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高明 献身生态农业,改变农村种植模式
2017-07-14卞文志
卞文志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确立发展绿色农业就是保护生态的观念,加快形成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系统稳定、产地环境良好、产品质量安全的农业发展新格局。因此,大力推进生态农业发展势在必行,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对于提振中国经济具有重大意义。为此,近年来有很多有知识、有志向、有梦想的年轻人,纷纷怀揣着改变农村种植模式的梦想扑进大地的怀抱,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党和国家有关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指示精神。他们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奋斗,既收获了汗水,也收获了果实,从一名大城市里的白领或高级知识分子,转变成为一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农人。
本文的主人公蒋高明,就是这样一个有梦想、有理想的新农人,这些年,他在发展生态农业上的实践和追求,不仅仅是令人刮目相看,而且令人敬仰和感动……
通过生态修复重新焕发农业生机
2005年,身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的蒋高明,成为山东省人民政府首批“泰山学者”特聘教授。接到聘书的那一刻,蒋高明决定要进行他梦寐以求的生态农业乡村实验:“不能只待在实验室里,必须一竿子插到底,插到村。”立定这样的志向,2006年7月,蒋高明带着“生态农业”研究课题和一支由十多个人组成的科研团队,回到自己的家乡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卞桥镇蒋家庄,承包了约40亩低产田,办起了自己的“弘毅生态农场”。
刚开始,因为是薄地,当地农民一亩地110元都没人承包,蒋高明以每亩260元的价格承包了下来。村民们善意地提醒他:这样的地可能连种子都收不回来。但蒋高明接下来的行为让乡亲们更吃惊——他坚持种地“六不用”:不用化肥、不用农药、不用农膜、不用添加剂、不用除草剂、不用转基因。“种地不用化肥、农药,不绝产才怪呢!”乡亲们当时的议论蒋高明至今记忆犹新。
而在蒋高明看来,恰恰是自改革开放后农村实行承包制,在三十多年来的陈旧农业模式下,农民种地使用化肥、除草剂、杀虫剂越用越多,不仅没有从根本上控制住害虫和杂草,反而把有害部分留在土壤、空气中,既污染了土地和环境,也大大减少了野生物种和乡村生物的多样性,直接导致了土壤肥力下降。“这种模式,土地不喜欢,虫子不喜欢,草不喜欢,农民也不喜欢。要恢复地力,出路就在生态循环农业上!”蒋高明苦口婆心地对乡亲们解释说。
更重要的是,蒋高明不只是苦口婆心地对乡亲们解释,而且是用事实说话,把自己的思想和认识落实到行动上。2008年,蒋高明种的小麦和玉米两季加起来一亩才收1000来斤。但到了2011年,农场小麦亩产900斤、玉米1100斤,比周围农田产量高出近一倍。经过8年的实验,昔日的低产田已经被改造成吨良田。蒋高明说:“生态学的威力已经开始发挥作用,土壤变得松软,并且有了比较厚的表土层,肥力严重下降的土地,经过生态修复逐渐焕发了生机。”
到现在已经十多年,可以说弘毅生态农场是在用近乎“痴狂”的态度,实践着“借自然之力恢复自然”的理论。在蒋高明的生态农场带动下,近几年,山东、河南、河北、内蒙古、甘肃、浙江、江苏等地不少从事现代规模农业的企业家和农民前来学习取经,加上蒋高明的团队到各地指导讲解,目前已在全国累计推广生态农业种植面积14.5万亩,充分展示了他们献身生态农业、积极开展示范作用的理念和作为。
用生态学方法为生态农业注入活力
今年49岁的蒋高明,1985年从山东大学生物系毕业后考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先后到英国利物浦大学和美国生物圈二号研究中心担任访问学者,他在成为中科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4年后,决定再返田间地头,开启一项前所未有的“一大于六”乡村实验。他的“一大于六”,即试图用生态学的方法,打败“大农药、大化肥、除草剂、添加剂、农膜、转基因”六项技术之和,还要效益翻倍,乃至增长3至5倍。而后者,正是被奉为现在农业的“六大要素”。
在很多人眼里,他的这些想法似乎有些乌托邦。但他却不这样认为,“城市向农村‘投毒,农村给城市‘造假——不搞城乡互信的生态农业不行了”。 蒋高明说:“动物、植物、微生物三大类群,构成着大自然完美的生物圈。但从第一次工业革命爆发不到300年的时间,人们在享受科技进步带来便利和好处的同时,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蒋高明认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是以牺牲乡村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现代农业过分依赖化肥、农药、除草剂、添加剂、农膜等化学性生产资料了。粮食是在增产,但环境污染和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也在接踵而来。”
他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中國单位耕地面积化肥平均施用量是化肥施用安全上线的1.93倍,但利用率仅为40%左右。农药平均施用量13.4千克/公顷,其中高毒农药占70%,有60%-70%残留在土壤中。我国目前每年约50万吨农膜残留在土壤中,残留率高达40%,这些农膜在15-20厘米土壤层形成不易透水、透气很差的难耕作层,很难被分解。农民每年都要购买除草剂、杀虫剂,且越用越多,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控制害虫和杂草,反而把有害部分留在土壤空气中,大大减少了野生物种和乡村生物的多样性。
另外就是过度使用饲料添加剂和抗生素,提高料肉比,让动物们长得快,造成很多速生鸡、速生鸭。更可怕的是,面粉加工竟使用滑石粉,被国家明令禁止的面粉增白剂还被某些不法企业偷用,本应只能做生物柴油的地沟油又重新返回了餐桌。农村畜禽粪便污染也相当严重,其大气污染排放量超过工业固体废弃物2倍多,部分省份超过4倍。
“现在有些地方,农民种地、养殖分两块,一块用传统的办法生产,自己吃。另一块用现代技术生产卖给城里人吃。现在的黑心产业,把农产品当成载体在流通环节赚取不义之财。注水肉在城里是免不了的。举个例子,我们养的牛当地销售价在14块一斤,两斤活牛出一斤牛肉,不算人工费,成本至少每斤28块钱,加上屠宰费、运输费更贵。所以说,城里人吃30多块钱的牛肉怎么可能呢?我养一头大牛被牛贩子买去,他们能注100斤水。什么概念?光注水就净赚3000块。我养一年牛,不如他们注一次水!光注水还好,买回家放一放把水化出来。现在的问题是你化都化不出来了,发明了胶体注水剂,逼着你把注水牛、注水猪、注水鸡鸭吃进肚子里去。”
蒋高明回忆说,他问过村里80多岁的老书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1亩地也能收获1千斤粮食,这个粮食是精工细作的产品,是当今按欧盟最严格标准的有机食品,按现在的“土话”说是高端有机的。那时候,按照粮食和黄金的比值算,一亩地能刨出50克黄金,八十年代末,山东低产田的小麦也超过500斤,那时候也只是用点氨水而已。现在很惨了,一亩地只能刨出3克黄金。今天的玉米小麦产量已经上不去了,地力严重衰竭、板结了。
只有生态农业才能解决农民就业与脱贫
蒋高明的脸上晒得黝黑,如果不是还隐隐带点儿京腔,已经和沂蒙山里人没什么区别了。在农庄一间大平房里,围着长条桌、木板凳坐定,蒋高明指着一盘盘花生、苹果,招呼前来采访的记者们放心吃:“我这全部都是有机农产品,原生态,一丁点儿农药、化肥都没有。”
他介绍说,经山东农业大学环境学院测定,目前他们的弘毅生态农场,土壤里的重金属基本为零,农产品没有重金属超标问题,更没有农药残留。山鸡、燕子、蜻蜓、刺猬、青蛙、蛤蟆、蛇、蜜蜂、螳螂、瓢虫等动物,重新回到了农田。
“乡村消失的不仅仅是燕子,还有蜻蜓、喜鹊、小黄雀、青蛙、蛇、野兔……消失的是我们的自然生态。”这是蒋高明在他的《寂静的乡村》一文中的描写。蒋高明说,他之所以有这样的感受,是因为现代农业过分依赖化肥、农药、除草剂、添加剂、农膜等化学性生产资料,粮食虽然在增产,但环境污染和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也接踵而来。站在农场的有机果园里,蒋高明告诉笔者:“我们这里40厘米厚、1平方米的土壤里面,有四五百条蚯蚓,而周围果园里最多的只有十几条,有的甚至一条都没有。”
在屋外时断时续的鸡鸣鸭叫声中,蒋高明说:“现在的农业模式,土地不喜欢,虫子不喜欢,草不喜欢,农民也不喜欢。要恢复地力,出路在生态循环农业。生态化是前提,组织化、市场化是保障”,蒋高明以一个植物学家的视角谈起自己的看法:“我是生态学工作人员,我就要把生态放第一位。没有好的生态,就没有好的健康的身体、健康的居家、健康的心态”。
之所以说生态化是前提,组织化、市场化是保障,是因为组织化有公司+合作组织+农户+基地及家庭农场等多种模式。而市场化重要的是向城市市场开拓。我们做了测算,只要你的农产品是绿色、安全的,城里人是愿意多花钱的,3—5倍都愿意掏,这是城乡互信产业的关键。尤其是发展绿色农产品,目前在农村许多农民是不敢冒险的,比如你让他不打农药,但卖农药的老吓唬他不打农药将会颗粒无收,不用化肥产量就上不去。面对这种现状,怎么办,我们只有先做示范给农民看。
优质农产品生产对生态环境有严格的要求,水、土、空气都不能污染,只有从源头杜绝了化肥、农药、除草剂、农膜、人工合成激素,通过市场作用倒逼工厂少生产有害化学物质,才能帮助国家保护生态环境。而高效生态农业又是一种环保产业,是最大的公益产业,中国有18亿亩农田,若将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1%的话,其土壤从空气中净吸收了306亿吨二氧化碳。中国科学院的实验数据证实,将传统的农业模式改为有机农业模式,可将温室气体净排放逆转为净吸收。
蒋高明认为,只有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才能解决农民就业与脱贫。尤其是紧紧围绕着种植、养殖、加工与销售等环节发展生态农业,才会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如果市场前景看好,农二代、大学生二代等优质劳动力就会进入生态农业领域,粮食生产潜力会进一步释放。当然,发展生态农业,中国涉农与环保方面的资金即健康保障、社会服务的资金应向广大农村倾斜,吸引年轻人回乡创业,这样才能激活农村市场。
“生态有机农业显然是农业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但路还很长,困难还很多。”在“生态农场”前冠上“弘毅”二字,蒋高明介绍说有他的深意:“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他说,这是借用的曾子的一句名言,其中涵义意义深远。随后他把目光投向更遥远的远方说;“生态农业的效益最终体现的是城乡和谐,社会公平进步,国家对农业的补贴投入到种地农民这里,青壮年能以农业为职业”,蒋高明说:“他要为中国寻找出一条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发展的生态循环农业之路,虽然这不仅仅靠科学上的可行性探索,要走的路其实还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