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动画越分越细
2017-07-12周洋韩林
本报记者 周洋 ●韩林
在动画产业发达的美国,儿童卡通市场非常细分——针对各种年龄段、男女性别,甚至不同种族文化背景都有相应的动画片,观众选择非常多。如今这些欧美动画通过各种渠道传入中国,从《小鼠波波》到《爱探险的朵拉》,许多家长把他们当做儿童英语启蒙教材。即便学龄前儿童,3岁以下和3岁以上看的都不一样:低龄有《天线宝宝》和《托马斯和他的伙伴们》,稍大些看《海绵宝宝》《飞天女警》,再大些看《降世神通》系列,以及成人都能看的《飞出个未来》《辛普森一家》等。
迪士尼内部也有针对不同年龄段的米老鼠系列,专门讨好女童的《小公主苏菲亚》,男孩则会更喜欢DC系列《少年泰坦出击》《少年正义联盟》等。此外,不少动画都是与周边玩具一同开发,譬如热播的《小马宝莉》就是孩之宝旗下玩具,成功的搭售模式从几十年前延续至今,在最新的《变形金刚:领袖之证》依然保持此类商业操作。
目前在国内最火的《小猪佩奇》其实是英国出品。2004年诞生的该片因造型可爱、对话幽默备受孩子和家长喜爱。同为英国BBC出品的《海底小纵队》,针对的儿童年龄段更高些,其中关于海洋探索的各种主题,适合培养孩子们的科学兴趣。
法、德等国也诞生许多经典动画片,如早年引进中国的《巴巴爸爸》《鼹鼠的故事》都成为80后的童年回忆。现在的法国孩子也喜欢本土动画,如可爱的《布尔与比尔》、校园搞笑的《蒂图弗》、儿童超人题材的《睡衣蒙面人》《幽灵女侠》,以及常青系列《幸运卢克》《高卢英雄》等,连经典儿童文学《小王子》也被改编成3季78集的电视剧集,水准精良不输美日,可惜缺乏足够的译制和推广,局限了这些优秀动画的传播。
某国内动画业内人士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欧美动画的优势在于能认真分析每个年龄段孩子的成长特点和需求。比如《天线宝宝》在成年人看来似乎难以理解——几个角色就像几个不同颜色的大球,动作笨拙、剧情简单,但依然很受0-3岁孩子欢迎,这是因为BBC抓住孩子在这个成长阶段对颜色、语言的认知。《小猪佩奇》通过一家四口每天的生活日常,很生动也很真实地展现父母与3-7岁孩子沟通时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表现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嫉妒、自我心理等,动画片把对孩子和家长的行为引导很好地融入在故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