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题预测

2017-07-13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能量梦想作文

1.埋头手机的时候,我们的心离彼此更远了;关注外表的时候,我们的品德更少了;忙着数钱的时候,我们的人情更淡了;急着前行的时候,我们的反思更少了……手机、外表、金钱、速度等等这些我们越来越在乎的东西,拥有它们的时候,我们是否失去了更多?

请以“ 其实没那么重要”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少于600字。

构思导写:首先,准确审题,拟好文题。“没那么重要”不能解读为“不重要”,不然就不符合题意了,注意拿捏好“重要”的尺度。再者,有些东西非常重要,比如“生命”“亲情”“友情”“诚信”等等,不能任性地拿这些话题写作;而有些东西是压根不重要,比如“垃圾食品”“网游”等等,更不可因为喜欢且有话可说就拿来写作。

其次,铺垫蓄势,引出主体。此题的写作,不宜开门见山,可以就生活中的一个具体场景入手,引出写作的主体。比如,写“手机”这个话题,不少学生就有过因为手机与爸妈发生冲突的经历,可抓住冲突最尖锐的那一刻起笔,这样可以写出事件的波澜,增添行文的美感。

第三,抒情议论,凸显主旨。如果写人记事,除了要努力借助各种描写刻画人物和掌握好叙事详略的节奏外,还要多多用心在字里行间穿插抒情议论。这样,作文中有丰满的人物,有动听的故事,有真挚的情感,有生活的哲思,必为一篇上乘之作。

(黄张颖)

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一位雕刻家正在一刀一刀地雕琢一块尚未成型的大理石,一个小男孩好奇地在一旁看着他。

不一会儿,雕像逐渐形成。头部、肩膀、手臂、身躯……一个美丽的女人出现在他的面前。

小男孩万分惊讶地问雕刻家:“你怎么知道她藏在里边呢?”

雕刻家哈哈大笑:“石头里原本什么也没有,只不过是我把我心中的女人用刻刀给搬到这里来了。”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主题。②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

构思导写:首先,审读材料,确定主题。此故事的主人公是雕刻家,故事的经过注意抓“一刀一刀地雕琢”“雕像逐渐形成”这两处,故事的结果“一个美丽的女人出现在面前”。这个故事指向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只有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耕耘,才能收获美丽的人生。故事中还有一句富有深意的话:石头里原本什么也没有,只不过是我把我心中的女人用刻刀给搬到这里来了。这句话可以解读为:做人先要有梦想(目标),梦想的实现源于心动加行动。材料作文,考生一定要学会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进行审读。

其次,遴选素材,写出新意。古今中外,有关梦想的故事不可胜数,而且无一例外,任何梦想的实现都不是源自幸运,而是锲而不舍地付出。这就要求考生在选择的时候既要高度切合材料中蕴含的主题,又要尽可能地富于新意,做到别人可能写的我绝对不写。当然,如果自己有较好的故事也可以拿出来大书特书,但如果只是实现学会骑自行车的梦想、实现拥有自己独立房间的梦想等陈芝麻、烂谷子之类的事情那就再好也不要写了。

(郑冬梅)

3.在生活中常常可见互让、谦让、礼让、退让、忍让等情景。让,是待人接物的素养;让,是宽宏博大的胸襟;让,是聪明睿智的取舍。

请以“让”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不少于600字。

构思导写:(1)审题要准。此文题审题不准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添加不准。此题为单字(单词)作文,除了要认真研读命题者给出的导语和提示语外,考生还要通过自己的添加来缩小写作的范围,明确写作的对象,锁定表达的主题。有的考生太粗心,写成“他让我重拾自信”“唐诗让我的生活如此芬芳”,毫无疑问,这两个“让”都不切合命题者的意思。二是理解不准。将“让”理解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对自己的没有限度的溺爱:好吃的“让”自己吃,好东西“让”自己用。这同样不切合题中“让”是素养、胸襟、明智的取舍的内涵。

(2)选材求新。亲情、友情、师生情是学生作文经久不衰的话题,但就此文题来说,很多学生一写亲情就是父母忍让自己青春叛逆;写友情也多是写朋友谅解宽容自己的自私无知;写师生情就是老师忍让学生的冲动鲁莽。全然不去用心挖掘生活中的新素材,使人读起来觉得千人一面,索然无味。殊不知这些都是在人们情理之中的事,写来并无新意,要写好又不是很容易。还有不少学生会借用“孔融让梨”的典故,但也比较老旧。其实,只要有心,学校的门卫、搬水工、清洁员、生活阿姨都有“让”的美德;更别说历史上的许多伟人,如尧舜禹让贤、周恩来三次谦让毛泽东等。

(3)心情感人。一些同学为了让所写的事情“感人”,所写的人物“高大”,就凭空编造或生搬硬套、任意拔高,结果出现了内容虚假的情况。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和真情实感,生搬硬造时就会闹出笑话。这类作文一旦被阅卷老师看出破绽,评分往往偏低。比如有考生为了美化人物,就编造公交车上让座的是一位腿有残疾的人或双目失明的人。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言为心声,情由心生,只有真挚的情感才能引起读者共鸣,这也是中考作文成功的关键。

(罗群英)

4.“正能量”是时下流行的词,它通过激发内在潜能,表现一个全新的自我,传递一种积极的心态、进取的态度、向善的力量。現实生活中,面对坎坷,人们需要激励自己积极向上;面对低效,公司需要鼓动员工奋力拼搏;面对弱势,我们需要及时伸出援手……

请以“ 需要正能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请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完成题目,然后写作。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④文中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⑤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构思导写:经常看到一些新闻材料,听到一些真实故事,或者引发我们热议,或者引发集体感动,热议的往往是负面的,感动的总是正能量的。比如有人遇到危急情况,甚至生命受到威胁,无人敢扶,无人救助,人性的冷漠、世态的炎凉令人深思……比如最美司机吴斌,德州“最美女医生”刘秀丽,最美教师张丽莉、谭千秋等人的高尚行为感人至深……这些事件都在证明我们生活的时代中仍然有善的因子、爱的种子广布民间,社会或者集体或者个人都需要正能量。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展开,人心与社会需要“正能量”源源不断地滋养,同时,也需激发、提升和传递“正能量”。它是美化大千世界的光与热,是消除社会毒瘤的白血球,有利于弘扬正气、提振士气、扬善抑恶,蔚然成风。只有“正能量”被积聚、被点燃、被运用,我们的社会才会越来越充满力量和温暖,我们的生活才会越来越精彩和幸福。时代呼唤正能量,让我们每个人都做一位正能量的传播者和传承者吧!

(史慧颖)

5.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我们的生命虽然短暂而且渺小,但是伟大的一切却正由人的手所造成。(屠格涅夫)

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萧伯纳)

一粒沙尘是渺小的,它们造成了巍峨的泰岱,一株小草也是一支造物的小旗,一朵小花不也可以壮一下春的行色吗?(臧克家)

构思导写:这是三则名言组合的材料作文。第一则材料从伟大产生的根源进行剖析,“但是”一转,重在表现“伟大”并非先天注定的,而是源于个体创造,用我们短暂而渺小的生命去书写伟大而壮丽的篇章。

第二则材料从“怎么做”的角度进行阐述,强调三个元素即自信、渺小、伟大,关键在于如何能变得伟大,自信无疑是一件法宝;另外,也启发人思考,诸如信念、毅力、坚持、奋进等元素都是成就伟大的成功因子。

第三则材料从渺小的价值进行分析,该句选自臧克家的《伟大与渺小》,用沙尘、小草、小花等意象,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伟大”的构成元素,强调渺小的重要性。只要将其放在合适的环境、适当的位置,就一定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总体来说,三则材料均围绕着“渺小与伟大”的话题展开。何谓“渺小”,渺小就是微小,渺小的特质是微细、被人漠视淡忘、微不足道、地位卑微、名不见经传等。何谓“伟大”,可以指人格的伟大、品格的崇高、气象的恢弘、规模的宏大、功业的卓著、灵魂的强大、价值的彰显等令人敬仰。

(杨宏兵)

猜你喜欢

能量梦想作文
能量之源
诗无邪传递正能量
梦想
开年就要正能量
凝聚办好家长学校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