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性教学模式在小学科学课中的实践
2017-07-14吴威
吴威
主體性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主动发展的能力。小学科学教学必须要实施学生主体性教学,这是由科学课的自身特点所决定的。新课程明确指出:“科学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尽可能地诱导学生去应用知识,自行探究。”同时,这也是教学作为师生双边活动的特点所决定的,只有真正突出教师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显现,才能促使学生独立主动、有创造性地发展。可见,结合学科教学的特点及儿童的心理特征,在教学中实施主体性的教学显得非常必要。
本文试就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一、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原动力,通过挖掘教材内涵,激发学生兴趣。科学课的内容涉及儿童所处环境中的方方面面。许多内容都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作为教师,要抓住这一有利因素,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同时在教学中适机设疑,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把激发学生兴趣贯穿于教学始终。特别是教学起始阶段,是激发兴趣的最佳时间,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故事、谜语、游戏、谈话、创设情境等形式导人新课,设疑激趣。例如,在教学《磁铁有磁性》时,上课之初,我设计了一个魔术——在胸口的衣服口袋里藏了一块磁铁,在一个乒乓球里粘了一块小铁块,学生无论怎么摆弄,乒乓球都不能粘在衣服上,而我轻轻一放,乒乓球就乖乖地吸在了我的胸口。学生顿时惊呆了,然后我顺势提问:“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精心设疑导学,可在揭示课题后设疑、在讲解中设疑、在实验观察中设疑、在总结应用中设疑等,以形成多次认知冲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研读、猜想、实验、讨论、总结等学习活动,在课后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如调查、养殖、制作等,使儿童在实践中,进一步引起认知冲突,激发独立探究新知的兴趣,培养学生认识社会与自然的能力,做到“课虽终,趣未j”。
二、创设和谐环境
和谐的教学环境,容易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中,教师要用幽默生动的语言、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亲切大方的体态动作等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科学教学本身就是一门探究性的课程,教学的目的并非是要告诉学生多少结论,而是要培养学生生活和探索自然的能力。在教学中针对同一问题,学生往往会有多个富有童趣的答案,这时教师不能一概而论,而应从尊重学生的人格、珍惜学生的劳动成果出发,帮助学生一起分析研究其中的原因,特别对蕴含其中的创造性思维要大力鼓励。所谓“学贵有疑”,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和观点,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因材施教,实行弹性教学,对不同学生可有不同的要求,让学生能处于发展的状态,体验成功的愉悦。语数学科中的差生并非是科学学科中的差生。在一次区级教研活动中,我借班执教《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一课,课前,我在了解班级情况时,班主任老师给我指出他们班有一个差生,语、数、英、科四门学科考试都不合格的,而且还是个“人来疯”,人越多他越会举手,让我不要去理他。在课上,我一直关注着这个孩子。当我提问:“在研究这一问题时我们应该怎样控制变量?”全班除了他以外,没有一个同学举手,这时,我非常矛盾,要不要给这个孩子一个机会呢?最后,我的答案是肯定的,应该平等对待每个孩子,要给所有孩子机会,而这个孩子也没让我失望,比较详细地说了一大段,非常完整到位。此时,我让全班同学给了他满意的掌声。随后,在实验中我更加关注这位学生,发现他实验方法准确,操作规范,过程认真仔细,结论正确。实践证明,对于差生教师更应给予鼓励,用期待的眼光告诉他——“你能行”。同时在学业评定中,应以平时考查为主。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力求创设一种和谐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教学是学生积极主动形成思想的过程,教师应把教学设计成让学生主动探究、构建认知结构的过程,不应重讲解而轻主动探究、重结论而轻知识的发生过程。
1.开放教学过程,学会独立探究
科学课要求教师尽可能地诱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通过提出问题——假设——实验——交流——总结,让学生从小像科学家那样真刀真枪地搞科学。老师不要越俎代庖,把现成的结论搬给学生。所谓“道而弗牵,强而服抑”,教学中教师应起好穿针引线的作用。对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充分的材料,对于问题的提出、实验的设计、操作,结论的得出等环节都应放手让学生独立尝试,尽量鼓励学生大胆设想,富于创新意识。要重视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既要保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又要有深入到参与思维的方法,克服形式上的参与。在日常的实验教学中,应着力避免“一讲、二示范、三照做”的现象。
2.以生教生,生生互动
教学中除了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外,还可以采取以生教生、生生互动的办法(如小组讨论、互帮互学、互为师生等)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正类似于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小先生制”。从心理学上分析,儿童的好胜心理较强,在同学中有强烈的表现欲望,通过以生教生的形式,既可促进“教者”的主动性,也可刺激“学者”的积极性;同时小组形式的活动,还有利于学生学会分工协作、共同讨论,形成合作意识,提高探究新知的能力。如在课堂上,我注重学生自己将探究的问题提出,先由学生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换意见,小组长归纳,最后各小组上台将问题进行分析,由大家判断正确还是错误。同时我还鼓励小组长争当小老师,负责帮教小组内学习困难的同学。在整节课里,我经常是被学生忽视的对象,我也乐得图个“轻松”。
3.开展课外活动,提高实践能力
科学课应以学生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作为第一手的教材,教师在课堂之余应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自然,结合当地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如标本制作、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乡风民俗的调查等,既可提高知识的科学运用能力,又可提高独立探究问题的能力,汲取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
总之,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多种途径,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明确这既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人的需要。
[作者单位:宁波市海曙区段塘学校 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