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0年前我推动台湾开放两岸探亲

2017-07-13陈太曦

环球时报 2017-07-13
关键词:探亲李登辉台商

陈太曦

今年是两岸开放探亲30周年。回首两岸过往,从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台湾当局对大陆采取的“三不政策”(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到现在两岸全面交流,台湾开放探亲是促使两岸关系发展不断向前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台湾在做出这个重大决策前却有一番折冲与迂回,《环球时报》记者日前专访当年一手推动台湾当局开放探亲的“立委”、现为台湾“中国广播公司”董事长的赵少康。

“即使被抓起来我也不怕”

从台北市议员做起的赵少康,了解基层民众的心声,加上外省子弟的背景,让他一直关注早年来台的老一辈想念大陆家乡的问题。“或许我是初生之犊,才敢在当时向当局(行政院长)质询探亲的事”,赵少康说。

1986年12月,赵少康当选“立委”,1987年3月6日台“立法院”开议,在未事先与台当局高层打招呼的情况下,赵少康“立委”生涯中的第一次质询,就提出开放大陆探亲的话题。

赵少康回忆说,“当时台湾还未宣布解严,两岸还是敌对状态,开放人民赴大陆探亲是十分敏感的政治问题。我对行政院长俞国华质询:基于人道立场,时代的悲剧不应再由无辜的人民独自承担,政府应该协助台海两岸的离散家庭团聚,政府应该给予两岸家庭通信的自由,对于因思乡情切辗转回大陆探亲的民众,不应在其回国后给予不准再出境或停发养老金以及其他的处罚。”

这段质询迅速刊登在第二天台湾各大报纸的重要版面上,许多媒体不仅跟进报道,还有评论,但正反意见都有。

赵少康说,俞国华的答复很笼统,大意是“当前禁止对大陆亲友通讯、探亲是为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安定,目前必须继续采取这种措施”,但了解的人都知道,俞国华是没有权力做决定的。

赵少康透露,“质询完后,国民党秘书长马树礼告诉我,这个问题俞院长没法答复。我跟马树礼说,请您向经国先生转达,这个议题我会一直质询到底,即使被抓起来、关起来,我也不怕。”

“十天后,马秘书长又来找我,他说,我的意思他都一五一十跟蒋经国报告了,当时经国先生人在台北荣民总医院。他听了报告以后,沉思了很久才说:好吧,民间的事情由他们去。这意思是,人民可以去大陆,但官员还不行。那时是1987年3月下旬的事”。

1987年7月14日,蒋经国宣布台湾解除“戒严”。9月16日,国民党中常会成立由李登辉、俞国华、倪文亚、吴伯雄、何宜武5名中常委组成的项目小组,研议开放国民党老兵赴大陆“返乡探亲”的有关问题。

10月14日,五人项目小组在国民党中常会提出研究结论报告并获通过,原则同意除现役军人及现任公职人员外,凡在大陆有血亲、姻亲三亲等以内的亲属者,可以赴大陆探亲。第二天,“行政院长”俞国华宣布,自当年11月2日起可向红十字会登记探亲。此后“行政院观光局”也宣布开放台湾民众可直赴港澳地区观光,为两岸探亲铺路。

推动成立对大陆专责机构

赵少康说,获悉台当局宣布开放探亲后,他很兴奋,也相信“这个门一打开就收不住了”。

11月2日凌晨,还没上班,台北红十字会总部前就已人山人海,大家都在等这天索取表格登记填写。红十字会事先准备的表格甚至多次发完,只能一再赶印,可见人心思乡之情切。

赵少康多次在“立法院”质询探亲议题,他表示,台当局早先对赴大陆探亲是“不禁止、不协助、不鼓励”,一连串的“不”给人过于消极的印象。后来因应探亲而来的两岸人民交流交往等多种问题,1988年他又提出质询,认为台当局应设立一个专责机构来处理两岸人民的事务。

赵少康表示,当时大陆已有专责对台机构,但台湾还没有,也没有法律依据。他找了多名政治、法律学者草拟“两岸关系条例”,逼使台当局成立专责机构,但遭到一些官员反对。他说,“马英九(时任‘陆委会的前身——‘行政院大陆工作会报执行秘书)告诉我不需要提这个机构”。不久“立法院党团书记长”林栋召开党政协调会,大家在一张很大的圆桌上协商,“林栋递给我一张小纸条,李登辉在上面写道:绝不可以设置大陆事务专责机构”。

赵少康说,当时自己已有打算,如果台当局一直不成立专责机构,他会找民间企业和友人自行成立基金会,协助台湾人民处理他们遭遇的问题与困难。

后来民间呼吁成立专责机构的声浪愈来愈高,才有1990年12月海基会(具有官方性质的非官方组织)与1991年1月陆委会的成立。

“戒急用忍”让台湾错失良机

赵少康回想这些年,认为政治人物要有历史感,不能只看眼前。“如果1988年1月蒋经国去世前还没开放大陆探亲,估计在当时两岸氛围和压力下,继任的李登辉是不敢开放的”。赵少康认为,李登辉当年的“戒急用忍”,让台湾失去了历史机遇,台湾的发展在李登辉执政中期(上世纪90年代中)以后开始走了下坡路。

赵少康说,当年台当局搞“戒急用忍”,以致去大陆的都是中小型台商,这些中小型台商带过去的资金、管理人才,对大陆都有很大贡献,现在这些台商也都发展壮大。如果当时不搞“戒急用忍”,让大台商、大企业进军大陆,投资大陆,两岸不仅能共存共荣,台湾现在更不得了,但历史机遇过了就过了。

他说,回头看十年前,两岸的变化很大;再想想,十年后怎么看现在,只要看开,眼前的小恩小怨就不是问题了。政客与商人是不同的,商人要看全世界,政客只看眼前的选票。

针对当前两岸交流的低迷现况,赵少康表示,这应是暂时的。但他建议蔡英文当局,立场要一致,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变来变去如何跟大陆打交道?蔡当局表面说要维持现状,实际做的都不是维持现状的事,这样的“说话不算话”,不利两岸交流。▲

猜你喜欢

探亲李登辉台商
服刑人员离监探亲逐步实现制度化常态化
兩岸最快訊息傳遞管道 台商雜誌滿十三年 建立四地商業交易平台 同一刊號同步發行
少小离家老大回
台商會長齊聚台北挺國民黨
那些感動的聲音……
黨派雲集挺台商
老队长进城“探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