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语文课外阅读内容的推荐
2017-07-12孙文明
“课标”指出,初中三年,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不少于260万字。所以,对于老师来说,初中语文课外阅读主要目标就是帮助学生完成阅读的进阶。简而言之,就是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单篇的文字和获得整体阅读能力进步,这两者是一个相互交错的过程。针对以上目标,我们选择课外阅读内容就应该如下考虑:
一、选择最适合的书和文
对初中的学生来说,要追求阅读的质量。“鉴赏力不是靠鉴赏中等作品而是靠观赏最好作品才能培育成的。所以我只让你看最好的作品,等你在最好的作品中打下牢固的基础,你就有了用来衡量其他作品的标准,估价不至于过高,而是恰如其分。”[1]
适合的书,首先可从经典作品考虑。衡量作品是否经典,要从时间、数量和影响力三个维度去考虑。经典作品必须经受时间的考验,不是一年两年的畅销书,而是经久不衰的著作;阅读经典作品的人,从数量上来看应该比较多;经典作品应该对当时,乃至今后都有广泛的影响力。比如朱自清作于1923年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一文,文字清新,布局精巧,为当时还不太成熟的白话文确立了榜样。此文与朱自清被选入教材的《背影》《荷塘月色》水平相当。这便是当下应该推荐甚至要求学生阅读的经典,更不必说《诗经》《红楼梦》等等从古至今为无数人欣赏乃至研究的作品。
更为重要的是,在经典作品的内部,应考虑哪些是最适合的。大凡称得上经典的中外文学经典,多出自某个时代的语言和思想非常成熟的“大家”之手,这些名著经典能够反映一个时代的生活,表达一个时代的思想。但是,不可否认许多经典由于包含的信息量极大、篇幅太长、内容太难,初中生确实很难读懂。面对初中生,我们应当推荐符合他们心理发展需要的、审美价值高、对其人生具有积极意义的作品或者是作品的一部分。
比如《周易》难于理解,但《孟子》还是可以涉猎的;《约翰·克里斯朵夫》学生读不下去,但《巴黎圣母院》可以阅读;甚至《史记》中的“书”“表”部分不能理解,但“本纪”“世家”“列传”可以读懂。事实证明,很多学者就是通过一些适合于学生阅读的经典作品才走上经典阅读以至文學道路的。当然,推荐的作品必须是原著,一般不要阅读缩略版、青少版、戏说等等经过他人加工而可能原味尽失的版本。
很多学生喜欢当代的作家作品。和经典不同的是,时文是和学生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阅读起来很少有语言和内容上的隔阂,便于学生较快“进入状态”,学习到生活中有用的语言运用方法。但是,一时引起轰动效应的作品究竟能不能有恒久的意义还无法证实。只靠少数几个人(包括教材编写者、教师等)来选择,难免失之粗疏,较难在表现内容和语言形式上找到尽善尽美的作品,而经典作品即使做不到这一点,但它毕竟是经过长久时间和无数读者检验的“合格产品”。
当然,时文中也有适合学生阅读的;不过,更应该有选择的目光。阅读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具有文化传递与保存的重要功能。学生对于作品的阅读和掌握,能够快速高效地占有人类创造的文化财富。要给学生推荐作家对于时代、社会、人生有真正思考的作品。比如反映北京地区生活的《正红旗下》、反映上海生活的王安忆的《长恨歌》,还有富有苏州风味的陆文夫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关注了一时一地的人情世故,还折射出了关乎整个人类社会和人的本性的内容。作为人、作为由人组成的社会,总有一些本质的东西是相对永恒的。所不同的只不过是所面对的环境和拥有的生活经验。我们要引导学生读这样的作品,尝试去自主选择这样的作品,而不要仅仅依赖老师或某位“大家”的指导。
二、选择能激发兴趣的书和文
当今,阅读量的严重不足是学生语文基础薄弱的重要原因,而缺乏阅读习惯已经成为民族进步的严重障碍。所谓阅读,首要条件当然是识字和懂一点语法,但更重要的是能够理解文本蕴含的意义。而这和读者的阅读视野有关,也就是和读者的阅读史有关。比如,在杨绛的《老王》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载客三轮都取缔了”。而在“搜狗百科”中显示如下话语:“《老王》是杨绛女士发表的反映旧社会贫苦人民生活的文章。”显然,编辑这条注释的人并没有理解,老王原文所体现的时代。因为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或者说社会经验的人,都能明白,“取缔载客三轮”是建国以后某一阶段的错误认识所导致的政策。
正如外山滋比古所说“拥有愈多的知识,人就会更容易理解新知识;拥有的知识愈少,听取或阅读新知识也愈困难。”[2]读者的阅读史不仅关乎数量,还关乎质量。我们要使学生的阅读进阶,就必然要关注学生的阅读史。只有提升学生的阅读量,才有可能使学生阅读进阶。
然而,现实的问题是,经典和时文中最适合的书浩如烟海,而且读最适合的书,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特别是面对基础薄弱,也就是阅读质量和数量都缺的学生来说,我们应当从兴趣入手,激发学生兴趣,诱导学生阅读。这样,我们就能使学生达到高境界读者必须满足的首要条件:热爱阅读,视阅读为享受。只有达到了这一点,老师才能逐渐地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从而最终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以笔者所教授的苏州市第一初级中学初一年级的学生为例。他们虽然接受了小学六年的语文教学,但是对阅读的兴趣却并不大。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推荐了《西游记》这部在中国知晓率颇高的文学作品。然而读过的学生却不足15%,这其中还包括阅读青少年版本以及漫画版本的学生。因此,在寒假中,教师向学生推荐了名为“新春书宴”的书单,包括:孔子套餐:黄厚江著《论语读人》、周润发主演电影《孔子》;萨苏拼盘:萨苏作品《百兽越狱:动物们逃脱的故事》、《动物奇案》、《警察手记:京师四小名捕破案传奇》、《寻找邓世昌》、《国破山河在》;姑苏味道:陆文夫著作《美食家》、《深巷里的琵琶声》、《小巷人物志》。当然,学生还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经典作品比如《三国演义》或《水浒传》。
这些书(有些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书”,但能作为读书的台阶)单纯从阅读进阶的角度来看,作用或许并不大。他们有的并非经典,很多虽然有了一定影响,但还没有经过时间考验。他们所起的作用就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爱好美食的,可以在书中发现,原来食物可以有如许讲究;对战争感兴趣的,可以在书中看到翔实的史料,从而能够感性和理性兼具地理解“抗战”;苦于课文《<论语>十二章》枯燥的,能通过《论语读人》知道孔子原来如此有个性;甚至还有学生因为“三国”内容的电脑游戏而抱着《三国演义》当说明书来仔细阅读的。老师推荐这些书,就是针对阅读兴趣不大或者说没有阅读习惯的学生的“启蒙”。对于这一水平的孩子,如果直接介绍“四大名著”,那几乎是没有效果的。而学生不高的阅读能力,使得他们即使愿意尝试阅读经典名著,也可能在艰难阅读中磨灭了那一点点阅读的火花。而在兴趣的指引下,学生们却读得很有兴味。当然,这些作品究竟能不能有恒久的意义还无法证实。只靠教师来选择,也难免失之粗疏,较难在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上找到尽善尽美的作品。
三、选择与课本相关的书
要让学生爱上阅读,除了老师本身的人格魅力之外,还需要老师的智慧。十多岁的孩子,都是极具个性的,如果老师直接说出你要做什么,他们兴趣多半不大。引导这些孩子,需要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所谓“无意识”是指老师在授课过程中看似随意地介绍与课文相关的作品。稍作介绍,引起学生关注而又戛然而止,学生反而乐意自行阅读、自行探索。
经典与时文中能引起学生兴趣的书和文浩如烟海,怎样选择才更为有效呢?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举一反三,由一篇课文向多篇作品拓展。例如,苏教版七年级下册中有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除了让学生回顾上学期学到的《社戏》一文外,教师大可以向学生介绍《朝花夕拾》。这部作品前七篇都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雖然学生未必都能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反映的时代背景和深刻思想内涵,但作者对于自己幼年的回忆和向往是学生能够理解的。而这也正是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选材主题。这样,通过课文为抓手,举一反三,既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又将课外阅读的自主权还给了学生,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们还可以由片段向整部作品拓展。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主题为“民俗风情”。在学习了沈从文先生的《端午日》后,学生若能阅读整部《边城》,便更能感受沈老所描绘的诗一般的湘西风情。再加上之前阅读过的陆文夫作品中的“苏州味道”、王安忆作品中的“上海味道”、汪曾祺作品中的“高邮味道”等各地的不同味道,学生对于这个单元的主题“民俗风情”自然会有强烈而深刻的认识。对于伟大祖国的美好也会有更深的体味。
甚至,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由一部作品向多部作品拓展。《汤姆索亚历险记》是课本的名著推荐内容。我们可以推荐学生阅读与之类似的《鲁滨逊漂流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从类似的作品中品味各自的特色,在比较之中提升能力。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不论是总的课程目标,还是学段目标,阅读都被置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小说、散文、诗歌毫无疑问都会对学生的语言表达产生积极的影响。学生的词汇量会因之而扩大,语感会因之而增强,表达会因之而丰富,言谈会因之而高雅。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要选择适合这部分学生的阅读策略,从课文周边入手、从激发兴趣入手,最终使学生能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达到阅读进阶。
参考文献:
[1]爱克曼·歌德谈话录[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32.
[2]外山滋比古.阅读整理学[M].台北:天下杂志股份有限公司.2012.4.
(孙文明 江苏省苏州市第一初级中学校 215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