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眼中的祖国

2017-07-12

作文周刊·七年级读写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奏响大厦段落

祖国是一棵大树,我是树上的一片绿叶。大树把根深深扎在泥土中,“八百里风暴吹不倒,九千个雷霆也难轰”;大树枝繁、叶茂、花好、果圆,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金秋十月,一片片绿叶吮吸着祖国母亲的乳汁,沐浴着雨露阳光,快乐地摇曳,相互示意,沙沙作响,为祖国大树又增加一圈新的年轮而放声歌唱。

祖国是华美乐章,我是乐谱中的一个音符。我与祖国的心脏一起跳动,奏响时代的最强音;我放开喉咙讴歌,为祖国的生日祝福。奏响《高山流水》,我祝祖国万古长青;高唱《春江花月夜》,我祝祖国繁荣昌盛;奏响《梅花三弄》,我祝祖国美如画;高唱《大浪淘沙》,我祝祖国前进的步伐更大、更快。

祖国是巍峨高山,我是山上的一颗石子。山高万仞,傲立苍穹。历经五千年的风雨沧桑,天地轮回,山更挺拔,石愈奇崛,“岩低石倒险,岭高松更疏”;峰愈险峻,景更壮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石子与高山相依,我与祖国同在。

祖国是辽阔海洋,我是大海中的一滴水。祖国是无垠大海,海水永不干涸,“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祖國是一片汪洋,巨浪前赴后继,“飞湍鸣金石,激流鼓雷风”。我是一滴海水,在万顷波涛中自由自在地遨游,劈波斩浪,御风弄潮,就像婴儿在母亲怀抱里般幸福快乐。

祖国是雄伟大厦,我是大厦上的一块砖。祖国建设日新月异,高楼万丈平地而起。作为大厦上的一块砖,我骄傲,我欣慰,我将在祖国最需要我的位置上牢牢站稳,承重负责,栉风沐雨,与祖国大厦共存共荣。

祖国是美丽花园,我是花园里的一朵小花。花园里百花齐放,姹紫嫣红,争奇斗艳,美不胜收。我与千千万万的花朵一起,自由地开放,向祖国母亲绽开美丽的笑容;幸福地炫耀,献上我的一缕芳香,为伟大祖国生日衷心祝福,从心窝里问一声:祖国您好!

祖国是广袤草原,我是草原上的一棵小草。大草原一望无际,生机勃勃,“春来草色一万里”;大草原人欢马叫,天高云淡,“风吹草低见牛羊”。我愿当一棵小草,在祖国的庇护培育下,生根、发芽、开花、结实,为大地献出一抹新绿,为世间增添一丝春色。

(节选自陈鲁民《祖国是一艘巨轮》,题目为编者加)

读写对接

在《你啊,还记得我吗》一文中,作者以第二人称作为倾诉对象,运用排比段的形式,回忆了与多个同学之间发生的故事。一幕幕难忘的画面,一段段刻骨铭心的经历,悄然诉说着作者对昔日同窗的思念以及那种因岁月流逝而无法相聚的惆怅。文章在对往事的追忆中,既有概括性的记叙,也有细致的描摹,人物个性非常鲜明,音容笑貌跃然纸上。穿梭于字里行间,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个鲜活的身影,触摸到一颗颗跳动着的火热的心。

在《我眼中的祖国》一文中,作者把祖国比喻成大树,把“我”比喻成树叶;把祖国比喻成乐意,把“我”比喻成音符;把祖国比喻成高山,把“我”比喻成石子把祖国比喻成海洋,把“我”比喻成水滴……这些比喻形象恰当,富有感情。每一段都以“祖国是……”开头,构成排比段,整饬有力,形式独特,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无比热爱和赞美之情,感情充沛,音韵铿锵,节奏感极强。

这两篇文章所用的构段方法就是排比段法,即以同样的句式开头,独立成段,将所描述的对象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从而使文章的条理变得更加清楚,层次变得更加清晰。但运用排比段法写作,同学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材上应注意以小见大。因为是排比段结构,因此文章的段落一般较多。但如果不会从生活中选取小而典型的事例,就容易造成篇幅过长或表意不明等现象。

2.应注意表达方式的选择与运用。排比段要求简短精炼,所以应以描写,尤其是以片断式的细节描写为主,力图形成一种画面感;相反,如果过于注重记叙,就很难做到言简意赅。

3.不注意段落的开头与结尾,就难以做到形散而神不散。运用排比段写作,往往是要把一个人或事物分成多个方面来写,由主题发散开去。如果开头与结尾不能起到总括全文的作用,就容易使主题分散,不能很好地突出文章的中心。

4.应注意段与段之间的关系。排比段之间的联系应该是十分紧密的,如果只是在形式上构成排比,而意义上联系不紧密,就会给人牵强附会的感觉。

5.线索应明确。排比段记叙文本质上仍然属于散文,所以线索一定要明确,各个段落都是在线索的贯串下各司其职的。如果线索不明确,就难以把握你运用排比段的依据。

猜你喜欢

奏响大厦段落
“红燕”奏响三重唱
影子大厦
白鹤:春天奏响的铜管乐
心理小测试
用爱奏响和美乐章
电梯
冰淇淋大厦
总理记者会奏响最“强”音
弄清段落关系 按图索骥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