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小组合作预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017-07-14侯艳红

神州·下旬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评价课堂教学课堂

侯艳红

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的前提是学生充分的预习。每一节课教师在学生认真预习,独立思考寻求解决数学问题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思维互动,合作释惑. 教师要鼓励学生超前预习。因此,我校在英语以及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中,经常尝试小组合作预习学习。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对合作预习学习的认识、组织、操作不当,往往导致合作学习表面化、形式化,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英语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英语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预习存在的问题,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出现冷场,学生合作不主动。

2、学生合作参与面不广,尤其表现为优等生参与发言和小组汇报的次数明显多于学困生,学困生没有真正参与。

3、学生合作没有深度,合作学习只是走过场。

二、由于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小组合作学习效率低的原因也是复杂的、多层次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方面

1.许多学生未经准备匆忙活动。比如,任务一给出,有的同学没有经过深入思考,就匆忙地展开讨论,对组内的不同见解也无法提出赞同或反对,更无法形成自己的观点。

2.学生参与面不广,配合不积极。有的学生性格内向,很多时候沉默不语;有的学生基础薄弱,想参与活动却又力不从心;有的同学基础较好,但不善于争取机会,由此难以形成真正的合作。

(二)教师方面

1.认识不足,應用失误

在平时评课交流和教师访谈中,不少教师对小组预习互动的理解存在着以下误区:

(1)小组预习学习互动的目的就是营造热烈的课堂气氛或教学高潮,甚至是为了迎合上级领导和听课教师而故弄玄虚。

(2)小组预习学习互动是迎合《新课标》的精神而设置的。公开课、优质课不得不用,平时大可不用,因为耗时费力。

(3)小组互动预习学习占用教师讲解时间,学生成绩很难提高。

(4)知道小组预习学习互动的意义和作用,但在实际操作中则觉得无章可循,存在生搬硬套和“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

2.忽视学情,盲目设计。不少教师把小组预习看作课堂教学的“万全之策”。过多地安排小组互动的内容和次数,好像非小组合作学习不能解决问题,堂堂必用,或者活动设计没有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让学生烦而生厌,限制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浪费课堂宝贵时间。

3.准备不足,互动仓促。许多教师把任务型教学的理念渗透到小组互动中,如设计making a survey and fill in the chart活动。但很多教师会提早结束给学生互动的时间,马上进入汇报反馈环节,学生刚刚做好交流准备,思维的火花就被老师匆忙的教学节奏扑灭了。这样,学生的反馈也仅仅是一些表层肤浅的问答,小组互动浮于表面,流于形式。

4.小组操作,缺乏规范。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经常忽视小组的划分。最常见的是按座位分成两人或四人小组,这样分组虽然方便开展小组活动,但人员搭配不合理,不利于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势互补。基础好的学生会很快组合在一起,进行交流,而那些性格内向,基础不好的学生勉强组成一组,个别学生则孤苦伶仃,无人顾及,甚至活动结束前,老师也没过问,好像这些学生不是课堂的组成部分,导致这些学生在小组互动中受冷落,自尊心受到伤害。

5.评价制度不够全面。教师在进行小组活动时,如果没有公正合理的评价准则就容易挫伤学生的信心。而且由于教师没有规定得到表彰的同学应该在组内没有其他组员回答的情况下再次抢答,这样的小组竞赛往往又成为学优生的个人秀,组内其他组员则习惯地充当起拍手的观众。

三、提高小组合作预习效率的对策

通过不断地分析实践,找到一些解决的办法和对策,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在独立预习的过程中,要求全班学生做好四个方面的预习成果记录(预习笔记):①标注已理解或掌握的知识,②记录迷惑与不理解的问题,③独立解答一次课本例题,④独立解答课后练习题。在解答课本例题与练习题时,鼓励学生寻求一题多法,思考简捷的解法。对于优秀的预习笔记,要不定期进行交流学习,同时要求学生每天必须带着预习成果笔记上课。

学生充分预习后,先在小组内交流预习得失,并讨论各自迷惑的问题与不理解的问题,力求在小组内讨论解决。再针对各小组中的疑点、难点与无法解决的问题及时抄录在黑板上,指导各小组合作讨论解决,或由师生共同探讨解决。然后确定一个或两个小组集体发言,其他小组在聆听与评判,如有异议,可由其他小组补充解析完整。在课堂合作学习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巡视,关注各小组合作讨论的情况,了解各小组讨论中仍然迷惑的问题与无法解决的问题,给予适当点拨,尤其要给予学困生及时的辅导与鼓励。

让学生独立预习的成果与迷惑的问题得到同学们的充分关注与帮助,这不仅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当学生的各种问题在小组合作下得到圆满解决后,进行针对性的当堂反馈测评,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了解学情,为查漏补缺掌握第一手材料。

四、进行适时有效、科学民主的管理

在小组合作预习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仔细观察各小组成员的合作情况,并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采取一定的调控措施。尤其要注意以下方面的情况:

1.避免出现话语霸权,以扩大学生的参与面,努力使合作成员的表达机会均等。

2.教师应培养学生事先准备的学习习惯——包括查阅资料、了解问题的背景等,并在进行中“巡逻”走动,观察各小组的进展情况,启发和引导学生之间的互动,并适时地为学生间的活动提供语言、句式等方面的帮助。

3.建立多元快捷、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

每次活动结束后,教师可结合问卷,通过自评和互评的方式对合作学习的效果进行调查(问卷设置详见附表),并据此及时进行综合评价,分别指出突出和不足之处。评价时,教师不应以一个终极决定者的身份出现。另外,还要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小组集体评价与对成员个人评价相结合,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和合作意识。

小组合作预习学习正在成为教师重要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但如何使它发挥出最大的功效,有赖于广大教师对课堂合作学习作更深一层的探讨、尝试和研究。只要教师正确认识到合作预习学习的作用和意义,并认真、精心地对待每一次活动,就能不断地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进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最终目的。endprint

猜你喜欢

评价课堂教学课堂
欢乐的课堂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写字大课堂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