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诗性教学回归中职语文课堂
2017-07-12鲍桂芳
诗性语文教学,是要改革传统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把蕴藏在语文课本中的种种美挖掘出来,如语言美、视听美、意境美、情感美等,让学生获得美的享受,为学生创造生动的自主学习新空间,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人文学科优秀文化传统得以传承和发扬。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能掌握语文基本知识,还可以提高文学审美和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陶冶美的情操,全面提升中职学生的人文修养。
不少人认为,随着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专注于文化内涵、饱读诗书的人少了,在网络上吐槽争论、黑粉互掐的多了,我们正处于一个全民享受垃圾快餐文化的时代。谁知春节期间《中国诗词大会》引发如潮关注,圈粉无数,恰恰说明了在每个人心中都有“诗和远方”。这一现象更值得每一个语文教学工作者,特别是中职语文教师深思。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中职教育扶持力度不断加大,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中职学生的形象在多数人眼里却是这样的:基础薄弱,学习懒散,经常上课睡觉、玩手机,还有少数人喜欢挑衅滋事,是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力军。同样在职业技术学校的众多学科中,语文面临着一种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的尴尬局面:一方面囿于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又普遍对文化基础课不感兴趣,课堂上“教师讲得乏味,学生听得昏睡”;另一方面在职校教育中,基础课要服务于专业课几乎已达成共识,“语文变成鸡肋”。事实上,社会的发展,民族的进步,不仅需要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更需要拥有较高人文素养的劳动者。近年来苏州十中关于诗性语文和语文审美课堂的实践和研究,在语文教改的园地里异军突起。我赞同这样的观点:“诗性教育”的核心内容是本真教育、唯美教育和超然教育,重视人文精神和善于发现美的品质。我们要传承优秀文化,培养创新人才,就要注重对青少年学生诗性品质的培养。让诗性教学回归中职语文课堂,引导学生发现表面上平淡无奇的字里行间所蕴涵着的汉语之美、文章之美、人性之美以及大自然之美,令语文课堂渐渐变得“美不胜收”,这对于生源素质普遍不高的职业学校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一、细品慢赏,体会震撼人心的语言美
不可否认,相当一部分中职学生说话毫无礼貌,甚至出口成“脏”;还有一些学生学了一些俏皮话,口头禅,经常挂在口头,油腔滑调;或者是大量使用“雷人”的網络语言和火星文,并以此为荣。让学生准确、优雅地使用本国语言文字,是可以上升到实现中国梦的高度的。
语文的审美首推语言。汉语言在发音、构词、造句、修辞、语调、节奏、韵律等方面都具有丰富而独特的审美价值。尤其是散文与诗词的语言,更是经过反复锤炼后呈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至美境界。翻开我们的语文教材,“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柔、“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豪情满怀,柳永低叹“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的孤寂愁苦,无不令人唏嘘万千。又如沈从文笔下的“边城”,有清风丽日、灵山秀水;有渡船、竹林、河流、茅屋、黄狗……一片生机盎然,妙趣横生。再如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其修辞之妙,用词之精当,令人陶醉:可引导学生体会“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种使用通感修辞将难以描摹的感觉具体化的美妙;也可在朗读直接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发现文中多达二十处的叠词是如何传神地表现事物的特征和姿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潜入文本,深入开掘,从形体声韵到词汇逐层推进,让语文课掀起美的激情,使学生用审美的眼光看待语言文字,也具备了学好语文的内驱力。
二、注重音画结合,感受耳目一新的视听美
音画结合,是一种惬意的、赏心悦目的教学境界:有优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深情的朗读,感性的内容设计,令学生的耳目为之一新,从视觉、听觉上引起审美的兴奋,获得审美的愉悦。
首先要实施叶圣陶先生所说的“美读”。“美读”就是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诵读,就是把“写在纸上的语言变成活的语气”(朱自清语)。通过美读,调动学生视觉、听觉以及想象等感觉经验,使学生在语言的流动中感受课文各种形式的美。但传统的教学,只能在局部应用音乐来渲染,利用图像来显示,运用文字来诠释,却不容易把它们有机的结合,且费时费劲,收效甚微。现在利用网络的超时空性,下载适合的声音和图像,利用多媒体链接,音画结合起来,达到一种惬意的、赏心悦目的教学境界,也是教学艺术化和教学科学化完美结合的体验。
如我在教学柳永词《雨霖铃》时,先让学生围成半圆而坐,闭目聆听邓丽君演唱的歌词,歌声自始至终都沉浸在凄凉哀婉的感情中。当这段跨越千年的离愁别绪开始萦绕上学生心头时,我挑选了两名同学扮演一对惜别在即的恋人,再现词中场景。同时播放播音员用清晰标准的语音,抑扬顿挫的朗读技巧和真切自然的情感诠释的《雨霖铃》,投影屏幕上配以词中所吟诵的画面,带来了出奇制胜的效果:学生被所处的氛围感染,触景生情,仿佛在秋季暮色、骤雨寒蝉中忍着爱人别离的惆怅与忧惧,美得令人心碎。其景凄美,其事缠绵,其情凄凉。经由此,学生心甘情愿进行了充分的诵读,自然加入了自己的情感诠释,不仅获得了超高的视听享受,还感悟到婉约词凄美动人的意境,品味出作者缠绵凄婉的情感,提高了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和审美力。
三、动静创意,领略扣人心弦的意境美
收入现行中职语文教材的多是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有王蒙、史铁生等名家对生命的敬仰和感悟,也有李乐薇独守心灵那一片天地的“空中楼阁”;有苏轼高歌“大江东去”的豪迈旷达,也有柳永“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凄美忧伤。语文教学就是通过美的语言、美的形象的整合,调动审美情趣,让阅读者创造出一种自我的审美意境,进而取得审美教学效果,产生“移情”力量。如白居易的《琵琶行》,诗人先描绘了一幅“浔阳江头夜送客”的图画;枫叶荻花,秋风瑟瑟,冷月浸江,悲凉的气氛衬托出“沉郁之美”;接着运用大量比喻描绘琵琶女出神入化的弹奏技艺和“如听仙乐耳暂明”的音乐效果,尽情挥洒着“音乐美”;明暗相生的两条线索,忽分忽合,浓墨重彩地交织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一点上,表现了较高层次的“人性美”。我在教学时,着重让学生在背景音乐《琵琶曲》的伴奏下通过自由读、听读、跟读、教师范读等诵读方式,以读促悟,围绕“谁识琵琶声”“谁知沦落人”展开讨论,品味诗歌意境,对诗歌主旨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又如教学《我的空中楼阁》一文时,为了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欣赏“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的花蕊绽开了一些,好像层山后退了一些。山是不动的,那是光线加强了,是早晨来到了山中”的优美形象,我把课堂拉到了学校附近的圭峰山风景区,同学们站在山脚下,仰望半山腰上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的玉台寺,无不心有所感地沉浸在作者为小屋营造的美妙清新的画面中。学生们倾听着优美的课文朗读,伴着舒缓的音乐,欣赏着一幅幅淡雅清丽、美妙多姿的风景画,感悟着这篇奇颖秀逸、情采飞扬、韵致风流的写景美文,领悟到文中意境体现出的图画美、人与自然的和谐美。
四、创设生活情境,引发学生产生情感美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機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真正要做的是努力探究和设计如何通过巧妙的情景模拟、情境再现的方式,既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又增强学生问题探究和解决的意识。语文来源于生活,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可以帮助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获得极大的审美享受,通过这种审美快感和美感效应达到思想的渗透,从而使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例如在学习李白的《将进酒》时,我将教室布置成朋友宴会小聚的场景,分小组呈圆桌式排位。教师组织学生体验诗词中描写的宴会景象,想象“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热情与狂放。第一步体验诗人的情怀,集体朗诵诗歌;第二步“宴会”进入高潮,来一场“我就是李白”的即兴演绎,学生群情激昂,纷纷举手要求上台朗诵。眼看学生的情绪完全调动起来了,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句诗告诉我们要有自信,请同学们结合专业谈谈自己是什么“材”,有什么“才”,将来应该如何“用”呢?学生在激动的情绪感染下,不仅对这首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且能联系到专业认真思考并回答,对学习重新燃起激情。
所以,“诗性”是一种沉醉的状态,在语文教学的美的氛围中陶醉,可以使心灵净化,充满向上的力量。营构诗意的空间,心灵的家园,师生之间通过心与心的交融,一同沉浸在对知识与美的求索之中,感受平凡人生中的美。这才是师生共同需要的语文课堂,也是中职生重塑新形象得地方,中职语文教学改变目前“鸡肋”地位亟需的诗性回归。
(鲍桂芳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冈州职业技术学校 529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