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析小学体育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2017-07-14张雪娟

神州·下旬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青少年体育生命

张雪娟

摘要:如今,中国独生子女的家庭非常多,孩子能否健康、安全的成长是家长、学校乃至社会所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我国小学生人身伤害事故发生率不断上升,小学生自杀及自我伤害率明显呈低龄化和增多趋势。因此,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方面越来越关注针对小学生的生命教育。学校课堂体育作为一门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卫生保健、身体运动为手段,给学生施以一定的影响,使学生身心得到合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教育课程,这些都与生命教育紧密联系、密不可分。要想提高学校体育课程的实施效果,必须深入了解学校的体育课程,正确理解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开发课堂体育教学中生命教育的价值,准确把握学校体育课程实施生命教育的原则,这对开展学生的生命教育,起着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体育;生命教育

生命价值的教育要靠生命教育来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生命教育以“生命第一”为核心内容。学校课堂体育从根本上有利于学生认识和感悟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从学生的生命特征出发,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遵循学生生命的内在自然。体育课堂教学中生命教育的价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保持学生生命健康水平

从人的生命发展阶段来看,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正处于非常不成熟的阶段。在生理发展上,他们正处于由儿童向青少年过渡的青春发育期,生殖器官开始发育,心脏机能、肺活量等也都有显著发展。在心理发展上,这一阶段的学生充满各种心理矛盾,是人生的重要转折时期。这个时期对学生的教育就要以学生的生命为原点,促进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实现学生的生命意义和价值。利用體育技术、技能的教学,发展学生速度、力量、耐力、柔韧和灵敏五方面的素质,让学生坚持进行体育锻炼,在诸多运动技能领域和身体锻炼的方式方法中,能够做到熟练地掌握一到两种并坚持下去,保持自己的生命健康,养成健康的生活行为和生活方式。运动,让学生笑声与汗水同在;通过运动,让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身体机能更加强大、体格更加完善;因为运动,让学生的自信心大大增强,增加了成功的喜悦感。这就是强大的生命力教育。

拓展社会生命教育范畴

当代青少年学生所生活的时代,享受着前所未有的丰富物质生活,是中国有史以来最繁荣的时代,同时也面临史无前例的精神冲击。现代科技信息的快速发展,为学生获取信息提供便利,为学生开阔视野、培养技能提供宽广平台。但万事都有利弊两面,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部分学生道德观念模糊,法律意识淡薄,校园伤害、意外事故层出不穷,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一些消极因素也伴随而来,给青少年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学校要带领学生多参观博物馆、科技馆、展览馆,定期举办大型的体育健康咨询活动、体育讲座,发挥各种体育公共环境和体育社会活动的作用。学校要尽量多开展使学生融入社会的活动,把生命教育与学生体育实践活动融合起来,拓宽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渠道,营造对青少年学生乃至全社会进行生命教育的社会体育环境。

提升学校生命教育质量

由于小学教育中生命教育的内容缺乏系统性,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缺乏针对性的指导。所以,为了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生命教育,必须使生命教育与各学科教育有机结合,融入创新意识,加快学校教育的改革,以此来对学校生命教育质量进行提升。要想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生命教育理念,发挥学校体育教育内在潜能的作用,发展个体。在学校体育教育内容上和学校体育教育观念上,要加强学校体育中对生命教育理念的认识。所以,要提升学校生命教育质量,学校体育要做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就是努力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把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和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作为重要任务,尊重和关心每个学生,在选择运动项目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另一方面,学校体育要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精神,提升精神品格,塑造高尚人格,让学生在运动中感受生命之美。

家庭生命教育和谐促进

家庭教育是生命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当代青少年学生大部分都是“独苗”,家庭对年轻人的生命观念和行为模式的影响十分强大。家庭的过分保护和宠爱,使其面对失败、应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大大降低,容易形成依赖、胆怯、懦弱、以自我中心等性格;家庭关系紧张、父母离异、家庭成员关系淡薄的孩子,与别人有距离感,甚至会对身边的人抱有莫名的敌意,从而产生较极端的行为,对以后人生观的形成非常不利。家庭体育的开展为家庭生命教育提供好的平台,通过家庭体育活动的组织、设计与实施,一方面,增进家长对孩子的了解,掌握对生命活动的意义与价值的认知程度,洞察孩子的心理过程的特点,消除产生心理障碍的不利因素;另一方面,孩子通过与家长的交流,观察前辈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尤其是对生命的珍惜与珍重,从中得到熏陶与潜移默化的影响。

体育教育面对的是一个能动性系统,定向优化此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其任务,从根本上促进人体生命系统同外界环境诸系统的和谐。体育为了健康,健康为了生命。体育课程要突出生命教育的功能,成为实施生命教育的重要途径。从生命发展的角度所进行的尊重生命,有利于提升生命的教育,引导人们追求生活的美好,追寻生命存在的意义,关注自己的全面和谐发展,增强生命的认识及生命的完善。学生只有拥有好的身心状态,才能更好地接受教育。教育只有在尊重生命的基础上,才能使生命之花美丽绽放。通过体育的实践课教学,学生可以展现更好的生命状态,张扬自己的个性。同时教学中要以学生的生命为中心,使学生的自然生命得到延续,心理水平得以提高,生命的灵感得以激发, 深刻感受到生命的珍贵和生活的美好。endprint

猜你喜欢

青少年体育生命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我们的“体育梦”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
第二单元 做自立自强的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