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上市公司股权资源价值创新股权创效方式
2017-07-14陈占军
陈占军
河钢邯钢董事会秘书处
挖掘上市公司股权资源价值创新股权创效方式
陈占军
河钢邯钢董事会秘书处
本文通过对股权资源的特征分析,提出了挖掘股权资源特别是上市公司股权资源价值,最大限度发挥股权资源作用的具体做法。是企业盘活上市公司股权资源,发挥股权综合效益进而提升企业经营效益的可行途径。
上市公司股权;价值;创效
股权是现代企业极其宝贵的资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竞争已经由单一的产品竞争发展到全方位、全产业链的综合竞争。在企业的所有要素资源当中,股权以其拥有流动性、可分性、排他性、收益性的鲜明特征,成为企业创效的重要手段。然而在现实中特别是一些生产制造类企业的决策者,往往把更多的精力和关注点集中在实物产品的生产经营上,忽视了股权的资源价值,使股权投资成为企业闲置的资源。本文将重点分析介绍一些股权创效,特别是上市公司流通股权创效的方式方法,以增加企业的创效途径,提高创效水平。
一、分红创效
股权分红是企业最直接的创效手段。股东以其资金、实物资产后无形资产投资入股后,获取投资收益权是股东最根本的权利。股权分红来源于所投资企业创造的净利润。股权分红的多寡,不仅取决于净利润的数额,还取决于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高低。因此,要想实现股权投资的高收益,就必须在投资决策阶段做好调研和风险分析,要投资创效能力强的公司,规避创效能力差的公司,从股权投资的源头上控制风险,争取良好收益。此外,作为股东,还要积极参与被投资公司的股东大会,行使股东表决权。在市场上,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铁公鸡”公司,尽管这些公司收益水平很高,但受企业管理层或者内部人的控制,多年不分红,股东没有得到实实在在的现金回报。这就需要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积极行使股东权利,对利润分配方案行使表决权,以表明自己的态度,维护自己正当合理的利益诉求。
二、资本利得创效
在资本市场上,股价围绕企业的实际价值波动。由于股票价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某个阶段估值会偏高,而另一阶段估值可能会偏低。在高估值阶段卖出股票,实现股权变现,在估值较低的阶段再买入股票,增加股权。通过高抛低吸,实现资本利得创效。
始于2005年的中国证券市场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原来发起人股东持有的大量非流通股份通过向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获得了流通权。这就为原始股东利用证券市场和股票的流动性获取资本利得收益提供了良好机会。譬如河北省某集团公司作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2015年通过高位减持其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权5亿股,获得投资收益6.6亿元。2016年又通过资产管理计划低价增持该公司股权,盈利3亿元。
三、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融资创效
可交换公司债券是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发行的在一定时间内以约定的价格交换公司股票的一种债券。可交换公司债券的持有人可以根据上市公司股价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行使转换权。控股股东减持股票,固然能够获得资本利得收益。但通过集合竞价交易系统减持,势必对公司股价形成压力,不利于塑造企业形象,容易给其它投资者造成负面影响。而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可有效规避上述弊端,这是由可交换公司债券兼具股性和债性的特点决定的。一方面,可交换公司债券本质上是债权,但同时又含有股票期权,因此在票面利率上会显著低于普通的公司债券。另一方面,通过设定预期的合理换股价格,在条件具备时,投资者会将债权转换为股权,对于发行人来说,就实现了股权的变相转移。即使市场情况不理想,股价不具备换股条件,到期还本付息即可。但因其利率很低,企业募集到稳定的低息长期资金(一般3-5年)也可以大大减少企业的财务费用,达到增加企业效益的目的。
四、开展一级市场网下新股申购创效
中国证券市场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后,新股申购的资格与该企业持有上市公司股票的市值挂钩。这对于那些拟长期持有股权,减持股权后又担心失去控股地位的股东,或者股东持有的是受政策和法规规章所限不能流通的股权,开展一级市场网下新股申购是一条很好的创效途径。经过中国证券业协会核准网下申购资格后,可以组织专业人员积极开展此项业务。据统计,2014年新股申购的平均投资收益率达到30%以上。2015年后新股申购不再需要划拨申购资金,新股申购的收益率又大大提高。
五、开展转融通业务创效
证券转融通业务是将企业持有的上市公司证券出借给其他证券投资者的行为。在约定的出借时间期限届满时,借券人将所借证券归还出借人。证券转融通业务是活跃证券市场交易,完善证券交易机制的重要措施。转融通业务也称融券业务,它是通过国家设立的证券金融公司来完成证券的融通交接,业务安全性强。转融通业务的优点是可以将闲置的不流通的股权盘活利用,既不影响股东的分红收益权,也不影响股东的投票表决权,是股权投资的一项增值业务。
六、股权质押融资创效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维持合理的现金流是企业运营的基本保障。对于一些行业环境变差或企业经营业绩出现困难的公司,其在市场上融资的成本往往都比较高。而从银行贷款融资会受到银行贷款政策和授信额度的限制,特别是在企业资金紧张时,金融机构出于自身贷款安全性的考虑会慎重放贷,这对企业的打击有时候是非常危险甚至致命的。在此情况下,通过股权质押融资,可以有效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度过难关。而且由于有股权质押,贷款利率会维持在基准利率或者更低,从而减少利息支出。但股权质押的风险也是客观存在的,在证券市场出现系统性风险或质押证券出现异常波动的情况下,质押股份有被强行平仓卖出的风险。这就需要充分考虑质押股份的数量和比例,合理确定融资规模,在出现极端情况时,能够追加股份质押数量,从容应对。
[1]韩良智.新编财务管理学教程.科学出版社,2008
[2]财政部.财务成本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3](美)戈登•亚历山大.证券投资原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2
[4](美)格雷格•N.格雷格里奥.企业并购逻辑与趋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