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赵口灌区续改工程主要问题及处理措施

2017-07-12王汴歌马强孟玉清李洪雷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7年6期
关键词:井点模板表面

□王汴歌马强孟玉清李洪雷

(1河南省豫东水利工程管理局;2扶沟县水利局)

赵口灌区续改工程主要问题及处理措施

□王汴歌1马强1孟玉清1李洪雷2

(1河南省豫东水利工程管理局;2扶沟县水利局)

赵口引黄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年度工程(文章简称续改工程)建设中,根据灌区上、下游不同的地质环境及地下水位的变化、设计提供的基础排水方案,通过对基础降水方式进行不断调整与积极探索,对排水方案进行比选及优化,较好地达到了降水效果,满足了各种地质环境下的施工要求。文章通过灌区2007—2015年9个年度12个批次的年度工程建设实践,根据混凝土工程出现的各种问题,分析混凝土工程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提出预防及处理措施,有效地防止此类混凝土缺陷的发生,使混凝土工程从外观质量到工程实体质量均达到设计及合同要求。

灌区续改;年度工程;基础排水;混凝土工程;主要问题;处理措施

1 工程概述

赵口引黄灌区处于全国大型灌区第4位,是河南省最大灌区,地域涉及郑州、开封、周口、许昌、商丘5个市的中牟、开封、尉氏、通许、杞县、鄢陵、扶沟、太康、西华、鹿邑、柘城等11个县及开封市郊区,设计灌溉面积39.14万hm2。《河南省赵口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报告》于2000年4月17日通过水利部组织的专家评审,水利部以“水规计字〔2001〕514号文”批复了赵口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面积24.43万hm2;该工程于2007年6月经国家发改委和水利部批准实施。截至2016年底,已完成2007-2015年9个年度12个批次的年度工程建设任务。

2 主要建设内容及技术指标

2.1 渠道混凝土衬砌

渠道采用全断面混凝土衬砌。混凝土标号C20W6F100,衬砌厚度10 cm;顺水流方向每5 m设一道横向伸缩缝,沿渠道横断面均匀设置纵缝,纵缝间距≤5 m;渠坡及渠底设置Φ160 mmPVC排水管,管内填充C20无砂混凝土排水体。

2.2 各类建筑物

根据实地考察及与当地结合,沿渠道新建或改建水闸、涵洞、引水支斗门及生产桥多座。

2.3 道路工程

沿渠道左岸堤顶设置泥结碎石道路,两侧路沿石;右岸设混凝土道路,厚度20 cm。

3 主要问题及处理措施

3.1 施工中基础排水

3.1.1 排水方案

井点排水:依据续改项目设计要求,沿渠道纵向布置4排井点,分别设在两边坡脚和渠底各2排水平距离为2 m,井点间距1 m,梅花布置。井点管为Φ40 mm 6 m长钢管。由于侧渗水流很大,需辅以管井降水措施。

管井降水:沿渠道两侧上口线于堤顶各布置一排管井,根据工程部位、地下水位及现场情况确定井深20 m,直径30 cm,管材为无砂混凝土管,每节0.95 m。

暗渠排水:即在渠道底部布置宽、深各1 m的暗渠排浅层地下水。在暗渠底部及周边铺设土工布,后用石子回填,上铺约10 cm粗砂,将地表集水及地下渗水排向下游集水坑由水泵抽出。

3.1.2 排水方案比选及优化

灌区上游为黄河冲积平原,以砂壤土、轻粉质壤土、粉细沙为主,运用上述3种排水方案∶井点降水费用高效果慢,较适用于建筑物基坑排水。渠道衬砌基础挖深较浅,管井结合暗渠降水排水费用低见效快。

采用改进的井点排水方案:灌区下游周边地处贾鲁河、涡河毗邻,尤其是续改工程的扶沟县项目区地层岩性多为粘土,为达到降水排水满足基底干燥无水的施工要求,将原6 m井点钢管改制为Φ40 mm3长的塑料软管(布置同前),井点底部设置滤水管(塑料软管底部0.50~0.80 m长范围内每隔10~15 cm打4个透水孔,后用两层透水铁纱布包裹)插入透水层,3 m长的塑料软管插入地面以下与地面以上均半,上部直接与集水管连接后通过真空吸水泵将集水管内水抽出。这种方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大大缩短了工期并减少了费用。

3.2 混凝土工程

3.2.1 常见问题

蜂窝;麻面、气泡;错台、“鼓肚”;孔洞;漏筋;缝隙和夹层;缺棱掉角;倒帘;强度不足,均质性差;混凝土表面颜色不一致。

3.2.2 处理措施与建议

蜂窝防治:根据浇筑部位钢筋密集程度选择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和级配,做到计量准确,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入仓方式合理,入仓后立即振捣,不允许出现仓面混凝土堆积,混凝土下料高度>2 m应设串筒或溜槽。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时,以混凝土泛出浮浆、无明显气泡冒出且不显著下沉为准,确保混凝土拆模后内实外光。在振捣过程中,防止振捣器直接冲击模板和预埋件,以免造成模板损坏和埋件移位。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础、柱、墙根部在下部浇完间歇1-1.50 h,沉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0水泥砂浆抹平压实;对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净后,支模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对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灌筑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麻面防治:模板表面清理干净,浇灌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应用油毡纸、腻子等堵严,模板隔离剂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至排除气泡为止。表面作粉刷的,可不处理,表面无粉刷的,应在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配合比无石子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

错台、倒帘的防治:要求模板与模板之间及模板下部与老混凝土之间的模板接合处不留缝隙。采用常规小模板的仓号,保证模板与模板之间拼接紧密,模板加固支撑刚度足够,以免浇筑时出现漏浆、跑模或模板变形过大。随时进行模板变形监测,发现模板变形应及时调整。根据普通大模板浇筑层厚3 m的使用经验,浇至0.50、1.50 m时,分别紧固一次模板支撑系统,收仓时再紧固一次模板支撑系统,每次紧固量可根据大模板的使用经验确定,能有效地防止错台、“鼓肚”等缺陷发生。

孔洞的防治: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灌,在模板内充满,分层振捣密实,预留孔洞,应两侧同时下料,侧面加开浇灌门,严防漏振,砂石中混有粘土块等杂物掉入混凝土内,应及时清除干净。将孔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用压力水冲洗,湿润后用高强度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灌、捣实。

漏筋的防治:浇灌混凝土,应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并加强检查,当钢筋密集时,应选用适当粒径的石子,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准确和良好的和易性;浇灌高度超过2m,应用串筒、或溜槽进行下料,以防止离析;模板应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混凝土振捣严禁撞击钢筋,操作时,避免踩踏钢筋,如有踩弯或脱扣等及时调整直正;保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正确掌握脱模时间,防止过早拆模,碰坏棱角。表面露筋刷洗净后,在表面抹1∶2或1∶2.50水泥砂浆,将露筋部位抹平;露筋较深的凿去薄弱混凝上和突出颗粒,洗刷干净后,用比原来高一等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压实。

缝隙和夹层的防治:认真按施工验收规范处理施工缝及变形缝表面;接缝处锯屑等杂物应清理干净并洗净;混凝土浇灌高度>2 m应设串筒或溜槽,接缝处浇灌前应先浇50~100 mm厚原配合比无石子砂浆,并加强接缝处混凝土的振捣密实。当缝隙夹层不深时,可将松散混凝土凿去,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0水泥砂浆填密实;缝隙夹层较深时,应清除松散部分和内部夹杂物,用压力水冲洗干净后支模,灌细石混凝土或将表面封闭后进行压浆处理。合理的温控措施能有效地防止混凝土表面裂缝的出现。

缺棱掉角的防治: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充分湿润,混凝土浇筑后应认真浇水养护,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时,混凝土应具有1.20 N/mm2以上强度;拆模时注意保护棱角,避免用力过猛过急;吊运模板,防止撞击棱角。将缺棱掉角处松散颗粒凿除,冲洗充分湿润后,用1∶2或1∶2.50水泥砂浆抹补齐整,或用比原来高一等级混凝土捣实补好,认真养护。

混凝土强度不足的防治: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计量准确,混凝土应按顺序拌制,搅拌时间和拌匀并防止早期受冻,按施工规范制作混凝土试块,并加强对试块的管理和养护。当混凝土强度偏低,可用非破损方法(如回弹仪法,超声波法)来测定结构混凝土实际强度,如仍不能满足要求,工程采取拆除处理的办法。

混凝土颜色不一致的防治:要求水泥、粉煤灰和外加剂品种应尽量选用同一厂家的产品;保持模板表面清洁。施工过程中对已浇筑好的永久外露面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避免油污对外观颜色的影响或其它硬物对外观的磨损、破坏。

TV91

B

1673-8853(2017)06-0075-02

∶207-05-12

编辑:刘长垠

王汴歌(1966-),女,工程师,主要从事赵口引黄灌区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井点模板表面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太阳表面平静吗
集水明排与深井井点联合降水工程应用
楚商电排站基坑降水井点的设计及其应用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城市综改 可推广的模板较少
3.《黑洞表面》(英/美)等
轻型井点降水施工与质量控制
浅谈轻型井点降水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