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7-07-12李红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亭台扶苏不争

李红

【文题在线】

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人生于世,有的人争权夺利,有的人与世无争。为了争,有的人不择手段,有的人坚守原则,有的人半途而废,有的人坚持不懈。争的结果,有的人功成名就,有的人两手空空。

请以“争”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定立意;文体不限(除诗歌外);不少于600字。

争?不争?依旧有人为此伤脑筋。

争。你或许会如秦始皇一样一统天下;抑或像周瑜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

不争。你或许像陶渊明一样写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抑或像李白挥毫写下“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可“争”与“不争”不是相同的结局吗?

我发现自己常常被一些问题所困扰。最近读了几本历史书,又常常想着书里的那些人物,只要一闭上眼睛,眼前就会浮现那位浑身散发着沉稳儒雅气质的大公子扶苏,还有那个外表单纯可爱却内心阴险的小公子胡亥。仿佛听见了扶苏和胡亥的对话:“皇兄!陪我下六博棋!”顿时,又陷入了深深的回忆……

公元前214年,盛夏时分。烈日当空,照得宫殿上的瓦片都发亮发烫。宫殿里新挖了一处小池塘,池塘边树上的鸣蝉也被内侍小心地用蛛网粘住捉走了,高泉宫中寂静无声。在池塘当中,有一座雅致的亭台。亭台四面开放,透过缃色的帷幔,影影绰绰可以看到有两名青年男子正坐在其中。穿苍色禅衣的男子便是扶苏,而在他对面的,则是正在玩弄一只小鼎的侍读。他们经常坐在这里商讨事情,今天也不例外。扶苏正与自家小侍交谈时,一个穿着赭红长袍的少年风风火火地冲了进来,让原本凉爽的亭台都仿佛因为他的进入,而骤升了温度。“皇兄!陪我下六博棋!”这闯入高泉宫无人敢拦的少年,自然是始皇最宠的小公子胡亥。

上课铃响起,我只得将思绪收回课上。可似乎受到了影响,我走神了一节课……公子扶苏,“数以不能辟地立功,士卒多耗,数上书,直言诽谤,日夜怨望不得罢归为太子……”传旨的公公尖细的声音仿佛依稀回荡在耳畔,愤怒和不甘席卷了所有思绪,扶苏的眼前闪过父皇威严的面孔、自家侍读期待信任的目光……他终究要辜负他们啊!胡亥站在铜镜前,伸开双臂,任凭内侍一件件地为他穿上皇帝冠服。因为时间仓促,他的冠服还在加急做。他只得穿他父王的冠服应急。可明显显得宽大而不合身,像是小孩在偷穿大人的衣服,就像是他偷来的皇位一般。

我再次收起思绪,对于扶苏,我只有惋惜。他因为自己仁义的性格而不去争皇位,导致他所珍惜的人、事、物都随他的生命的流逝而消散。而胡亥登基后,几年时间秦便灭亡……

有时“争”是一件不得不做的事,“争”与“不争”的结局也是因人而异。我的感慨随着下课铃声跌落在遥远的历史时空,我呆呆地望着窗外,窗外已没有鸣蝉,我知道,树上的鸣蝉早已被小内侍捉走了。

(指导老师:胡黎明)

點评

好的题材需要好的表达去驾驭,初中生写历史题材容易落入俗套,因为初中生很难建立起成熟的历史观。这篇习作有不一样的地方,小作者能够让自己笔下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穿梭在现实世界与想象世界当中,并能做到收放自如。这是值得点赞的。小作者想弄清楚“争”与“不争”的结局是否一样,得出的结论却是因人而异。这显然非常扣题。

(黄国荣)

猜你喜欢

亭台扶苏不争
张之洞的“三不争”
艾草
咏竹
不争与争
梦里有只船
呜咽呜咽泉
那个不爱茉莉的扶苏
我和扶苏君的日常
不 争
我和扶苏君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