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5年汶川县居民死亡情况流行趋势分析
2017-07-12姚云
姚云
623000四川省汶川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3-2015年汶川县居民死亡情况流行趋势分析
姚云
623000四川省汶川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目的:分析汶川县2013-2015年居民主要死因构成情况及死亡率变化趋势,为下一步我县制定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措施和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全县3个县级医疗单位及12个乡镇卫生院上报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按照《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编码进行死因归类。结果:2013-2015年汶川县死亡病例1 530例,粗死亡率508.98/10万,其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构成比别为74.13%、79.81%、82.16%;前5位死因顺位基本相同,依次为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伤害及消化系统疾病;单病种中,慢性下呼吸道疾病与脑血管病分别居第1位、第2位。结论:我县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呈逐年上升趋势,是危及汶川县居民的主要疾病,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应继续加大慢性病防控力度,因地制宜,探索更加有效的防控措施,以减少慢性病对居民健康的危害。
死因监测;趋势分析;汶川县
人口死亡既受生物学规律支配,又受社会、经济规律的影响,既能反映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又能反映社会经济状况[1]。我国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为了解我县居民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本文拟通过对2013-2015年汶川县居民死亡情况流行情况分析,为政府制定干预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实现以“健康促小康”、以“小康保健康”的战略目标。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以全县户籍人口为研究对象,通过县、乡、村三级慢病防控网络收集2013-2015年所有死亡病例资料。所有死亡病例资料均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人口资料来自汶川县公安局,均为户籍人口。以2010年中国人口为标准人口。
方法:按照《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编码进行死因归类。数据用Excel与SPSS 18.0软件分析。
质量控制:自2012年开始,全县15个医疗单位均开展了死因监测工作,实现了网络全覆盖,审核率>95%,编码错误率及不明原因死亡构成率均低于5%。每年要求所有医疗单位与公安局户籍科、妇幼保健院、民政局(陵园管理)及村委会交换数据,开展漏报调查,剔除网络报告中的重卡,确保数据真实可靠。
结 果
总体情况:2013-2015年粗死亡率508.98/10万,标化死亡率418.76/10万。
三大类死因构成:根据WHO和世界银行将死因分三大类[2]。我县三大类死因分类显示:2015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死亡情况与2013年、2014年相比,慢性病死亡构成比由74.13%上升至82.16%,慢性病死亡率由361.44/10万上升至451.24/10万,见表1。
全人群按系统分类死因顺位:2013-2015年,汶川县人群死亡谱无明显变化,前5位死因顺位基本相同,依次为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伤害及消化系统疾病。仅2013年的恶性肿瘤死亡率与2014年、2015年比由第2位降至第3位,而2014年和2015年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由2013年的第3位上升至第2位,见表2。
按单病种分类:3年间慢性下呼吸道疾病与脑血管病分别居第1位、第2位,其他病种死因顺位却出现了变化,见表3。
表1 汶川县2013-2015年慢性病死亡情况比较
表2 汶川县2013-2015年分类死因谱比较
表2 汶川县2013-2015年单病种死因谱比较
讨 论
三大类死因构成情况显示,2015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死亡情况与2013年、2014年相比,慢性病死亡构成由74.13%上升至82.16%,慢性病死亡率由361.44/10万上升至451.24/10万。3年间汶川县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和死亡快速上升,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影响我县群众的身体健康,增加了群众看病负担,导致因病致贫、因病致残,将引起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当前,我县正全力打造以“康养汶川”为主题的健康县城。以此为契机,一方面,我县将继续巩固“全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开展慢性病健康教育与促进,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加强重点慢病及慢病高危人群监测与管理;另一方面,建议政府继续加大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的投入,宣传、落实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等门诊特殊慢性病补助政策和大病救助政策,争取将更多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纳入特殊慢性病补助范围;动员民政、红十字会及社会慈善机构开展对因病致贫、因病致残的家庭进行救助,鼓励群众根据自身经济条件,参加适合的补充医疗保险。
全人群按系统分死因顺位显示,2013-2015年死亡谱无明显变化,前5位死因顺位基本相同,依次为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伤害及消化系统疾病。表明上述各系统疾病仍是威胁我县群众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我们将继续推进以戒烟限酒、合理膳食、科学运动及心理平衡为基础的健康生活方式,推广“三减三健”活动,有效预防各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单病种死因分类显示,慢性下呼吸道疾病与脑血管病高居第1位、第2位。3年来两类疾病占单病种病例的构成比分别为31.97%、33.14%、40.26%,说明我县单病种死亡病例仍以慢性下呼吸道疾病与脑血管病为主。需加强对呼吸道感染、高血压及糖尿病的有效防控。
[1] 孟海英,张政,王翔军.2003-2013年朝阳区居民死亡率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慢性性病预防与控制,2016,24(9):714-716.
[2] 王英太,林碧花,王文珍.长泰县2011-2013年居民死因分析[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6,22(3):33-35.
Analysis on the epidemic trend of Wenchuan residents'death in 2013-2015
Yao Yun
Wenchuan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Sichuan Province 623000
Objective:According to the main causes of death and the trend of mortality of residents in Wenchuan County in 2013-2015,this paper provides the basi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hronic non communicable diseases.Methods:Data from the county's 3 county-level medical units and the report of the 12 township health centers of China's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death information registration management system,In accordance with the"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10(ICD-10)"to code for death classification.Results:1 530 cases of death in Wenchuan County in 2013-2015,and the crude mortality rate was 508.98/10 million.Among them,the mortality of chronic non communicable diseases was 74.13%,79.81%and 82.16%.The first 5 causes of death were basically the same,followed by respiratory disease,malignant tumor,circulatory system disease,injury and digestive system diseases.In the single disease,chronic lower respiratory disease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were the first and second respectively.Conclusion:Chronic non communicable diseases in our county showed an upward trend year by year,which is the main disease threatening the residents of Wenchuan County,which has become a major public health problem.We should continue to strengthe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hronic diseases,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to explore more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to reduce the risk of chronic diseases to the health of the population.
Cause of death monitoring;Trend analysis;Wenchuan County
10.3969/j.issn.1007-614x.2017.17.98