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愚公”黄大发:“咬定青山不放松”,一生只为一清渠
2017-07-13
【适用话题】毅力 勇气 责任 信念 奉献
人物时事速递>>·原创·
1000多人的用水全指望一个土坑慢慢往外渗水,取一桶水要等上一小时之久——这是1995年之前的草王坝村。清水可随时流进田里,甚至还能养稻田鱼——这是如今的草王坝村。山乡巨变的背后,是贵州遵义平正仡佬族乡草王坝村原村支书黄大发36年带着村民绝壁凿山,将山泉水引到村里的故事。为了这条渠,黄大发从年轻小伙儿干到花甲老人。2017年4月20日,《新闻联播》播出了黄大发的感人事迹。很多人称黄大发是当代“愚公”,他的精神和信念令人感动和敬佩。
人物素描1 惊人想法,开山引渠
草王坝村,属于喀斯特地貌,一直干旱少雨,粮食产量很低。20世纪50年代,刚刚当选村支书的黄大发突发惊人想法:在山上鑿渠,把水引过来。说干就干,黄大发随即带领数百位村民,背上炸药、钢钎和铁锤上了山。这一干就是13年。然而让人痛心的是,1978年水渠即将完工时,一场山洪将所有心血毁于一旦。村民们都泄气了,只有黄大发心有不甘,他干脆跑到水利站去学技术。1992年,57岁的黄大发决定重新修渠……3年后,这条全长10公里的水渠终于修成了。
人物素描2 “我要拿生命去换这条渠”
这条水渠,绕过三重高山、穿越三处险崖。人在渠上走,肩膀擦着崖壁,难度和危险可想而知。当初测量请施工队,谁都不敢接,黄大发就自己上。他将绳索拴在腰间,让人把自己从山顶放下去,凌空悬在峭壁上做标记。凿渠时更是凶险,水渠边缘几厘米外就是深渊。一位老工友回忆,黄大发有一次摔出崖外,幸亏他抓住了一棵树,我们把他救起来时就落泪了,如果他摔下去了,这条沟肯定修不成功。黄大发说:“我的决心很大,我要拿生命去换这条渠”。
【考场仿真试题】请以“信念”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范文片段示例】几十年如一日,以血肉之躯在悬崖峭壁上凿出10公里水渠,这个现实版的“愚公”比神话传说还要震撼人心。老支书黄大发“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为民谋利终不悔的品质,深刻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信念,也启示我们:人,只要有坚定的信念、明确的目标,就没有吃不了的苦,跨不过的坎,就能在布满荆棘的崎岖小路上开辟出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
(特约教师 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