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策略探究

2017-07-14冯振芹

神州·下旬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个性化教材语言

冯振芹

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是通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从而对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语文既要注重学生在有组织、有目的的教学活动中“学得”,也要注重学生在各种语言实践中“习得”。让学生在广阔的语文学习和实践的天地中提高语言感受能力和运用能力。因此阅读是语文教学头等重要的任务。个性化阅读正是通过学生直接接触语言材料,大胆发表自己的感悟和体验,以期达到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作用。因此,我们从以下几点着手,推动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发展。

一、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教学设计策略

1、变教本为学本,创造性地处理教材。个性化阅读教学理念下的教材处理必须坚守“两个原则”和“四点要求”。两个原则是以标准为纲,以学生为本。四点要求是巧、新、精、活。所谓的“巧”就是指教材处理要巧妙,要能抓住教材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巧妙因素作巧的处理;所谓“新”就是指教材处理有新意,要有创新的地方;所谓“精”是指在处理教材时要注重教材中的精华;所谓“活”就是指在处理教材时要有一定的灵活性,既不能游离于教材但也不能拘泥于教材的束缚,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应树立“借用”观念,合理地支陪、驾驭、开发、活用教材。

2、创造性地设计教案。学习需要和阅读期待的分析。要设身处地地从学生的角度去考量分析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认知技能、学习动机、情感态度、学习准备状态等。

二、个性化阅读教学的课堂组织策略

1、教学氛围的创设。民主、和谐、宽容的师生关系是个性化阅读生存的“保障”。营造一个允许犯错、允许民主讨论、自由辩论、自由批评的课堂扭转对激励学生探究与创造至关重要。创设宽松平等的氛围,营造自由民主的环境,尊重学生独有的“文化背景”和“阅读期待”,引导学生与文本真诚的会晤,使学生思维的灵性激情飞扬,创新的火花灵动闪耀。健康向上的竞争和激励是个性化阅读发展的“动力”,它可以激起学生为突破自己的界域而努力的热情。

2、阅读权利的回归。留给学生提问的权利。接受美学认为,每一个人的阅读都是建立在自己的文化背景和现实背景基础上的,每一个人在阅读前已经具有了一种“阅读期待”。教师要把提问的权力还给学生,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责任感,提高学生解读文本的期待值,进而达到个性化阅读的理想境界。留足潜心感悟的时间。

3、教学过程的生成。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阅读教学中,我们常会把学生引入“结论预设”和“方法暗示”的“思维陷阱”之中,按照老师的思维模式去解决问题。走向“以学定教”。个性化阅读能否真正落实,关键是要树立学生主体的意识,除了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还应该关注到学生的学情,学生的学习状态。要依据学生学习中的实际状态,根据学生的心理、情感、需要作出合理的调整。

4、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课堂制度及规律的执行者,既是导演,又是演员,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吸引者、合作者,打造师生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宽容、相互尊重的关系,在学习过程中呈现平等、民主、融洽的学习气氛以及相互包容相互共享、相互合作、相互促进的合作关系。

三、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教师引导策略

1、选择开放的话题。实施修改化阅读很重要的一点是将学生的思维从一个点中解放出来,摆脱“标准答案”的束缚,将学生引向一个更为广阔、更为开放的空间之中。在教学中要注重对问题的设计,要选择开放的话题,拓展“问题的空间“,不能在低效、狭隘的话题空间里让学生因为去追寻一个所谓的标准答案而扼制了个性的张扬。

2、激活学生的积累。首先要激活学生的语言积累,要在潜心地揣摩中让学生体会语言文字之精妙、之神韵;要在吟哦诵读中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其次要激活学生的积累,须以“勾连生活”、“直观演示”、“媒体渲染”、“语言描述”等有效的方法激活学生的想象或联想,将语言文字还原为语言形象,变语言的感知为形象意境的感受,使文章所描绘的人、事、景、物立体丰满起来,活生生地“站立”在学生思维的屏幕上。

3、引导敢于求异。个性化阅读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彰显学生个性的同时,并不忽略教师在教學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抓住课文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诱发点”来拓展文本的空间,为学生构造一个立体、多维、丰满的语言环境,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思维。再次要注重关联、避“乱”避“浅”。要谨防课堂教学的无序与散乱,教师要能提炼出一条研读的主线,像串糖葫芦一样,勾住学生语言的“枝枝节节”,联起文章的“主旨内涵”。

四、个性化阅读课外拓展策略

语文是一门与生活结合得非常紧密的课程,虽立足于课堂,教学内容却顾及历史、政治、军事等方面,放眼社会生活,广泛开展各种语文活动,丰富了学生个性发展的内涵。活动课的设计可以有这样几种:课前五分钟活动、读书交流、辩论会、编写独幕剧、创作诗歌等。

1、语文活动设计和课文紧密结合。如辩论会的组织、独幕剧的编写、诗歌的创作等。

2、语文活动的开展和校园现象、生活经历相联系。如课前五分钟活动,灵活性很大,讲述亲身经历的事情,或发表自己的看法,或抒发人生的感悟。我们还结合身边的现象,要求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3、读书交流活动让学生学会感悟、学会走上讲台交流自己的感悟。另外,含义深刻的格言、警句,或精彩的片段,这些可以摘抄下来;读过什么好的书或文章做成读书笔记,定期在班上交流展评。

陶行知先生曾经指出:“解放孩子的头脑,让他们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让他们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们能做;解放孩子的时间,让他们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大胆质疑,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让他们不唯书,不唯师,自主、自愿地学习。展开想象,飞往未知情景,抓住每一个契机,在学习语文的终身教育过程中不断发展想象力,真正获得学习的主动权。endprint

猜你喜欢

个性化教材语言
教材精读
为小学英语个性化合作学习单做加法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我有我语言
同桌宝贝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有趣的语言
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性化问题探讨
呼唤雕塑家创作的个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