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2017-07-14张子澳

科学中国人 2017年21期
关键词:骨料模板水泥

张子澳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浅谈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张子澳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在土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对施工工艺的运用,而其中又以混凝土施工技术最为关键,只有实现科学的管理,才能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本文就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展开研究,希望为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一、混凝土施工材料的管理

要想确保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首先就要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管理。

(1)对水的管理。建设过程中,对水的使用一定要加强管理,在混凝土的制拌阶段,绝对不可以采用未经过滤的废水、污水等,如果是在钢筋混凝土项目中,更是不能应用海水。

(2)对水泥的管理。在制备过程中,必须要确定所用水泥的类型、强度,而且要尽快地掌握其特点及应用方法。根据性能及用途的不同,水泥一般包括如下三类:特种、专用以及通用水泥。在土木工程中,多数情况下会选用最后一种来使用,在建设阶段,科学的选用水泥,不但能提升工程项目的质量,还能降低所需成本。

(3)对骨料的管理。对于混凝土的制备来说,骨料是较为重要的,在大型项目建设过程中,对于骨料的需要也是非常多的。其质量的好坏对混凝土的质量起着很大的决定性作用,更会对混凝土施工技术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在土木工程的建设阶段,必须做到科学的规划设计,对骨料的质量及功能指标等做到仔细的探究。

二、混凝土的制备

混凝土的制备,指的是按照设计好的配合比,将砂石、水泥等材料运用搅拌的形式生成工程所需要的混凝土。在水泥使用前,要对其生产日期、包装等进行仔细的确认,并对其特性、强度等参数进行检测,确保其质量严格遵守有关标准,且符合设计要求。

(1)配合比。在这里,要按照所选择材料的特性对其做出科学的设计,再借助充分的测试对其性能进行检测,以确保其质量、性能等各个方面都能满足工程项目所需的标准,在设计阶段,绝对不可以依靠以往经验来进行设计。在后续的生产过程中,砂、石的含水率有可能会发生一定的差别,所以,在应用之前,还要对以上项目进行必要的检测,并依据检测的数据做出及时的调配,从而明确工程建设中所需的配合比。

(2)搅拌。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不仅要科学的选用搅拌机器,还要提出一套科学的生产流程,也就是对用量、时间以及投放顺序等进行安排。在搅拌的过程中,参考设计好的用量,进行材料投放。搅拌时间也要严格遵守有关标准,不能过长也不能过短。在投放阶段,其顺序对于最终得到的混凝土的质量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同一类型、不一样的材料有着不一样的投放顺序,绝对不能混淆,必须提前设计好,并遵照规范执行。

三、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1)浇筑。在浇筑之前,要对模板所拥有的长短、大小等做到仔细的查验与确认,看它是不是满足给出的工程标准;对预埋件的数值、方位以及保护层的厚薄等做到仔细地确认,并将获得的数值记录到相应的文件中;要将模板与钢筋上的杂质以及污物处理干净;对模板上的孔隙等做好封填;在地基或基土上部开展浇筑时,必须要仔细的将泥土以及别的杂质处理掉,并给出必要的防水、排水等策略。对某些还未风化的岩石土,要用水进行清洁,而且要记住不可以遗留积水。在浇筑期间,要按照从低级至高级的顺序来执行,各个层级的厚薄要依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在对竖向构造进行浇筑之前,要在其底下部分填充一定的水泥砂浆,并确保与所用混凝土的内砂浆所具备的成分相一致,不然就会影响到最终的工程质量。在浇筑阶段,一定要确保不出现离析等情况。当建筑所拥有的高度超过了三米的时候,就要使用溜管、串筒等器具来有效防止混凝土的掉落。在施工的过程中,要仔细的检查支架、模板等环节的质量,如果发现存在变形等问题,要及时的采用相应的补救方法对这些问题进行处理。在浇筑完成之后,要对其密实情况进行仔细的确认,以保证可以布满整个模板的内部。新、旧材料之间的结合处要做到平整性,当后期拆模之后,其表层应确保光洁。为了保证混凝土具备整体性的效果,在浇筑期间要坚持持续性操作,如果是不得已要进行中断,也要尽可能的缩减间隔的时间,而且要记住在浅层凝结之前做完磁层的浇筑。

(2)施工缝。虽然想要确保混凝土的整体性效果,但因为人力所限、环境条件以及工艺上的问题等因素,混凝土在浇筑期间是很难做到持续性不间断施工的,而且间隔的时间往往会超过了它的凝结周期,在如此的情况下就要做好施工缝的留置。而其位置在开始浇筑之前,必须依据工程项目的计划以及设计的标准来确定。由于在此处的混凝土结合力与别的位置相比要低一些,是最终构成中比较单薄的部分,因此,对施工缝的选择要尽可能的设置于承载较小且便于作业的地方。

(3)捣实。所说的捣实,指的是入模成型以及密实的相应过程,利用这一环节的操作来保证混凝土的相应构件能生成确定的外形,而且确保其强度以及别的特性参数也能符合设计标准。混凝土在入模之后,就要及时的采取振捣,从而使得混凝土可以布满模板的整个空间,将其中的气泡予以排放,如此就能保证混凝土可以获得足够地密实,而且还能具备优质的均衡性。振捣的形式一般包括以下两类,一类是机械形式,另一类则是人工形式。后者就是采取人工作业,使用插钎等器具开展夯、插等操作,从而实现混凝土成形的目标。这种方法一般仅在小型工程或缺乏工具的状况下采用。而前者可以有效的提升混凝土的最终强度,增强工作效率,因此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应尽可能的选用机械形式来进行振捣。

结语

总的来说,混凝土施工是土木工程项目中至关重要的构成部分,要想确保其施工质量,首先要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管理,而施工工艺的选择更是与工程项目的质量息息相关,因此,相关单位必须要增强对其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工作,不断提升混凝土施工工艺水平,如此才能确保我国建筑行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1]李刚.对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5).

[2]邵晓俊,王艺凝.探讨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修补与加固[J].低碳地产,2016,2(8).

[3]胡创.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管控方式分析[J].工业,2016(4):00115-00115.

张子澳,男,本科,研究方向:土木工程。

猜你喜欢

骨料模板水泥
高层建筑中铝模板系统组成与应用
没听错吧?用污泥和尿液制水泥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不同骨料替代方案下再生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分析
特高大模板支撑方案的优选研究
探讨不同细骨料品质对混凝土早期抗裂性能的影响
全海水珊瑚骨料混凝土研究进展
高效水泥磨开路系统的改造
再生骨料混凝土强度离散性试验研究
通过对水泥管式磨机隔仓板结构改进提高水泥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