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吉本芭娜娜文学作品的独特魅力
——以《厨房》为中心

2017-07-15张玉亭辽宁师范大学116029

大众文艺 2017年18期
关键词:泡沫经济娜娜厨房

张玉亭 (辽宁师范大学 116029)

试论吉本芭娜娜文学作品的独特魅力
——以《厨房》为中心

张玉亭 (辽宁师范大学 116029)

吉本芭娜娜作为与村上春树齐名的日本现代作家,凭借其成名作品《厨房》走上文坛,广泛受到年轻人特别是年轻女性的喜爱,甚至在90年代的日本掀起了一股女性文学新的变革浪潮。随后这股浪潮席卷世界三十多个国家,这部极具代表性的作品——《厨房》也成为了吉本芭娜娜文学创作的代表性标志。本论文以《厨房》为中心,试从创作背景、含义以及内容等方面分析其创作理念和意义,探索吉本文学的独特魅力。

厨房;家庭模式;死亡;共鸣

吉本芭娜娜作为日本现代作家的代表之一,早期凭借其作品《厨房》走上文坛,先后斩获“海燕新人文学奖”、“泉镜花文学奖”等奖项,并在90年代的日本掀起了一股女性文学新的变革浪潮。随后这股浪潮席卷世界三十多个国家,这部极具代表性的作品——《厨房》也成为了吉本芭娜娜文学创作的代表性标志之一,深受年轻女性的喜爱,并赢得了巨大的销售业绩。本论试通过对《厨房》这部作品的分析探讨,分析其中蕴含的深意和启示,发掘吉本想要通过《厨房》传达的文学理念和意义以及其作品的独特魅力。

一、创作背景

《厨房》创作时期,正值日本泡沫经济最顶峰,日本国内经济高度增长,日本文学也逐渐演变成一种商品或是娱乐形式,形式华丽、浮躁至极。文学作品中多以高速增长的经济社会为背景,描写的人物形象空虚孤独,极度匮乏的精神世界与物欲横流的现实世界形成鲜明对比。短短的二十几年里,泡沫经济经历了大起大落,随后近乎在一夜间崩盘破裂,高速发展的经济瞬间下跌,首当其冲受其影响的就是当时走上社会不久青年群体。在泡沫经济时期,由于社会的急速变化和动荡,越来越多的青年对泡沫经济时期的日本产生了不满和矛盾的感情,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带给了他们数不尽的孤独寂寞和无助。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被称作为“治愈系作家”的吉本芭娜娜的出现,可以说对当时的青年产生了一种极大的安慰,她的作品成为了青年们的心灵药汤,成为了当时最受青年读者欢迎的小说之一。

二、厨房的多重含义

《厨房》围绕“厨房”这一生活空间展开,小说开篇第一句“这个世界上,我想我最喜欢的地方是厨房”,平铺直叙却又暗藏深意,故事便由此开始……主人公樱井美影父母早逝,与她相依为命的爷爷奶奶也相继过世,死亡和孤独逐渐成为了她生活中的常客。面对一个个至亲之人的离开,美影只有在厨房才能安然入睡。“剩下了我和厨房。这总归略胜于认为天地间只剩下我孤单一人”此时的厨房对于美影不光是一个料理的空间,更是一个令她安心舒适的依靠,是她失去亲人之后唯一的陪伴。

对于美影而言,她所喜欢的“即便是地面散落着碎菜屑、邋遢到能把拖鞋底磨得黑乎乎的……溅满油渍的灶台、生锈的菜刀……”这样的厨房,“什么时候死亡降临了,我希望是在厨房里结束呼吸。无论是孤身一人死在严寒中,还是在他人的陪伴下温暖地死去,我都想无所畏惧地直面以对。只要是在厨房里就好”。这样的描述传达的不仅是美影对厨房的喜爱,更是一种强烈的渴望和依靠,面对死亡和孤独,美影只要有厨房就好,这才是美影内心深处真正的渴望——家庭。此时的厨房于她而言是对家庭的渴望和憧憬,这种顽固的坚持治愈着她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恐惧。

从奶奶家的厨房到田边雄一家的厨房,美影在田边雄一和他的变性人母亲惠理子的帮助下逐渐摆脱了对死亡和孤独的恐惧,开始对未来有了期待和希望。此时的美影摆脱了奶奶家的厨房,随之也摆脱了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彷徨,在习惯田边家厨房的过程中,美影逐渐感受到这个特别家庭的温暖,也开始努力走出阴霾,向往未来。田边家的厨房在整个故事的架构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将美影从过去的阴霾中拯救出来,连接着痛苦的过去和充满希望的未来。

三、崭新的家庭模式

不同于以往倚靠“血缘纽带”建立起的家庭模式,《厨房》中的主人公美影自亲人离世后便被田边家收留,靠着共同的感情经历和“食缘纽带”建立起了一个崭新的家庭模式,在这个家中还有为抚养孩子变性成为女人的雄一的父亲,和与美影有着类似经历的温柔的雄一。在这个家庭中,三人靠着共食的缘分相聚在一起,彼此分享着共同的经历和感悟,重塑起一个家庭的和谐和温暖。美影也在这个特别家庭的支持下,投入了新的工作生活,每天为这个家庭制作各式各样的料理,这个“食缘家庭”的生活让美影觉得温馨幸福,美影也逐渐摆脱了痛苦的过去,从绝望中解脱出来。小说对雄一的变性人母亲惠理子的描写也为这一新的家庭模式埋下伏笔。小说中,为了孩子毅然做了变性手术的惠理子无时无刻不散发着男性的伟大和女性的光辉,与现实的日本传统社会形成了强烈对比。

吉本芭娜娜笔下构建的这一崭新的家庭模式突破了传统日本社会家庭的地位等级秩序,超越了性别年龄限制,深深触动了泡沫经济当时空虚浮躁的日本社会。

四、死亡与重生

“死亡”是贯穿《厨房》这部小说的主题之一。从开篇美影父母、爷爷奶奶的相继离世,到后来美影搬到田边家后雄一母亲惠理子遇害,死亡和不幸似乎始终围绕在美影身边。吉本没有用过多的篇幅去描写死亡,但却在通过主人公美影所遭遇着的不幸来暗示着读者不要忘记“死亡”的存在。其本意并不是要表现死亡的痛苦,而是通过对死亡的设置,帮助主人公获得面对未来的勇气和决心,从而传递给读者一种直面现实、直面困境的勇气和力量。主人公美影成功克服了一次次死亡带来的痛苦与绝望,在厨房的背景中得到重生,找到自己未来的目标和方向。这一描写引起了日本年轻人的强烈共鸣,给无数迷茫绝望的人们带去了心灵的慰藉和希望,可以说这也正是吉本作品的魅力之所在。

小说的最后“房间里暖洋洋的,水烧开了,水气弥漫开来。我跟他说起了到站的时刻和站台号。” 烧开的水汽散发着生命的活力,到站的时刻预示着新生活的开始,文章到此戛然而止,单纯的叙述却蕴含着无限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和联想,两个年轻人从此走出死亡的阴影开始了新的生活。吉本芭娜娜总是在不经意间捕捉最微妙的情感,在读者毫无防备之时用细腻的文字触动他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整篇文章围绕厨房展开,始终离不开“死亡与重生”这一主题,但吉本并没有将其大肆渲染,反而是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将两个主人公善良单纯的内心淋漓尽致的展现在读者面前,让现实中彷徨无助的年轻人找到了心灵的依托和慰藉,看似平淡无常的生活描写却蕴含着巨大的能量,书中的两个年轻人带领着千千万万的年轻人找到了通往未来的希望之光。

五、结语

“吉本芭娜娜的文学描写了当代日本年轻人的精神世界,在某种意义上,是为了读者的文学。作者希望读者通过体验这些基于日常生活、却已经虚构了的世界卸下自己肩上的重担”。可以说吉本的文学是真正为了读者的文学,《厨房》中美影的心理活动以及心境变化与日本年轻读者之间有很多的共通之处,她的遭遇也得到了读者们的同情和强烈共鸣。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泡沫经济的背景下,日本年轻人多数都容易产生一种精神空虚、绝望孤独的消极情绪。《厨房》的登场无疑给了他们共鸣和希望,绝望中的年轻人开始重新认识自己、审视社会,可以说《厨房》不光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一剂充满希望的精神良方。

[1]吉本芭娜娜.厨房.李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

[2]周异夫.吉本芭娜娜文学的孤独主体与社会意义.日语学习与研究,2004.

[3]黄淑惠.论吉本芭娜娜小说《厨房》的象征意义.龙岩学院学报,2008.

张玉亭(1993- ),女,汉族,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日语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泡沫经济娜娜厨房
陈娜娜作品
Briefly Talking About Methods Of Infiltrating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考试之后
房价波动机制探析
中国利率市场化完善探究
论新经济时代下泡沫经济形成的原因
萌萌兔在哪里
拥有这些厨房神物“小改造”也能翻身
我的厨房我做不了主
妈妈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