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儒家中庸文化在智能时代的改进与交融

2017-07-13芦宇航天津科技大学艺术设计学院300000

大众文艺 2017年12期
关键词:中庸儒家文化儒家

芦宇航 张 琲 (天津科技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 300000)

论儒家中庸文化在智能时代的改进与交融

芦宇航 张 琲 (天津科技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 300000)

智能化的社会背景下,中国文化悄然落后于很多发达国家,难以引导世界思想流,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在发达的信息社会中,结合今日中国之成就,承载起中国文化复兴的希望,是广大知识分子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此重点围绕儒家传统思想——中庸之道等理念进行探讨,在智能化社会之中,何者当取,何者当弃,使儒家文化更好的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及提高个人修养服务。

智能化;儒家传统文化;中庸之道;道德伦理

智能化的社会,中国已远远落后于先进的理念与文化,再也没有古时那种影响世界的力量,能够为现今的社会发出最热的光。现今的社会,广泛使用的高端产品与奢饰品大多都是外国牌子,认可度与国内品牌相比相形见绌。由于近代战争和政治的因素,文化的断层导致中华文明无法承载起往日的辉煌。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诸子百家,花红遍地,尤其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等,是否可取其精髓之处,用做现今智能化时代的一种表述,使其意型皆备,在此围绕着传统文化的延续与继承,来探讨其与现今时代的智能化设计发展趋势之间的关系。

冯友兰说:“言中国之思想,可以儒、释、道三教代表之。”此处便由儒家等思想展开去,具体去分析这些融入民族血液里的国治思想及社会道德伦理怎样完美融入到今日日常生活之中。

儒家思想一度被帝王时期视为正统思想,其中庸之道被当权者用做统治工具来维持政治的稳固,成为传统文化的发源根脉之一,极具影响力。儒文化的思想核心是:仁、义、礼、智、信,被称为“五常”。三字经中有句曰“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中庸之道是儒家文化的实践观,指导处事为人之道。孔子如此阐释中庸之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1一句话精辟深刻地剖析了中庸之道思想的精髓是进行自我教育。“天命之谓性”是指善良是人的天性。“率性之谓道”指的是自我教育就是秉持人们的善良的天性去处理关系。“修道之谓教”指的是进行自我教育时要遵循人道主义原则去进行普教。这种社会观念的影响之下,对当时的审美及设计都产生的巨大的影响,即使没有明显的体现,也会融会在其精神里。包括建筑、瓷器、服饰、家具等诸多领域,而这些古物则为当时的思想文化提供了巨大的考古价值。

儒家美学思想的代表人物以孔子、孟子为尊,二者都是儒家文化的大师,推崇“仁”的思想,讲究仁者爱人。但就“仁”的思想而言,孔子更像是一个奠基者,而孟子而是将其推而广之、造就高阁的那个。个体的心里欲求同社会的伦理规范,二者的交融统一,是孔子美学的最显著特征。孔子针对“春秋无义战”提出了“仁”思想,但这个概念并不完整和具体,只初具形态,“仁”还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孟子则在“仁”的基础上将其具象化,并建立“性善论”来具体阐释其理论,并引申至政治的高度。由“仁”到“仁政”,是一种从社会道德到社会政治的一个飞跃,这种飞跃将能更好的巩固“仁”的观念,并能更好地施行“仁政”。

对于“中庸之道”,对于如今的社会不能说完全有益或有害,有人说它好,有人说它不好。很多事都不能盖棺定论的偏向某一个绝对面,在双重影响之下,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取之精华去其糟粕,以为之用不以为奉。

中庸之道,儒家处事为人之道,是儒家观念的精髓、法宝。是由孔子提倡、孟子构建的修身养性、力图天人合一、社会稳定的理论与方法。《中庸》原文之中,对中庸的定义如下:“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喜怒哀乐没有产生之时,叫做“中”;产生以后以气度控制,叫做“和”。“中”,是应保持的态度;“和”,是应遵循的理念。“和”与“中”同得,则可天人合一,万物繁育有序。北宋程颢、程颐《二程集》:“《中庸》之书,学者之至也。善读《中庸》者,只得此一卷书,终身用不尽也。《中庸》之言,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2《中庸》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合为一理。但“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意思是:国家是可以安定和治理的,爵位和俸禄是可以推辞的,快刀是可以去踩的,但中庸之道却是很难做到的。缘何会如此?我们从儒家思想对至今的影响来看,以孩子从小接受的教育来看:

现今的社会与儒家所产生的社会有本质区别,法制社会、国泰民安、民主自由、是一个信息化和交互化的时代。那么在这样一个时代中,学校中的孩子能否完全观念自由化,如同西方开放社会一样,强调个性,发觉自身潜力,成为人群中耀眼的那一个?不可否认我们试图正往这个方向前行,但背道而驰的景象也常伴左右。在中国普通大众家庭里,从开始懂事时,父母就苦口婆心的给我们叙述一些处事方法及理念,而这些思想如果追根溯源的话,可能本质上都离不开儒家文化,已然成为他们内心中的道德伦理观,渗透于日常生活中的大大小小事。比如,很多的父母会教导孩子不要太出风头,保持低调安静不大声喧哗。在学校中,不要与同学发生不必要的争执,能忍则忍。要听老师的话,以好好学习为主,不去捣乱不能做出格的事,。在家中要听父母的话,不做出可笑的事不胡闹等等诸多这样的事。总体看来,中国多数家庭及学校的教育都离不开此。这种教育制度下所培养出来的孩子大多性格敦厚老实,不爱出风头,不知道如何表现自己的才能,即使是自己所长也可能因为心理作用而埋没不为人所见。他们是传统教育老师眼中的好孩子。这些人处世有道德原则,但很多时候大众面前不主动去表现和坚持己见。同时由于不坚持己见,会不经意间妥协,这也是中国民众从众心理产生的一个根本性因素。很多的场合里你都会听到“随便”“怎么都行”。

由表及里,由外及内我们来阐述一下在现今智能化的社会中,这种现象的好与坏,究竟何者该取何者该弃,如何才能更好的提高国民素质,使传统儒家文化能够很好的为现今社会服务而不被其不符合发展趋势及阻碍我们发光发热的糟糠所左右。儒家的教育以修身养性为本,但其传统的思想例如中庸会使人们不敢有创新意识,只能落于人后甚至固步自封。中国的“山寨”技术的确很强,以至于被打上了中国制造的标签会被低看一等,缺乏自主创新技术,在智能化的社会不能很好的过渡,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传统儒家思想内在的社会因素影响。

儒家思想的封建等级制度把人分成三六九等,而且这种划分并非竞争得到的,而是生而具有的,命运不由自身决定的可悲制度。而目前的中国,在医疗、教育、生活服务、卫生条件等方方面面,农村孩子不如城市孩子,小城市孩子不如大城市孩子,更甭提官宦子弟了。这种想法似乎对大多数人而言是一种理所当然的想法。这种情况的出现,这种论出生、论血统的伦理思想出处在哪里?作为封建统治工具的儒家思想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由于甘为封建阶级的统治工具,被当权者歪曲的理论造成了民众的愚忠,造成了一种为当权者服务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当今的社会不得不说被很好的传承了下来,甚至当作一种规矩而被默认。与西方接触了诸多年的时间里,政治多次变更,但这种传统仍然从骨子里存在并根深蒂固的影响着。

而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民族不竭的动力。一个没有创新意识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如此来说的话,儒家中庸思想对中华民族还是有很大危害的,也是不能被忽视和否定的。

智能化的定义是指:由现代通信与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行业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汇集而成的针对某一个方面的应用。我们用的智能集合,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其技术含量及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智能化的概念开始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以及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依赖于机械智能的行为和语言表达,并没有人类可以分辨和纠正的头脑,因此对于智能化社会中儒家学派的观念更加应该辨识清楚。一方面不可忽视儒家伦理对我们自身发展及修养,以及对社会和归家发展的有利的一面,但也必须要看到现今智能化社会下出现的一些不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因素,或许现在还有些问题没有到必须要处理的地步,或许有些问题还是处于未被发觉,但是我们切不可不在意这些问题,也许有些已经烙在骨子里了,并没有为人所注意而已,我们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总之,儒家伦理文化作为我国的主体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今日的智能化社会中,也必定无法忽视其根深蒂固的观念。虽然其培育了能够弥补法律不到之处道德和规范,同时也培育出了许多美好的美德品质,但儒家伦理观本身作为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维护封建等级秩序的工具必定存在着很多不足甚至糟粕,阻碍今日社会前进的步伐,也不利于个体的积极发展。要提升我国的文化影响力,提升国民素质,必须从改善我们的传统文化着手。随着人们逐渐意识到这些问题,改良后的“中庸主义”,符合现今社会的 “仁、义、礼、智、信”应运而生。智能化的普及,更需加强对儒家中庸文化的进一步改进和融合,剔除糟粕,在不久之将来,能够更好的服务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新焕发中国文化之光彩。

注释:

1.出自《礼记•中庸》古本「三纲领」.

2.李世忠,王毅强,杨德齐.《大学 中庸》新论.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年:91-96页.

[1]陈小玲.信息技术正在改变我们的社会生活[J].商业研究,2001(1).

[2]段海燕,乌力吉. 工业设计方法学教学改革的尝试与探索[J].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10(3).

[3]康素娟.网络文化冲击下的传统文化发展思考[J].理论导刊,2009(11):65.

[4]李存山.儒家文化的“常道”与“新命”[J]. 孔子研究,2016(01).

[5]李存山.反思儒家道德的情感与理性[A]. 儒学的当代使命——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册)[C]. 2009.

[6]黄玉顺. 世界儒学——世界文化新秩序建构中的儒学自我变革[J]. 孔学堂,2015(04).

[7]朱璐. 儒家“中”道的政治哲学解读[J]. 哲学研究,2015(04).

[8]XUEZHU BAI,CHARLES NICHOLAS MORRIS. The Significance of Ethical Framework of Taoism and Confucianism in the Chinese Politics and Society[A]. Conference Proceedings of 2014 Asia——Pacific Management and Engineering Conference(APME 2014)[C]. 2014.

[9]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10]现代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及其相互关系《中国铁路》,2011(1).

猜你喜欢

中庸儒家文化儒家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人的伟大
中庸自明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与盈余管理
游览中华大地,体会儒家文化(二)
刘涛《音调未定的儒家——2004年以来关于孔子的论争·序》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ntheImportanceofCulturalFactorsinOralEnglishStudying
中国儒家文化视角下的跆拳道运动
从“以直报怨”到“以德报怨”
——由刖者三逃季羔论儒家的仁与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