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赵孟頫绘画理论及其书画艺术

2017-07-13湖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5级艺硕435000

大众文艺 2017年12期
关键词:古意赵孟頫画风

李 琴 (湖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2015级艺硕 435000)

浅谈赵孟頫绘画理论及其书画艺术

李 琴 (湖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2015级艺硕 435000)

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道人,謚文敏,别称为赵吴兴、赵鸥波、赵集贤等,他出生宋朝皇族,是宋太祖赵匡胤之子秦王赵德芳的后裔,后出仕元朝为官,他和那些誓不仕元的遗民一样,也在顽强地弘扬着民族的传统文化,不同的是,赵孟頫是通过弘道的有为形式,而遗民是通过守志的的无为形式,殊途同归,来达到他们的共同目的,即在文化上对征服者的反征服。他一生精于诗书画的创作与研究,本文主要阐述他的绘画思想及其在绘画作品中的显现。

一、“古意”说

“古意”的说法北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例如苏轼在评价其好友李公麟的绘画时说:“知其为轶妙而造神,能于吴道子之外探顾恺之、陆探微古意耳。”(《东坡续集》卷六)米芾在《画史》中也多次提及“高古”一词,如“余家董源雾景横披全幅……意趣高古。”但真正在理论和实践上对“古意”一词进行明确阐释的是赵孟頫。如《清明书画舫》子昂画并提拔卷中:“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今人但知用笔纤细,傅色浓艳,便自谓能手,虽不知古意即亏百病横生,岂可观也。吾所作画,似乎简率,然识者知其近古,故以为佳。”

“古意”论的提出,与当时画坛流行的南宋院体画风末流有极大地关系,其末流无不沦于燥露险奇或破碎纤靡;成为近世粗野、躁动画风的代名词,今人虽以水墨苍劲之名对南宋山水画风重新进行检讨,但画派末流的恶性发展,确实为当时画家们所要进行革新的。赵孟頫对南宋马远派的纤细刚劲的线条,或傅色浓艳、粉脂气息浓厚的画风深恶痛绝,他要冲破近世画风,借助北宋、五代和唐人的传统(即古意)另辟蹊径将元代绘画艺术带入另一个新境界,以唐、北宋的正统技巧作为绘画的“原道”,以“古意”开创元代画坛的简率之风,从而重建古朴率真、温馨蕴籍而又清新典雅的美学品格。

二、“古意”篇作品欣赏

《红衣罗汉图》卷,纸本重设色,画面描绘大树下磐石上,侧坐一红衣罗汉,平伸左掌作示人之状,另纸自题:

“卢棱迦罗汉像最得西域人情态,故优入圣域,盖唐时京师多有西域人,耳目所接语言相通故也。至五代王齐翰辈,虽善画,要与汉僧何异?今仕京师久颇尝与天竺僧游,故于罗汉像自谓有得。此卷余十七年前所作,粗有古意,未知观者以为如何也。”

可知此图是“刻意学唐人”的实例,不仅学其然,并学其所以然。卢棱迦的罗汉像真迹虽不可见,但唐人佛像,无论卷轴、壁画,都还有大量遗存,或白描或重彩,大抵奔放豪迈如天马行空。此图虽学唐人却不袭其貌,用线凝重,傅色浑穆,气格深静沉着如老僧补衲,罗汉的形象刻画更如石雕像,似在其中冻结了巨大的默如雷庭的心理能量,与树石的苍莽沉郁达到“物我同化”,可见,《红衣罗汉图正是赵孟頫以古意之名对晋唐以来的人物画风进行一次集大成式的学习与检讨。

《秋郊饮马图》卷,绢本重设色,描绘秋郭平原溪涧,林木萧疏,一林木奚官驱策骏马数匹,或饮水,或奔逐。其画法唐人高古,略参宋人文秀,在马的造型上,依然看到他学习李公麟的痕迹,线条流畅劲利,清丽洒脱,据戴表元《题赵子昂摹龙眠飞骑习射图》称:“此卷初本龙眠元丰间试院所做,子昂犹未涉世,故学问之气可掬,开元数四,令人洒然。”由此可见,赵孟頫在年轻时便对此图用功颇深,但画中的树石坡陀,混穆遒迈,工整严谨中透露出逸趣,又是典型的元画风规。这样,唐的高古也好,宋的文秀也好,通过特定的图示变换和背景烘托,又完全融化在元的简率蕴籍的氛围之中,为“戾家”而兼“行家”之作,正标志着由宋而元,由画工画而文人画过渡转接的特色。

三、“书画同源”论

工细浓丽,主要是画工画的作风,尤其是南宋画工画的作风。简率萧散,主要是文人画的作风,尤其是元代文人画的作风。

文人画历史悠久,高峰时期在元代,在当时政治绝望与民族歧视等的环境中,文人士大夫于庙堂无望,愤而转到书画艺术修养上,将书画作为自我精神调节的一种有效手段。在此进程中,首先由遗民钱选提出了书法与绘画的紧密关系,赵孟頫、柯九思等辈进而直接强调书法入画的必要性,后期元四家的绘画思想成为有元一代文人画学的高峰,如倪瓒提出的“逸气”思想,甚至是刻意描绘梅、兰、竹、菊等题材成为文人画的经典符号,标榜艺术家的节操。赵孟頫既是书家又是画家,他主张以书入画,以写代描,注重笔法的应用,提出了“书画同源”的理论。如赵孟頫《题秀石疏林图卷》:“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赵孟頫创造性的把自张彦远以来的书画同源的理论拓展到了书画的实践方面,通过书法入画,强调文人画家在实践中的主体性,彰显文人的个性和修养,同时使得笔墨这一本体的价值从叙事的身份中脱离出来,获得独立的审美价值,从而使中国画进行了一次语言本体的转向,为后来明清大写意绘画风格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赵孟頫的这种绘画思想及实践,即是艺术家个人的一种修养的呈现,同时也暗含了中国画线性发展的历史叙事模式,在他的影响下,众多画家风从云集,极大的拓展了赵氏的绘画思想,解决了文人画的形式问题、意境问题,使文人画自此后成为统治画坛几百年的正宗的主流样式。

赵孟頫绘画实践中以山水画成就最高,影响也最大。他的山水,风格面貌极多,举凡唐、五代、北宋以后的名家如:李思训、李昭道、董源、巨然、郭熙、赵伯驹,直到同时的钱选,无不在他师承的范围之内,唯独对南宋院体回头不顾。董其昌认为是“有唐人之致而去其纤,有北宋人之雄而去其犷”,其可以作为对赵氏山水的总体评价。具体而论,其青绿的的画风,有钱选而上追二赵、二李,取其精工而去其刻化,从而形成松灵活脱的风韵;其水墨的画风,融董巨的温润华滋与李郭的气象森肃于一炉,从而形成典雅蕴籍、秀润清丽的风貌。

四、“书画同源”篇作品欣赏

《鹊华秋色图》,纸本淡设色,画面描绘济南郊外的华不注山和鹊山,华不注山用荷叶皴,主筋分明,形式峭拔,设石绿色,山顶微染石青色;鹊山用披麻皴,山峦浑厚,凝重深静,设墨青色。两山间洲渚掩映,杂木丛林,水村山舍,渔人黄羊,散散落落地点缀其间,景象十分萧疏,浓于田园诗的音乐节律。树木有作蟹爪枝的,也有点红叶的,提醒了“秋色”的主题。用笔落墨,极为沉着,笔路清晰,笔笔送到,笔韵渴润,萧散而又简率,具有浓郁的书法韵味,实开黄公望、王蒙之先声。画面弥漫着宁静与淡逸的情趣,这正是文人士大夫所向往的。

五、影响和地位

赵孟頫的理论建树和创作成果已如前述。论其影响,他是元代画坛上公认的领袖人物,元代的知名画家,有的是他的朋友经常在一起切磋画艺,共同提高;有的是他的亲属和后辈,大多拳拳服膺,直接受过他辅导的;还有一些民间画工,也经常出入于他的门下。至于间接受到他的理论思想和笔墨技法影响的,为数就更多了。陶宗仪称其为“国朝第一”;董其昌称其为“元人冠冕”,并认为整个元代画风因他而“提醒品格,眼目皆正”绝非过誉。到了明代,则以“吴门画派”的领袖文徵明受其影响最深。

指导老师:李也青

猜你喜欢

古意赵孟頫画风
中正平和——王栋山水画中的古意
杭州六品书院作品展
寻找古意的配色
上篇 笔走龙蛇 冠绝古今
讨源皇象 规模右军 试论赵孟頫对章草的复兴
临帖赵孟頫《洛神赋》
古意流转——评改琦《红楼梦》画的艺术风格
诗人玩微信,画风很奇特
画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