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布尔《无政府社会》的论证方法

2017-07-14班亚光

神州·下旬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逻辑

班亚光

摘要:赫德利·布尔的《无政府社会》对国际社会理论进行了系统的论述,重点讨论了世界政治中的秩序因素。第一部分主要讨论秩序的性质,从其概念界定开始,谈到秩序与正义的主题。第二部分从均势、国际法、外交、战争、大国等因素讨论了与国际秩序的关系问题。第三部分对国际秩序维持和延续提出自己的观点。三部分之间由浅入深,既有历史纵深,也有当代关怀。本文重点讨论本书的论证方法,需要说明的一点是,题目中的“论证方法”既指本书结构上的写作方法和行文布局,也指内容上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

关键词:无政府社会;逻辑;论证

本文的论证逻辑如下图,这里“论证逻辑”指的不是内容上的逻辑,而是方法上的逻辑。

提出假设→界定概念→条分缕析→传统方法

→联系实际→提出已见

上图显示本书首先是提出问题或假设,问题意识比较浓厚,本书每一章的开头都是作者提出的幾个小问题,引导读者循着作者的思路去考虑。然后是界定概念,避免论证中引起读者误解。第三是条分缕析,对每一个要论证的对象进行分层,大而化小。第四是采取的多为传统方法或称之为经典方法而非行为主义方法。第五是开始联系实际尤其是着眼于当代的现实问题。第六是提出自己的看法。本文的基本逻辑思路大致可分这六点。

1.问题意识,提出假设

本书在导言中明确指出,本书旨在探讨世界政治中的秩序之性质,这便是布尔发现的大问题,这也是为何本书第四版的新译本将书名副标题修改的原因,其英文副标题是“A study of order in world politics”,重点是对“秩序”的研究,而“秩序”是存在世界政治中的“秩序”,旧译“世界政治秩序研究”显然有歧义之嫌,也即读者亦可理解为世界的“政治秩序”的研究。可见新译本副标题更贴合作者的研究问题。

2.界定概念,避免歧义

在论证之初对自己提出的概念进行界定是学者常用的手法,比如沃尔兹在《国际政治理论》一书破与立中处处蕴含着这种方法。界定之后使读者很清晰地了解了何谓还原理论,何谓系统理论,作者与读者取得概念上的共识之后,沃尔兹接下来的行文便极为顺畅,了却后顾之忧。更明显的情况表现在克努成《国际关系理论史导论》一书中,该书提到对同一概念的不同理解造成了学者的不同观点,形成了不同时期的不同流派,也可以理解为各个学者们对自己的理论进行概念界定,该概念界定是自己笔下的,是为自己的理论和流派服务的。按理说学术著作的阅读对象大多是专业人员而不是普罗大众,因此有些概念是不需要界定的,比如温特在《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一书中调动其专业知识储备,运用了大量的哲学上的词汇,对此温特也没有做过多界定,而是信手拈来,自然地嵌套其行文逻辑之中,因为他默认读者即使是国际政治的学者或学生也应具备哲学方面的基本常识,再进一步说,若对每一个细微的词语都进行概念界定,必会占用大量的篇幅,这势必会影响到作者主要观点的阐释,会影响到作者论述时逻辑上的完整性和衔接度。

3.大而化小,条分缕析

本书涉及范畴较大的时候作者会将之分解为较小的概念,或者从一个较小的角度进行探讨。比如本书论及正义之时,对之进行细密的分类。在导言中,布尔就指出,他所关注的不是整个世界政治,而是其中的一个要素,也即是“秩序”。而且他所谈的世界秩序也不是我们通常所认知的整个国际政治体系,而是一种属性,一种和无序(disorder)对应的属性。在第二部分作者分析像均势、国际法、外交、战争、大国的时候,也是分析这些要素同秩序的关系,而不是分析这些因素在国际政治体系中的地位。本书多处采用了大而化小,条分缕析的方法,这和温特的《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第一章对“建构主义理论的定位”的论述很相像,温特首先讨论了宏观上的理论分类,然后如剥洋葱一般层层分解,最后将各种理论归类,将自己的建构主义归为是整体主义和理念主义一类,这样条分缕析,方便以后的行文和论述。考虑到温特和布尔都是哲学出身,思维缜密,有相似之处也不足为奇。这对于我自己写论文也有借鉴意义,当遇到一个主题太大难以驾驭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个较小的视角进行切入,或者是将之分解为一些较小的话题进行讨论,或是对之条分缕析,弄清楚其脉络再选择一个要素进行论述。

4.传统方法,历史对比

使用传统方法或称之为经典方法是本书显著的论证方法,英国学派的著作大多如此。有些著作的闪光点主要不在于其关注的话题有多宏大,而在于其论证方法,这些方法使用的学者多了就会形成流派,例如英国流派就在美国国际关系理论一家独大的情况下异军突起。和其他英国学派的著作一样,本书主要采用了历史的系统的方法,传统的方法认为扎实的学术是一个实践经验或学术才能的问题。布尔认为“思考也是研究”,布尔探究的都是大问题,像国际秩序,国际正义,但不论是大问题还是小问题,研究方法方面布尔都是提倡传统的方法而不是科学的方法论,布尔强调的是实质性知识,特别是历史知识。这一点在《权力政治》一书中表现的极为明显,《权力政治》涉及大量的史实,而且多处采用了历史对比分析方法。

5.归并观点,提出己见

本书的另一个显著的论证方法是归并观点,提出己见。例如在谈到对国家体系加以改革的时候,作者在标题上使用了问号,这本身就给引出自己的观点埋下了伏笔。作者分别讨论了基辛格模式、激进的救世主义模式、第三世界模式、马克思主义模式之后,提出自己的观点,作者认为国家体系只有在该体系中的国际社会要素继续存在下去并得到加强的情况下,才能够有效确保世界秩序得到维持。这首先取决于保持和扩大有关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观念的共识。本书中还有多处采用了这种方法,这种方法的好处是针对某一个问题研究的比较深入,各种观点汇聚,便于读者理解全面,而作者的观点往往在最后压轴出场,加深读者印象。本书的这种论证方法和卡尔《二十年危机》、沃尔兹《国际政治理论》不同,后两者并未将和自己对立的观点集中列出,都是针对某一个对方论点进行集中的反驳,后两者分别对乌托邦主义和还原主义进行批驳,破和立的方法十分明显。无论采用哪种方法,目的都是批判继承或者创造发展前人观点,提出自己的主见。

总之,本文认为,布尔《无政府社会》所采取的论证方法主要有以下六点:问题意识,提出假设;界定概念,避免歧义;大而化小,条分缕析;传统方法,历史对比;联系实际,着眼当代;归并观点,提出己见。endprint

猜你喜欢

逻辑
假作真时真亦假:逻辑通关②
逻辑
2021年高考“集合、简易逻辑”经典问题聚焦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专题训练(一):集合
我们还能有逻辑地聊天吗
创新认知逻辑研究的代表性著作
女生买买买时的神逻辑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从逻辑隐喻看培根《散文集》翻译的隐性逻辑连接
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