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地理角度分析雄安新区如何带动经济发展

2017-07-13任枳潼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世纪中学

消费导刊 2017年15期
关键词:新区京津冀工业

任枳潼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世纪中学

从地理角度分析雄安新区如何带动经济发展

任枳潼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世纪中学

雄安新区位于华北平原中部,是京津冀地区城市农副产品侧供给来源地和工业生产腹地,2017年4月1日,国家正式发布了雄安新区的开发政策,将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疏解地和试验田。本文以高中地理课本中区位地理的学习思考,利用农业、工业和城市区位选择的相关原理,结合雄安新区建设热点,从地理角度解析了雄安新区建设在带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并通过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的综合分析,提出了对新区建设的未来展望。

区位地理 雄安新区 经济发展

一、农业区位分析

(一)雄安新区农业基础

农业建设是一切国家建设的根基,民以食为天,生产粮食的土地给了我们生产发展的可能性,因此,在谈及一切建设发展规划时,首先要考虑到当地的农业因素。雄安新区位于华北地区冀中平原,是北京和天津这两座超大型城市的腹地,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一直作为京津冀城市地区的农产品生产地和劳动密集型工业加工地,为京津冀城市输送新鲜农副产品和小型工业加工制品。雄安新区包括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在农业生产方式上属于旱作谷类种植与家畜饲养相结合的谷物家畜农业。

雄安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耕地面积广阔,农业人口众多,又有白洋淀丰富的水源,发展谷物家畜农业的社会自然条件十分优越。但由于华北地区受季风影响,降雨不稳定,时有干旱情况发生,对水资源的依赖程度高。另一方面,缺乏先进技术指导的农业灌溉方式和缺乏市场导向的农产品贸易方式也制约着地区农业的发现,城市化进程导致的青壮年人口虹吸也加速着农村老龄化和农业人口的流失。

(二)新区建设对周边农业的影响

1.新技术和专业人才的引进加速传统农业转型升级

新区建成后,水利、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将进一步完善,大量先进的农业机械和设备将投入使用,专业化人才将被引进,传统农业依赖降水和灌溉而产生的问题将得到解决。

2.新政策和新格局提升京津冀农产品腹地地位

雄安地区过去作为京津冀地区的生产腹地,一直承担着为京津冀大城市提供农副产品的生产任务,而不恰当的行政手段和不稳定的市场行情往往导致农户的亏损,新区建成后,雄安地区的农产品腹地地位将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总值和农户个人收入将得到稳定提升。

3.新枢纽和新平台开拓农副产品贸易市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演进和交通枢纽地位的确立,雄安地区将为周边农业开拓出一片广阔的贸易平台,凭借北京和天津农贸热点的引力,将会带来一次新的市场机遇。

二、工业区位分析

(一)雄安新区工业基础

从工位区位的单元中我们了解到,工业的聚合和分布分别受农业、社会、经济、环境四个方面的影响。雄安是农业大区,丰富的农副产品和劳动力构成了小宗工业品加工的基础,平坦广阔的地形和稳定的水源方便了工业联系,京津冀腹地的地理位置又为其商品销售提供了保障,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和丰富的能源使其具备多元化工业基地建设的基础。

(二)新区建设对华北地区工业的带动作用

雄安地区已有的工农业生产资源为新区建设后的工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必要基础,目前雄安地区的工业仍以劳动力密集的农产品加工业、电子产品制造业和棉纺产业为主,这些工业一方面保障了当地人口就业,另一方面,由于材料成本上升造成的利润缩减,劳动力密集型工厂工人的实际收入仍在平均水平之下。此外,工业排放造成的空气和水源污染是成为制约发展的一大问题。新区建设将促成传统工业的转型升级,首先要引进机械化设备和自动化车间,将智能、高效的生产工具投入使用。对于设备升级面临下岗的工人,要为他们提供再教育和再就业渠道,鼓励工人进入技术学校修习后加入技术性产业工作,从而完成低生产率工业到智能工业的转型。能源方面,新区建成后,地热能开发将进一步取代工业生产对火力发电的依赖性,从而促进整个华北地区的绿色进程。

三、城市与交通发展分析

雄安新区的建设深意究竟在何处?在解析新区建设对雄安周边农业和工区区位的影响后,我们要来谈谈,雄安建设对本地城市发展的影响。城市是聚落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成熟形态,气候、地形、水源等自然因素和人口、工农业、交通、教育等社会因素是影响城市类型和发展类别的重要参数,雄安以农业人口居多,城市发展程度低下,但具备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展潜力。从交通干线分布上看,雄安汇集了农副产品集散地、大宗工业品中转地和小宗商品加工地的资源,又有大广高速、津保高速、京昆高速、107国道公路作为内环,“五横四纵”的交通网作为外环,据悉未来三年内,雄安到北京的城际高铁联通后,从雄安新区的住房到北京二环的办公室将在一小时内无缝对接。这一变化将大大带动雄安地区的房地产建设,教育中心和生活服务中心设立的商业神经,人口和购买力热点将随着新区建设而进一步转移。

四、结语

北京和天津作为中国华北地区的两大特大型城市,人口数量和资源负荷程度已经接近饱和点,大城市发展中期所暴露出的种种问题开始制约着两大城市的进步,因此,需要规划出一个经济发展新区域,来承接和疏解北京城市发展的重担。截止到2016年,北京的城市总人口已超过两千万,流动人口超过八百万,住房、教育和交通问题成为了城市发展一大瓶颈。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雄安新区横空而出,这一新区的建立,将会在未来的百年之内,疏解北京作为经济文化中心的建设压力,共同助力北京的首都功能运行。十年前“京津冀一体化”战略被提出并投入规划,如今的雄安新区正是京津冀一体化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未来雄安将会对京津冀经济建设起到怎样的作用,让我们拭目以待,看这颗闪耀的巨星将如何向前迈进。

[1]马骥.雄安新区发展的战略思考[J].统计与咨询,2017,(02):40-41.

[2]常纪文.雄安新区的科学定位与绿色发展路径[J/OL].党政研究,2017,(03):22-24.

猜你喜欢

新区京津冀工业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工业人
雄安新区的期许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京津冀一化
养老“京津冀一体化”谨慎乐观看
宁波三门湾新区
“工业4.0”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