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坛新人的法国“复兴梦”

2017-07-16

时代人物 2017年3期
关键词:政坛马克候选人

通常,能被公众认可的成功人士无一不是头脑清晰、思维敏捷、目标明确。新晋小鲜肉总统马克龙显然正是这样一种人。事实上,当很多同龄人还在打拼事业挣钱养家而焦头烂额的时候,这位政坛新星早已给自己做了极其精准的规划和定位。15年前,马克龙的导师,也是他政治生涯的顾问AlainMinc问他:“20年后你会变成什么样子?”当时马克龙就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会成为法国总统!”

法国大选的最大意外

5月7日,法国总统选举迈过乱象丛生的不寻常历程,终于落下帷幕。以非左非右党派为标牌的“前进运动”领导人马克龙战胜对手,荣任法国第五共和国第8位总统。而这也是法国历史上自拿破仑以来最年轻的领导人,令人难以置信的是,39岁的马克龙的从政经验,满打满算只有7年,一年前他才创立新党“前进”,而勒庞、菲永、梅朗雄等对手都是政坛宿将,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龙的胜利才是此次法国大选最大的意外。

不过,马克龙并非寒门逆袭,他是货真价实的精英出身。公开资料里的马克龙,是传统精英的典型代表。名校出身,智商情商双高,成绩优秀,大师赏识,领导提携,政坛新星,一路走来出类拔萃,这些标签给公众塑造出年轻有为、励精图治的形象,受到法国西部以及大都市区在全球化中受益的人群广泛支持。

1977年12月,马克龙出生于法国北部城市亚眠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大学老师,母亲是社会保障局的医学顾问,因此,马克龙接受了一连串的精英教育:顶级高中巴黎亨利四世中学,巴黎政治学院,法国国立行政学院。2004年,马克龙首次步入政坛,在法国经济部负责金融审查相关业务的工作。四年后弃政从商,成为一名银行家。2012年,马克龙再次重返政坛,在奥朗德政府出任高级顾问,并于 2014年8月被任命为经济部长。2015年辞职。这样单薄的政治经历,按照法国政坛的规矩,马克龙原本应该至少再熬15年才有机会被某个政党委以总统候选人的重任。而他此次之所以能弯道超车,是因为时移世易,法国传统政治精英的那一套把戏,已经玩不转了,时代呼唤一个全新的领导人,于是马克龙出现了。

马克龙吸引选民支持的利器是他竞选的主调——国家的复兴。这使他在选情多变的环境中,保持了两轮投票前民意的领先,并在终点对决中,以六成多的得票率击败了极右派候选人勒庞。大选中其他竞争者,虽也无一例外地以“决裂”“改革”“振兴”等改变现状的口号为竞选许诺,但对比起来,马克龙有意与传统政治拉开距离的复兴、求新主张则更令人信服,更有动员力量。

在法国,复兴确实是时代的要求、民众的呼声。半个多世纪前,以做大国、干大事为初心而建立的第五共和国,经历环境变迁的磨损,政治制度已经生锈、失效,轮流上台的右、左翼两大主流政党皆治国无能。公众对老制度、老政治家深度失望,盼望国家治理黑洞的尽头出现新的亮光。

公众对现有政治信任度的大跌,在此次大选中引爆了主流两大党的几近崩溃性的败退,由此留下的大片政治空白促使新生力量登场、得势。马克龙对国家痼疾有比较敏感的认知,因而举起国家复兴新生的鲜明旗帜,组建了以破旧为特点的竞选团体“前进运动”,迎合了不少选民,尤其是求新的年轻人和城市知识阶层的期待。

作为法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马克龙胸怀大志,追求创新,给政坛吹来新风。他不畏世俗与高龄夫人亲密携手出入公共场合,甚至都增添了他的人气。但是应该看到,马克龙得胜虽阻止了极端、民粹主义在法国这一重要地点得手,但不会自动转化为掌权后的一路顺风。

当前,法国多种痼疾缠身,加之经过大选一番空前激烈的争斗,社会分裂加重,震荡未消,实施复兴的客观环境布满荆棘。过去多年,社会不同集团的利益错位、民众接受改革举措的困难、党派间的相互排斥等因素,使得左、右翼政权调整政策空间极为狭窄,种种腾挪都一直未能找到有效的、令民众满意的政策。马克龙能否比被他贬斥的左、右翼老前辈做得更好,现在还要打个问号。

上任三把火:“劳改”“教改”和“政改”

法国作为欧洲领衔国家,国内政局演变具有国际意义。马克龙当选总统,證明多数法国人尽管非常不满现状,但拒绝了勒庞反全球化、反欧盟的极端、有害主张,欧盟为之特别欣慰。但是法国政治与欧洲国家政治共有弊端,深刻难治。法国以复兴为主旨的新政局演变,存在不确定性;欧盟在内外交困处境下的重振一体化的举措,也同样存在不确定性。

5月18日11时,马克龙召开任期首次全体政府成员联席会议,为未来主政规划战略方针。他要求政府成员必须“团结一致、合议协商和遵守保密原则”,工作重心以推行劳动法改革为优先,并将在议会选举前递交加强政治道德规范法案。与国会联络事务国务秘书兼政府发言人卡斯塔纳(Christophe Castaner)在接受记者访问时表示,马克龙在会上指出,新政府要想“良好运转”,政府成员必须做到团结一致,合议协商。协调一致不代表要搞一言堂,“但表决通过的事就得言出必行”。

马克龙还强调,总理要对总统“绝对忠诚”。此外,卡斯塔纳公布了马克龙总统制定的战略方针:尽快推行劳动法改革、教育改革、编列预算改革、加强政治道德规范改革和简化行政改革。国务部长、掌玺兼司法部长白鲁当天宣布,将于议会选举前递交加强政治道德规范改革法案。

除了总统马克龙和总理菲利普,出席会议的还有5月17日新被任命的18名部长以及4名国务秘书。菲利普政府有一半成员为社会贤达,这在第五共和国是史无前例的。

法国采取半总统半议会制,拥有议会多数席位的政党将负责组阁。如果出现总统和总理分属不同党派的“分裂政府”,那么总统在内政领域就将面临很大掣肘。因此,赢得议会多数对马克龙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此前马克龙公布了议会候选人名单,据统计,428名候选人中仅有24人是现任的国会议员,有52%的人员从未出任过与任何政治相关的职位。

候选人的男女比例刚好各为214人,来自从左到右的各个政治派别,值得注意的是,法国国民议会共有577个议席,马克龙公布的名单还有140多名尚未确认的候选者。有分析指出,此举是马克龙“虚位以待”,是给法国两大传统政党,也即左翼的社会党和右翼的共和党预留的位置,马克龙希望借此招徕两党实力人物加盟,以便实现议席数量超半数的目标。

超过一半人选是“政坛新丁”,这份候选名单看来很符合马克龙“改变法国政治生态”的竞选口号。在竞选中,马克龙多次表示要将“崭新的面孔”带给法国政治,保证会将多样性作为他未来执政的特点之一。马克龙的发言人克里斯托弗·卡斯塔纳也表示,为了“打破政治小圈子”,“新执政党”必须要有“至少一半的候选人是来自民间的无党派人士”。

因此,马克龙这样做也是为了兑现他的竞选承诺。在5月11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前进党秘书长理查德·法兰德就表示,“法国从来没有一个政党会在议会候选人的名单中提名这么多的无政治经验的人物,当选总统保证会做出改变,这便是开始。”

备受瞩目的外交作为

对于这位以亲欧为主要特征的法国新总统来说,外交上的首要任务是重启法德发动机。欧盟近年来面临的各种危机之所以得不到有效应对,与法德发动机在一定程度上的熄火有关系。

過去数年由于深陷经济社会安全困境,法国已经难以承担领导欧盟的责任。德国虽然扮演了欧盟事实上的领导者角色,但没有法德共同协力推动,欧盟很难形成合力应对各种挑战。

对于欧盟来说,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是欧元区治理问题。欧债危机爆发后欧元区曾一度面临解体危机。马克龙在竞选期间表示,他将推动统一欧元区预算、设立欧元区财政部长。但这一主张会遭到德国的反对。在难民危机、打击恐怖主义等方面,法国和德国将能够带领欧盟其他国家开展积极有效的合作。

针对近年来欧洲出现的民粹主义思潮,德国总理默克尔提议欧盟一体化可以采取“多速欧洲”的发展模式,在这一问题上马克龙和德国的想法是相同的。事实上这也是目前欧盟唯一可行的一体化发展途径。总体上来看,法国在欧盟内的影响力的回归将主要有赖于未来几年法国经济的重振。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冯仲平表示,马克龙上台对欧俄关系的影响目前还不非常清楚,此前在欧盟内法国一直主张与俄罗斯保持合作关系,但乌克兰危机后多数欧盟国家的对俄态度趋于强硬。

此次法国总统大选其他几个候选人如共和党候选人菲永、国民阵线候选人勒庞均被视为亲俄派。马克龙上台后倾向于与德国等国协调达成共同的欧盟立场,这意味着欧俄关系不会很快实现转圜。

相对的,对美关系将是马克龙领导的法国的外交重点。尽管美国总统特朗普可能希望勒庞获胜,但如前所述特朗普已在第一时间向马克龙表示祝贺,并在5月8日与马克龙通电话时强调,他愿意与马克龙就反恐以及北约未来发展展开紧密的合作。但在气候变化、经济全球化等问题上马克龙和特朗普的分歧也将存在。此外,在竞选期间,马克龙强调了与中国加强合作的重要性。长期以来中法合作不仅限于双边,在欧洲以及国际多边层面,中法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但从历史状况来看,法国传统政党执政期间,中法经贸关系远逊于政治关系。

作为前任总统奥朗德的“得意门生”,马克龙一边高呼“反体制”,一边却传承了支持欧洲一体化的传统价值观,满怀憧憬地着手为法国和欧盟祛除沉疴,无疑为中法贸易增添了不确定性。

总体而言,通过马克龙的胜利,法国人传递出了强烈的改变信号。然而,法国人的矛盾之处在于,他们既希望改变,又害怕改变;既希望改变福利过高的痼疾,又不愿意改在自己头上。

马克龙到底能在法国带来什么真正的改变,显然需要时间的检验。

猜你喜欢

政坛马克候选人
连通器及其应用
Task 6
第十五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候选人展示(以姓氏笔画为序)
政坛人事变动
政坛人事变动
政坛人事变动
政坛人事变动
Asian Insights in Davson Art
首届启功教师奖候选人名单
看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