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北话剧戏剧情境中的诗意化创作倾向

2017-07-14张宝琦

神州·下旬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利民诗化荒野

张宝琦

东北话剧是中国话剧中一个重要的发展支脉。新时期以来,尤其是 80 年代中后期以来,东北话剧逐渐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涌现出一系列精品话剧,如《田野又是青纱帐》、《古塔街》(李杰)、《榆树屯风情》(郝国忱)、《黑色的石头》、《大荒野》、《大雪地》(杨利民)、《蛾》(车连滨)、《暖冬》、《野草》(张明媛)、《走出死谷》(陈欲航)等。这些剧作打破了以往惟易卜生——斯坦尼独尊的模式,跳出对平庸生活纯客观的描述,表现出明显的诗化品格。通过梦幻般的想象与联想来充实和美化生活,以艺术的手段(象征意象的创造和诗意氛围的营造)使文学与现实之间保持一定的审美距离,重视作为主体的人眼中的客观世界,将大量笔墨用于描述人的感受、人的欲望与情绪。因而,戏剧情境的诗意化就成为东北话剧艺术创作中行之有效的策略。

近些年来,我国剧坛发生了许多变化。从作家方面看,原来固有的话剧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于甚至是束缚了当下作者们的创作潜能。审美经验的积淀,哲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知识的融会,使其在艺术创作实践中逐渐剥离传统,不再仅仅是沉溺于紧张的戏剧节奏和迭起的戏剧冲突,而是更多的从生活的自然常态出发,抓住人物的内心情感,注重抒情场面,营造充满诗意与情感的戏剧氛围,创造出以诗化抒情为主要特征的戏剧情境,使之有诗情画意的意境美感。

揭示现代人内心的矛盾与情感的怆痛便成为剧作家意欲彰显的主题类型之一。代表作《暖冬》、《野草》、《淘金大船》、《危情夫妻》都是以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为背景,着重揭示人的心理裂变、灵魂震颤和精神危机问题。其中《危情夫妻》是从一对中年夫妻的情感危机切入,围绕陈子明母亲的突然离世设置悬念,通过陈子明的愧疚心理流程铺垫故事推动情节,展示了各色各样的人物隐藏在“面具”后的心灵底色。正如作者所言:“我在生活中不断地调整自己,调整对艺术和生活的体验,想寻找一条通往人们心灵的路。”[1]

追求情境与人的内在生命情感形式的诗意同构是另外一种类型倾向。90 年代初涌现出很多典型的作品,其中当属《大雪地》、《大荒野》最具代表性。《大雪地》写的是一个听从组织安排的老劳模黄子牛,在改革年代,由于一无所长,最终死去的人生悲剧。作者力图抛弃主观褒贬,而把一幅从时代深处流淌过来的生命流程图画展现给观众,让观众去判断和遐思,所以全剧并没有跌宕起伏和大起大落的剧情,而是侧重通过诗意的情境来映衬黄子牛自我异化的心理流程。“雪境”贯穿全剧,与黄子牛的悲剧命运相互映证。因而显得浑朴自然,超脱凝重,宛如一首清新洗练的交响诗。《大荒野》讲述的是在旷远幽静的荒原上,老梁头和牧牛婆从相识、相知、相恋到最后分离的悲情故事。这是一部“春夏秋冬”的人生抒情剧。春夏秋冬的自然节律与人的内在生命运动节律“异质同构”,老粱头虽死犹生,他的精神將与自然同在,循环的四季正是生命从生到死的循流过程。“这部剧诗化了,哲理化了,精炼化了,臻于诗与哲学浑然交融的艺术高境界。”[2] 是写给普通人的赞美诗,普通人生命的赞美诗。老梁头与牧牛婆在雨中忘我欢舞,黄子牛在雪中隐没这些与天地同在、与日月争辉的人生悲喜情怀都“来自于大自然”,来自于灵魂中的“天堂与精神家园”。这即是“一种情感形式”,又是“有意味的情境中人的生命活动。”[3]

当代是一个文化多元的时代,东西方文化交汇碰撞,各种思想观念彼此融合,作家的创作个性更加鲜明突出,人们的审美需求也将越来越多样化,这就必然要求戏剧形态发生相应的变化。东北话剧诗化品格的形成正与此相契合,是多元文化、多元语境冲击下的结果,是话剧发展的必然,是话剧创作与欣赏心灵撞击沟通的良性发展。其中所蕴含的审美意蕴、哲学思想、人生品位将逐步得以显现。

参考文献:

[1]杨利民.《话剧<地质师>创作的前前后后》[N],《中国戏剧》1997年第8期。

[2]林泉.《大雪地大荒野上的大风歌——杨利民话剧作品评析》[N],《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5年第2期

[3]冯毓云.《大荒野中的老牛仔——杨利民论》[N],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endprint

猜你喜欢

利民诗化荒野
看水 听涛
果树大容器育苗技术的研究
荒野求生
荒野求生
荒野求生
荒野求生
浅谈创设诗化的语文课堂
漫画
徙木立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