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人本主义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问题研究

2017-07-12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14期
关键词:政治心理思想

段 亚 利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社科部,河南 济源459000)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基于人本主义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问题研究

段 亚 利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社科部,河南 济源459000)

随着西方意识形态的不断入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育人的倾向却越来越弱,这是高校教育职能缺失的一种表现。从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切入,在肯定高校有益探索和成就的基础上,挖掘高校思政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进而提出深化课程改革、打造交流平台、开设第二课堂、完善机制建设、加强氛围创设等循序渐进的改进措施。

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心理疏导

人本主义是对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即以人为本,一切从人出发,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培养人,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激发人的创造潜能,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格完整及人文关怀,使人得到全面发展。心理疏导则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化到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妥善解决各种心理问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促进自我身心和谐。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比较注重在宏观方面进行政治和精神等意识形态方面的指导,但容易忽视在微观层面对个体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导致受教育者不接受甚至反感思想政治教育,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便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

一、人本主义视角下思想政治 教育心理疏导的有益探索

近年来,围绕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实施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全国各地的高校展开了多种形式的探索和实践。这些探索几乎覆盖了从新生入学到毕业离校的全部教育教学环节,为今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实践经验。概括起来,这些实施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探索和实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度重视和积极改进新生入学服务和教育工作

在传统的迎新工作模式基础上,不少高校勇于突破,大胆创新,将新生入学作为开展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第一站,采取了多种方式和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温州大学给每位入学新生发放一份特别的“礼物”——《生涯规划指南小手册》,帮助大学新生提前了解大学生活,平和心态,面对现实,悦纳自我,尊重他人,为自己打造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圈,并帮助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大学阶段成长计划。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无疑为学生在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了一个好头。

(二)依托自身实际,积极探索育人新模式

武汉科技大学在这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让与学生朝夕相处的辅导员走上讲台,走进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实施学籍管理预警制度,通过学校、家长、学生三方联动,督促学生努力学习并顺利完成学业;始终坚持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社会责任教育”“基层意识教育”和“核心竞争力教育”,实现校园文化育人的功能。北京民族大学结合学校自身背景特色探索出了一条民族团结的新思路:在对少数民族学生的人文关怀下,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以倡导各民族学生之间平等相待、互相尊重、和睦相处、相互学习、相互进步为核心思想,将学校教育与民族特色文化相结合开展教学工作。在尊重少数民族师生传统文化习俗的基础上,举办各类民族活动、节日晚会,积极引导少数民族学生参与学校各类活动,共享丰富灿烂的校园文化,促使各民族文化得到良好的交融和升华。也有学校的学生管理者通过以宿舍为单位开展的“宿舍美化大赛”“宿舍卫生评比”以及“宿舍才艺展示”等各种活动,培养宿舍凝聚力。[1]

(三)方式多样,给予学生全方位的关注

国内有些高校在对学生家庭、学生心理等方面的了解上倾注了很多心血,不仅关心学生日常生活中可以发现的显性困难,也尽力利用高科技、高智能手段去发现其背后存在的隐性问题,同时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不会受到伤害,个人隐私不会被侵犯。如有些高校利用学生的餐卡消费记录进行系统追踪研究,及时发现存在的隐性贫困生,让学生感受到组织的温情,感受到学校对自己的关怀[2];广东省高校关爱春节留校勤工俭学的困难大学生,开展了一系列的爱心活动,如发放“新年爱心礼包”、给大学生友情赠送车票等,以新春团拜会、联谊会、茶话会等形式开展师生联欢活动,丰富留校学生的寒假生活。在各个方面切实关爱在校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困难大学生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让广大青少年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感受到学校和组织的关心与帮助。

二、人本主义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大学教育阶段正是大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他们正处在风华正茂、精力充沛的年龄,需要与人沟通、交流,也期盼爱情,憧憬着美好的前程。长期存在于他们内心深处的自卑感、压抑感如果得不到有效宣泄、没有加以正确引导,就会对生活、对前途失去信心,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容易产生轻生的念头等,甚至会因为一件小事而仇视、伤害他人。[3]

(一)人本主义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中存在的问题

表1 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认知程度表

在分析各高校实际案例结果的基础上,又在某学校进行了相关的问卷调查,被调查者为800人,三个年级均有代表,分别占到学校各年级学生总人数的20%、15%和13%左右,具备一定的代表性;被调查者的年龄普遍为17~20周岁,其年龄跨度具备说服性;调查问卷的内容设置包括大学生对社会发展基本状况的认知程度、对国家的关心程度以及自我思想状况的基本调查等具体见表1。从问卷的结果分析来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熟知的只占到2.5%;对中国梦熟知得更少,约占0.6%;对八荣八耻、科学发展观、一带一路、亚投行、G20、南海问题、台湾问题熟知的均不到1%;而相反对韩流明星、社会八卦新闻完全了解的却可占到95%以上。对个人思想状况的实际调查显示,认为网络对自己影响较大的占到98%,有宗教信仰的占到12.3%,平时不关心时政的比例高达67.3%,经常议论的中心问题多为游戏、恋爱、玩耍之类,涉及对思政教育改革的态度时,有70%以上的人认为无所谓,可改可不改;有无与教师在课下交流时,无交流所占的比例高到65.9%,其中一部分甚至认为根本不需要交流,根本不在乎思想政治教育。综合分析该结果可得出学生的基本状况。

1.归属感淡漠

现代大学生在追求个体满足的价值体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即自我中心主义的出现。而网络的产生给社会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习惯在虚拟世界里寻找存在感和价值感的大学生,在现实世界中却不知道如何与身边的同学和朋友平等友好地交流,集体意识逐渐缺失,相互之间关系冷漠,不懂得心与心的交流,所以不少学生尽管身边有很多同学和朋友,但在精神层面却仍然倍感孤独和寂寞。

2.道德品质下滑

道德和法律是维系和调节自我行为的两个重要手段,而道德更是起到了自我约束的作用。然而,社会转型和文化转型却带给人们太多的思想困惑,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变化也使人们倍感无力,人性中的自私自利、唯利是图的价值取向日渐凸显。甚至出现大学生因为买苹果手机偷盗、卖肾、殴打父母、弑父杀母的情况,也有大学生为和他人攀比,不断向父母索要高额生活费,索取无果后将父母告上法庭的情况。每一个案例的发生都深深刺痛了思政工作者的心,更直观地反映了大学生在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等方面的缺失。

3.价值观困惑

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增强,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和对话增多,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我国传统价值观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目前,高校大学生成长和生活环境的变化,使得他们的价值观逐渐趋向多元化。而此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沿袭传统的教育方式,尤其在教育观念和学生的价值观引导方面缺乏与时俱进,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断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失去自我评判能力,面对社会上的各种诱惑,逐渐产生了价值观层面的困惑。

4.自我意识缺失

我国绝大多数高校思政教育所采取的方式是政治思想和道德规范的纯粹灌输,多数采用刻板灌输和硬性要求的方法,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往往使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被遏制,与最初的教学目标背道而驰。应积极学习借鉴美国、新加坡、日本、法国等国家的思政教育模式,在保证思政课堂必须讲授的内容的同时,开发灵活多样的课堂形式,让学生更多地从媒体、网络等渠道获取更多的思想政治方面的信息,创新学生参与的各类社团活动,逐渐让学生产生自我价值感和成就感,从而避免学生一味排斥思政课堂的现状。

5.心理失衡

在社会转型期,伦理和道德的约束力逐步下降,是非善恶的标准出现扭曲,缺失了信仰,法律也遭到一定程度的蔑视,出现了广泛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错向。由于大学生社会经验不够丰富,应对危机和困惑的能力不足,致使很多学生在现实与心理的期许产生落差的时候,无法有效调节自我,无法面对现实,最终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当前,屡屡出现的大学生信仰缺失、心理疾病、自杀、刑事案件等现象与心理失衡有着很大关联。2016年8月,山东女孩徐某被骗身亡事件和广东揭阳的女大学生蔡某被骗自杀事件,让防诈骗成为大学生涯第一课,更让我们看到了大学生在面对社会诱惑和诈骗的时候缺乏有效的心理防御和调节能力,缺乏有效地识别和判断能力,无力面对人生的挫折,只能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来逃避现实,这些现象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深思。

(二)人本主义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1.忽视时代特点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数据的使用价值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数据分析也被作为一种方法论和价值观,成为人们进行事物综合考量和评价的重要参照。从政府活动到经济活动,从军事、文化到社会、教育等方方面面,大数据的价值无不显现。通过数据的分析和掌握,可以深入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测算出未来可能出现的潜在问题,使大数据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指标。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在大数据时代的强势压力下进行改革的处境,而现实情况却不甚乐观。高校思想政治课普遍存在被边缘化的现象,各高校投入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人力物力相对较少,没有足够的人力去从事相关的技术工作,更没有雄厚的财政支持进行即时的改革,滞后性和失效性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通病,课堂内容脱离社会实际,跟不上时代发展自然导致学生对授课内容产生很强的排斥心理和逆反心理,无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目的。

2.忽视育人功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主要包括帮助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面对社会中的各种现实问题,帮助学生确立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自我效能感,增强法律意识,养成知法、懂法、守法的好习惯,同时,提高学生在意识形态上的认同感,预防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青年一代进行的西化、分化及意识形态的入侵,牢固树立对祖国的认同感和荣誉感。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于强调其政治功能,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固有的育人功能,不仅没有在教学中引起学生的共鸣,反而引起了学生的排斥甚至反感。尤其是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又过于强调对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能地存在排斥,认为其烦琐又无用,而现实中的思政教育课堂内容又脱离学生专业实际,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举步维艰。

3.忽视个性教育

学生生活成长的环境和个人条件不尽相同,每个学生都存在个性差异,而现在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注重群体而忽视个体,把学生认知结构同等对待,课堂上除了纯粹的理论讲授,很少有其他形式的交流,没有针对学生特点进行教育教学,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因材施教,因此,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也达不到理想的教育目标。

4.忽视情感教育

近几年发生的很多与大学生有关的刑事案件,性质恶劣,手段残忍,值得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反思,我们在指责学生素质缺失的同时,更应反思高校所进行的教育尤其是思想教育是否出现偏差。与中学阶段相比,大学教育师生之间接触少、沟通少,对学生的实际所需也知之甚少,更不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在日常教育过程中,容易忽视对学生最重要的情感教育和价值观教育,这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是极大的隐患。

5.忽视心理疏导

心理疏导不是简简单单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或者潜在的心理危机的疏导和解决,同时,也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一种创新和发展,应更侧重于对人的因素的关注和人内心和谐因素的重视。但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过于理想化,偏向于政治理论和理想信念教育,更关注人生理想等宏观目标,不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实际需求,缺乏从人性关怀的角度去关注学生思想、生活方面的问题,忽视学生的心理需求,对学生缺乏心理疏导,缺乏对学生精神世界和心灵家园层面的关注和培养。

三、基于人本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途径

(一)基于人本主义基础上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除了宣传意识形态的教育之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成为接受教育的主导力量,贴近社会实际、贴近学生实际、贴近专业实际,真正做到课程为学生而设、为学生而做,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积极给予疏导和帮助,让他们在思政教育的过程中更多地感受到自我归属感和被尊重感,使学生更好地把握自己人生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以课堂教学为主要载体,丰富学生精神世界,并融入人文关怀,把握时代主题及社会热点问题,合理阐释、宣传思政教育,把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符合社会发展和学生实际中来。2016年以来,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在此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充分利用济源市及学校的资源,例如市图书馆、城展馆、愚公移山纪念馆等,同时也利用网络丰富思政课堂,把社会实践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化形式,将网络建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思想动向,学院社科部专门为每个班级制定了学生班级通讯册,辅以照片及个人信息,学生也可将自己想对教师说的话、想传达的信息在上面留言,由教师专人负责,这样既方便师生的沟通,又保护了学生的隐私,将学生在思想方面存在的问题发现和化解在初始阶段,同时也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认同,建立起了息息相关的信任和亲密关系。

(二)基于人本主义基础上的思想政治教育高科技交流平台的构建

大学生入学年龄多为18岁左右,正处于心智成型的关键时期,既有想摆脱家庭、学校束缚的叛逆心理,又有想获得他人尊重和理解的渴求心,情感既丰富又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而陷入思想困境。因此,搭建思想情感交流沟通的平台显得尤为重要。建立在大数据分析基础上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大势所趋,确定定量和定性分析研究的基本范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并与相关数据来源机构确立长效合作机制,借助其数据资源挖掘思政教育的潜在信息源,为进一步实施教育改革确立实际依据,同时,培养一批具备较强数据分析能力的人才团队,对所获取数据进行准确分析,由此建立起自己的数据平台,进行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掌握学生的准确状况。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化、海量化、动态化和复杂化等特征,促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科学性、针对性、准确性等特点大为加强,这同样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既要学会技术分析和处理的各项技能,又要学会用数据端和数据平台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树立数据意识,即时运用所得到的数据改变课堂内容、拓宽沟通渠道,与学生进行即时、有效的沟通。针对信息来源渠道多样化所造成的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缺失,社会责任感的模糊和道德修养下滑等问题仍需采取传统的主题班会、主题演讲、师生谈心、座谈会等形式搭建师生互动平台;还可成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机构,开设相关心理辅导课,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活动,积极探索心理危机预警和宣泄缓释机制,逐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真正使学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受益者,将思政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三)基于人本主义基础上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的设置

思想政治教育在承担基础教学任务之外,还要承担解决学生实际生活问题的任务,不仅要教育学生、引导学生,更应该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指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为主要内容,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以稳定的实践基地为依托,以建立长效机制为保障,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开展教学实践、专业实习、军政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4]即时指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从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的角度开创新的课堂组织形式,以便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现在已经有的第二课堂形式主要有主题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科技创新、校园文化和心理健康等,与此同时,也可将政府、企业和社会团体容纳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并结合网络等高科技技术,让大学生以个人或者集体的形式参与其中,从而达到用实践进行教育的目的。活动内容和实现形式越来越丰富,与思政主课堂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必将成为思政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

(四)基于人本主义基础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机制的设立

社会价值的多元化,使得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如关注、保护和尊重学生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个人隐私等,将教育方法由传统的管束、灌输向理解、引导、关注和服务转变。所以,从人文关怀的视角出发,从教育理念、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环境等要素角度出发,结合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方面的因素,既考虑受教育者“人”的因素,也不能忽略教育者“人”的角色,从而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多渠道、多手段了解学生的成绩、品德、身心和社会化程度,尊重学生、关爱学生、理解学生,着眼于人的思想和生活等方面的困惑的解答、困难的教育、错误的纠正和执念的释怀,使学生从教师的尊重和理解中感受到信任、关怀和鼓励,增强信心,激发创造性,学会尊重他人,培育爱的能力。另外,心理疏导模式更注重人文关怀,可对思想政治教育起到辅助作用,可以确定明确的心理健康标准,帮助学生用理想的、宽容的心理和思维方式去认识和看待周遭的事物及问题,培养自身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心态和更具韧性的心理承受能力,促进学生精神境界的纯净、道德修养的提高和全面素质的养成。

(五)基于人本主义基础上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氛围的营造

和谐的教育氛围包括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育人氛围。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和学习生活环境氛围,可起到导向、评价、规范行为、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作用,对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具有积极的影响。[5]因此,要结合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学生的个性差异,有针对性地营造育人氛围,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如在学校的规章制度、课程设置等方面,要切实以生为本,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在校园环境建设上,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建设具有浓厚人文气息的校园环境,处处体现学校育人的宗旨,唤醒学生的人文意识,形成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围环境。

(六)基于人本主义基础上的思想政治教育解决实际问题体制的完善

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社会问题、家庭问题、经济问题、情感问题、学业问题、就业问题等都可能对学生产生非常大的影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多方谋划,建立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观,形成切实可行的多方联运育人机制,有效帮助学生在现实生活层面和意识形态层面解决他们的困惑和问题。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来自学校教育的温暖和温情,从而产生归属感,激发学生求知成才、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真正发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总之,随着社会的变革和进步,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微时代”的到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能会面临更多的问题,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并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才能找到切实有效的途径来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战场、主阵地、主旋律和主力军的功效。

[1] 魏艺,张景书.从需要层次理论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2):85-87.

[2] 梁海波.微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6):70-72.

[3] 张大卫.人文关怀视域下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探析[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6,(9):79-84.

[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中发〔2004〕16号.

[5] 储志新.多元文化背景下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20):12-13.

【责任编辑 马 俊】

Research on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Humanism

DUAN Ya-li

(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s,Jiyu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Jiyuan 459000,China)

With the continuous invasion of the Western ideology,the tendenc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obvious,and the tendency of educa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weak,which is a manifestation of the lack of educational functions in universities.From the humanistic care and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of the two starting points,based on the beneficial exploration and achievement,to explore political problems in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and to analyze its reasons are very important,and then it is to put forward the improvement measures of gradual deepening of curriculum reform,to build communication platform,to set up the second classroom,to perfect system construction,and to strengthen the creation of atmospher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umanistic care;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G641

A

1009-5128(2017)14-0038-06

2016-12-02

段亚利(1984—),女,河南济源人,济源职业技术学院社科部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政治心理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