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冰似玉,唐代越窑的一抹翠
2017-07-13沈芯屿
沈芯屿
唐代著名诗人陆龟蒙的《秘色越器》一诗:“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唐越州青瓷之翠色,无数唐代的文人骚客为之倾倒。富庶一方的越州之地,依山傍水,勤劳的越州人以独特的智慧创造出迷人的青瓷,还深受宫廷青睐,这一抹翠,烧得不简单。
越窑,是我国古代最早的青瓷名窑之一,它的中心产区主要分布于浙东的绍兴上虞、余姚、慈溪一带的宁绍平原。学界将越窑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汉代至六朝,此时的中心产区位于上虞、绍兴一带。窑址主要集中在曹娥江上游一带沿岸,考古人员在那里作了多次的调查和发掘。并对小仙坛窑址出土的标本进行了化学分析,发现东汉末,这里已烧制出成熟的瓷器。唐代时期,越窑的中心位置逐渐转移至慈溪上林湖一带。考古人员对这里的遗址进行了多次的調查和发掘,发现唐代的越窑已形成了相当大的规模,窑址分布广,它特有的装烧工艺和高超的制瓷技艺,形成鲜明的青瓷风格,与北方的白瓷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
越窑的名称最早见于唐宋的诗文及古文献中,唐代有关越窑的诗文有顾况的“越泥似玉之瓯”;孟郊的“越瓯荷叶空”和郑谷的“茶新换越瓯”等。著名的茶圣陆羽在他的《茶经》中,这样赞美越瓷:“碗,越州上,鼎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次。或者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为不然。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以后,在《格古要论》《陶雅》《景德镇陶录》等一些史籍和古陶瓷文献中对越窑都有简单的描述。
富庶水乡上的青瓷明珠
慈溪位于浙江的东部,同样也是杭州湾的南岸,然而,所不同的是慈溪比上虞离海更近。它的东南与镇江、宁波毗邻,南面与余姚相近,今天它是沪、杭、甬三角地带的连接区。这是一片充满生机的土地,早在七千多年前,河姆渡人就在这里生息繁衍,并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它的出现,动摇了中国文明起源于中原的学说。春秋时期慈溪为越国的属地,战国时楚灭越,属楚。秦朝设郡县志,这里为句章县,属会稽郡。东晋隆安四年,孙恩起义军从海道入浃口,破句章,随迁至小溪(今鄞县鄞江桥)。隋开皇九年,杨坚灭陈,将余姚、鄞和郧三县并入句章县。唐代武德四年,李渊废句章县,置鄞州、姚州。八年,废鄞州,置郧县,隶属越州。唐开元二十六年,江南东道采访使齐涴奏请分郧县为慈溪、奉化、翁山(今定海)、郧县四县,别立明州以辖之。从此就有了慈溪县,县治设在今宁波慈城镇。也许正因为是这样的设置,使慈溪面向了大海,从而为上林湖越窑青瓷从海上丝绸之路走向世界,埋下了伏笔。
慈溪的地势南高北低,东南部为翠屏山的丘陵地带,以大沽唐为界的平原、滩涂向杭州湾伸展,地势逐渐低平。南部地带的山麓有众多的湖泊河流,那是因为这里是陆地形成初期的泄湖。这些河流湖泊曾经过历代的修竣、筑坝,而逐渐形成。主要的湖泊有凤浦湖、窖湖、灵湖、上林湖、白洋湖、梅湖、上岙湖和古银锭湖等,这里有的湖泊已经废了。主要的河流有公路横江、古窑浦江、快船江、大沽唐河、六唐河等,这些河流呈网状分布,分别注入杭州湾。这里的湖泊与东横河相接,流入浙东古运河姚江,向东达明州(今宁波港),从海上“丝绸之路”把越窑青瓷远销到土耳其、埃及以及欧洲各国。因此,从亚洲的印度,欧亚之交的土耳其、埃及直至欧洲都有越窑青瓷出土。向西的河流经曹娥江,到达临安(今杭州),经大运河,通往全国各地。水路交通的四通八达,海内外贸易的成功,是上林湖越窑青瓷蜚声中外的很重要的因素。
唐代中晚期,越窑,其制瓷作坊仍然集中在上虞、余姚、宁波一带。其时的越窑,因为受到朝廷的重视,瓷场得到了空前的扩展。在绍兴、诸暨、奉化、鄞县、黄岩、临海等地相继建立了瓷窑,并且形成了个庞大的瓷窑体系。其中以余姚慈溪的上林湖、上岙湖、白洋湖、古银锭湖、灵湖等地带的瓷业最为繁荣。这一带就是被古诗词和陆羽《茶经》等古文献上称之为越窑的地方。
炉火纯青中的温婉之美
唐代中晚期,越窑生产进入高峰期。此时的越窑,深受吴越国朝廷的重视。据古文献及考古资料显示,吴越国王钱氏曾在上林湖低岭头、寺龙口等地设立官窑,专门烧制宫廷用瓷和贡品。这也许就是越窑在晚唐时富有神秘意味的“秘色瓷”。中期,有大部分产品采用裸烧,釉面呈色不均,有窑灰落在釉面的。胎体细腻,坚致,呈灰或灰白色。器物胎体制作精细,部分产品呈青黄色。中晚期开始,有匣钵装烧。胎体细腻,更加坚致。釉面光滑滋润,有玉的质感。这类器物在法门寺出土,称之为“瓷,秘色……”应该是唐代越窑最精美的典型器。其他器物的造型也比早期丰富,主要有碗、盘、执壶、净瓶、香熏、粉盒、罂、瓶、水盂、唾壶等,造型丰满精巧,线条圆润流畅。
唐代中期至五代时期的越窑,在造型风格上追求简洁流畅,线条柔美,给人以优雅大方之美感。
从造型上来看,唐代越窑青瓷,是从六朝的动物阶段为主进入了以植物为主的阶段。这是一个人类审美境界提升的标志。最普通的器形是碗,有腹壁斜收,玉壁底的;有深腹,花口如一朵优雅的花朵;还有敛口浅腹的平底碗、荷花碗、荷叶碗等。窑工常把执壶、杯、盏托、盘等这些器形做成瓜呆、蔬菜和花朵的形状。这是当时的一个普遍的装饰风格。器物造型的线条简洁丰满而流畅,趣味高雅,富有含蓄典雅的韵味。执壶的流在唐代早期是短的,随着时间推移,流逐渐变长,至宋代流几近长至壶口,而此时整个壶身亦逐渐拉高。盏托从东晋开始出现,有的中间有一个托圈,有的托盘中刻莲花纹。至晚唐五代时期,受到金银器盏托的影响,越窑也有烧造。中心托圈升高外围多饰有莲花纹,纹饰凸起,有浮雕感。器型优美精巧,这是随着饮茶习俗的风行而产生的一种器形,是茶具。也有人认为这类器形中,有的很可能是酒盏。随着不断出现的考古墓葬壁画新发现,该器形应该还有更加确切的分类。
另外,在装饰方面,唐代越窑追求单的青釉,釉面滋润失透,纹饰运用并不丰富,纹饰的表现非常含蓄优雅。主要装饰手法有刻花、划花、印花,褐彩,也有镂雕和绞胎,后者很少见。常见的纹饰有莲瓣、荷叶、海棠、折枝和缠枝花卉等,还有云龙、寿鹤等。印花多见于碗盘的内底,有阴线也有阳线,纹饰线条精致典雅。这种刻画纤细的线条,也许就是模仿金银器的制作工艺。刻划花亦常见于碗和盘的内壁,执壶的腹部及罂的颈部至腹部。用笔简洁,寥寥几笔就刻画出了花鸟的图案,画面自如而富有动感。虽然,同时出土于皇家墓葬还有金银器,但是,青瓷器物仍然保持了越窑特有的风格。褐彩绘画多见于钱氏家族墓出土的熏炉、罂、灯的整体上,主要的纹饰是云气纹。镂雕也是出现在熏炉及香熏上,特别是钱氏家族的水丘氏墓出土的熏炉,采用褐彩与镂雕相结合的手法,器形较大,表现出一种皇族的气派。
还有一种装饰手法就是碗和盘口沿采用花口的装饰。碗为深腹,敞口,沿碗的腹部,花口处至圈足跟部有等距离压印的竖凹纹线,使碗的形状像朵自然开放的花朵,形状优雅大方。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秘色瓷碗就是其中的一种。执壶的腹部亦有这种竖凹纹线的装饰,形状像瓜而被称之为“瓜棱”。这种装饰唐代最初出现时一般为四瓣,至晚唐五代逐步出现五瓣、六瓣,执壶的瓜棱装饰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