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太湖区域家庭蕨类植物盆栽管理技术
2017-07-13凌勇坚卢沈陈伟建
凌勇坚+卢沈+陈伟建
蕨类植物也称羊齿植物,因其叶子形状象羊齿而得名。它们喜荫、常绿,因其体态潇洒、叶形优美、病虫害少、易栽培、适合于小盆及室内放置等诸多优点,受到人们的喜爱。在环太湖区域,由于花鸟市场上有得出售,且价格便宜,再加之那里的气候环境又非常适合于蕨类的生长,观赏效果佳,因而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观赏性种植。
品种和习性
蕨类原产地在东南亚和非洲热带雨林地区,现在中国南方广大地区均有露天野生植物,品种非常多,且因地而异。据初步统计,蕨类植物大致有‘海金沙‘银脉凤尾蕨‘兔脚蕨‘纽扣蕨‘石化野鸡尾‘镰刀蕨‘肋骨蕨‘鱼尾蕨‘鹿角蕨‘岩蕨‘铁线蕨和‘金毛狗蕨等品种。
在环太湖区域,百姓家庭、办公室、会议厅、宾馆饭店、商厦内外放置的蕨类,几乎都是来自于云南、海南等常年气温较高、空气湿度较大的南方省份,因为那里的蕨类品种外形优美,更具观赏价值。其中种植得比较普遍的蕨类品种有‘岩蕨‘铁线蕨‘金毛狗蕨等(图1~3)。
尽管蕨类植物的科属很多,外形也各不相同,但其生长习性却基本一致。蕨类植物通常具有喜荫湿、忌干燥、忌水涝、忌强光直射、忌风吹、畏寒冷等特点,因而在环太湖区域不能盆栽露天越冬,以免连底冻。蕨类对土壤和肥料没有特殊的要求,但在肥沃疏松、富含腐殖质的弱酸性土壤中生长会更好。生长期间可偶尔施些稀薄液肥,以促使它长得更好,叶色鲜艳夺目,更显美观。
繁殖方法
因为蕨类都不会开花结果,所以只能靠叶背产生的孢子或根部和根须长出的幼芽、小株繁衍后代。家庭盆栽采用的繁殖方法通常是分株法,简单易行,除了冬季和盛夏以外,在其他的生长时段里均可以进行分株,且随分随种,成活率极高。
在环太湖区域适宜对蕨类分株的时间,有3个阶段:①在清明时节的4月份利用出室换盆时进行;②5~6月份的生长旺季;③9月下旬~10月中旬的生长好时光。由于蕨类植物株形小,繁殖速度也不算特快,因而分株换盆后的第2年植株整体外形观赏效果最佳,此时最好不要去翻动它,只要略加些新土即可。而到了第3年或第4年,当植株密度较大后,再进行一次分株换盆。分株换盆时注意勿伤到植物根部,一般将原株分为3~4丛,去除弱小、枯黄枝叶后,分别进行种植,或分离根茎上新生的植株另行种植。
南方的多数蕨类品种当处在阴湿温暖的环境中时,极易散落孢子自行繁殖,所以可挖取小苗另行种植,此时务必保持周围空气的湿度为70%~85%。当环境空气湿度不佳时,可以采用定时喷水的办法来改良,待小苗成形后,方可移到半荫处养护,接受散射光照,有利于其茁壮成长。
栽培管理
蕨类生性强健,只要了解其生长习性,选用优质土壤,管控好水分、空气、光照和温度等要点,就能培养出株形优美的家庭蕨类小盆栽。
土壤
上盆或换盆时用的土壤,以细沙为基土,掺入一定比例的菜园土、腐叶土、苔藓和小树叶即可,这既能作为其日后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又有利于其植根生长。盆底可加铺一层砂砾和树皮,以利于排水和透气。
蕨类是浅根作物,故所用的盆以浅盆为好。倘若为了美观,使用普通深度的盆,需在盆的底部加衬一层泡沫,来把土层抬高。
水分和空气
蕨类喜湿而不耐积水,当发现盆土微干时,就应该浇水,浇必浇透。当株盆放置在室内时,需注意通风和适度的散射光,否则易滋生病蟲害。必要时可定时移盆,让自然风吹吹盆土表面,以加快土壤中的水分蒸发和循环,有利于透气性和植根生长,使植株长得更加强健。
倘若将株盆放置于室外养护时,最好能放在树荫下或墙角边,这样既能沐浴到些许雨露,又能防止太阳光的直射,而且空气湿度高,有利于植株的健康生长。另外在空气干燥的高温天气时,应经常不断地给植株叶面和土表喷水,以增加周围空气中的湿度。
光照和温度
蕨类属喜荫植物,在寒冬适度接受一定量的直射光照可以使植株保持常青。而在其余的时段里,如春秋季,只能接受些许晨光和散射光,且还应处在空气湿度比较大的环境里。而到了炎热的夏季,尽量以荫为主,可以在清晨或傍晚接受少许散射光照。倘若发现蕨类的叶色过淡、发黄,就表明光线太强,还应注意遮阳或移位。
不同品种的蕨类,适宜的生长温度虽略有不同,但总体为15~30℃,当然无论是哪个品种,在18~25℃是最理想,生长较快。如果蕨类是在室外养护时,则当气温降至3~4℃时,就应移入室内养护,以免因气温再度下降,引起冻伤而枯死。当气温达到35℃以上时,蕨类又会处于假休眠状态,暂停生长。当秋凉气温下降时,又会再度焕发生机。
总结
总而言之,蕨类是家庭内较容易栽培的观叶类常青植物,无论是放置于室内,还是室外,均可以养护得比较理想。栽培管理时需要做到盆土不干、不积水,保持通风和冬天防冻,再结合观察和思考,就可以培育出株形美观、强健的蕨类盆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