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现代教育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整合教学策略

2017-07-14李德平

神州·下旬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课程整合现代教育技术初中语文

李德平

摘要:博大精深的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为初中语文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资源,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确立,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性学习等语文教学形式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推进了语文教学的彻底改革。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进行有效整合,模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必须避免走入误区。笔者结合自己教学实践,就现代多媒体技术与初中语文课程整合策略谈几点体会。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初中语文;课程整合;教学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发挥作用。”这告诉我们语文教师在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中,要提高教学效率和语文素养,就必须将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相整合。下面根据我在教科局教研室几年来进行整合教学研究所摸索的一些经验谈几点看法:

一、实施教学整合趋势的必然性

高速发展的网络信息技术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在优化教学结构、激发兴趣、激活课堂、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真正有效地提高语文课教学效率,更重要的是促进了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更新,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程的整合成为了语文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具体表现在:

1.改革了传统学习方式

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三维教学目标的落实,从而提高教学效益。

2.有利于创新能力的提高

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极为丰富的信息资源,它给学生参与意识和能力提供了广阔空间,以极其便捷的方式任学生自由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为他们的想像力插上翅膀,从而达到激发想象、鼓励参与、启发创造、动手实践的良好效果。

3.成为了不可缺少的必备工具

随着信息技术教育与初中语文课程的整合,将使传统教学中的经典成分成分与现代教育理念进行有机整合,在这个过程中,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不可缺少的必备工具。

二、 实施教学整合方法的有效性

1.兴趣激活法

新课标基本理念也特别强调课堂教学必须要重视在课程的设计中,实施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课程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媒介,就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例如古诗文教学,传统教法就是老师一支粉笔一本书,学生抄写、背诵挠头皮,根本无法去深入领会是人的情境与胸怀。如果我们采用媒体手段,通过动画设计,音像剪辑,粘贴组合,呈现鲜活的图画、动画,文采飞扬的文字、情意隽永的音乐,就能增强了诗文趣味性、感染力,使他们如同进入诗人得意境,从而产生了极大的学习兴趣。记得我在教学《江畔独步寻花》时,就采用多媒体的声像手段,随着一阵悠扬婉转的笛声,在屏幕上出现了美丽的锦江,卡通导游绘声绘色地介绍着诗人杜甫身居草堂,春光烂漫时,独自散步寻花的经历和感受,而后屏幕呈现江畔花枝繁茂、蝶舞莺歌的景象,此时,播放诗歌朗诵录音,伴随着字正腔圆的诗歌朗诵,学生感受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学生享受着悦耳的声乐,陶醉在美丽的画面中,愉悦情绪处于高度亢奋状态,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调动,很快就读懂了这首瑰丽的诗。

2.意境创设法

采用多种手段结合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创设并刻意渲染学习情境,能使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想象和思维,促进智力和学习能力的发展。例如我在讲授《狼》一课时,首先出示幻灯片“屠夫晚归”,并请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来总结整篇课文的记叙要素。在情景画面和故事情节的媒体技术下,学生不仅能够复习记叙文的六要素,而且可以吸引学生进入角色。出示“与狼对峙”的图片时,我又根据图中的内容,点拨学生的想象,揣测故事的发展。此时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纷纷举手踊跃发言,尽管想法会是千奇百怪的,但这正是我们想要的,因为学生思维发挥的淋漓尽致,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极大的训练。

3.照应首尾法

教学中适当运用信息技术设计出前有铺垫,后有呼应的一堂完整的课堂教学,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例如我在教学《社戏》一课时,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鲁迅先生的思想感情,在导入阶段就刻意将学生的思绪引向童年美好的回忆中去。于是我借助网络展示浙江海边农村优美的田园风光,突出“社戏”片断。同时我在导入时做了这样的铺垫:被誉为文化瑰宝戏曲,以其独特的艺术韵味成为了民族保护遗产,今天所学课文《社戏》,就是鲁迅先生记叙童年看社戏的一段经历,文中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那么,是一场什么样的好戏,让先生这样倾心呢?让我们走进作品去看个究竟。这一导入,使得学生一开始就被吸引到了课文中来。整个一节课中,我利用多媒体多次展示平桥村优美的风光、平桥村淳朴的村民和平桥村一群活泼、健康、可爱的少年,最后进行课堂小结,与导语遥相呼应,篇末点题:“是什么那样吸引人呢?是因为有乐土、有美景、有趣事、有玩伴。这样结尾,从多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总结,这样与导语相互结合,构成了一个完整、严密的教学整体。

三、实施教学整合应避免依赖性

不难发现,在利用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学科相整合时,必须应该意识到网络信息技术只是一种辅助工具,功能多多但不可过分依赖,否则容易走入误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多媒体”成为了主角,反而削弱课堂教学效果;二是教学课件制作却反创意,脱离教学内容所需,偏离使用价值;三是过分重视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忽视了传统优秀教法的价值;四是仍然重在体现学生如入“学会”,忽视学生的如何“会学”;五是过分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而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六是刻意追求课件的“创意”,忽视课件的“内涵”。

綜上所述,我们相信“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这朵红花在“现代信息技术”这片绿叶的衬托下,必将提高教师使用现代网络教育技术的意识和现代教育观念,必将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开辟一条新道路,从而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开拓一片新天地。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程整合现代教育技术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指导》课程整合的探索
现代教育技术下的新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理论框架初探
《微课设计、开发与应用》课程案例库的构建研究
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