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工作为导向构建高职数控技术专业课程改革与研究

2017-07-14孙秀艳

科学中国人 2017年21期
关键词:数控技术考核技能

孙秀艳

吉林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以工作为导向构建高职数控技术专业课程改革与研究

孙秀艳

吉林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院校数控专业要以市场需求和以企业的用人标准为依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培养企业需要的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目前,以理论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高职数控专业的职业教育需求。因此,对数控技术专业的课程改革十分必要。

数控技术;导向;技术技能;职业;改革

基金:吉林省教育厅2015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课题《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高职数控技术专业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5ZCY175。

随着我国制造业的迅速发展,国家对制造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数控技术是制造业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的主要途径。因此,国家对数控技术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多。因此,数控技术专业现已成为职业技术院校的必备专业。而目前传统的职业教育方式大多以书本和教师为中心,只重视教师的教,而忽略了学生的学和练。同时,多数高职数控专业也缺乏对企业需求的调查,缺乏对数控职业岗位要求的调研,造成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的培养目标与企业用人的要求差距太大。使很多数控专业毕业生达不到上岗的能力,以至于目前社会上存在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一方面大量企业急需大量懂理论且会操作的数控技工人才,另一方面大量高职数控毕业生难以找到对口的职业岗位。所以,对数控技术专业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已迫在眉睫。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1.教学环境生产化

教学过程中力求实行教室与工厂一体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大部分课程尤其是专业课程,学生在实训基地边学边练,把学习与学徒有机的结合起来,教师把传授知识和传授技能有机的结合起来。如数控技术专业的《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机械加工工艺》等课程的教学,实行“教、学、做”一体化授课方式,将上课地点从教室搬到实训室,老师做中教,学生做中学、学中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过程由教师、高级工程师和一线能工巧匠共同来完成,把理论知识与技能有机的结合起来,符合以项目任务为引领、职业活动为主线的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比如注意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积极实行提问式、讨论式、谈话式、案例式教学法。

2.教学过程层次化

按照模拟工作情境的理念设计课程,采用来自企业的真实零件加工任务为学习情境展开,逐渐引入相关的理论知识课堂多媒体、机房仿真模拟和车间实训三位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打破原有的理论与实践分工的界限,将实训内容明确归纳到本课程中并中引入企业生产机制。在授课时间的安排上尽量本课程集中授课,使理论、模拟模拟和实际操作连续进行。这样更有针对性,核对知识的掌握。使学生教学做统一,重视专业能力和技能的培养。通过完成这些任务掌握相关的知识技能,让学生真正的达到毕业即上岗目的,达到校企合作育人。

3.实训内容产品化

从职业岗位(数控机床操作员、程序设计员、工艺员等)出发,确定职业技能,由职业技能选定所学课程理论知识(编制工艺文件、数控程序设计方法、分析图纸等)。

(1)以企业产品为项目实现教学内容的项目化

以来自企业的真实任务(产品、项目等)为载体改革教学内容,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内容,除公共课外的所有课程全部按教学做一体化模式设计教学内容,以此对教学改革中最核心、最困难的“课程改革”进行全面的改革建设,体现工学结合的精髓。

(2)主动邀请行业和企业专家诊脉,准确确定教学内容

此外,邀请行业和企业的技术专家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根据人才需求调研与分析,结合社会需求和企业的具体要求对教学设计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和修订,并围绕培养目标和就业岗位所应具备的核心能力,构建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在技术专家的参与指导下,确定数控技术专业职业岗位群,总结出若干典型工作任务,通过岗位任务描述,确定典型工作任务;根据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行动领域,再将行动领域转化为可以进行教学实施的学习领域,从而构建完整的专业课程体系。

4.教学考核多元化

为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进行教学效果考评。然而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考核,时十分重要。好的考核方法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改善学习风气,也有利于促进教学。为了打破传统的以一张考卷来检验学生能力的局限性,我对考试方法进行了改革:考试方法力求科学、合理、有效。因此考试形式应该多样性进行,才能反映出学生的综合水平。我们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评:平时成绩、理论考核,实操技能考核、终结性仿真考核和创新设计,加大过程性考核,进行综合评价。

平时成绩主要包括出勤课堂表表现、课后作业和平时测试。这部分占10%理论考核主要是通过理论试卷,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这部分占40%,终结性仿真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这部分占15%。实操技能考核学生工艺分析、编程和机床操作的能力,这部分占25%,最后是学生的创新作品,发挥学生的想象思维,挖掘学生的潜能。这部分占10%。另外也可以以赛代考,参加国家级、省、市级技能大赛取得三等奖以上的学生,纳入专业理论和实训考核成绩,记为优秀。参加校级技能大赛取得三等奖以上的学生,纳入专业理论和实训考核成绩,记为优秀或良好。

通过这样的考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的发展潜力较大。

5.结束语

高等职业院校要想培养满足企业需要、符合职业标准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来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遵循院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要切实通过“三个对接”使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与岗位需求紧密结合。实现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的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此外,激发教师教学研究教学改革的创新能力,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选择或编写特色教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教学过程,编制教学文件。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课程内容有效的传授给学生。

[1]马明娟.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4(2):99-101.

[2]程舒通.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中两个关键问题的解决[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5):71-73.

[3]陈哲.论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J].中国大学教学,2014(1):60-63.

猜你喜欢

数控技术考核技能
基于CATIA现代信息手段的数控技术课程教改探讨
数控技术在自动化机械制造中的运用研究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表里不一”如何识别——富平增强考核洞察力
考核偏向:错把经过当结果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数控技术在机械制造自动化中的进展运用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
劳动技能up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