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县域为单元的河北省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017-07-12郝宁姜石良河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研究所
文/郝宁 姜石良 河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规划研究所
探索与思考
以县域为单元的河北省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文/郝宁 姜石良 河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规划研究所
本文在借鉴国内县域竞争力指标体系成果基础上,结合河北省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构筑河北省县域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和指标层,共设计了 5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55个三级指标。通过构筑河北省县域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从理论层面丰富了县域综合竞争力相关研究;从实践层面为评价各个县(市)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和制定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从政府决策层面为省政府提供新的考核机制,为各县(市)提供一种客观、公正的激励机制。
河北省;县域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
“县集而郡,郡集而天下;郡县治,天下无不治”。县域综合竞争力的强弱反映出地区发展状况,判断区域竞争力强弱的依托手段是构筑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1]。目前县域竞争力指标体系过于注重经济增长的评价指标,关于综合竞争力的研究有待完善。
河北省县域单元在全省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014年132个县(市)行政区划面积17.4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014.31万人,地区生产总值19029.5亿元,分别占全省的93.1%、81.45%和64.67%[2],各县(市)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构筑县域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1 研究综述
1.1县域经济竞争力指标体系研究
申群意等(2011)从影响县域经济增长因素角度构筑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3];赵忠芹等(2013)指标体系中加入了居民收入水平、环境和谐等指标,体现科学发展理念[4]。佘开勇(2014)利用综合经济实力、资金竞争力、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指标评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5]。上述相关学者多采用地区生产总值、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反映经济发展状况,森林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万元GDP能耗、万元GDP污水排放量、城乡居民收入比、恩格尔系数等指标,反映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
1.2县域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研究
朱允卫等(2003)在对县域综合竞争力设计了综合经济实力、发展活力与潜力等10类一级指标,55类二级指标[6];陈华锋(2004)将县域综合竞争力分为综合经济实力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竞争力等[7];王钊等(2015)在重庆市指标设计时,认为指标体系应包括经济、社会和绿色生态三个方面内容[8]。以上学者所构筑县域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时,从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绿色生态等多个方面选取指标,对构筑县域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具有借鉴意义。
2 指标体系构筑
2.1新形势与新要求
2.1.1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河北省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各县(市)应加强同京津对接,塑造良好社会发展环境。在构筑县域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时应增加评价京津联系度及社会发展环境方面指标。
2.1.2新型城镇化带来新的发展理念
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014-2020年》中,提出以人文本,公平共享;四化同步,城乡统筹;优化布局,集约高效;生态文明,绿色低碳等方面要求。因此在指标设计时应强化社会公平、城乡一体化、绿色生态等方面指标,使河北省各县(市)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
2.1.3国家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
国家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强调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均衡,同时注重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联通化,居民收入均衡化。指标体系设计中应将体现地区发展效益、产业结构、社会公平等方面指标纳入评价指标体系。
2.2设计原则
2.2.1全面性:县域综合竞争力是对一个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各个方面的综合反映,因此构筑县域综合竞争力评价的指标时应考虑指标体系的全面性。
2.2.2层次性:在指标体系设计过程中,根据指标的类型和作用大小进行归类,划分出层次性,构建具有层级结构的指标体系。
2.2.3公平性:各县域单元间在自然条件、经济水平、社会发展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选择的指标保证公正、客观的评价对象。
2.2.4合理性:选取评价指标时,应要求指标数据获取方便且易操作,并保证选取指标统计口径一致,便于纵向横向对比和判断未来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2.3县域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构筑
2.3.1指标构筑与筛选
首先依据层次性原则,将指标体系确定为目标层和指标层,目标层为河北省县域综合竞争力,指标层细分为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其次依据全面性原则,确定一级指标。最后依据公平性、合理性原则,明确二、三级指标。
本文数据来源于《河北省经济年鉴》、《河北城镇化发展报告》、《河北省城建统计年报》等。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指标进行相关系数和离散系数分析[9],对三级指标进行相关系数和离散系数分析,剔除相关系数大于90%和离散系数小于15%的指标,确定55个三级指标。
河北省县域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2.3.2指标分析
经济竞争力:经济竞争力是对经济发展状况的反映,是地区参与竞争的基础。指标体系设计了经济总量、经济均量5个二级指标,地区生产总值、地均生产总值等17个三级指标。指标体系的设计时更要注重产业结构和生产效率方面指标的选择。
科技人才竞争力:地区要不断培养和引进人才,提高科技人才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指标体系设计了教育科研和人力资源2个二级指标,采用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比重、科学技术支出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比重,反映地区对教育科技的重视程度,从业人员数量、大专以上人口比重等指标反映人力资源状况。
资源生态环境竞争力: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衡量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指标体系中设计了资源供给和生态环境2个二级指标,采用总播种面积、粮食产量等反映地区资源供给状况,森林覆盖率、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等指标反映生态环境状况。
社会发展环境竞争力:发展环境是地区综合竞争力的核心,拥有良好的发展环境就是抓住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命门之穴”[10]。指标体系设计了城镇化指标、基础设施建设指标等4个二级指标,城镇化指标反映地区城镇化进程,公路密度、自来水收益村庄比重反映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状况,人均财政支出、城乡居民收入比等指标反映地区社会保障及社会公平度。
县城竞争力:县城作为县域发展的中心,对县域的发展起到带动作用。指标设计了县城基本情况、县城建设情况2个二级指标,用县城建设用地面积、县城人口反映县城基本状况,供水管网密度等反映县城建设状况。
3 小结
通过构筑河北省县域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笔者认为有三方面的意义,一是理论层面,适应竞争力评价动态变化需要,丰富县域综合竞争力相关研究;二是实践层面,为评价各县(市)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和制定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三是政府决策层面,为省政府提供新的考核机制,为各县(市)提供一种客观、公正的激励机制。
1 叶琪. 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国内外研究综述[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1:91-96.
2 河北省统计局.河北经济年鉴[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3 申群意,陈湘满,霍徐强. 湖南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评价与实证分析[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1:48-52.
4 赵忠芹,赵邦宏,王余丁. 河北省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J]. 湖北农业科学,2013,10:2461-2464.
5 佘开勇. 新疆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及空间差异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4.
6 朱允卫,杨万江. 县域综合竞争力的基本内涵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浙江社会科学,2003,04:175-179.
7 陈华锋. 县域综合竞争力评价与提升对策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5.
8 王钊,陈乙酉,刘晗. 重庆市区县综合竞争力研究[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28-34.
9 薄锡年. 河北省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7.
10 杨威力,王俊峰.石家庄连续五年促两个环境改善[N]. 河北日报,2015,5,2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