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耿瑩:从将军之女到中国文化遗产守望人

2017-07-13刘倩玮

绿色中国 2017年23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文化

文|本刊记者 刘倩玮

走进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浓厚的文化气息迎面扑来,满屋的纪念照片似乎在诉说着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成立以来所做的点点滴滴。在这里,记者见到了一代猛将耿飚将军之女,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的会长耿瑩女士。

敢想敢为,“画”出自己的传奇人生

出生名门的耿瑩从小随着将军父亲南征北战,在车马戎兵中度过了自己的幼年。如今她已78岁高龄,却丝毫未有服老之心,依旧以实干家的精神面貌活跃在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最前线,为抢救中国文化遗产四处奔走。在熟人眼中,她是热心、谦和的“耿大姐”,在文化保护人眼中,她是倔强、执着的“耿战士”,在两岸四地众多年轻学子们眼中,她是慈祥、和蔼的“耿奶奶”……耿瑩却笑着说:“我其实就是一个没读过多少书,但敢想敢做的老太太。”

的确,耿瑩从小就是个极有主见,勇于挑战自己的人。在北京制药厂工作期间她自学医学,并成功考取了北京中医学院的研究生。为了国画这个儿时的兴趣爱好,她37岁时开始潜心钻研,拜师学画,创作的《听琴》《文姬归汉图》《游园惊梦》入选了全国美展。在快50岁时,她更是出乎预料地选择只身到美国打拼。

初到美国的耿瑩一个英文字母都不会,一句英文都听不懂,她的朋友都担心她的生存问题,更别提做生意了。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耿瑩却信心十足,拍着胸脯说:“你们别小看我,给我三年时间,我能在美国‘横着走’。”

耿瑩从小摊起家,自己设计项链耳环,雇不起人卖就自己卖,不会说英文就手舞足蹈的比划。熟悉美国后,她便开始着手更大的买卖。

“我父亲当国防部长时,美国国防部长布朗曾访问中国,当时我父亲将我绘的一幅画作为礼物送给他。于是我就给布朗先生写了封信,夹着我和父亲的合影以及那幅画的照片。没想到两周后,布朗先生居然给我回信,邀请我去布朗的俱乐部。”不久后,耿瑩作为一名中国画家,走进了这个满是石油大亨、军火商、社会名流的上流社会场所。

在这里,耿瑩卖出了她人生的第一幅画。“当时有个在‘二战’时期发了战争财的美国人说他的前妻对中国很感兴趣,长得也像中国人,想让我帮他前妻画一幅肖像画。我于是以李清照为原型为她画了幅穿着古装,拿着古书,还配着李清照诗的中国味的肖像画。”凭此画,耿瑩名利双收,不仅拿到了2.7万美元的酬劳,还一跃成为美国上流社会最受欢迎的中国女画家。

事实证明,这个“凶悍”的北京菜鸟确实兑现了自己的“豪言”,不到三年时间,她就买了自己的房子,拥有了6亩土地和54裸果树。

谈起初到美国的那段艰难日子,耿瑩记忆犹新:“我那时候压力很大,有时候会突然开车到山上没人的地方大声哭喊,但我属于越挫越勇型的,喊完了继续前进。因为我知道虽然我是耿家的大小姐,但父亲的光环和功劳都是属于他的,我的光环必须要靠我自己的努力获得。”

在采访过程中,耿瑩数次强调,在她的一生中,只要她决定做一件事,无论大小,无论难易,她一定会有头有尾地把它做完,“我是一个喜欢画句号的人,做任何事都要有始有终。”

唤醒文化自信,让文化有家国情怀

作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后代,上一代人的熏陶,铸就了耿瑩坚韧的性格与敢想敢为的闯劲。而父亲从小的教诲和多年的从画经历,则让她与中国文化结下不解之缘。

耿莹和父亲耿飚

耿瑩的父亲钟爱国粹,小时候她偷弹房子老主人留下的钢琴,在父亲面前显摆的第二天,父亲就抱了把琵琶回来让她弹;中学时,耿瑩特别喜欢画油画,攒了一年零花钱买了个最小的油画箱,画起来正得意时,父亲却把她的油画箱给瑞了,说爸爸教你画国画;父亲也不高兴她看《复活》《红与黑》之类的世界名著,让她收起来,把《封神演义》和《西游记》塞给她让她看……父亲总是对耿莹说:“你是中国人,你首先要了解中国的文化,中国的文化你都没了解清楚就去接触外国的文化,这样你如何去糟粕取精华,为己所用?”

渐渐的,耿瑩开始关注中国自己的文化,并深深爱上了它。谈起什么是文化,耿瑩给出了一个简单的答案,在她看来,文化就是生活,是人类创造生活的总和。“我们坐着的沙发,吃饭时用的筷子……这些都是文化,文化包括方方面面,文化无处不在。”

十九大提到,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耿瑩看来,文化自信首先就来自于中国深厚的历史底蕴,“以文字来说,中国的文字是语义文字,西方的文字是语音文字,这就意味着每个汉字背后都蕴藏着深刻的含义,就拿‘茶’这个字来说吧,草字当头,中间一人,木字为底,人在草木之间。中国人崇尚自然,现代都市人活在钢筋水泥的世界里,‘茶’这个字告诉我们,人只有在喝茶时,才能体会到自然环绕在自己身边。西方文字是不可能有这种意境的。”当聊起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耿瑩难掩激动之情。

但对于现在一些忽视甚至轻视中国文化的年轻人,耿瑩也有着不少感慨和担忧。“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门户大开,各国文化纷纷进入中国,这是好事,但与此同时,外国文化也形成了一个包围圈,将我们的孩子包裹其中。孩子们开始染发、打耳洞……接受外国的一些他们认为新鲜、时尚的文化。当然,我并不反对这些,我只希望这些孩子们在沉迷国外文化时能认识到我们的祖宗有多伟大,我们的文化有多令人骄傲。”

耿瑩强调,中国文化要有家国情怀,汉字里的所有密码就是我们中国文化的根,传承中国文化,“承”是重点,没有“承”下来,谈何“传”出去,要让十三亿炎黄子孙从国家历史层面来弄清文化的来龙去脉。

从2007年成立起,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就一直通过各种项目,向世人发声,希望唤醒炎黄子孙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主动学习中国历史文化。2014年7月底,基金会与兰州大学共同主办了“2014两岸四地青年牵手丝绸之路行”的活动,组织近百名来自两岸四地的年轻学子们踏上甘肃境内古老的丝绸之路,体会沿途的风土人情、文化传统。

“所有中国人的骨子里都有一颗热爱中国文化的种子,只是因为各种原因,一些人心中的种子被埋没了。我们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要做的就是唤醒这颗种子,并让它在每个人的心中深根发芽。”耿瑩语气坚定,眼神中充满信心。

做颗“小灯泡”,照亮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之路

耿瑩对老祖宗留下的文化爱得深沉,她常说:“中国文化博大而精深,正是华夏的文明,赋予了我们中华民族自信、包容、刚柔并济、果敢、凝静而胸怀浩瀚的品质,使之多个民族和谐相融,历经数千年,演绎着知性‘人生’,启动着未来的每个瞬间,才有今天的自强不息。”

然而,中国文化遗产现状却不容乐观,过度开发、保护不力等多种原因,让中国许多文化遗产面临着消亡的巨大危机,如:敦煌壁画风化变质、皮影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续香火”困难……看到这一切,耿瑩感到深深的焦虑,基于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之心,经过4年奔波筹备,耿莹发起成立了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

“很多人问我,这么大年纪了,为什么还要这样折腾?或许是受我父亲影响吧,他们那一辈只有一个信念,就是解放全中国,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他们做到了,但没有做完。作为他们的下一代,身为‘红二代’,我要做些什么才对得起我的父亲,对得起他们靠双腿走出来的江山。”正是这种时间与经历凝结而成的厚重,让当时年近七旬的她坚毅地选择了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道路,选择了一份执着于追寻探索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理想的人生。

而对于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耿瑩则用“任重道远”这个词总结。“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一项重大的、长期的、全民性的伟大工程。中国文化遗产遍及祖国大地,单靠基金会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政府的支持、全社会的关注、大量人财物力的投入是保护现有文化遗产的迫切之需。如果每个中国人都能成为文化遗产的保护者,我们的理想就成功了一半。”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同样,保护好文化遗产也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只有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行为,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让大家从被动到主动,从意识到行为,将保护文化遗产当作每个中国人必须的事业,我们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在现实中才能永不褪色。

耿瑩形容基金会就像一个“小灯泡”,这个“小灯泡”的工作就是唤醒全国人民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照亮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之路。“生命不息,革命不止。为了让这个‘小灯泡’能24小时不间断亮着,我会使出我这老太太浑身解数。”

近年来,年过花甲的耿瑩仍坚持活跃在文化遗产保护的第一线,亲自参与文化遗产保护有关的研究活动。她与多位同仁一起,奔赴全国各地考察文化遗产情况,并组织了与德国特里尔文化遗产保护团体的交流会,希望通过国际间的合作找到保护文化遗产的最佳办法。在家乡,她与母亲及庆阳旅游局一起策划,将具有深厚民族特色的“庆阳香包”刺绣工艺品在北京的双年会展上推出,使这项民族艺术得以更好的发展;在贵州关岭县发现完整鱼龙化石,汇报有关部门主动协助保护,并积极推进贵州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的成功建立;考察云南孟连文化旅游资源,推进“孟连县民族文化博物馆”的建设……耿莹女士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所作的努力,数不胜数。

关于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的发展规划,耿莹介绍说,基金会将继续脚踏实地,开展各方面的工作,抢救各类人类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拍摄电视剧、纪录片、专题片,举办文化活动,积极参与政府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各项文化遗产保护活动。而对于保护抢救正在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会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不仅要用文字记录,还要运用影像等各种科技化的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可视的、动态的、立体的、原生态的保护。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中国林业重要文化遗产评定标准初探
Tough Nut to Crack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