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以游戏精神为基础的课程游戏化
2017-07-14朱莹
朱莹
一、引言
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学习能力有限,爱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面临着“难控制”和“难引导”的难题,加大了幼儿课程教育的难度。但幼儿又喜欢玩耍,幼儿在玩游戏时热情较高,积极参与且注意力集中,幼儿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幼儿的这一特点,将游戏与幼儿教育课程结合起来,在游戏精神的基础上,采取措施实现幼儿课程的游戏化,从而提高幼儿教育效果,更好地帮助幼儿发展。而采取何种措施,如何采取措施也成了幼儿教育工作者面临且必须解决的难题。
二、幼儿园以游戏精神为基础的课程游戏化具有哪些特点
(一)将游戏精神贯穿于整个课程
游戏精神是课程游戏化的基础,贯穿于整个课程的各个环节。从课程设计到课程实施,再到授课过程中游戏情节的具体安排等,都要将游戏精神作为基础,并体现出游戏精神。比如“观察小蚂蚁”,教师可以在保证幼儿安全的情况下,将幼儿带到室外,先带幼儿观察蚂蚁洞,让幼儿自己去找蚂蚁洞,并将蚂蚁抓到小瓶子里,仔细观察蚂蚁的样子,并与小伙伴一起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结果,在这个抓小蚂蚁的过程中,既通过游戏增添了幼儿课程的趣味性,也加深了幼儿对小蚂蚁的了解,并锻炼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和交流能力。
(二)使课程内容更接近现实生活
以游戏精神为基础的课程游戏化的另一特点是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幼儿不再是乖乖地坐在教室里玩室内游戏,而是有更多的机会到大自然里,到外部环境里通过实践的方式游戏、学习。比如幼儿大多都喜欢吃草莓,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参观草莓的种植园,观看草莓的种植和采摘过程,观察草莓的生长状态,还可以自己采摘并榨汁。拓展幼儿见识,使幼儿能够体会到水果生长的美妙的同时,帮助幼儿储备一些基础常识。
三、如何推进幼儿园以游戏精神为基础的课程游戏化
(一)将幼儿作为课程的中心
以游戏精神为基础的课程游戏化要将幼儿作为中心,不管是课程的设计、游戏的设计、游戏的实施还是课程的进行,都要以幼儿为中心,为主体。根据幼儿的发育状况、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选择合适幼儿的游戏,在游戏过程中逐渐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游戏,制定和了解游戏规则,互相帮助,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氛围中学习知识,锻炼交往能力,拓展其他素质。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不同幼儿之间存在的差异性。不同幼儿的年龄、性格、智力发育和实践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幼儿教师在进行游戏化课程教育的过程中,除了要注意游戏设计的科学性外,还要注意观察幼儿的表现,针对不同的幼儿采取不同的引导方式,实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学,不要使幼儿感到被别的小朋友孤立,或者不被老师重视,这样极易使幼儿更感孤独,甚至使幼儿更加不愿意与人交流,要真正了解并温柔地引导幼儿;也要使幼儿的个性得到正确充分释放和实现,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和今后发展都十分有益。
(二)增强课程游戏与现实生活的结合
以游戏精神为基础的课程游戏化要将幼儿教育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通过增强幼儿游戏的实践性,帮助幼儿更好地积累现实知识,提高實践能力。这就意味着不能将幼儿局限在教室里,要带领幼儿走进自然,体验生活,了解和学习一些常识,增加幼儿的常识储备,提高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
教师可以为幼儿创造出多样的游戏环境,丰富幼儿的游戏体验,还可以直接将幼儿带到室外,引导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比如教师可以将幼儿带到学校的小沙坑旁边,让幼儿提前准备自己喜欢的挖掘工具和量尺,教师还可以为幼儿准备计量工具,让幼儿自己挖沙子,运沙子,称沙子,量沙坑,使幼儿在愉快游戏的同时,锻炼和提高幼儿应用工具的能力,实现团队合作,培养交往能力的同时还锻炼了身体。
教师还可以设计亲子游戏,使家长也参与到幼儿的教育中,可以使一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幼儿放松戒备,参与到游戏中,并逐渐适应游戏,帮助这部分幼儿逐渐打开心扉,愿意与同龄幼儿亲近,愿意更积极地参与到平时的课程游戏中。而且在实现幼儿素质拓展和教育的同时,也拉近了亲子之间的距离,增进了亲子感情。
结语:幼儿园以游戏精神为基础的课程游戏化要以幼儿为中心,注重对幼儿的引导和教育;增强游戏设置和游戏进行的科学性、趣味性和实践性,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游戏过程中增长知识,锻炼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并拓展幼儿素质,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和今后发展打好基础。
[作者单位:苏州相城区黄桥中心幼儿园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