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团体心理建构之实践探索

2017-07-14杨爱欣

科学中国人 2017年21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智慧心理

杨爱欣

瑞安市马屿镇中心小学

小学生团体心理建构之实践探索

杨爱欣

瑞安市马屿镇中心小学

教育是以人为本,教育应该要从育心开始。因为有良好的心理品质,才能够造就孩子健康的人格,才会对他们的生存和发展提供良好的准备。一所学校也好,一个班集体也好,不仅仅是只关注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更要把整个教育的过程融入到常规教育教学当中,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心理成长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团体心理建构;个案辅导探索

早在半个世纪之前,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深刻地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奥秘在于相信孩子了解孩子和尊重孩子。关注孩子内心的想法,关心爱护孩子的心灵体力。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个被尊重的个体,是孩子健康必要的催化剂。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健康的认识,可以说是越深入和完善,对于心理健康也是越来越重视,但是许多调查报告研究表明,在小学生越来越多的出现了心理问题,那这些问题呢,不同程度的表现在社交退缩、意志薄弱、焦虑等问题,它们的存在,严重的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在社会转型期以及社会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小学生心理机能的特征、发展的速度都呈现出新的特点。小学生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为教育界乃至全世界的热点焦点之一。

在农村学校沒有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没有固定的心理课的时候,作为班主任的我一直以来,十分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努力探索全员参与,全程全方位渗透的心理健康教育之路。下面我将从两大方面具体谈谈我的实践与探索。

国家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的若干意见》的文件中指出,正确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因此。了解新形势下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其心理适应能力开发心理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与整体素质提高,成为了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然而大多数学校把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定位在解决心理问题上,忽视绝大多数正常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把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予心理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在活动中的亲身体验和感受,背离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因此,建构积极向上有韧性的团体心理尤为重要。

一、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相融合

“智慧”二字打造班级之魂。一年级新生刚开始来学校上学,像一张白纸。开学第一课,我让他们知道每个人都很聪明,来学校学习,是为了更智慧,智慧的人总是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什么时候不该做什么。我给班级取名智慧树中队,他们的目标是通过学习成为一棵棵智慧树。班级文化也围绕“智慧”来布置。班级评价也以智慧树长智慧果来进行。班级园地中有一块“种满”智慧树,每人有一棵树,树上写上他(她的名字)。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争取六好:作业好、工作好(指班级管理工作和值日工作)、做操好、发言好、坐姿好、相处好。用六好换聪明花,然后用5朵“聪明花”换“智慧果”贴在墙报上。让自己的智慧树长更多的智慧果,学生们各个积极争取。

“聊天”把脉学生的心里波动。经常在课间或课后融入到学生的小群体中跟他们聊聊天,让他们吐吐心中的不解、不快。他们看起来,单纯、无邪,心湖却波涛起伏。有时候出现拉帮结派,某些学生叫谁不要跟谁玩,让一些孩子出现交际困扰;有时候个别学生以故意“伤人”为乐,如有个孩子利用体育课做操的时机,故意用脚踢前面同学后背,看那同学好欺负,还踢出瘾,以致受伤害的孩子不敢去上体育课;有段时间,微信老是传播孩子被拐事件,有个妈妈给孩子看了,结果孩子在上学路上就害怕……

在2016年3月“学雷锋月”活动之后,学生对帮助人很积极。在我正得意教育有效的时候,有孩子很苦恼地跟我说:“某某同学帮助了我3次,说我欠了他3次人情,老是要我给他东西相抵。”经过了解,大家学雷锋还真学走了样,班级中好多孩子这样做。于是我开主题队会,引导学生明白雷锋精神的真谛,再请他们分析,帮助别人要人情,是不是学雷锋,可不可以这样做。在主题队会上,帮助学生把好道德之舵。“聊天”把脉学生心里的动向,可以收集到第一手资料,对症下药。

对班级来说学生无小事,我们一定要处理好学生之间的事,在孩子的心尖上走好,希望他们每天都高高兴兴上学来,平平安安回家去。

二、把心理健康教育学生融入到常规的教学工作中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塑造学生完美心灵最有效的途径。在一年级的时候,课前先做个热身游戏,如变奏拍手、听字拍手、做手指操等等。这样,既吸引学生注意力,又可调节心灵。师生同乐一起运动一起游戏,一起娱乐,拉近了距离。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良好心性、良好习惯的养成,课前3分钟便用来诵读国学经典,让圣贤的言行、高尚品质滋润学生的心田。

课中,主要利用两件事来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灵。

一是发言。在课堂中,经常看到有些同学站起来发言说得不好时,其他的同学总是发出嘿嘿嘿、哈哈哈、哦——等声音,有意无意地来取笑发言者。我觉得这样对发言的同学伤害太大,很多孩子会成惊弓之鸟,久而久之发言的同学会越来越少。于是,当课堂上第一次发生这样的事情时,我这这样引导他们。假如你在发言的时候,同学们这样子做,你是什么心情?他们都说不高兴,不舒服,难过。是啊,那同学说的不好说错了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他们会说,在同学说错了时,我们不应该用这样的方式来取笑他。那该怎么做呢?我们应该耐心等待,给他思考的机会,默默为他加油,鼓励他,真的答不出来时教教他。这样引导让学生自己明白,同学说的不好时,说错的时候,应真诚的帮助他,在发言的同学通过思考回答出来时,应该掌声予以肯定。

二是评价。课堂上,经常会有同学评价同学环节,学生一开始总是会挑别人的毛病来说,而且语气中带着挑剔。比如同学读了书之后,他们会说漏字了,没有感情,重点不突出,声音太轻等等。我认为这也是一个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的好契机。于是,我就会引导他们尽量多发现同学身上的优点。在提出人家不足之处以前,先说说好的方面,然后再很诚恳地,很友善地,真心地給别人提出一些建议。让学生学会用真诚和欣赏之心对待别人。

总之,教育是以人为本,教育应该要从育心开始。因为有良好的心理品质,才能够造就孩子健康的人格,才会对他们的生存和发展提供良好的准备。一所学校也好,一个班集体也好,不仅仅是只关注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更要把整个教育的过程融入到常规教育教学当中,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心理成长教育。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智慧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