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面对两个孩子间的冲突?

2017-07-12冯颖

为了孩子(孕0~3岁) 2017年7期
关键词:睿睿餐椅扶手椅

拥有两个孩子的生活,对于绝大多数家庭来说都是既陌生又未知的!未来的一切都不在我们的知识体系、经验体系之中,我们惶惶然地面对着一个全新的世界!特别对于新晋二孩妈妈来说,各种未知挑战扑面而来,真的有可能把我们打倒哦!

椅子公约

我们家有五把餐椅,一把带扶手,四把不带扶手。

之前,带扶手的那把餐椅一直被杭杭霸占着,一开始大家觉得带扶手的比较安全,所以自打杭杭不坐宝宝椅开始,他就一直在这把椅子上吃饭。

随着睿睿的长大,睿睿也开始不用宝宝椅了,可杭杭还是不愿意让出这把独一无二的椅子,睿睿就只能坐一把和爸爸妈妈一样的、不带扶手的餐椅。

一开始,还算相安无事,当睿睿提意见时,妈妈还可以通过抱着他吃饭、安抚一下给糊弄过去。

可现在,睿睿已经4岁半了,他不愿意再做那个委曲求全的小受气包了,他也想和哥哥平起平坐。所以,一到吃饭时间,他俩就要为了谁坐那把带扶手的餐椅吵闹一通。

妈妈一开始提议,谁先坐上算谁的。

可杭杭凭着身高、体力、速度优势,每次都率先占上。而睿睿呢,就算偶尔领先坐上扶手椅,也几乎每回都被杭杭一屁股挤下来。所以只能乘着哥哥偶尔不在家吃饭时,才能安心坐在扶手椅上吃饭。

所以,妈妈的提议一直没能得到公平执行。每次抢椅子,都以睿睿失败而告终。

这天早餐时间,睿睿率先坐在了扶手椅上,杭杭一看,也一屁股坐了上去。

“我先坐上来的,今天该我坐!”睿睿当然不乐意啦,可他怎么推也没法把哥哥推下去,反倒被哥哥顶在了椅子的后半部分,够不着桌上的早餐。

这下,睿睿终于提出了严重抗议:“妈妈,为什么每次都是杭杭坐扶手椅,这不公平!”

好吧,妈妈一直都秉持着无为而治的原则,不求助不干预。这次宝贝求助了,那怎么也得干预一下吧:“你们看,家里就这一把扶手椅,你们俩都想坐,怎么办?”

“这把椅子本来就是我的!”杭杭一直觉得椅子是他的,他打心眼里不同意妈妈提出的那个“谁先坐上算谁的”的建议!

“你已经坐了好多次了,这次该我坐了!而且,今天是我先坐上来的!”睿睿觉得椅子是大家的,应该轮流坐。今天他先坐上,怎么也得算他的了!

“杭杭,首先,这把椅子是我们大家的,虽然以前一直是你坐,但也不是你一个人的。”我先得和杭杭明确椅子的归属权属于大家。

杭杭没说话,就算是默认了吧!

“扶手椅只有一把,你们俩都想坐,那么我们就得来想个办法了。妈妈之前的提议我也觉得不太合理,这样吧,你们俩一人出个主意,我们再来商量最后怎么办,好吗?”我把问题抛回给他们。

俩人别别扭扭地挤在一把椅子上,都一脸不高兴!但看得出来,都在动脑筋想办法。

过了一会,杭杭说:“一、三、五、七我坐,二、四、六睿睿坐!”这对他来说已经是个很大的让步了。

可睿睿不同意:“不行不行,那样还是他多坐一天!”

“好,那你出个主意!”我就跟个辩论会主持人似的。

睿睿说:“早饭我坐,中饭和晚饭杭杭坐!”

妈妈一听都乐了,那不更便宜杭杭了嘛,这下总该同意了吧!

可出乎意料的是,杭杭坚决不同意:“不行!等开学了,睿睿的中饭和晚饭都是在学校吃的。他在家只吃一顿早饭,这不等于他在家的时候都是他坐嘛!”好吧,想得可真够远的,我实在是佩服!

“你们都不同意对方的意见,那可怎么办?咱们再商量商量!”这下我可不轻易提意见了!

我的本意是希望他俩自己商量出个结果,可一直在一边旁听的外婆忍不住了:“你们俩轮流作主嘛,一星期听杭杭的,一星期听睿睿的。”

老妈让他俩自己提出这个建议多好啊!你怎么又按捺不住啊!我内心那个呐喊声啊!简直都快喷薄而出了!

杭杭反应多快呀:“好!就这么办!”

睿睿也同意!

于是,我在A4纸上特别正式地写下了他俩人生的第一份合约。在落笔的过程中,睿睿也修改了自己的提议,在他的主导周也改成和杭杭同样的方案,于是就有了“椅子公约”!

他俩特别正式地在合约上签下了自己的大名。妈妈、外公、外婆作为见证人,也煞有介事地签名作证!

说实话,这公约的规则既不简洁也不明了,我也根本记不住哪周该谁作主。可他俩却奇迹般地良好默契地执行着这个公约,相安无事,再也不为扶手椅争吵了!

不过,更多原因的也许是,他们在合约商议和签定的过程中,得到了彼此的尊重,得到了公平的对待,所以“扶手椅”也就失去了权力斗争的象征意义,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吧!

直到昨天,睿睿突然发声说:“我不想再坐扶手椅了,都让杭杭坐吧!”

看来,他俩对扶手椅都已经失去兴趣了!

冲突,成长的必修课

冲突,是二孩家庭的主题词,妈妈、好吃的、好玩的,任何你能想到或想不到的东西,都有可能成为两个孩子之间争抢的对象,甚至引发一场战争!据一份国外高校心理学研究数据显示:“3~7岁的兄弟姐妹平均每小时发生3.5次冲突。2~4岁的孩子之间发生冲突的频率最高,高达每小时6.3次,即每10分钟超过1次。”

虽然“冲突”一词不讨人喜欢,它会让孩子们行为失控、让父母们情绪失控!但是,在它不那么美好的外表下,“冲突”却承载着孩子们丰富而又美好的成长!

如果没有同伴冲突,孩子们不会接触到那么多与自己全然不同的同龄人。他们的想法、他们的经历、他们的个性、他们的处事方式,都是自己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在受到最初的冲击之后,孩子们会对自己的想法和认知产生怀疑。这种怀疑和自省是特别有意义的!在这种矛盾与冲突之中,孩子们原有的认知水平就发展升级了。这将成为他们不断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动力。

如果没有同伴冲突,孩子们也没有机会体验到那么多种不同的情绪感受。在冲突过程中,孩子们会尝试着去学习适当控制自己的情绪状态,并且,他们会尝试着从同伴的表情、语气、动作中来辨别对方的情感状态。这将成为他们理解他人、体量他人的源泉。

如果没有同伴冲突,孩子们将丧失可贵的早期社会技能的学习机会。他们不清楚自己行为的后果将会是什么,不知道哪些行为会对自己解决问题有帮助,也不清楚哪些技能会让自己顺利实现目标。而这种行为预判能力和自我行为控制能力,对于每一个成年人来说是多么宝贵的经验啊!

既然冲突有这么多的好处,并且它又如此无处不在,那么作为父母来说,我们又该如何面对这门让我们又爱又恨的“成长必修课”呢?

Tips:冲突处理的有效回应

1. 承认感受:表明已经了解孩子们对彼此的愤怒,承认孩子的感受。仅这一条就能够帮助他们冷静下来。

2. 尊重倾听:以尊重的态度聆听每个孩子的解释,给孩子机会阐述自己的理解和立场。

3. 认可难度:表示出对问题困难程度的认可。

4. 表达信任:表达出对孩子们能力的信任,相信他们能够找出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5. 离开现场:让孩子们自己处理。对于低年龄孩子,父母可陪伴在旁,但請让孩子自己拿主意。

作者简介:

冯颖,两个男孩的妈妈,浙江大学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著有畅销书《二孩时代》。

微信公众号:二孩时代冯颖endprint

猜你喜欢

睿睿餐椅扶手椅
场景化思维下的儿童公共餐椅设计研究
美术生的追梦之旅
萌白治愈
赏识理解 静待花开
多功能儿童餐椅设计研究
基于节点特性的现代风格实木扶手椅分类
死而复生
儿童餐椅用处多谨慎选择很必要
犯愁
犯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