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小博物馆志愿服务发展方向
2017-07-13焦作市博物馆454150
刘 静 (焦作市博物馆 454150)
浅议中小博物馆志愿服务发展方向
刘 静 (焦作市博物馆 454150)
自1907年,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首次开展博物馆志愿服务工作以来,博物馆志愿服务已经在世界上走过了一百多个年头。中国博物馆志愿服务工作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到了今天博物馆志愿服务工作已经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发展至各省市省会城市,以及一些地级县市。中小城市博物馆志愿服务工作,也随之日渐兴盛,了解博物馆志愿服务工作发展现状,探索中小城市博物馆志愿服务工作发展方向,对文博工作者来讲是一项非常具有意义的事情。
一、中小博物馆志愿服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志愿服务队伍,是一只义务奉献,不计报酬的工作队伍,其自发性决定了队伍人员流动性相对较大这一特点。博物馆志愿服务队伍流动性大,原因主要有四方面:一是志愿服务时间利用效率不高;二是没有较好的施展才华;三是志愿服务任务不明晰;四是未获得感谢,缺乏成就感。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加强文博志愿者管理,成立专门的博物馆志愿服务管理体系,巩固志愿者服务阵地。
二、结合博物馆志愿服务者访谈,探析中小博物馆志愿服务发展方向
1.注重引导、培育、发展专业的志愿服务队伍,建立流动博物馆,让志愿服务队伍更加专业
访谈中,部分博物馆志愿者表示接受的岗前培训或者专业培训比较少,志愿服务活动具有随机性。
您参加博物馆志愿服务活动初期是否参加了相关专业培训?
首都博物馆有针对新入选志愿者进行相关专业培训(首都博物馆志愿服务者)
没有。(焦作市博物馆志愿服务者)
中小博物馆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通常是基于对地区文化的热爱,对文博事业的热爱,期望通过活动的参与学习更多相关知识,了解地区文化。文博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要结合志愿者的服务意愿和心理需求。通过展览的筹备活动、讲解活动的参与,帮助他们积累知识,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交际能力、组织能力。
通过博物馆志愿服务工作哪些方面得到了锻炼?哪些方面的学习和成长不足?
待人接物,与人交流能力得到了锻炼。专业知识还有待提高。(首都博物馆志愿服务者)
交际能力、组织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不足:专业知识以及业务能力。(焦作市博物馆志愿服务者)
开展流动博物馆系列活动,指的是让博物馆志愿服务人员带着文物展板、复仿制品、互动节目等项目,走进学校、社区、以及其他社会场所,普及文物知识,宣传历史文化,解读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博物馆志愿者走进基层,走入民间,不仅锻炼了博物馆志愿者的服务能力、讲解能力,更推动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文物知识的普及,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文物保护活动中。
在中小城市,因宣传不到位,以及文化意识觉醒程度等原因的限制,并不是每位市民都能走进博物馆参观文物。博物馆志愿者可以通过文物复制品,宣传展板等资源,把文物知识信息带给市民。还可以通过文物复制品的制作介绍、修复说明等操作性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文物、保护文物。流动博物馆提供了一个平台,让志愿服务人员将自己的才华和专业同服务工作结合起来,还可以通过这一平台将本土居民的日常生活、风俗习惯汇集起来,通过志愿者传递出去。
2.丰富文博志愿服务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博物馆志愿服务者的服务内容不应局限于讲解、知识传播。焦作市博物馆志愿服务者逯军良,一个文物爱好者,多年以来,坚持从事文物志愿服务工作,多次参观国内各地文物展览,与各地志愿者保持沟通交流。2016年1月,逯军良的同学史林发现一通英文墓碑之后,第一时间通过逯军良联系焦作市博物馆,在志愿者和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随后将英文墓碑收藏于焦作市博物馆内。
这些志愿者因为对文博事业的热爱而加入到服务队伍中,他们更喜欢多种类型的志愿服务活动,希望通过活动丰富知识、拓宽视野,传递知识,实现个人价值。
目前,不少地方性博物馆志愿服务工作以讲解为主,但讲解工作开展的基础是具备一定的文博知识,因为只有充分了解博物馆内的文物,积累相关知识,才能更好的传递文物知识。简单机械的背解说词给观众留下印象很困难。可以开展更加丰富多彩的活动,帮助志愿服务人员融入文博工作。通过专家培训课堂,提供相关学习机会,引导志愿者深入了解展览中的文物和其背后的历史意义。还可以开展“文物知识周末课堂”等讲座,普及本地区历史文化知识,文物发掘知识,和《文物法》等各方面的知识。
哪些博物馆志愿服务活动更吸引你?
除了讲解,更喜欢博物馆不断推出层出不穷的活动,比如知识讲座、参观学习等,但是活动很少。(焦作博物馆志愿服务者)
国博、故宫的志愿服务很吸引我,因为在国博和故宫讲解的老师,知识储备都超级多。喜欢朋朋哥哥组织的活动,包括线上讲解以及线下的一些参观活动。“朋朋说”就很有意义,每天抽出来几分钟,为小朋友讲解一个文博小知识。(首都博物馆志愿服务者)
给志愿服务人员更多的机会和平台,现有活动如参加修复大赛,讲解大赛等活动,主要针对文博从业人员,志愿服务人员没有享有广泛平等的参与机会,给志愿者提供展示机会,和交流平台,提升志愿者的服务能力和水平。鼓励志愿服务者挖掘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让他们在解读文物,再读历史的过程中,交流切磋,增添其对文物的感情。
3.完善对博物馆志愿服务者的管理工作,完善志愿服务奖惩机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对博物馆志愿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加强对博物馆社教工作的重视,以及志愿者的培养。(焦作市博物馆志愿服务者)
希望首都博物馆能像国博官网那样,把志愿者服务时间公布出来,便于观众听取志愿者讲解。(首都博物馆志愿服务者)
成立志愿者管理小组等志愿者管理组织,明确对博物馆志愿服务工作人员的要求,工作职责,提供岗前培训和必要的保障,明确志愿者的服务时间、内容,签订合约和服务承诺。部分地区博物馆采用承诺服务制度,通过预约,公示,服务这三个环节,协调志愿服务人员和有参观需求的人员,调节供需,增强志愿者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感。
完善博物馆志愿服务人员激励机制,通过制定激励办法和考核标准,评选优秀博物馆志愿服务人员,并颁发证书,给其提供精神奖励。
三、结语
博物馆志愿服务在国内发展仅仅二三十年的历史,服务领域已经涉及讲解、社会调查、组织活动、文物征集等多个领域,服务人员涵盖了学生、退休人员、教师、企事业单位、公务员等各种职业群体,形成交流机制,成为扩大博物馆社会影响力的重要人际传播渠道。应重视博物馆志愿服务者的培养、管理机制的建设,强化业务培训、理论培训,搭建志愿者交流平台,提升志愿者的服务能力、服务水平,丰富志愿服务活动形式,鼓励博物馆志愿服务工作走进社区、学校、军营等基层单位,让这支充满活力与生机的队伍,成为启蒙更多人了解历史文化的生力军,为增强博物馆的影响力而战斗。
[1]刘云.《对首都博物馆志愿者工作的几点认识》.载《首都博物馆论丛》 ,2014.
[2]党秀云.《论志愿服务的常态化与可持续发展》.《中国行政管理》,2011(03).
[3]单霁翔.《博物馆的社会责任与城市文化》.《中原文物》,2011(01).
刘静,焦作市博物馆助理馆员,深圳大学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