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教育与大学生成长研究
2017-07-15薛红
薛红
摘要:当代大学生群体具有接收信息量巨大、目的性明确、敢于尝试和挑战等特点,与之相应大学生又存在一些需要克服的矛盾和问题,诸如知识的不够体系化、学习目的的相对功利性以及对未来比较迷茫等。针对这些特点与问题,美学教育所具有的情感性、理论性和审美性等特点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能够发挥重要的引导作用,有助于大学生的思维养成、品行养成和素质的全面发展。研究认为,美学教育的最重要途径之一是在高校普遍开设美学课程作为通识教育必修课,并以艺术人文类课程和校园文化活动作为实践感性补充。
关键词:美学教育;大学生;成长
中图分类号:G40-01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0085831(2017)05014407
美学教育是指对学生所进行的一系列美学相关教育,具有情感性、理论性、艺术性和审美性等特征。美学教育与通常所说的美育具有一定的共通性,比如都涵盖审美教育,但是美学教育更偏重于理论学习和对审美现象的抽象总结。比之于审美教育,美学教育的内涵更为深刻,但是其外延则互相包容。因此,美学教育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视之为美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认为,美学教育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美学教育研究概述
在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及教育实践中,对于美育并没有明确的概念和边界划分。虽然美育在中国历代的教育实践中长期存在,比如儒家一直倡导的乐教以及孔子提到的“兴观群怨”,但是美育的学科概念和界定来自于西方。新中国成立以来,张正江博士曾这样形容中国的美育发展之路,认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是美育的探索时期,当时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相对单一,直至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和教育界开始大力倡导美育的作用[1]。当然这主要指中小学美育,而这段时间的大学美学教育则基本是乏善足陈。
从1984年至今,发表在公开刊物上以“大学生美育”或“大学生美学教育”或“大学生审美教育”题名的文章多达600余篇,主要研究成果大致基于五类研究角度:(1)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角度。如:朱海峰从美学视角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进行研究,提出借助美学理论,增强德育教育的愉悦性[2] ;彭美贵通过对苏中地区三所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现状调查,对大学生思政美育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3];刘玲灵、徐成芳提出要充分发挥美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4];张译元主张以“互联网+教育” 为导向,将美育贯穿其间,开创大学生思政工作的新局面[5];刘艺超则重点分析了美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将美育融入到德育中[6]。可以认为,在对大学生美育的认识和实际操作中,大多
与德育挂钩,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联系在一起。(2)艺术教育角度。如:万婷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的审美特征,对加强高校大学生艺术教育提出建议[7];张团燕、李宜芳认为艺术审美教育对大学生全面素质培养具有重要意義[8];文媛提出川剧艺术走进校园不仅是地方文化资源的转化,也是高校美育的重要范畴[9];彭聪提出艺术欣赏教育是大学生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0]。事实上,艺术教育包含文学、艺术等各种审美手段的应用,这也是在美育中作为实践感受类教育最常用的方式。(3)大学生素质和人格塑造以及全面发展角度。如:朱磊提出美育对大学生人格修养的完善具有深远影响[11];朱晓辉在分析审美教育和人格教育关系基础上阐释了审美教育在大学生健康人格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12];吕东春针对大学生审美教育,以具体事例阐释了高校审美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13];李修超提出审美教育在完善大学生人格方面的重大意义,高校应该加强审美教育,增强实效,促进大学生形成健康人格[14]。显然,这是结合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而提出的,也是美育受到普遍重视的功能之一。(4)心理学及大学生心理发展角度。如:丁铮、高秦嫣提到审美教育中的大学生审美心理问题以及大学生所具有的丰富审美情感和个性化审美追求[15];谢美玉从审美意识与生命意识、审美能力与认知能力、审美体验与积极情感的关系谈美育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培养的重要作用[16]。(5)对不同专业类学生进行美学教育角度,以及具体课程与美学教育关系角度。如:杨春燕对医学专业学生提出通过美学教育塑造医学生的良好人格、世界观、价值观等[17];张洋、李贵森从体育教育对审美教育的促进进行阐释[18];杨楠楠基于美学的视角,阐释篮球运动具有的美感,剖析大学生篮球运动审美教育缺失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19];鲁艺提出中医药专业大学生的美学教育问题[20]。不管是从学科专业还是从具体课程入手,实际上都是强调美育不可或缺的作用,以及对于培养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意义。
此外,还有从校园文化、传统美育思想、美育家理论研究、实施美学教育的策略等维度进行论述的系列研究成果。同期发表在公开刊物以“高校美育”或“高校美学教育”或“高校审美教育”题名的文章约1 200余篇,其类别与冠大学生题名的文章相近。显然,从数量上看,着力于大学美学教育的文章并不多,尤其对比于讨论中小学美育近万篇论文数量的实际情况更是如此。从论文类别看,对大学生美育的认识主要集中在德育、素质教育的范畴之中,对美育涉及的领域进行了比较广泛的延伸,但是对美学教育本身的学科特点研究并不深入,美学教育与大学生成长的关系也缺少进一步系统化的梳理,而这种系统性理应建立在大学生成长特点基础上。鉴于此,笔者拟就美学教育与大学生成长的关系进行研究。
二、当代大学生特点及其美学教育的引导性
美育一直是中国教育界热议的话题,从西风东渐到新时期教育方针,都能看到重视美育的呼吁。在新的历史时期,作为受教育者,当代大学生有着不同于其他时期受教育者的一些共同特点,在美学教育中应该受到格外关注并得到相应的引导。
(一)信息量巨大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量巨大已经成为时代的特征。尤其是青年大学生思维活跃、精力充沛,对外界信息的接受度和接收量远胜于之前任何时代。事实上,大学教育已逐渐成为大众教育,大学生已经成为青年人的主体和中坚力量,时代的特征在大学生身上烙下的印记格外醒目。
作为大学生的群体性特征之一,大量自主接受信息对于大学生而言具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大量的信息集成,使大学生们在接受知识的广度上面临前所未有的局面,尤其身在网络时代和影像时代,知识更新换代迅猛,传播方式快速高效。新知识的传播不再局限于地域,各种各类知识以图像、精简的文字、网络流行语等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四处传播,并成为青年人成长的背景,使大学生们显得更为见多识广。除了网络的无所不在,还有交通的便利快捷,使大学生随时都有更多的机会去面对和体验不同的世界。然而,由于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尚处于发展之中,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即便是微小的一句話或微不足道的一件事都可能对大学生的成长产生莫大的影响。
另一方面,在大学生接受知识的广度不断延伸的同时,尤其在自主认知过程中,大学生接受知识的深度却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在传统的知识传授过程中,知识的谱系和来源非常分明,师传授于弟子、弟子受教于师,在书本中探求知识的来源,追根究底,逐渐追寻。但网络时代衍生的快餐文化,使得很多知识不再局限于学院派的探求,而成为铺天盖地的灌输。接受的知识信息变得零碎,不成体系,知识的碎片化现象十分突出,知识系统经不起严密推敲和自身思维的逻辑细究。笔者以为,长期在碎片文化的浸润中成长,不做脑力的努力和尝试,必然影响大学生对真正知识体系的接受和思考,也会使部分大学生满足于碎片式的知识结构而不做调整,这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育人的根本宗旨。
大学时期的美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中小学实施浸润型美学教育的总结,在这个阶段对学生实行美学教育的重点不再是对美的体验式感受,而应上升到更高的理论思维的层面,使大学生能够整体性把握美的表现和特点。事实上,对世界的美需要有一双发现的眼睛,这双眼睛既有感性的认知,亦有理论的总结与归类,体现出的是深入把握的能力,这样的能力可以引导大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进行理论的把握与总结,而不是仅仅满足于碎片式认知。
(二)目的性明确
目的性明确有时是作为贬义词存在的,往往和一些功利性的行为相联系。但是就大学生群体而言,目的性明确却可以理解为一种理性的进步,视为对自己将来发展的一种冷静判断,这对于年轻大学生来说殊为不易。青年时期应该为未来的事业和家庭打下基础,而大学阶段对个人生活的这两方面发展都有莫大的影响。
大学四年是初步成年阶段,大学生将独立面对世界和他人,并独立作出选择和判断。从这个层面来说,大学生目的性明确必然是相对的,对未来事业、家庭生活的迷茫与对未来生涯规划的明确性共存。明确的方向便是需要努力的方向,大学生热衷于做一些他们认为有用的事情,比如,大学流行的考证热、考级热、考研热,实际上就是增加学习的有用性,增加就业的砝码。然而,迷茫始终伴随着成长,大学生常常迷茫于究竟该选择怎样的生活。所以在大学阶段很容易追随其他人的步伐,在考研、出国等问题上非常容易受到朋友和同学的影响,在大学中形成一股热潮,而在择业中也比较容易受到父母的影响。
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大学生的迷茫其实也带有某种明确性。和大学生群体的第一个特点相对应,由于大学生的信息接收渠道非常广阔,所以他们的选择也更为多样化,也是由于信息的广阔和透明,他们的选择一般不会太盲目,选择中的理性成分日益增多。同时大学生群体还要面对就业的压力,在压力面前大学生应对压力的对策也相对明确,这种明确化在进入高考阶段其实已经体现出来。对高校专业的选择,以及选择辅修专业、考级考证等都是大学生面对现实和正视自身的表现,所以大学生对于未来或有迷茫,但在行动中却能够比较明确地知道应对之策。
当然,在大学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大学生的目的性明确特征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受教育主体目的性过于明确或者目光过于短视就会忽视需要长期性培养的一些课程,这些课程设立的受欢迎程度和被自主接受程度就会降低。而教育者如果也急功近利,必然会影响教育的长远发展和受教育者的全面成长。可见,大学生目的性明确特征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展现了大学生对于自身更为理性的思考和选择,另一方面却又容易使教育者犯急功近利的毛病,这在教育过程中需要不断克服和平衡。
美育理论认为,美学教育的感受力和情感性可以引导大学生在理性的务实中寻求精神的平衡。大学之所以被视为象牙塔和被定义为高等学府,原因便在于大学已经成为我们的精神家园,它对个体的精神世界负有引导和充实的职责。现实的就业压力和成长压力使得大学教育不得不具有务实的一面,而美学教育的理论深度与精神探求特征则可以引导学生寻求务实与精神追求之间的平衡。
(三)敢于尝试和挑战
当代大学生有一个相对一致的成长背景;改革开放和独生子女政策。在这种背景下,当代大学生普遍具有眼界较开阔,自我意识比较强烈的特点,渴望实现自我价值,面对挑战敢于尝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日益与世界接轨,中国学生的视野和眼光也正在与国际接轨,他们有着与父辈和祖辈迥异的人生追求和向往。同时作为独生子女,他们的自我意识相对更加强烈,对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之心,对理想和未来的憧憬与向往使他们愿意接受挑战,并愿意为了目标而奋斗。与此对应,因为相似的成长背景,大学生固然有着相似的为了目标不断挑战和尝试的特点。但同时,由于多元的世界和青年人自有的自我性,这种自我性会因为独生子女的背景有一定程度的强化,所以在大学生中价值观和人生态度趋向多元,一方面有自我奋斗的意识,对未来充满自信,另一方面又因为多元的世界和不同的价值取向而导致对未来的一定程度的迷茫和不安。
相对而言,美学教育具有视野广阔等特点,美学教育的视域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一方面有助于树立大学生在面对社会生活层面时的价值判断,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在学习中对社会生活产生一定的理论认知和感性思考。
三、美学教育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直接由人才决定,尤其是青年人的素质和才能对国家民族的前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青年知识阶层主力军的大学生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是一个充满理想主义的所在……在这里,大学以其天然、庄重、理性、自律、智慧和负责,教人以庄重、理性、自律、智慧和负责”[21]。可见,美学教育在适应当代大学生的时代特征方面完全可以发挥积极作用。1917 年, 蔡元培在北京神州学会所做的“以美育代宗教”的专题演讲中,把美育提到一个异常重要的地位。那一代学人多有救国救民的启蒙理想,蔡元培亦不例外,他对美育对国民素质的提高作用寄予了无限的厚望。事实上,美学教育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影响毋庸置疑。
(一)美学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的思维养成
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该文件对学校美育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其中对学校美育课程的要求主要放在艺术类课程上,要求学校大力开展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艺术类课程。艺术类课程是浸润式的教育手段,在全日制教育阶段应该贯穿始终,以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和熏染。中小学阶段非常适合培养学生的审美感觉和审美欣赏能力,大学阶段的美育应该在长期熏染的基础上进一步上升到理论认知层面。美学属于哲学门类,在某些时候又被称之为艺术哲学,对艺术门类及社会生活所引起的美感进行理论性抽象,美学教育在大学的实施,对于大学生形成理性思维能力以及思考习惯具有重要意义。
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中国出现了两次美学大讨论,这两次讨论的重点虽不一样,但是共同特点是参与度非常高,除了文学界和美学界的学者参与其中,有一定知识水平的普通人也纷纷发言,对学者的观点进行或反对或支持的评判。这两次美学大讨论除了是当时那个时代的產物以外,也充分说明美学的门槛并不高。美学所研究的对象离生活很近,甚至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美学范畴的自然美、艺术美、生活美、工艺美等就在人们身边,稍微对生活有一些感知能力的人都会对身边的这些常见事物有自己的看法。“人类对美的感知是在‘生命本原状态被打破以后,在无数个手段与目标的冲突中产生的。对美的追求就是对‘生命本原的回归,在这个回归的过程中,每个阶段都需要在‘美的关照下审视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22]。可见,大学进行美学教育很容易受到大学生的欢迎和接受,由于美学学科的理论性和哲学性,大学生在进行美学学习时会引发更多的思考和体悟式感受,而创新与思考正是大学应该赋予学生的能力。
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学生接受的教育和身边发生的事件都或多或少可以与作为研究对象的美学产生关系,学生从小学习的艺术技能、看的书画、欣赏的戏剧电影、学习的语文历史地理等科目,甚至包括数学的对称平衡,都可以从美学层面进行分析与研究,时代的变迁在生活中如何呈现,亦会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呈现方式。天地万物的层层打开模式会为美学研究者和参与者提供无限思索和逻辑推导的空间,把知识的碎片联通成为体系化的知识,对大学生思维方式的养成大有裨益。
(二)美学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的品性养成
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赞扬希腊人性格的完整性,认为他们是一个和谐的整体。而近代国家的强制性使人只能发展他身上的某一种力,破坏了近代人身上天性的和谐状态,成为与整体没有多大关系的、残缺不全的、孤零零的碎片。因此近代人要通过更高的艺术即审美教育来恢复他们天性中的完整性[23]。 “审美教育就是引导人们去追求人性的完满……人的全面发展才符合美育的根本性质”[24]。美学教育能够给予个体相对完整的品性养成皆来自于美学本身的特性。
美学是诉诸于人类精神活动的学科,与人的情感有着天然的联系,用什么样的方式审美,用什么样的眼光看待美与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是相一致的。美学中的艺术美涵盖了人类精神文化的精华,悲剧与崇高具有净化心灵的作用。自然美陶冶我们的性灵,人格美昭示精神的伟大,美与真与善也有着天然的联系,真可以转化为美,美可以进达到善。美学教育把无所不在的碎片式的具象的美展示、梳理、抽象、总结出来,并对受教育者进行展示。“美育之目的,在陶冶活泼、敏锐之性灵,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25]。
可以认为,美学教育对于大学生品性养成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作用:(1)有助于养成大学生冷静观察世界的眼光和在纷繁世界中判断是非对错的能力,判断真善美,面对假丑恶;(2)有助于完善大学生的情感认知和情感感悟能力,美学的名称本身就含有情感学的意味,美学研究本身就针对人类情感;(3)有助于养成积极向上的乐观气质,面对现实,不忘初心,在前行的道路上永不止步;(4)在追寻美的道路上受到启发与熏染,在道德层面和精神层面得到升华和洗礼。“美育的本质是通过培养协调和谐的情感, 进而塑造协调和谐的人格, 达到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和谐”[26]。
(三)美学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素质的完善
大学生完善和全面的素质一般包括三个方面,即道德品质、文化知识、健全心灵。美学教育对于大学生素质的完善是潜移默化的。美学教育本身也孕含审美教育,希望传达给学生对美的追求,引导学生明确何为高雅的审美观,让学生学会选择美的、诗意的生活。“美育信息传递的立体通道, 保证人生价值信息以形象感情和说理兼并的方式顺利传递, 可使之产生传统思想教育单通道传导后的信息所不具有的感染力和影响力”[27]。美学教育也是一种理论教育和思维方式的引导,从这方面入手既可以完善学生的美学知识,又能够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探求。
美与善有天生的相关性,通过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树立正确的人生目的,最终达到一种美的人生境界。“美育具有特殊的‘审美感受力的培养作用,这种‘审美感受力是人的健全素养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缺少了这种‘审美感受力的人不仅缺少了生活的乐趣,而且在素养上也是不健全的”[28]。美学教育通过发掘社会生活中的美来启迪心灵,并用理论阐明何以为美、何以为丑以及怎样才是美的人生,从而培养高品位的生活情趣,同时又以其特定的审美陶冶方式和审美教育思维培养大学生,通过健康的艺术欣赏,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他们自觉追求美的人生境界。并自觉净化心灵,培育高尚的情操。
健全的心灵也是大学生的重要素质之一,健全的心灵是面对社会、拥有幸福生活的保障。健全的心灵意味着健全的心理调适能力和面对他人与社会的能力。美学教育特别关注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其中贯穿感性的感悟与理性的思考,以审美的眼光看待世界与人,能够使大学生学会用美的情操接触社会生活,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和宽广的胸怀。
四、大学美学教育的路径选择
综上所论,美学教育可以适应当代大学生的自身特点并对其进行积极的心理和行为引导,在大学大力推进美学教育是适应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迫切需要。以美学的熏染性特点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道德影响和素质培养,可以在中小学阶段实现美学教育的初期目标。对于大学生而言,毕业后效力社会实现自身价值的教育目标客观存在,因此,大学美学教育应侧重于理论思维能力和抽象总结能力的培养,使大学生能够具备思考能力和从表像进入本质的能力。美育的基本属性,即属于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学校正规教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有明确的目标体系、明确的课程计划、特定的教学组织形式。事实上,实现美学教育的最直接途径就是开设美学课程,让美学课程成为大学通识教育的必修课。
从审美教育的角度出发,在大学生中进行美育的途径很多。美学教育“从美育途径来看, 主要有以下七种:一是在高校大学生思想工作中渗透美育;二是开设音乐、体育、美术等艺术类专业课程;三是开设人文素质类选修课;四是举办专家学者的学术讲演讲座;五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六是创建优美向上和谐的校园环境;七是通过专业课的教学, 渗透美育, 充分发挥各门课程课堂教学在美育中的作用, 鼓励教师积极挖掘蕴涵在教材中的美的因素, 使学生既掌握专业知识, 又受到美的教育”[29]。其中,理论方面可以通过艺术人文类课程予以实现,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通识课程,最大程度地进行素质人文类拓展。实践方面可以通過学生参与活动的方式予以实现,如各类竞赛、文艺表演及各种文艺体育活动都可以实现学生的审美教育和引导,并且可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可见,最适合大学生特点及具有可操作性的美学教育方案就是在各类高校开设美学课程作为通识必修课。
目前,美学在很多高校并没有作为通识性课程开设,更没有成为大学生必修课程。美学要么作为专业课为哲学或美学专业的学生开设,要么在中文艺术类专业开设,对于很多专业的大学生而言,美学课程尚处于缺失状态。所以,美学作为大学通识课程必修课的开设非常必要。
笔者认为,开设大学美学课程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美学课程重在理论的介绍和梳理,对于审美现象要有所阐释和推导。在教学实践中,很多学生都具有理论兴趣和热情,但是由于中学课程与大学教育的对接问题,部分学生的理论素养并不高,所以理论教学必须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对非专业类学生尽可能不深化难度,尽可能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2)在美学教育课程中要加入艺术类内容,在条件许可情况下可以由艺术类老师配合美学教师进行艺术类课程讲授,或者在美学课的整体教学中抽出若干课时由艺术类老师讲授,如美术鉴赏或音乐鉴赏等,这样更能加深学生印象,使学生可以学以致用。(3)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美学课程开设的侧重点应该有所区别。哲学和美学专业类学生以专业要求为准;艺术类学生在美学教学过程中着重于美学的艺术哲学展现,用作品说话;中文类及其他人文专业学生在理论阐释上应有所强化;理工科类专业学生在课程设置中可以把理论讲授点和知识展示点相结合,把感性和理性认知相结合。(4)美学课程师资的选择非常重要。很多高校在专业教师的设置上非常用心,也着力提升教师的学历和职称,但是在面对通识课程时,对教师的配置往往降低要求,甚至让一些在读硕士研究生授课。这些教师在授课经验、知识积累和人生阅历上达不到美学课程需要达成的目标,在客观上打击了学生对于通识课程的兴趣,教学效果不佳。所以在美学课程教师的配备上一定要选择专业教师和具有一定经验的教师。
当然,大学美学教育除了开设美学课程之外,还可以与其他更多的教育形式相结合,甚至与美学相关的很多课程都可以放在人文类通识学科中进行,比如美术、电影、文学、历史、音乐等,人文类课程与美学课程可以形成互相补充的关系。艺术或艺术鉴赏类通识课可尝试纳入学分。正如日本著名学者汤浅泰雄所说:“真知仅仅通过单纯的理论思考是无法获得的,还要通过身体认知或身体觉悟才能达到。”[30]艺术类课程的设置与美学教育的理论化强化可以形成感性实践互补的关系。当然,大学生团队活动也是对美学教育的必要补充。从大学精神角度而言,学生团队活动可以成为学生实践课堂的组成部分。参考文献:
[1]张正江.中华人民共和国美育的命运(第二章)[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2]孙海峰.美学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5(S1):78-79.
[3]彭美贵.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现状调查及教育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9):31-35.
[4]刘玲灵,徐成芳.美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23-125.
[5]张译元.美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新探索[J].大学教育,2017(5):117-119.
[6]刘艺超.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应重视美育的融入[J].求知导刊,2015(24):14.
[7]万婷.大学生艺术审美特征与高校艺术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15(S2):117-118.
[8]张团燕,李宜芳.浅谈艺术审美教育与当代大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6(1):96-97.
[9]文媛.试论川剧艺术教育与文化资源转化、大学生审美教育的关系[J].四川戏剧,2013(1):118-120.
[10]彭聪.论艺术欣赏教学对高校大学生审美教育的意义[J].美术教育研究,2012(4):156-157.
[11]朱磊.浅析大学美育对大学生人格修养的完善[J].美术教育研究,2016(1):141.
[12]朱晓辉.审美教育与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10(23):56-58.
[13]吕东春.大学生审美教育与素质教育[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440-442.
[14]李修超.审美教育在大学生人格重构中的作用及实施策略[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3(4):86-87.
[15]丁錚,高秦嫣.大学生审美心理探究与审美教育的对策思考[J].中国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37-139.
[16]谢美玉.美育与大学生积极心理培养[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14):172-173.
[17]杨春燕,郑灿磊,赵雄.医学院校大学生美育教育现状及对策[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6(5):371-374.
[18]张洋,李贵森.论体育对大学生审美教育的作用[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5):65-67.
[19]杨楠楠.美学视域下大学生篮球审美教育[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12):98-100.
[20]鲁艺,于红,李晖.浅谈大学生美学教育在中医药专业教育中的应用[J].中医教育,2012(6):81-82.
[21]眭依凡.大学的使命与责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0.
[22]陈华,张莉玲.审美文化史视角中的大学生美育[J].教育评论, 2014(9):81-83.
[23]弗里德里希·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冯至,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24]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406.
[25]蔡元培.蔡元培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195.
[26]曾繁仁.走到社会与学科前沿的中国美育[J].文艺研究,2001(2):11-18.
[27]赵伶俐.人生价值的弘扬— 当代美育新论[M].成都: 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103.
[28]曾繁仁.关于美育与文化传承创新的思考[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81-83.
[29]金昕.以大学生人格养成为旨归的美育策略探析[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49-52.
[30]舒斯特曼.身体意识与身体美学[M].程相占, 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1: 31-32.
Studies on aesthetics education and growth of college students
XUE Hong1,2
(1College of Liberal Arts,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PRChina; 2Department of Sociology, 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1, PRChina)
Abstract: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share distinctive qualities of receiving a quantity of information, setting up clear goals, having the courage to try and challenge and so onAlong with the advantages, they also have certain problems to overcome: the nonsystematic knowledge, certain desires to succeed immediately, confusion about the future, etcAesthetics education, possessing strong relationship with emotion, theory and aesthetic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guiding college students in development of logics, morals and abilities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ways to introduce aesthetics education is to set it as a compulsory general course in colleges as well as to add art and humanity courses and cultural activities as practical and perceptual supplements
Key words: aesthetics education; college students; study on growth
(责任编辑彭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