过世情磨练之后,仍然对知识有着不可觊觎的渴望。这种尊敬和我心中所怀念的兰卡精神一样。刚结束战争不久,人们心中既对未来和平生活充满期待,又对过去的战乱惶恐不安,但是在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有一种久违的幸福平静感。唯有心中的佛光普照人间,充满爱。

我住在康堤湖南面的山上,打开窗帘有生锈的秋千,涂抹了一层蓝色点缀仍无人问津。旁侧是上山唯一的一条小径,听房东说每逢下雨,那条路就变得泥泞不堪,上山的人总是费力。路边杂草丛生,生命力却极其旺盛,风吹来的时候左右摆动,和人一样灵动。有天早上天还未亮就听到周围诵经的声音,我穿上鞋走出房门,遇见在庭院里打扫的管家。她告诉我每到早晨五点时,都有虔诚的教徒绕湖念经来祈祷众生。其实在呆在兰卡的那些日子,我曾不止一次,被这虔诚的信仰所感动。无论是他们眉心的红点,还是手腕上缠绕的白线,在康堤寺里真诚的双膝跪地,叩头祈祷。那些宗教的箴言,在这片印度洋的小岛上显得格外壮阔而有意义。

兰卡的最美高山茶园火车线是由康堤始发到埃拉。火车和公车一样,不关门。在上下乘客时,几乎不会停车,减慢速度,让乘客一路小跑跟上之后,抓牢门边的铁杆,蹭的一下往上跳。火车没有空调,可自由控制电扇的开关。过道里经常有卖东西的人经过,大部分都兜售新鲜的炒货。你说自己想要多少,他会用报纸卷成三角形桶状递过来,上面撒一些新鲜的碎叶子或者拌上一些咖喱酱。

暂且撇下食物不说,稍一扭头就能在窗外看到满山茶园,清澈的瀑布从高山一路往下,深不见底,风景早已美到让人窒息。有一位年迈的爷爷走过来问我是不是中国人,我点头示意,他亲切的称呼我为“秦”。他从兜里掏出一张卢比,说想要跟我交换人民币,拿走那张人民币转身的时候,他很满足。嘴里念念有词,CIHNA.CHINA.CHINA……像是完成了一场梦一样很有成就感。

在这样一个简单的国度,没有高速公路,没有现代的单元楼,甚至连智能手机都屈指可数。只要在闲暇时光走出门,就能坐在石椅上对着一线天放空。兰卡几乎没有夜生活,等夜色暗下来,游客也许会去海边感受退潮,渔民整装待发出海谋生,旅店老板等客人归家,卖水果的大妈收摊,连山上的猴子也准备收山,不再争抢冰淇淋了。我很诧异,在一个欠发达的国度,英语普及率这样高。买豆子的大爷扭头看见我们是老外,随口就能蹦几句咖喱式的英语一起聊天,而半夜帮大爷推着车子,敲着他的铁铃铛在街边卖豆子,也是我最好的回忆之一。

白天的海很藍,蓝到发绿。我住在海边的一间私人大宅子,夜晚能听见退潮的声音伴你入睡,早晨有长尾巴的松鼠在窗户边催你起床。周围是高大的椰子树上挂着金灿灿的椰子,被午后最璀璨的阳光照耀着。

有个下午我跳到印度洋里去冲浪,冲浪板在透彻的海水里一次次翻过来盖住我的身体,在空荡的海域世界里,我把头仰在冲浪板上,眺望着这世界的轮廓。到夕阳散去的时候,天有些凉,海鲜店的脏辫小哥光着膀子带着他的狗在沙滩上跑步,远处金发的女童长着满脸的雀斑握着树杈画画,寂寞的剩下我一人想触碰天地。美蕊沙的夜里,沙滩上有零散的几家CLUB,提供西式PIZZA,果汁,中式炒饭和廉价的主打海鲜。餐桌陷在露天的沙堆里,有潮水袭来淹没你的脚掌,沁人心脾。

最后一段想写给我的旅伴,作为彼此人生的匆匆过客,旅行的路上,我们用最朴素的能力去陪伴对方。谈不上什么,有时候听到风的呼啸总会不禁泪下,在麻木的二十一世纪里,我竟然还有这样苟且的能力,我多么幸运。

猜你喜欢

公车
中央机关有多少辆公车?
无法尘埋的感动
无法尘埋的感动
17省推“公车标识化”
漫画
北京2015年底完成公车改革
公车拍卖莫成“掌勺者自肥”
起步价
公车改革四方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