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感动是最美的教育
2017-07-14王新甜
王新甜
小学阶段是每个孩子美感启蒙的重要时期,也是对世界产生初始印象的关键时刻,这个时期的美术教学必须承担这一启蒙重任。现今的美术课堂抛弃了灌输式的单一课程方式,更加注重学生技能、情感、审美等全方面均衡发展。纵观课改后的三维目标,教师在带领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技能之余,更加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创造和审美情感。提高课堂的质量,优化课堂的形式,让美术与生活情感、情感渗透、道德体验紧密相连。
一、行走在课堂当下“思”现状
著名教育家艾斯纳说过:“美术是一种学习方式,美术教育拥有特殊的魅力,其本身所具有的视觉审美、情感渲染能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美术教育契合了时代发展的新要求,现阶段,小学美术教育必须紧密贴合素质教育的背景,充分彰显其在教育进程中的显著作用。
二、站立在新课程上“读”美育
1.成人与成仁课程目标的心解读
教育应该服务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最终完成孩子健全的人格发展。在课堂上结合多媒体导人、采访、表演、辩论等各种学习方法,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利用采取多种形式,经常地,反复地,有意识地向学生传递课程背后的情感与爱,使孩子们能看见隐藏的愛,见微知著,让孩子们用美的、爱的眼光去发现、探索世界。
2.方式与方法以美育德的润物无吉
在课堂中,老师们应该采用行之有效的教法与学法,课堂上的小组探究能让孩子们对团队合作的理解更加深刻,课堂环节的设置很重要,例如在课堂上让学生欣赏作品,老师对于作品的筛选、讲解非常重要,如“走进大师”,如何在技法与心灵都接近大师?这也是情感铺垫的好机会,大师们不但有非凡的技艺,更有坚韧的品格与持之以恒的性格魅力。
案例:《老房子》笃实的坚守
造型表现课中的一例,老房子的种类、地区、造型差异很多,我决定从点到面来教授,从对家乡江南水乡的房子欣赏,到各地对于特定的人来说有不同价值的老房子,孩子们了解了养育他们的家乡——江南房子的特点,激起了心中最质朴的对于家乡的热爱,对老房子而言,对于一代人来说不仅仅是住宅更是记忆,而老房子也用“自己的方式”述说了对一段历史的坚守与铭记。课中,我通过诗朗诵、小记者采访老人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在作业方面我利用撕、贴、画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黑色卡纸上用白色油画棒绘画屋顶,再贴于作业纸上进行绘画,孩子们的作品很好地体现出了老房子的沧桑与古朴。育德为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把明理寓于美的形式中,借助美育的形式,来提高德育的质量。
3.评价与拓展道德桥梁的高度
正视评价带给孩子们正面力量。因此,老师对孩子们的学习要给予及时而充分的肯定,积极运用多种有效的评价手段,让孩子从中得到启发和鼓舞,建立自信。学会欣赏、赞美本就是教师良好素质的表现,小学阶段的孩子,模仿性非常强,老师人格魅力的体现,孩子们能够很好地感受到。
案例:《会说话的手》道德的余香
这是我认为难教的一课,非但对学生基本的绘画技能有所要求,并且需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爱护自己身体,铺垫尊老爱幼的人文内涵。我选择利用ipad拍下学生的手形,在已有的图片上利用想象联想、添加组合等方式,绘出创意。在课堂最后的拓展环节我利用清洁工人苍老的手托起工资条、新生儿和母亲手交握等图片,让学生重新认识手,重新认识人类肢体的魅力。
三、停留在向善的那方“学”教育
1.情感衍生用态度润泽多变的维度
心灵的感动不仅仅只存在课堂上,更多的情感体验可能只发源于课堂,却要在其他学科的学习、生活、社会交往中才能得到体现。“教育是一个慢的过程”,教育的利益最终体现在现漫长的今后。有了这样的自觉,美术课堂才不会局限于课本,局限于视觉,局限于时间。
2.情感共鸣用沟通架起理解的桥梁
“教师热爱学生,真诚地给予帮助,做到相互尊重与理解。”这是新课改后提倡的新型师生关系。在美术课堂中,往往要求老师们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来注意每个学生的细微变化。
作为老师,职责使我们要赋予学生更多的爱与责任,更加关注每一个学生,想孩子所想,思孩子所思,关注每一个细节中蕴含的教育真谛,并进行循循善诱,悉心教导。我相信,心灵的感动是最美的教育,让孩子们的情感在课堂上得到共鸣,得到抒发,得到升华是本真课堂一直追寻的。我希望在课堂上孩子们不仅仅能学习到知识,更让他们在生活中畅游,接受道德教育的沐浴,插上腾飞翅膀!
[作者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中心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