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乙肝患者中铁调素水平与铁代谢指标关系的研究

2017-07-14董爱莲

科学中国人 2017年21期
关键词:乙肝患者肝细胞乙型肝炎

董爱莲

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消化内科

关于乙肝患者中铁调素水平与铁代谢指标关系的研究

董爱莲

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消化内科

目的研究乙肝患者血清中铁调素水平及其与临床生化指标和铁代谢指标的潜在关系。方法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MALDI-TOF-MS)方法测量46名乙肝患者和20名健康对照组的血清铁调素水平。用关联性分析方法分析铁调素、铁代谢指标和临床生化指标的关系。结果健康对照组的铁调素水平明显低于乙型肝炎组。乙肝肝硬化组的铁调素水平也明显低于慢性乙型肝炎组和肝细胞癌组。在乙肝患者中铁调素水平和铁蛋白水平有明显的关联性;结论血清铁调素在肝细胞癌患者中含量明显增高;铁调素可能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

乙肝患者;铁调素;铁代谢;乙型肝炎病毒载量

1 背景

据统计全球大概有450百万乙肝病毒携带者,并以每年50百万的速度增长。因此,乙肝是世界最常见疾病之一,给人类带来具大的健康威胁。许多慢性乙型肝炎发展成肝硬化甚至发展成肝细胞,均是死亡率很高的疾病。机体铁超载可以促进慢性病毒性肝病发展[1]。研究表明血清铁蛋白、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是明显增高。铁超载在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可能与铁在组织中发生催化反映生成氧化应激产物(ROS)有关,其可以引起肝脏的慢性炎症有关[2]。铁调素是一种由肝细胞产生,含有25个氨基酸具有生物活性的的多态类物质,它在细胞膜上与铁输出蛋白—铁转运蛋白相结合从而促进铁转运蛋白的内化和分泌,最终减少了铁的流出,并导致细胞内铁增加[3]。推测铁调素是机体铁代谢的调节因子之一。乙肝患者中增高的铁量会加速患者发展成肝硬化或肝细胞癌。而铁调素是由肝脏分泌的能够调节铁代谢的因子,所以在在慢性肝脏疾病体内经常会显示不正常的铁代谢水平。该实验对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肝细胞癌患者体内的铁调素进行检测。我们发现乙肝肝硬化患者的铁调素水平低于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细胞癌组。我们还发现血清铁调素和乙肝患者铁指标之间存在潜在的关系。

2 材料和方法

2.1 患者

本研究共纳入2015~2016年牡丹江红旗医院收治的46例乙肝患者。其中1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4例乙肝肝硬化患者;16例肝细胞癌患者。通过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和乙肝DNA,明确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所有患者均为丙肝阴性。乙肝肝硬化和肝细胞癌是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或磁共振成像诊断的。此外,在乙肝肝硬化组中,根据Child-Pugh分级(5名Child-PughA、5名Child-PughB和4名Child-PughC)评估肝功能程度。对照组为20例健康志愿者,正常转氨酶水平、铁指标、HBsAg阴性。

2.2 血清收集

血样在夜间禁食后于晨起6点至7点30分之间采集。样品以4000 rpm离心10min,上清液转移到新管。然后分成两等份(1ml每管),样品存放在-80°C冰箱中。

2.3 实验室检测方法

血液生化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肝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和血红蛋白(Hb)、C-反应蛋白(CRP)、血清铁蛋白和铁的含量,和总铁结合力(TIBC)由实验室试验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乙型病毒载量。上述临床指标均在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完成。

2.4 铁调素检测

首先采用优化的纳米多孔二氧化硅纳米组织芯片选择性地富集铁调素,然后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MAL⁃DI-TOF-MS)测定血清铁调素水平。

2.5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P值<0.05被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在各组间铁调素水平显著不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比对照组有较高的平均铁调素水平(9.8±5ng/mL、4.8±2 ng/mL)。肝细胞癌患者中铁调素也明显升高(9.3±4.9 ng/mL),乙肝肝硬化患者的平均血清铁调素水平(4.9±1.9 ng/mL)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其中各Child Pugh组患者间的铁调素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hild-puh C类患者铁调素稍低。将乙肝患者血清铁调素水平与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血清铁蛋白(r=0.41,P<0.05)和白蛋白(r=0.32,P<0.05)、乙型肝炎DNA载量水平(r= 0.601,P<0.05)分别与乙肝患者血清铁调素水平呈正相关。

4 讨论

铁调素是维持铁代谢平衡的关键因素,有研究表明在慢性肝病中铁调素的表达与血清铁蛋白浓度或肝脏铁负荷程度密切相关。研究表明铁调素前体水平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铁蛋白呈正相关。最近的一项研究提出,HCV诱导的氧化应激通过增加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活性抑制铁调素表达,故推测HCV可能对铁调素的表达有一定影响。另一项研究提出铁调素前体水平在丙肝肝硬化阶段明显低于乙肝肝硬化阶段。先前的研究表明乙肝肝硬化患者铁调素前体水平比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对照组均显著降低[15]。我们的研究针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不同阶段患者的铁调素进行测量。研究结果表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铁调素含量较乙肝肝硬化及对照组相比是增高的。铁调素的生产一般是受炎症刺激或铁过载的影响[4]。乙型肝炎患者的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5]。因此我们推断乙型肝炎患者铁调素水平增高与炎症因子刺激有关。另一方面,铁含量增高也是导致铁调素水平增加的另一个重要因素。铁调素是一种铁调节肽,能感受体内的铁水平从而调节其浓度。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发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铁水平高于对照组。一项研究表明,丙型肝炎病毒诱导的氧化应激产物(ROS)可能通过C/EBP-α途径最终降低铁调素生成。然而,我们不能确定乙型肝炎病毒对铁调素表达是否存在促进或是抑制作用,当然这需要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我们的研究结果还表明,乙肝肝硬化患者水平比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肝细胞癌患者有较低的铁调素水平。因为铁调素是由肝脏合成的,所以肝细胞减少的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肝脏合成能力降低。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也发现肝硬化患者中提示肝脏合成功能的白蛋白水平明显较低,这表明铁调素与其有相同的变化趋势。而且Child Pugh C的乙肝肝硬化患者铁调素水平均低于患者Child PughB及Child PughA。这个结果强烈表明,铁调素水平可反映肝功能损害程度。在我们的研究中还发现,铁调素水平也影响白蛋白和乙型肝炎病毒载量。此外,由于铁调素水平在乙肝肝细胞癌组显著高于乙肝肝硬化组,该结果与以前研究不一致,先前的研究表明铁调素mRNA水平在乙肝肝细胞癌组织中明显降低。先前的研究表明铁含量与肝脏的炎症程度呈正相关,铁元素对于肿瘤细胞的增殖是必需的。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血清铁水平在乙肝肝硬化患者比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肝细胞癌患者减少。而且肿瘤细胞本身可能表达铁调素而增加体内水平。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观察到血清铁调素水平与所有乙肝患者的血清铁蛋白水平呈正相关。另一项研究发现铁调素前体水平与乙肝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呈负相关。在肝脏疾病中铁调素水平可能受除铁以外的其它参数影响。研究还表明经铁处理的HepG2细胞中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增加,无铁处理的细胞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减少[6]。我们的研究发现铁调素与病毒载量呈正相关(r=0.601,P<0.05)。因此,我们推断铁调素可通过减少体内铁水平从而抑制HBV的复制。铁元素是肿瘤细胞增殖和生长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在慢性病毒性肝炎或肝硬化患者体内铁负荷增多。因此,铁调节激素—铁调素表达下降可能加速肿瘤的生长。故我们推测铁调素可能在乙肝患者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以下是我们研究中存在的一些局限性。首先,本研究采用的是横断面设计,所以我们不能提供铁调素与乙肝患者体内铁水平之间存在明确的关系。其次,我们的研究样本量小,需要更大的样本群体来验证这项研究的结果。

5 结论

乙肝肝硬化患者铁调素水平显著低于肝癌患者。此外,血清铁调素水平与血清铁蛋白水平与患者乙型肝炎DNA载量之间均存在负相关关系。这表明在乙肝患者中铁调素能够调节铁代谢,并且铁调素对乙肝病毒的复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1]Di Bisceglie A,Axiotis C,Hoofnagle J,et al.Measurements of iron statu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Gastroenterology,1992, 102(6):2108-2113.

[2]Hentze MW,Muckenthaler MU,Andrews NC.Balancing Acts:Molecular Control of Mammalian Iron Metabolism[J].Cell,2004,117(3):285-297.

[3]Ganz T.Hepcidin,a key regulator of iron metabolism and medi⁃ator of anemia of inflammation[J].Blood,2003,102(3):783.

[4]Ganz T,Nemeth E.Iron imports.IV.Hepcidin and regulation of body iron metabolism[J].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Gastrointesti⁃nal and Liver Physiology.2006,290(2):G199-G203.

[5]Wang J,Wang X,Liu P.Detection of serum TNF-alpha,IFN-beta,IL-6 and IL-8 in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WJG,1999,5(1):38-40.

[6]Chouteau P,Le Seyec J,Saulier-Le Drean B,et al.Inhibit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production associated with high levels of intracellular viral DNA intermediates in iron-depleted HepG2.2.15 cells[J].Journal of hepatology,2001,34(1):108-113.

董爱莲(1986-),女,硕士,医师,从事临床消化系统疾病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乙肝患者肝细胞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关系研究进展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郑瑞丹:重视询问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癌家族史
辛永宁:慢性乙肝患者随访复查的那些事儿
乙肝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获益
16排螺旋CT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分析
外泌体miRNA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锌指蛋白与肝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心理护理对乙肝病患者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