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供给侧结构改革背景的地方高校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2017-07-13张贵华石青辉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29期
关键词:商科改革专业

张贵华 石青辉

摘要:在供给侧结构改革背景下,经济形势和发展方式发生了改变,企业对人才特别是商科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改变。因此,作为地方高校的商科人才培养如何适应企业的需求,无疑商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成为了地方高校商科人才培养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供给侧结构改革背景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入手,分析了当前地方高校商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我国地方高校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为推进商科高等教育的发展及其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地方高校;商科教育;人才培养;改革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9-0115-02

一、供给侧结构改革背景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新特点

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经济调结构、调方式的经济转型发展为特征的供给侧结构改革时期,在这种背景下如何谋求发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这不仅是一种经济发展理念,更是一种国家的高屋建瓴的发展战略。因此,在供给侧结构改革这种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地方高等商科院校无论是适应性发展还是自身发展同样也要进入一种新常态阶段。一方面,经济发展方式的转换,将对地方商科院校的高等教育发展制度、发展理念、发展目标与发展模式提出新的要求;另一方面,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对地方商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理念、培养方式、培养质量评价等提出新的要求。那么,地方商科院校如何适应新的要求,这是地方商科院校人才培养研究中必须予以回答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二、目前地方高校商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填报志愿选专业很盲目。学生在高考后填报志愿选专业,一方面对高校的专业设置不甚了解,甚至对一些专业的内涵以及培养目标、方向、要求根本不清楚。二是对自己未来的专业兴趣、未来的发展方向没有认真思考过,懵懂茫然,听别人的,看别人怎么填就怎么填。因此,高考的志愿填报,很难真正体现学生的自身特长、专业兴趣,很难适用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即使进了高校也需要一段时间才会逐步了解专业的特点、培养目标,才会逐步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爱好,才会真正了解自己需要选择的专业。但大多数学生的专业是无法改变的,无疑现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难以满足高新技术领域扩展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难以满足企业对个性化、深度专业化人才培养的要求。

2.教师的专业研究方向过细。目前大多数高校的教师为了申报课题,专业研究方向相对专一,专业研究领域的方向很细很专。那么,随着供给侧结构改革,经济发展方式调整,有的企业对技术专业人才的要求很专,但大多数企业需要的是“厚基础、宽口径”的专业人才,特别是对商科人才的需求,要求高校专业设置以及专业课程设置贴近市场需要[3]。因此,原有相对固定的专业结构、专业课程的设置,造成教师专业研究很专,但知识面不宽、不广的状况,已很难适应企业对商科人才培养的要求。

3.高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跟不上时代要求。目前高校主要是课堂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为主,学生缺泛实践的机会和感受,教学的效果比较差,学生动手的能力比较弱,思考问题人亦人云,缺乏个人的主见和创新。即便有些案例式教学,也是网上拿来,模式固定,缺少学生自己参与。案例所表达的内涵与理论知识点的关联如何,学生基本上没有感觉。所以案例也成为教学形式,没有实质意义。因此,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落后,同样制约了创新人才的培养。

三、当前地方高校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

从国外的发展经验来看,重视学生能力培养以及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1]。借鉴发达国家高校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和国内“985”等综合性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的成功经验,地方高校商科人才培养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创新。

1.树立和强化以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的新时代教育理念。在整个教育教学改革中,教育思想观念是先导。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必须转变和更新教育理念,要树立以人为本、面向社会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新理念。革新教育观念,贯彻以学生为本,专业教育与技能教育并举、知识教育与素养教育协同的指导思想,强调学生做事与做人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2.改革高校商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革,社会对商科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商科人才不仅在纵向上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更需要在横向上有较宽的知识面;不仅需要有较强的实践工作经验与能力,而且需要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和个人修养[2]。商科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高校商科教学的重点明确,教学内容不断提炼,教学手段不断创新,大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高校商科人才培养目标。

3.以应用为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如何妥善协调处理好专业教育、人文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问题,是当前地方高校商科人才培养创新上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根据当前市场对商科人才的需求,商科教育的课程体系设计上应该科学设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育课程,根据市场需要和专业培养需要,与时俱进,精心设计专业课程体系,而且为了特色培养,尽量增加学生兴趣类选修课程;同时应该合理分配学分,确保实踐教育的学分,加强实践基地建设,严格实践教学环节和管理。

4.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商科人才培养中,首先应强化专业课程教师的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增强对行业的了解。高校应制定教师培训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教师到实践单位去锻炼,亲身体验实际业务过程,增强实际业务的感性认识和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理性认知。积极探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创新,适应新的形势和新时期学生特点的要求。总之,通过教师自身能力和素质的提升以及教学创新,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和创新,强化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5.積极探索新的教学评价考核体系。教学评价与考核机制、指标设计,是指导商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标;因此,科学设计考评指标,规范考核过程,科学运用考评结果,这样以利于形成有利于指导商科人才培养,推动商科人才培养的特色发展、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席成孝.从发达国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看我国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安康学院学报,2013,(2).

[2]王晓婷.中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对比与反思[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1).

[3]陆国栋,李飞,李拓宇.我国工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机制与路径探讨——中国工程院杨华勇院士访谈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2).

Abstract:On the supply side structure reform background,the economic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mode has changed,the enterprise demand for talents especially business talents has changed. Therefore,as a business personnel training of the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ow to adapt to the needs of the enterprises,business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reform undoubtedly become the important subject of local university business personnel training research. This article from the supply side structure refor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cal university personnel training,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local business personnel training in universities are the main problems,on the basis of this puts forward the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economic business talent training mode reform train of thought,to promote the business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its local economic and social service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New economy normal,local university,business education in colleges,personnel training,reform proposals

猜你喜欢

商科改革专业
改革之路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基于商科人才培养的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之思考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