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F大调小提琴奏鸣曲》op24第一乐章音乐形态学与美学分析
2017-07-12乔雁
乔雁
【摘 要】本文的研究着眼点是《F大调“春天”奏鸣曲》op24的第一乐章,并从音乐结构分析入手,继而揭示音乐作品的美学特征和情感内涵。
【关键词】贝多芬; F大调小提琴奏鸣曲;音乐形态;美学
中图分类号:J62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066-02
贝多芬一生写有10首小提琴奏鸣曲,从写作的时间跨度来看,这10首奏鸣曲在前后15年间完成(1797年-1812年)。从人们对贝多芬一生创作的大致分期来看,这些奏鸣曲都涵盖在早期与中期之中。在这10首小提琴奏鸣曲中,最著名的要数《F大调“春天”奏鸣曲》op24与《A大调“克莱采”奏鸣曲》op47。本文的研究着眼点是《F大调“春天”奏鸣曲》op24的第一乐章。
一、音乐作品介绍
《F大调小提琴奏鸣曲》op24,大致写作于1800年至1801年之间,是献给莫里茨·冯·弗里斯伯爵的作品。
在体裁结构上与海顿、莫扎特的同类作品大致相同,由习惯的四个乐章组成。显然,“春天”这一冠名与他的其余作品一样,都是后人给加上去的。相信“春天”二字是基于作品第一乐章开头那个灵活舒畅的主题意境,就像《“月光”奏鸣曲》的取名,是基于第一乐章那个柔板的意境一样。
本曲①属于贝多芬的第二时期作品,海顿、莫扎特的影响已全然抹掉。与具有强烈个性的作品23号相比,也可发现其套曲的整体结构已从三乐章扩展到四乐章,展开部形式的进步及小提琴的音乐也已迈向新境界,自由奔放的浪漫主义倾向也愈发显著。
二、音乐结构分析
这是个以奏鸣曲式框架写成的乐章,乐章的全过程大致呈现为明显的四大板块:第一块,1-87小节,从所用的音乐素材和不同主题间的调高布局来看,具有典型奏鸣曲式呈示部的基本特征。第二块,87-124小节。从其素材的引用及发展方式来看,这部分具有鲜明的奏鸣曲式展开部的特征。第三块,124-232小节。从这部分的素材及各主题的调高布局来看,表现出奏鸣曲式再现部的基本特征。第四块,232-247小节。从其音乐素材的选择及整个部分的调性与调高情况来看,具有乐章终结的收拢功能,那是尾声的常见写法。
主题一出现,那活泼、流畅的旋律就给人一种春意盎然、心情舒展的感觉,使人联想起春天大自然那种充满生机的美景。
明朗、流畅的第一主题(第1—37小节)首先出现在小提琴独奏部分,钢琴以分解和弦予以衬托,完全终止于主和弦上。这一乐段由二分音符与十六分音符的回音音型组成的主旋律,仿佛和煦的春风飘荡在乐曲的开头,人们可以从这一段轻松愉快的旋律中呼吸到春天的温暖气息。从第11小节开始,主题转由钢琴呈现,仍以F大调开始,几小节后又通过离调转向C大调。在这一片断中,小提琴以均匀的八分音符音型律动作和声性的烘托,最后于25小节处以一个厚重的和弦终止在C大调的主和弦上。这样对比的手法更增强了主题的色彩与功能性动力。二分休止符后,从第26小节开始,钢琴突然以特强(ff)的八度同音带出作为连接的结构部分。相对地,小提琴的动机则温柔地抚慰着,在这转调的过程中人们不难发现其间那富有表情的抒情性意趣,而不以单一的过渡性衔接功能。在这些看来零散的短句中,我们不妨留意其中那些几乎只有乐逗规模的小乐思(如:31-32小节、33-34小节),那种具有鲜明语气特征的小片段,无不令人联想到生活中那些常见的探问式的语调,它仿佛在追寻着什么,这是浪漫主义音乐中常见的表意性手法。
第二主题(副部)的性格与第一主题完全相反,如果说第一主题(主部)具有某种温柔的女性化意趣的话,那么,第二主题则是雄健的男性气派。例如带有装饰音的强音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的顿音下行旋律就是充满气魄的曲调。第二主题由小提琴呈现出一个粗犷动机和三连音型的柱式和弦,给人一种厚重的力度感。接着,小提琴声部轻轻地带出了一连串机敏而又阴郁的乐逗群。那些细腻的短句,与前面那个宽阔的长音句子相映成趣,那种时长时短、时轻时重、时明时暗的交替给人以扑朔迷离的丰富感。其间小提琴与钢琴之间那些密集模仿而形成的动机性问答给人以生动传神的意象,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热情涌动,并具有无尽的动力感。也正是这种节律上的动力惯性,使得这部分音乐具有一气呵成的天然意趣。随后,钢琴与小提琴角色互换,重复了前面的素材与结构,最后于70小节第一拍处呈现出一个阶段性的全终止。然而,音乐并没就此打住,后面的结构与前面的部分以叠入的方式紧紧衔接,而后来的这部分正是呈示部的小结尾,他以急风暴雨般的冲力推进到78小节处(其中包含了一个钢琴与小提琴角色互换的重复性结构)形成了一个明显的终止式,随后是一系列的补充性的结构。然而,因为呈示部在古典主义音乐中常常都有复奏的习惯,为此,音乐律动需要回到F大调的位置上,在此,作曲家对相应的材料做了些调整,将之引向主调的和声功能位置上。反复过后,经过三小节桥梁引出了下一个大的阶段性结构——展开部。
经过以关系小调的属和弦构成的展开部的导入句,接着,于90小节处以副部主题局部素材为展开依据的第一阶段,在降B大调的调性上开始。
那是个极具活力的动机,其音乐动态是以分解和弦的织体方式呈现的,它主要交由小提琴承担,与此同时,钢琴部分却以副部主题的另一种材料与之构成并存的组合关系,其性格与小提琴声部的素材形成极为强烈的对比,一长一短,一动一静互为映衬(99-100小节),随后这两种素材不时相互交替,或上下互换位置,使之获得更多的变化。不久,便是激烈的转调阶段,以连续的五度根音关系,从降b小调到f小调,c小调g小调,再转成d小调,最后以a音的持续音结束发展部(94-123小节)。展开部阶段几乎就是一个不断增长的高潮推进过程,最后经过简短的退潮,以先抑后扬的方式,为再现部的到来提供情绪上的预备。这得注意的是,在通常的展开部连接中,绝大多数人(古典到浪漫主义时期)都会通过五度根音关系的属和声(后调的)到主和弦的衔接方式来完成的,但在贝多芬这部作品里,我们很意外地发现,作曲家所用的却是一种意外进行,在主和弦出现之前与它相连接的却是d小调的属和弦,也就是后调(F大调)的六级自身的属和弦,其间的根音关系是三度,而非功能性关系。显然,这种连接缺乏功能序进的强大动力,但很意外的是,它却具有意想不到的色彩性。这种处理方式,在后期浪漫派的作品中固然不觉奇特,但在古典主义时期(1800-1801年所寫)它却具有极为突出的独创性。
第一主题,生动的经过乐节,移成主调的第二主题,后奏等先后忠实再现,终结乐节以发展部最初的插入句的再登场开始,期盼着下一次的发展,ff的钢琴颤音急弱成P,第一主题的开头动机或由钢琴的低音部,或由小提琴交互模仿,音量渐增,清脆的同音终止了第一乐章。
三、音乐美学特征与情感内涵
贝多芬曾为小提琴写过10首奏鸣曲,作品24号是其中演出最多、最受人们欢迎的一首。但“春天”的标题并非是贝多芬亲自命名,和著名的《c小调(月光)第十四钢琴奏鸣曲》一样,是后人加上去的。在贝多芬多首奏鸣曲中,仅此曲充满着希望及幸福感,其意韵与“春”的命名相吻合。
之所以对这一作品特别关注,主要原因是感性的,那就是在我有限的音乐阅历中,贝多芬的作品一般来说留给我的印象,主要是激越、厚重和充满矛盾冲突的,大概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英雄性”吧。然而,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从大卫·奥伊斯特拉赫②的一张唱片中第一次听到这个作品。大概是因为年龄的原因,我几乎一下子就被作品中那些舒展明媚的曲调和那种洋溢着青春般憧憬与诗意般幻想的音乐意境所吸引,我无法像平常那样漫不经心地把音乐当作是一种生活的点缀,它好像撩动了我灵魂深处那个我并不了解的世界。
对一个作品进行把握时,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确实有很大的差异,但要达到从文化的高度去认识一个作品,这两者是不可偏废的。流于音响表层的认识,固然可以令你心旷神怡,热血沸腾,让你进入作曲家的心灵世界,与他一起欣喜、一起忧伤。然而,你还是无法从文化史的层面去深刻理解它的价值。显然,理性把握与感性把握本来就不应该是相互绝缘的,理性认识在相当高的程度上,为加固与加深对一个直感方式呈现于我们面前的作品的认识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它甚至是一个不能放弃的途径,因为它真的有助于我们在把握这种感性对象时注意到更多的细节,并将这些细节置放于一个有序的结构体系中,并对这些信息化的细节有了更深的理解与把握的自觉。
四、结语
从本曲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贝多芬年轻时性格开朗、乐观向上的精神和热爱生活的情趣,这也是这首奏鸣曲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
注释:
①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全集,S·布兰登堡根据手稿、手抄稿和第一版编订。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10月,北京第一版。
②D·奥伊斯特拉赫(1916-1974),前苏联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她演奏的贝多芬作品可以比美德奥的小提琴家。1962年,她曾与苏俄钢琴家奥柏林录制了一套《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全集》,由菲利普唱片公司发行。这是被世人公认的经典演奏。
参考文献:
[1]大卫·温·琼斯.贝多芬传[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罗曼·罗兰.贝多芬传[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3]埃蒂斯·奥加.贝多芬[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4]贝多芬著,杨孝敏译.贝多芬书简[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泷本裕造.伟大的普通人——真正的贝多芬[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