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军工产品研制方案的编写
2017-07-13施展翼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施展翼 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浅议军工产品研制方案的编写
施展翼 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GJB3206A-2010《技术状态管理》的要求,军工产品研制方案作为本企业技术状态文件管理要求中的分配技术状态文件之一,需要明确具体编制要求和编写内容。
军工产品 研制方案 编写
GJB3206A-2010《技术状态管理》中指出,技术状态文件一般分为功能技术状态文件、分配技术状态文件和产品技术状态文件三种,其中分配技术状态文件是规定了技术状态项的接口特性、从高一层技术状态项分配下来的功能特性和接口特性、附加的设计约束条件,以及上述特性的验证要求的技术状态文件。在本企业程序文件中也提出了设计部门应在方案阶段按合同要求编制文件,在工程研制阶段初期经顾客确认后建立分配基线,并形成必要的分配基线技术状态文件,其中就包括了研制方案的制定。
在查询各类标准文本后,本企业参照GJB4116-2000《卫星研制方案报告编制要求》,制定了企业内军工产品研制方案的编制结构和编写规定。
一、编制结构
主要结构包括:适用范围、研制依据、产品组成和工作原理、主要战术技术指标及使用要求、技术方案、试验验证初步方案、质量和标准化控制措施、研制进度安排、研制风险分析、任务分工、研制经费概算等内容。
二、编写规定
(一)基本原则
规定了企业内新研军工产品应按要求编制新产品研制方案。改进改型产品可视情编制。
产品研制方案必须满足研制总要求、研制合同或成品协议书的要求,并应贯彻相应国家标准、国家军用标准和行业标准等相关标准;研制方案应当体现出产品特点,详细叙述产品技术难点,突出分析该产品与同类产品的总体优势。
(二)主要内容
1.适用范围
说明研制方案的适用范围,包括适用对象和适用阶段等内容。
2.研制依据
列出经过批复的研制依据以及相关的国家标准、国家军用标准和行业标准。
产品组成和工作原理:可以结合图表,简要说明产品组成。同时简要说明产品工作原理,各组成部分完成的功能。
3.主要战术技术指标及使用要求
按照研制总要求、研制合同或成品技术协议,逐条列出主要战术指标、主要技术指标和主要使用指标。
4.产品技术方案
(1)产品设计思路:描述产品总体设计原则、设计思路和技术方案等。
(2)结构方案:按照研制总要求、研制合同或成品技术协议对结构的要求,进行结论设计,提出拟采用的结构设计方案。
(3)硬件方案:提出拟采用的硬件设计方案。
(4)软件方案:提出拟采用的软件设计方案。
(5)电源方案:提出拟采用的电源设计方案。
(6)接口方案:提出拟采用的接口设计方案。按照接口控制文件,明确功能接口和物理接口设计。
(7)环境适应性设计措施:提出为适应工作拟采用的环境适应性设计措施。
(8)可靠性设计措施:提出为实现可靠性要求拟采用的可靠性设计措施。
(9)维修性设计措施:提出为实现维修性要求拟采用的维修性设计措施。
(10)测试性设计措施:提出为实现测试性要求拟采用的测试性设计措施。
(11)保障性设计措施:提出为实现保障性要求拟采用的保障性设计措施,规划保障资源,提出拟研制的保障设备。
(12)安全性设计措施:提出为实现安全性要求拟采用的安全性设计措施。
(13)电磁兼容性设计措施:提出为实现电磁兼容性要求拟采用的电磁兼容性设计措施。
(14)人机工程设计措施:提出为实现人机工程要求拟采用的人机工程设计措施。
(15)元器件、原材料设计措施:提出为实现元器件、原材料要求拟采用的元器件、原材料设计措施。
5.试验验证初步方案
规划需要开展的试验验证工作,提出对产品进行试验验证的初步方案,包括研制试验、设计定型试验和部队试用等。
6.质量和标准化控制措施
(1)质量控制措施:说明为完成研制,在研制过程中拟采用的质量控制措施。
(2)标准化控制措施:说明为完成研制途径,在研制过程中贯彻落实标准化工作规定,拟采用的标准化控制措施。
7.研制进度安排
(1)项目周期:说明项目研制所需总时间。
(2)进度安排:从产品研制任务开始到结束,按照研制阶段和主要工作节点,说明时间进度安排。
8.研制风险分析
(1)技术风险:分别简述“引起技术风险的主要因素”、“技术风险的表示方法”和“技术风险的估算”等情况。
(2)进度风险:分别简述“引起进度风险的主要因素”、“进度风险的表示方法”和“进度风险的估算”等情况。
(3)经费风险:分别简述“引起经费风险的主要因素”、“经费风险的表示方法”和“经费风险的估算”等情况。
9.任务分工
按照分工分解结构,明确各项工作任务的责任单位。或者按照参与研制的单位,明确其承担的工作任务。
10.研制经费概述
对完成产品研制任务所需经费进行概算,并提供概算明细账目。
三、结束语
在本企业内,作为技术状态文件之一的研制方案,其编制要求和编写结构还应当与企业技术状态管理水平保持协调一致并不断完善,从而更好地为企业技术状态管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